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三十二章:为官之道多中庸

铜驼烟雨 第三百三十二章:为官之道多中庸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好呀!”荀灌一扬脸,笑道:“郭方哥,您回去的时候与我二郎哥说,我一定会看好骞文,他若胆敢犯错,灌娘必定会替大将军教训他。”

荀灌的这番话若是在寻常人家,必定是不妥之言,在当下这个夫为妻纲的礼制中,为人妻者绝不敢说出这样的话。

然而,这个世人都要遵循的礼制,偏偏在武威军中不太适用。

也不是说都要反对,至少跟在李峻身边的这些人觉得不适用,他们也都与大将军一样有些惧内的倾向。

郭方望着荀灌笑了笑,又对骞文道:“对了,还有一件事险些忘记说了,大将军还请了一个别驾辅助你,过些时日就应该到了。”

见骞文与荀灌夫妇二人面露不解之色,郭方笑道:“若是说出来,想必弟妹会高兴的,大将军请了弟妹的父亲来交州任别驾一职,也是为了能让弟妹与家人相聚于一处。”

荀灌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镇守宛城的平南将军荀崧。

自从成都王司马颖掌控了荆州后,心向江东的荀崧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本想离开荆州到扬州任职,但已为晋王的司马睿并没有召回荀崧的意思,执意让他留守在宛城,想让荀崧对司马颖起到一个制约的作用。

如此一来,成为了棋子的荀崧心生不满,同时也萌生了退意。

李峻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去了一趟宛城,与荀崧作了一番长谈,荀崧最终同意了李峻的请求,决定出任交州别驾一职。

其实,荀崧之所以想要离开荆州,一则不想成为让人利用的棋子,离远些也是眼不见心不烦。

再则,他也是挂念远离故土的女儿,希望能与灌娘生活在一处,家里家外的也能有个照应。另外,毕竟是自己的女婿任交州刺史,就算是为了女儿也该去辅助骞文。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故乡亦无归途。

当初,离开宛城的荀灌还只是一个少女,如今离家多年,也早已嫁为人妻,与夫君骞文一起征战于宁州。

可是,荀灌虽然是领兵的云南将军,可她的内心深处还是那个小女孩,时刻都在牵挂着宛城中的爹娘和年幼的弟弟。

夜半无人时,她常常会望向远方的黑夜,在心中为父母祈福,也会默默地流下思乡的眼泪。

如今,听说父亲要举家搬来交州,荀灌高兴地直拍手,更是喜极而泣,对着骞文哽咽道:“一定是二郎哥怕我想家,才会要把我的家人迁来,我就知道二郎哥哥最挂念灌娘呢。”

“这是好事,别哭啊!”

看到妻子流泪,骞文心疼地上前握住荀灌的手,轻声道:“等岳父来了,就在咱们家的隔壁选个好宅子,你可以时刻都能见到他们了。”

荀灌听着夫君的话,不住地点着头,只是眼中的泪水依旧在不停地流出。

对于荀崧的安排,李峻是看重了他的治世之能以及忠心,也是对年轻的骞文掌辖交州有些不太放心。

交州的情况复杂,与宁州多有不同。

宁州府衙中有原刺史李毅的老班底,而且还有李秀拼死守城时所留下来的威望。故此,李钊接手宁州后,在民政的治理上顺风顺水,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麻烦。

交州是通过血腥的征伐抢来的,毫无根基可言,而且交州本就是百越之地,族群纷杂,必须要有一个心狠之人来坐镇,这就是李峻选择骞文的原因。

然而,偌大的交州不能全凭杀人来治理民政,这就需要荀崧的老成持重,以及他的守正之道。

如此一来,荀崧就会弥补骞文在处理民政上的不足,更是会通过岳丈的身份,对骞文起到一个约束的作用。

为官之道多中庸,偏于两极皆不可取。

李峻要用骞文的戾气镇服交州各族,也要用荀崧的稳重来平衡骞文的浮躁,如此才能让交州步入正常,让民情早些趋于安稳。

正当府衙内的三人畅谈之际,楼船将军吕青女大步地走了进来。

青女见到郭方,立即卸下了周身的英武之气,跑到自己夫君的身侧,轻声地埋怨道:“既然来了,也不早些去看我,还让我匆忙地跑来。”

吕青女的身形高挑,再加上赤红的甲胄在身,显得并没有比郭方矮多少,只是瞬间的小鸟依人让她有了几分娇弱的姿态。

荀灌见状,赶忙上前拉住吕青女的手,替郭方辩解道:“姐姐,郭二哥也是刚到呢,他着急来告知小妹家人的事情,所以还没有来得及给姐姐请安呢!”

荀灌的这一句请安,说得郭方与骞文都笑了起来。

吕青女轻掐着荀灌娘的脸,笑道:“姐姐可没有你的本事,我可不敢让郭方哥请安呢!也就是你能那样欺负我家骞文。”

骞文闻言,赶忙笑着接话道:“二嫂子,您说的太对了,大将军护着灌娘,我哥也护着她,二哥和您也护着她,我哪里敢反抗呀!每日的请安,那都是小事,端茶递水的也不能少,我家都不用下人。”

骞文的一番诉苦,羞得荀灌抬腿踢了他一脚,郭方夫妇见状,不由地笑了起来。

当下,交州再无战事,剩下的诸多事情也需要时间来慢慢处理。

郭方并没即刻离开,而是在宁州与交州两地停留了一个月。

在此期间,他先是与湘东太守郑澹进行了接触,二人达成默契后一同进入苍梧郡,与广州刺史陶侃进行了商谈,使其认可了交州的归属。

之后,郭方与驻兵在苍梧郡北的穆君逸先行离开了南疆,骞韬则在处理完宁州军部的事宜后,与李瑰等人一同领兵离开了宁州,返回梁州汉中郡。

★★★

谚语有云:“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芒种,又名“忙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所耕种的农作物,在成活的几率上将会越来越低。

当下的时节,是南方种稻和北方收麦的忙碌之季,也是进入夏至前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

梁州府衙,不少官员与将军齐聚在议事堂内,彼此间都在闲聊着,等着武威大将军李峻的到来。

片刻后,李峻笑着走进议事堂。

众人站起身,冲着李峻拱手道:“属下恭贺大将军授爵为汉中郡公,恭贺大将军领大司马一职。”

听见大家的道贺,李峻先是一怔,笑着摆手道:“有什么可贺的呀,汉中郡本来就是咱们的,还用的着他们来封赏。”

“还有那个大司马,说起来就让人生气。”

说着,李峻坐了下来,脱下了身上的外衫,只穿了一件圆领的棉麻短袖,乍看起来倒有几分后世短袖T恤的版型。

郭诵等几名武将见状,也都脱去了身上的官服,露出了与李峻一样的短袖衣,只有文官们依旧安稳地坐着,不停地擦拭着脸上的汗珠。

李峻望向鲁胜,口中继续笑道:“鲁先生,您说除了咱们武威军,我还能调动何人的兵马?给我这个职位有什么用呀!”

李峻的一席话说得轻松,让在场的众人不禁大笑了起来。

鲁胜亦是笑道:“世回,你也不能说没用,有了这个职位,以后咱们兵进何处都是名正言顺,大司马之令嘛!”

“嗯... ”李峻笑着点头道:“先生说得有道理,看来这张虎皮还是有些用处,那个大司马的官印还真得要保管妥当呀!”

在交州发生战事的数月里,中原之地也同样有了诸多的变化。

首先,被掳的晋天子司马邺虽是对汉国俯首称臣,但终究也没有逃过被杀的命运,死在了汉国的国都平阳郡。

得知司马邺的死讯后,自称晋王的司马睿在江东邺城承袭帝位,改元太兴,并对天下诸侯大肆封赏,以此来获得众人对其帝位的认同与臣服。

眼下,李峻统领武威军占据了整个西南,称其为雄霸一方丝毫不为过,司马睿不得不认同,也不得不拉拢李峻。

故此,一份加盖了天子玺的诏书送到了汉中郡的府衙中。

李峻被授爵为汉中郡公,食邑万户,领大司马一职,都督梁州,益州,宁州,交州,雍州,秦州诸军事,并在武威大将军之上又进拜大将军。

这份荣耀实属少见,便是开国之将中又有几人能获此殊荣?

然而,李峻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个虚名,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向江东称臣,能够听从江东的天子令而已。

另外,李峻也能猜出司马睿的用意。

自己接下了这份诏书,便意味着承认了新天子,那就要与成都王司马颖划清界限,不能随他一起对抗新朝廷。

对于这些勾心斗角之事,李峻并不放在心上,也正如鲁胜所言,有了这张虎皮也未必是坏事。

管他谁做天子呢,自己想求的东西就要靠自己来获得,被人赏赐而来的终究是水中花,镜中月。

“不管他们了,再大的官职也与咱们无关,不过都是些虚名罢了。”李峻说着,摆了一下手,议事堂内安静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