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五十八章:驻守长安城

铜驼烟雨 第三百五十八章:驻守长安城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着,李峻喝了一口酒,笑道:“郭诵,郭方,你说咱们当年组建护卫队的时候,哪里能想到会有今日的规模?我那个时候也只是想能护住咱们三家,让三家人能过得安稳些。”

郭方亦是点头感慨道:“是呀!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太多,所谓的领兵也只敢想带个万八千人就足够了,哪里想到会有如今十几万的大军呀!”

郭诵苦笑道:“可不是嘛!如今兵力越来越多,咱们好像是鸭子被赶上了架,不打也得打了,否则就会被人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李峻给周靖续上酒,说道:“当年,咱们从洛阳一路打到现在,打下了整个西南,有时候真是觉得厌倦了。若是天下太平,咱们一起赚上些钱,找个好山水的地方住着,也能安逸一生。“

说着,李峻自饮了一盏酒,无奈地笑道:“想是如此想,可放眼九州,哪里有太平的地方呢?也只能如郭诵所言,咱们只有一直打下去,打出个太平来!”

当年,周靖曾在成都王司马颖的军中当过差。

那时,他有着大抱负,想要凭借一身的本事换来门庭显耀,但最终还是大梦一场,险些丢了性命。

跟随了李峻,周靖同样也有这样的想法,可那只是最初的念头。

如今,他有了权势,也得到了李峻的信任,对于显耀的渴望却没有之前那么在意了。

正如李峻所言,打出个太平来。

然后,乘一叶扁舟,江心垂钓,三五好友就如现在这般把酒言欢,这不就是最安逸的生活吗?

★★★

雍州,长安城。

自从汉赵的刘渊起兵以来,整个北方的局势动荡不安,为了逃避战乱,北方的门阀士族带领家眷、民户流徙到江左一带,后世将这场大规模的逃亡称为永嘉南渡。

有的门阀士族逃离了家园,有的大族却不肯放弃几代人累积下来的家业,选择留在了故土。

留下来的人或是筑垒固守,又或是投降新主,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不少大族也算是在战乱的北方活了下来。

赵国定都长安后,刘曜在领兵征伐的同时,也从各处强迁了大量人口到长安城,使长安城中的人口数量骤増至十万之多。

不过,城中的人也并非都是强迁来的,有些则是秦雍二州的大族主动搬到了长安城。

毕竟长安城是赵国的都城,居住在都城中能与赵国朝廷走得更近些,而当时的刘曜也需要这些大族的支持。

如今,赵国皇帝刘曜兵败,赵国的朝廷也逃去了秦州的上邽,只剩下孤儿寡母与不足两千人的皇宫护卫在守城,这让城中的大族们很失望,也因此无视了城中的皇后和太子。

石勒的兵马即将杀到,是抵抗还是投降,这个选择不难做出决定,既然赵国已败,那就要重新选择新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不过,选择权从来都是双向的。

长安城的大族们想要投降,想要在石勒的铁蹄下保存自己的势力,那就要显示出足够的分量以及可被利用的价值。

因此,大族们在计算应该付出多少钱财的同时,也将城中的十万百姓计算在内,将他们作为了显示自身价值的筹码。

辛氏在雍州是大族,在整个关陇地区都有着一定的名望与势力。即便是在凉州,辛氏的族人也有不少为官为将的人。

辛恕,雍州扶风郡人,在赵国任中郎将一职,负责值守长安城的各处城门。

辛家是长安城中的豪族,可刘曜始终对汉人有所忌惮。因此,辛恕成为了赵国的朝官,却也只能做个守城门的官吏。

南阳王刘胤逃离长安城,大批的官员也随他一起去了秦州的上邽,可辛恕没有走,他与家人留在了城中。

为什么要逃呢?

晋朝执掌雍州时,辛家就住在这里,匈奴人占了雍州,辛家也住在这里,难道羯人来了就要逃吗?

辛恕觉得无论是谁想要占据雍州,都不可能忽视辛氏一族在秦雍的影响力。

故此,他觉得没有逃走的必要,只不过是要重新谈判,与羯人谈出一个可以接受的条件而已。

“蒋兄,投书的人已经回来了,石勒给了答复。”

辛府内,中郎将辛恕端起酒盏敬向对面之人,笑着继续道:“只要咱们看好长安城,等待石生入城即可。”

辛恕饮下了酒,颇有玩味地笑道:“另外,还告知咱们要看好羊皇后,不得走脱,也不能出半点差池。”

蒋英,雍州新平郡人,原是晋朝旧吏,任赵国廷尉一职。

“看来,那个赵王也是惦念着羊献容的美色呀!人人都想得到,可得到的人又有几个活着呢?”

听到辛恕如此说,蒋英笑着摇了摇头,感慨地继续道:“晋天子死了,曾经护着她的那些人倒是说不清关系,却也都死了,刘曜更是活不成,我看那个女人就是祸水呀!”

辛恕笑道:“她是不是祸水与咱们无关,等石生进了城,咱们将人交出去,这件事也就与咱们兄弟二人没有关系了。”

蒋英喝了一口酒,问道:“大的留下,那个小的呢?”

辛恕正用小刀在身前的烤羊腿上割了一片肉,听蒋英发问,笑着将肉片在盐石碗中沾了一下,送到口中嚼了几下。

随后,辛恕笑道:“”还能怎么办,想必也是要杀了的,总不能养虎为患吧!”

蒋英点了一下头,无奈地笑道:“刘曜的一场仗,真是输了全部身家,争来争去,连自己的女人和儿子都保不住。”

说着,蒋英随口问道:“贤弟,你在皇宫那边和城门处安排的人手可还够吗?”

辛恕将手中的小刀插在烤羊腿上,笑道:“应该够用了,我在皇宫安排了三千部曲,足可以应付羊献容身边的千把人。”

说着,辛恕又拔出小刀,一边割肉,一边继续道:“各城门处也有足够的人手,我已经让人抽调了城中的青壮,石生的兵马到来前,任何人都不准出入,谁也别想来夺城。”

辛恕是武将,手上自然有二三千的军卒跟随,再加之辛氏一族是豪门,家中更是有不少的部曲,算起来也足有五六千的兵力。

蒋英虽掌司法,除了衙门里的不到百人的军士外,并无其他可调配的兵力。故此,当下的长安城被辛恕一手掌控,暂时属于了辛家人的城池。

最初,蒋英在京兆郡的府衙任职,与辛恕有过交往,后来同在刘曜的朝廷中为官,由于两人都是汉人的原因,关系上也就走近了不少。

此番事起后,辛恕听说蒋英也留在了城中,便将其请到了府中,一同商讨投降石勒的大事。

闲聊了几句后,蒋英说道:“贤弟,我还是不放心呀!你先喝着酒,我到各城门处去查看一番,看看城中是否安定,然后再回来陪你畅饮。”

蒋英虽然手中无兵,但他主管诏狱以及修订律令一事,在长安百姓的心中自有一定的官威。

辛恕虽认为蒋英是在多此一举,却又觉得让他在城中安抚一下民心也并无坏处。

因此,他笑着站起身,口中说着有劳之类的客套话,送蒋英出了府门。

长安城,西安门。

此刻,西安门的城门紧闭,近千名手持兵刃的辛家部曲正值守在城门处,更有数千的城中青壮站在城墙上,每人个的手中都拿着能杀人的物什。

“蒋廷尉,您怎么过来了?”

城门内的值守房中,一名辛府的人看到走来的蒋英,又望了望他身后跟着的一群精壮男子,狐疑地问了一句。

当下,因为城中的混乱,多有偷窃凌辱的事发生,也有不少地痞之人聚集闹事,身为廷尉的蒋英常会领着手下巡街,也常常会在手中提着一把短刀。

因此,问话的人并不在意那把短刀,只是感觉蒋英今日带的手下有些多,竟然达到了数百人。

“辛将军让我到各门查看一下,这些是新召集的青壮,送来帮你们......”

蒋英边走边笑着回答,直到临近问话之人的身前时,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在,手中的刀却猛地捅进了那人的小腹中。

这一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呆了守城门的所有人。

不等那些辛府的部曲有所反应,蒋英身后的数百名精壮男子挥刀向前,很快地将城门处的部曲尽数杀光。

“不要乱动,他们是梁州的武威军,是来抵抗羯胡的攻城。”

看到城墙上百姓想要冲下来施救,蒋英大吼了一声,口中继续道:“你们知道吗?辛恕已经投降了羯人,想要把咱们与这座城都献给石勒,用以换取他们辛家的富贵。”

当下,长安城中除了少量的匈奴人外,大多数的百姓都是汉人,即便是匈奴人,也都是些贫穷之辈,权贵们早就跟着刘胤跑了。

无论是汉人还是匈奴人,他们都不愿意被羯胡占据长安城,因此才听从了辛恕的命令,留下来保卫这座城。

此刻,廷尉蒋英的话让众人大吃一惊,皆是面面相觑,脚下再没有向前移动半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