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九十二章:战局如棋多艰险

铜驼烟雨 第三百九十二章:战局如棋多艰险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兵法通于棋理,战局酷似棋局。

比如,把敌我之间的相互包围比作棋局,把每一次的战役和战斗比作吃子,把开辟根据地比作“做眼”。

然而,战局如棋却多艰险,每一步都需要细心面对,谨小慎微。故此,在如棋的战局中,真正决定胜负的因素多在棋盘之外。

若就真正的棋手而言,李峻在治军与用兵方面尚不能说是算无遗策,多数时候还是凭借大致的先知先觉,以及记忆中所存留的现代军事理论。

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也便如同一枚棋子般进入了棋局。

不过,李峻并不想成为被人操纵的棋子,而是要让自己成为执棋之人,在这以天下为棋盘的大局中,小心地从布局到中盘,直至收官,走完这梦幻般的一生。

布局必谋势,谋势先度势,厚积而薄发。

李峻从坪乡的李家庄开始,一步步走到现在,正是基于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才有了足可以分争天下的资本。

《孙子兵法》有言:“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这里的胜与不胜并非仅指战事的结局,而是要在临战之前就要对战事多有谋划,把诸多有利与不利的因素细化,将可致胜的条件充分地扩大,如此也便可知胜负了。

棋局走到现在,西府与石勒开战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从计划接刘离等人回梁州的伊始,李峻就对此做好了准备。

他平定了秦雍二州,收降了近十万的匈奴人,更是纵容王敦挑翻了江东朝廷的遮羞布,让王敦主动与西府更加紧密地靠在了一起。

不过,正如《围棋十诀》所云:“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救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

李峻知晓在虎狼众多的当下,自己的实力尚有欠缺,绝不能轻易地孤独一掷,只有保住西府的实力,才能真正地掌握先机,继续在这盘大棋中走到最后。

虽然这一战的准备充分,但李峻并不想与石勒死拼到底,两败俱伤的结局不是最佳的选择,徐徐图之才为上策。

正因如此,李峻希望在此战中,除了能消灭石勒的一部分兵力外,也能通过对襄国城以及整个冀州的袭扰,迫使石勒退守到大河以北,形成划水而治的态势,为以后的全面进攻打下基础。

然而,某些外在因素在多数时候是无法控制和预料的。

李峻的确命令骞文烧了那些抢来的军粮,试图让石勒在无粮的情况下,彻底断了留在大河以南的念头。

骞文违抗了命令,留下了那些军粮,可这是石勒围攻洛阳城的主要原因吗?李峻觉得不应该做出这样的结论,故此也不该就此将这场混战责怪到骞文的身上。

李峻认为自己还是低估了石勒的狂傲,当下的石勒也确实有这份狂傲的资本。

故此,当石勒亲率大军杀入荥阳郡后,李峻在第一时间选择固守荥阳城,暂时避开了不对等的冲撞,任凭石勒由玉门渡口返回冀州。

洛阳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峻暂时还不知晓,但他知道很快就会有西府军赶过来,届时再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整之后的战事。

然而,石勒的做法让李峻感到有些意外。

杀入荥阳郡的石勒并没有直接从玉门渡过河,而是领兵围住了荥阳城,并对荥阳城展开了攻击。

同时,没能及时退回荥阳城的江惇也遭到了石虎与桃豹的围攻,并且被追杀至荥阳城北的高阳村,江惇及其所领的七千西府军不得不凭借高阳村的旧垒进行殊死抵抗。

在援兵未到之前,能够救援江惇的只有固守荥阳城的李峻,而石勒之所以如此做,就是要逼李峻出城救援,李峻也猜透了这一点。

舍弃江惇吗?李峻做不到这样的绝情。

江惇是江霸的长子,整日里都喊李峻为叔父,李峻也把江惇视作家人一般,绝不会轻易地舍弃他。

“老杜,君逸,你们挑八千西府军跟我出城。”

望着城外不断涌来的羯胡军,李峻缓缓地说出了军令,他要尽快分散守城的压力,也要冲破高阳村外的包围圈,救出江霸的儿子。

杜麟望了一眼李峻,未做半分犹豫,转身向城阶处跑去。

跟着李峻这么多年,杜麟与穆君逸知晓李峻的脾气,既然已经说出了吩咐,大将军必然是斟酌再三,没有必要说任何的相劝之言。

“大将军,让我出去救援江惇吧!您......”

傅伦的话尚未说完,便被李峻摆手打断。

“傅伦,你与杜弘守住城池,如此才能吸引住石勒的兵马。”

李峻望着傅伦,叮嘱了一句,继而又说道:“放心吧,洛阳那边会快就会有人赶过来,援兵在日落之前就会到的,石勒困不住我。”

不多时,杜麟召集五千军骑与三千步战军集结于迎薰门,一身重甲的李峻手持斩风刀,领兵杀出了城门。

★★★

司州,洛阳。

此刻,身为临时主将的李瑰正领兵赶往荥阳郡。

李瑰的双眼赤红,如同冒了火一般,混有铁丝的马鞭不断地抽打在战马的身上。在他的身后,西府军骑与安戎骑兵也在做着相同的动作,皆是恨不得一跃飞到荥阳郡。

三日前,李瑰在洛阳统领大军作战时,察觉有近三万的羯胡军向盟津县移动,并有千余羯骑已经冲至盟津渡,李瑰随即调遣张景领兵阻击。

石勒命人抢占盟津渡,其目的无非就是要经盟津渡过大河,这也是距离石勒军最近的一个渡口。

李瑰领会大将军李峻的战略意图,自然不会死拖住十几万的羯胡军不放,也希望能将石勒赶到大河以北。

不过,虽然知晓石勒分兵盟津的企图,但李瑰还是担心那些羯胡军会向西突进河东郡,进而对雍州发起攻击。因此,他才命人进行阻击,防止长安城陷入被动。

另外,虽然有三万的羯胡军做出了想要渡河的动作,但余下的大部分兵力依旧跟随石勒留在七里涧,李瑰在领兵进行攻击的同时,也在密切注意着石勒的动向,判断他之后可能做出的举动。

李瑰的猜测没有错,渡河的支雄果然领兵想要杀入河东郡,大有突袭雍州的企图。故此,李瑰又命段秀领本部的鲜卑军增援张景,合力将支雄赶到了河阳县以北的波县境内。

然而,就在李瑰将注意力放在支雄的身上时,七里涧的石勒再次分兵向南,两万羯胡军在石堪的率领下直扑洛阳以南的甘鹿县,并对陆浑关发起了攻击,试图冲过陶侃所把守的陆浑关重新杀入荆州。

李瑰虽然对石勒的举动有所不解,但他不可能任由羯胡军进入荆州,如此的话会对梁州造成直接的威胁。

因此,李瑰请王敦派兵增援陶侃,并对七里涧的石勒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阻止他再次分兵到处袭扰的可能。

第二日,入夜后的七里涧暂时恢复了几分平静。

战事打到现在,双方的兵马已经胶着在一起,彼此的心弦也都紧绷成了一条直线,夜袭之事自然很少发生,各有防备下的夜袭不仅毫无奇效,反倒会损兵折将。

因此,在紧张的提防中,双方的军卒都进行短暂的休整,皆为天明后的激战储存体力。

深夜时分,李瑰获悉石勒军的大营似乎有异动,但在月黑风高的情况下,无法探明具体的状况,李瑰也因此未能做出及时的判断。

天明之后,李瑰发觉了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羯胡军大营依旧有两万兵马在固守,但其余的七八万人却在一夜间离开了七里涧,已然冲过了阳城山,进入了密县。

直到此时,李瑰才彻底明白了石勒的真实意图。

石勒的分兵都是虚招,只为了能让西府军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兵进荥阳郡的目的。

至于石勒兵进荥阳郡的原因,固然有从荥阳玉门渡过大河的可能性在其中,但李瑰感觉事情绝非是那样简单,石勒极有可能是知晓大将军在荥阳领兵,此番就是冲着大将军而去。

荥阳境内不是主战场,那里的兵力并不多,根本承受不了七八万羯胡军的冲击。

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唯有大将军的周全最为紧要。

李瑰为自己的大意懊恼不已,也因此急红了眼,请王敦暂时掌控洛阳余下的战事后,他与游子远即刻率领五万兵马向荥阳郡疾驰而去。

当下,李峻尚不能体会到李瑰等人的担忧与自责,他也无暇来考虑这些事情。

当李峻亲率八千西府军出迎熏门绕城而走,随后径直冲向高阳村时,石勒即刻领兵尾随而至。

起初,石勒以为李峻的出城是为了出逃,心中未免对李峻有了鄙夷,觉得李峻也不过如此,与那些晋朝的官员并无差别。

然而,当他发现李峻竟然义无反顾地杀向高阳村时,心中有所迟疑的同时,不禁再次重视起李峻这个人。

明知那里是个圈套,身为统帅的李峻依旧想要增援属下,这便与用兵之策无关了。

这算什么呢?

应该就是军伍中的同袍情,也可以说是男人间的兄弟情义,石勒觉得自己似乎做不到这一点。

不过,既然李峻要送死,石勒也便不能错过这个良机。

因此,他亲自领兵追杀而来,试图与石虎、桃豹一同将李峻围在高阳村外,使其无法和旧垒处的江惇会合,进而分割围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