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八十章:各方的衡量

铜驼烟雨 第三百八十章:各方的衡量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澧水宫,位于襄国近畿,是石勒新建的一座水上离宫。

出身游牧的他欣赏水乡之美,在未能攻取江东之前,也只能按照江南风景的样式建造了澧水宫。

凭栏晓月听风雨,把盏流香弄萧声。

多数的时间里,石勒喜欢住在澧水宫中,也在此处圈养了上千名歌舞姬,将苦难时所立下的誓愿实现得淋漓尽致。

当下,石勒的年纪已近知天命之龄。

征战至今,石勒有了疲惫感,身子也愈发地不如从前,满身的旧伤总会在阴冷的季节里忍忍作痛,让他总是忍不住地想杀人,也想要在女人的身上发泄一番。

对于李峻这个名字,赵王石勒常记于心,甚至也可以说是刻在了脑子里。

能让石勒如此记恨的人不多。

一个是司马腾手下的虎牙将军张毅,这个人曾经莫名其妙地喜欢虐待石勒,那时的石勒还没有获得石姓,而是叫匐勒。

石勒对张毅一直都放在心中,攻破邺城的时候,最先找的人就是张毅。

石勒用相同的方式活活抽死了张毅,并将其家眷送到了自己的军营中,然后看着她们由惊惧到麻木,然后变成痴傻地呆滞,最后一动不动地死去。

报了心头之恨,石勒刻在心里的人也就剩下李峻了。

其实,石勒与李峻之间并没有过接触,不似张毅那般曾让他受尽凌虐之辱。

然而,石勒就是发自内心地憎恨李峻。

他恨李峻当初在双峰岭没有施以援手,也恨李峻在荥阳断了他贩盐的营生,更恨李峻的兵马在离狐县杀光了他赖以立势的五千羯骑军。

石勒始终认为,正是因为李峻的种种阻挠,才让他耽搁了太多的时间。否则,如今的这种权势至少会提前十年。

断人财路,犹如弑人父母。

李峻断的可不是寻常的财路,他是夺走了石勒称霸天下的光阴,这让石勒怎么能不痛恨至极呢?

“刁膺的兵马到哪里了?”

水面上的石桥处,石勒转动了一下略显臃肿的身子,将手中的鱼饵撒到水里,问向身后的程遐。

程遐,冀州人,司右长史一职。

当年,石勒于冀州起兵后,程遐一直随其征战,并担任右司马一职。石勒占领冀州后,随即提拔程遐为宁朔将军,兼冀州七郡诸军事。

太兴二年,程遐和张宾等人上疏劝进,要石勒称帝,石勒遂称赵王。

之后,石勒娶程遐之妹为夫人,生世子石弘,程遐也因此被升任为右长史,总揽朝政。

“陛下,刁将军已经攻至襄城城下,刘离还在抵抗。”

程遐望了一眼石勒,继续道:“不过,刘离应该支撑不了几日的,刁将军会很快攻破襄城。”

当下,石勒虽未对外宣称行皇帝事,却已是置百官,做起了皇帝。故此,百官们也自然要称其为陛下。

刘离是石勒亲自收服的降将,并且还委以重任,没想到竟然是西府军的人,程遐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好笑,也觉得石勒应该会恨得牙根都会疼。

果然,石勒点了一下头,咬牙道:“攻破城池后,一个不留,尽数杀光,将那个狗屁公主给我绑回来。”

前行了几步,石勒问道:“右侯的病情如何了?可否有好转呀?”

石勒口中的右侯,即为他身边最重要的谋主张宾。

此人博涉经史,胸怀大志,投靠石勒后,随其征战四方,献良策无数,不仅帮石勒组建了以汉人谋士为主的君子营,而且还屡次救石勒军于危难之中,深得石勒的信任。

石勒建国后,封张宾为大执法,制定国家制度,专总朝政事务,而且对张宾也极为尊敬,从不直呼其名,始终以右侯称之。

“唉...”程遐叹了一口气,略有悲痛道:“陛下,大执法的病情日益严重,太医虽是多番用药也不见奇效,恐怕......”

程遐的话没有继续下去,只是冲着石勒哀伤地摇了摇头。

到底有多哀伤呢?

程遐觉得自己表现出来就可以了,总不能将心里的笑显露给石勒吧!

张宾病重后,朝政大权落在了程遐的手里,文武百官也纷纷靠拢了过来,而程遐的外甥石弘更是未来的皇帝。

因此,张宾的死与活有什么关系呢?程遐倒是希望他能早些死掉。

“陛下,邺城营造宫殿一事已经开始,如今中山公镇守邺城,您看是否该将他先行调离?”

对于石虎,程遐始终都觉得是一个最大的威胁。

不过,他不得不佩服石虎的命硬,攻进雍州的四万兵马没有一个活着,唯独石虎如同一个乞丐般逃回了襄国,这到底是命硬还是天意如此呢?

石虎的兵败,石勒并没有对其加以责罚,只是让他多加休养。

因为,石勒还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些草率了,不该在那种恶劣的天气下兵进雍州。故此,他又让休养后的石虎领兵镇守邺城。

如今,石勒想要昭告天下行皇帝事,自然也要有个更体面的皇城。

他不想去洛阳城,一则是那里成为了废墟,再则也觉得那里缺乏对大河以北的掌控,因此便选择了邺城为国都,想要将当下的襄国作为陪都。

都城自然要由世子石弘镇守,可石虎正在那里镇守,这让程遐有些担心,也让石勒觉得有些小麻烦。

“命石虎回襄国,司太尉,兼领尚书令一职。”石勒前行了两步,口中缓缓地说道。

程遐先是一怔,随后笑着执礼领命,心中不由地赞叹石勒的高明。

无论是太尉还是尚书令,都是混逐于文官的圈子里。

如此一来,石虎算是被夺了军权,自然就无法威胁到世子石弘,也便对程遐构不成危害了。

其实,石勒并非是对石虎没有戒心,只是当下的战事未平,还需要石虎的领兵征讨,所以才留下了石虎的命。

来至湖心亭中,石勒坐在石凳上,揉了一下眉心,说道:“命石堪攻下宛城后,与刁膺合兵一处,先攻取襄阳城,然后夺下江陵占据荆州。”

若是掌辖了荆州,西可攻梁州,东可取建康,石勒首先要切断李峻与建康晋朝廷的联系,然后再分兵两路进攻西境。

剿灭了李峻的西府军,江东的晋朝廷便会全面收缩自保,到那时也必然成为瓮中之鳖,可以随意拿捏了。

★★★

建康城,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七年。

吴主孙权筑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取寓意建立帝王大业之意。

晋太康元年,东吴末帝孙皓投降西晋。太康三年,改建业为建邺。晋建兴元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

长干寺,位于建康的秦淮河畔。

这座寺庙的原址是建初寺,后因建初寺毁于大火之中,当地的府衙便在原处重建了一所寺庙,即为长干寺。

此刻,晋天子司马睿正拖着病体,在光禄大夫高悝的陪同下来到长干寺,向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佛主金身祈福。

对于自己的病情,司马睿的心里有数,知道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但他还是希望佛祖慈悲,能给自己再多延长一些时日,以求将一个安定的江东交给长子司马绍。

说到这长干寺中的金佛,还真是与光禄大夫高悝颇有渊源。

当年,高悝担任丹阳县令时,有县民从河中捞上来一尊金佛。

金佛的制作十分精巧,并且前面还镌有梵文,经人辨认后方知为阿育王第四女所造。

得知了佛像的珍贵,高悝便想将这尊金佛敬献给天子司马睿,于是将金佛装于牛车之上,想要拉进建康宫。

然而,当驮着金佛的牛车走到长干巷时,不知何故,不论车夫如何驱使,拉车的老牛始终都不肯朝皇宫的方向继续前行。

高悝见状,心有所悟,即刻命人让牛车随意行走。

最终,老牛将金佛拉到了长干寺中,这尊金佛也便从此供奉在了长干寺的大雄宝殿中。

一番诚心地祷告后,司马睿站起身,缓步地走出了大殿,站在殿门外望向西方。

“陛下,王敦的兵马已经离开武昌郡,全部进入豫州了。”

高悝望着司马睿,犹豫了一下,继续道:“若是此时派陶侃攻下武昌郡,断了王敦的后路,他的军心就会散了...”

“唉,我如何不知呀!”

不等高悝说完,司马睿摇了摇头,苦叹道:“可是,石赵兵犯荆豫二州,若是此刻令王敦的军心大乱,必然会导致贼军长驱而入,攻取整个荆州。”

司马睿猛烈地咳嗽了几声,摇头继续道:“到那时,王敦为求自保,也必定会全力东退,再次攻下建康城。”

高悝执礼道:“陛下,若是王敦东退,您可命司徒荀组领兵阻拦,况且如今的建康已有准备,王敦并非能轻易攻破。”

司马睿前行了两步,苦笑道:“这个我也知晓,单凭王敦一力,想要攻破建康已是难事,可还有西府军啊!李峻的奏折就是在表明态度,告诫朝廷不能做掣肘之事。”

高悝轻点了一下头,皱眉道:“可...王敦此番若是击退了石赵军,其声望必然会大涨,其跋扈之野心更是会无法压制,如此一来,恐怕会对天下大为不利呀!”

其实,高悝口中的不利并非是指天下,仅仅是指皇权与帝位。

眼下,天子病重,一旦有变,王敦必然不会轻易地让太子司马绍继位。

即便他自己不夺帝,也会极力推东海王司马冲来承袭天子位,如此也能获得裴太妃的鼎力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