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七十一章:信任的测试

铜驼烟雨 第三百七十一章:信任的测试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峻望着跪在地上的人群,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伸手扶起了游子远,对着跪地的人群高声道:“既然你们认我为王,我便护住你们。有我李峻在,你们和西南的百姓一样,谁也不能欺辱你们,敢有进犯者,西府军必杀之。”

继而,李峻拉住游子远的手,继续道:“既然你们在安戎尊我为王,我便不论你们之前都分属哪个部落,今后统称为秦州安戎部,游子远为护夷校尉,助我处理你部事宜。”

对于游子远,李峻做过了解。

他觉得这个人有些像周靖,无论在军谋上,还是在辅主的忠诚度上,都不逊于周靖。

另外,还有一点让李峻格外看重,游子远是个出身寒门的汉人。也不是说出身寒门就是好,但他至少会懂得百姓的苦,知晓如何取得底层百姓的民心。

故此,李峻决定要用游子远,要让他真正加入到西府。

“子远,你的事情我听过不少,军谋方面自是不必多说,只说你这性子,因为谏言就受过两次牢狱之灾。”

临渭城的府衙中,李峻望着游子远,笑着继续道:“你好像很倔强呀!你是汉人,如此倔强到不顾生死,也多亏是跟了刘曜,否则真就没命了。”

说着,李峻将一盏葡萄酿递给了游子远。

游子远恭敬地接过酒盏,回道:“大将军,诸葛武侯曾言,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浅饮了一口酒,游子远继续道:“游子远不敢将自己比作刘曜的心腹之人,可说是耳目也不为过。既然成为了主公的耳目,就该将所见所闻禀告主公,更应该规劝主公避开不可为之事,诚如之前的出兵中原。”

游子远不介意挑明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更何况那些事情也算不上阴谋,李峻所做的一切都摆在明面上,是刘曜过于自信地跳进去,所以这应该算是一个阳谋。

“哈哈...”

李峻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对于算计刘曜,我不否认,可他又何尝没有在算计我呢?若是他真能打垮了石勒,转过头便会领兵杀进梁州,这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游子远叹息了一声,苦笑地点了一下头。

李峻自饮了一盏酒,望着游子远,说道:“子远,那些都已是过往了,不谈也罢,我当下有个事情想要请教。”

游子远起身执礼,拱手道:“大将军,卑职虽说无才,却也想真心辅佐大将军,有需要卑职之处,但请大将军示下。”

李峻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游子远坐下说话。

继而,李峻略做思忖后,轻声道:“你也知道,羊夫人与刘熙在长安城中,母子二人当下很安全,我在考虑是否该让刘熙统领安戎部的匈奴人,他毕竟是刘曜的儿子,身体里流着的也是匈奴人的血。”

“不可,万万不可。”

刚刚坐下的游子远听到李峻的话,猛地站起身,食案上的酒盏也被他撞翻,朱红的葡萄酿撒在了桌面上。

游子远并未顾及自己鲁莽的举止,急声道:“大将军,此举万万不可,刘熙年纪尚弱,羊皇后又是一介女流,他们掌控不住那些匈奴人,一旦这其中有了偏听偏信,日后定会出乱子的。”

李峻皱眉道:“你是说刘熙在日后会带走安戎部?会成为另一个刘渊?那我......”

“大将军,卑职仅是说要防患于未然。”

游子远望着李峻,猜出了李峻后边的话意,神情紧张地恳求道:“大将军,刘熙还是个孩童,还是个孩子呀!他什么都不懂,羊夫人也不是威胁的。”

游子远想要劝阻李峻不要失去对安戎部的掌控,可他也并不想因此就害了刘熙的命。毕竟那是刘曜的儿子,刘曜也曾礼遇过自己。

“怎么,你以为我会杀了刘熙和羊献容?”

李峻望着神情紧张的游子远,怔了一下,笑着继续道:“你想多了,他整天都喊我叔父,我怎么会杀他呢?我会视他为从子,将他养大成人。”

其实,李峻并非不知晓让刘熙成为安戎部大单于的危害,也从来没有这样的打算,他只是想看看游子远的反应,想看看游子远的诚心到底有多少。

当下,李峻已经派人进入安戎部,挑选适龄的匈奴青壮进行操练与教化,为日后组建安戎军做准备。

不过,他还是将安戎部的具体事宜交给游子远来负责,甚至连兵员方面的事情也由他来过问。

李峻给了游子远极大的信任,但这种信任也需要时间来验证是否值得。

如果游子远赞同刘熙担任安戎部的大单于,哪怕是不做表态,都说明他心中有别的打算,李峻将收回对他的这份信任。

另外,李峻看到了游子远为刘熙求情的迫切,虽然这只是李峻故意而为之,也是游子远的误解,却能看出这个人的心肠不坏,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罔顾人性。

信任一个人很难,需要诸多的考验。

李峻的确希望游子远能真心地加入到西府,但在真正信任他之前,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戒心。

★★★

雍州,陈仓县。

滂沱的大雨不仅导致坪沟峡内的水位上涨,也使得整段峡谷都被雨雾所弥漫,这一状况给西府军搜寻石虎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之前,弦月滩一战,石虎所领的羯胡军落败,不得不重新退回山路中,想要凭借崎岖的山路做以抵抗,然后再寻找突围的机会。

其实,石虎也知道除了拼死杀出去外,已经是无路可逃。既然尝试的结果是大败而退,他也只能带着残兵返回山中,期望能获得某种转机。

多日的拼杀中,受困的石虎将自身的凶悍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一直将七尺大刀握在左手中,右手则操着一柄丈八蛇矛,刀矛齐舞下无人能近身,也常常会一战便杀死五六名西府军卒。

不过,骞韬的悍勇与石虎也不分伯仲,手中所使的斩风刀更是杀敌无数,迫使抵抗的羯胡残部不断地后退,并在栈道中留下了大量的尸体。

随后的几天,西府军通过不间断地追击,对残存的羯胡军卒进行了反复的剿杀,逐渐将石虎身边的残兵杀得所剩无几。

三次交手后,骞韬打落了石虎手中的蛇矛,却因天色近暮,突降大雨,未能彻底击杀石虎,使其趁着雨势走脱,藏匿在了山中。

“十人一队,继续向前找,都把眼睛给老子睁大些,莫要跑了那个贼皮。”骞韬紧了一下身上的棉衣,对着手下大吼了一声。

寒冬逢急雨,雨后的坪沟峡在短时间内结了一层冰,如同一座冰窟,温度也降到了最低,即便是棉衣在身的西府军卒,身在其中也都冻得直打寒战。

正因如此,骞韬觉得石虎躲不到哪里去,一定是躲在山崖的某个洞窟中避寒,否则必然会被冻死在这冰谷中。

故此,雨势刚停,骞韬便领兵全面搜寻石虎,发誓要将他的人头砍下来,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然而,经过两日的搜寻,石虎竟如人间蒸发般没有了踪迹,只是在旧栈道的尽头发现了他的那柄大刀。

骞韬一脚将大刀踢落山崖,探身望了望断路下的河水,迟疑地骂道:“他娘的,莫非他真跳水里啦?”

一旁的令狐昌也探头看了一眼,说道:“骞将军,这么冷的天,水里能冻死人,他要真跳下去也活不成。”

因为要赶往秦州,郭诵与骞韬不能在陈仓久留。在多番的搜寻无果下,骞韬只好与郭诵离开了陈仓县,领兵前往秦州的临渭城。

当所有的西府军离开坪沟峡后,从峡谷内走出了一个满身黑泥浆的男人。

他的脚步踉跄,破烂衣衫也尽已湿透,身体在行进间不停地打着寒战。

然而,他那涂满泥浆的脸上却是在笑,裸露的双眼中更是透射出凶残的目光。

★★★

“王与马,共天下。”

在琅琊王司马睿初登大宝之时,他对于民间的这种说法不仅毫无异议,甚至还在朝堂上亲口说过这样的话。

司马睿,字景文,河内郡温县人。

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司马懿庶子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从东渡到登基称帝,司马睿先是倚仗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势力,其后便完全依赖于琅琊王氏家族,获得了王导、王敦兄弟二人的大力支持。

初到建邺时,司马睿尊称王导为“仲父”,使其主内政,除了拉拢一些南方的门阀外,也通过重用过江的北方豪族来打压当地的方镇势力,以此来稳固自己在江东的地位。

同时,司马睿又使王敦主外,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平叛以及剿灭一切不遵之人,通过血腥的杀戮来扩大自身的势力,站稳脚跟。

正因如此,王氏兄弟在大力辅助司马睿的同时,也逐渐地扶持起属于王家的势力,并在司马睿称帝后,完全掌控了江东朝廷的内外大权,以至于朝中半数以上的官员,皆出自王家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

天下只能是一人的天下,绝不可与他人共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