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百二十九章:援兵已至

铜驼烟雨 第三百二十九章:援兵已至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年,李峻攻打荆州刺史王澄的时候,陶侃曾想要领兵增援,却被吕青女与郭方所领的兵马打了回去,没能靠近江陵城。这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宿怨,陶侃虽是记在心中,却也并非过于在意。

如今,李世回的兵马扩张到了宁州,竟然还杀进了交州,陶侃觉得双方可以再战一次,看看李峻的武威军到底是个怎样的实力,能够如此霸气地占据整个西南。

之后,合浦郡太守范文离开了苍梧,他的这一趟没有白来,心中已然有了底气。

陶侃的手中有近两万的兵马,加上合浦郡的兵力,就算宁州军再强悍,这四万多的战力也并非不能杀退他们。只要能将宁州军赶出交州,没有了梁硕的交州也自然要落入范氏一族的手中。

想到此处,马车中的范文不由地笑了起来。

★★★

“临尘,朱涯水入领方,又有斤南水,又有侵离水,行七百里。莽曰监尘。”

临尘县,隶属交州合浦郡境,南有朱涯河流入领方县,其东则为连绵不断的十万大山。

当下,以骞韬为主将,李瑰为副将的武威军全部集结于临尘县一带,而楼船将军吕青女的七十艘战船也入海临岸而行,逼近了乾体岸口,随时可以进入郁水抵至合浦城外。

“看来,陶侃是铁了心要插手了。”

帅帐内,骞韬将手中的书信递给李瑰,皱眉道:“这倒是真有些麻烦了,如果咱们与陶侃全面交手,江东不会坐视不理,定会让周边郡县的兵马赶来增援,如此会对咱们有大不利呀!”

李瑰亦是略有愁绪地点了点头,说道:“其实,也不能说打不过,虽然他们的总兵力应该是不少,但咱们的战船可以摧毁合浦城,他们是守不住的。”

说着,李瑰将手中的书信扇了扇,继续道:“可就怕打不死,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若是江东那边不断地派兵过来,时间一长,咱们也麻烦,更不利于交州的民心安稳。”

之所以攻取交州,并非是为了杀死梁硕与那些权贵豪商,彻底掌控交州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宁州军要在战后稳定交州境内的民心,让这里的贫苦之人如同宁州的百姓一样受益,由此才能信赖新的州府。

然而,持续不断的战乱无法让民心安稳,也会让百姓们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方。

所以,骞韬与李峻所焦虑的问题并非是战阵上的胜负,而是一战之后不间断的麻烦,会把进入交州境内的武威军困在这里,从而也极有可能拖垮宁州,这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报...”

军账外,一个急促的声音响起,随之有近卫带着一名风尘仆仆,面色憔悴的人走进大帐。

来人见到骞韬与李瑰后,先是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函呈上,随后拱手道:“启禀二位将军,建武将军已领三万兵马赶至牂牁郡的毋敛县,不日便会逼近广州境。”

来人急喘了几口气,继续道:“荆州穆太守业已两万兵马随武威水军南下,如今应该抵至武陵郡的镡成,也正逼近广州。”

“啊?哈哈哈...”

骞韬听着信令兵的禀报,与李瑰对视了一样,两人不由地大笑了起来。

李瑰将手中的密函递给骞韬,笑道:“骞大哥,看来大将军早就猜到了咱们的难处,不然的话,这两支兵马也不会这么快地杀到广州的边界呀!”

骞韬看了一眼密函,亦是笑道:“应该是如此,这次我倒要看看陶侃还能怎么办,若是敢再伸手,咱们就连广州也一并拿下,让他尝尝伸手必剁的滋味。”

骞韬的话并非是在夸海口,但凭郭方所领的三万武威军,足可以横扫整个广州,若是加上穆君逸的两万荆州军以及武威水军,就算杀到扬州的邺城也不费力。

如此一来,江东的司马睿必须要有所考量,广州周边的郡县也自然要掂量一下各自的斤两,看看自己够不够武威军的一个冲杀。

更何况,最有实力增援广州的人是江州刺史王敦,而王敦绝不会对陶侃伸出援手,他乐见陶侃落败,如此也能在日后少一块绊脚石。

“好消息,真是个好消息呀!”李瑰站起身,伸展了一下手臂,走到疲惫的信令兵面前,笑道:“累坏了吧,快去吃些东西,休息一下。”

说着,李瑰对自己的一名近卫吩咐道:“你去我军帐,取一些烤酒给这个兄弟,让他喝上几口解解乏。”

武威军中便是如此,无论官职的大小,对待属下都是如同自家兄弟一般,这是李峻做出的典范,久而久之也成为了军中的习惯。

信令兵退下后,骞韬举起之前的那封信,对着李瑰笑道:“兄弟,如今咱们也有了底气,既然陶侃有话说,那就去和他谈一谈,看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宋广村,位于合浦县西北,与临尘县相近,是醴水流经的一个村落。

陶侃之所以要将会谈地点选择在宋广村,是因为宋广村的两翼皆是己方的兵马,又与宁州军的大营也相隔不太远,对双方来说都算是比较稳妥。

陶侃,字士行,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

他出身贫寒,初任武冈县令,后与太守吕岳不和,弃官返乡回家。

之后,八王搅乱天下,同样也引起了江东的动荡不安,秦、雍一带的百姓因天灾和战乱,大量流徙到梁、益二州以及江东一带。

太安二年,义阳蛮张昌聚众在江夏起义,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聚集三万兵马。

张昌在攻取了江夏郡后,又迅速地夺下了荆、江、徐、扬、豫等五个州的多数郡县,引起朝廷的极度不安。

之后,朝廷任命刘弘为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命其率领兵马镇压张昌的叛军。刘弘上任后,即辟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领大都护一职,并命他为先锋开赴襄阳,讨伐张昌。

随后,在刘弘与陶侃的多方围剿下,大败张昌于竟陵,斩杀叛军数万人,荆州乃至整个江东才安定了下来,陶侃也因此被任命为宁远将军,江夏郡太守。

成都王司马颖掌辖荆州后,陶侃欲离开荆州入扬州,却遭到了王敦的多方阻拦,并被赶去广州任刺史、降为了平越中郎将。

其实,陶侃知晓李峻与王敦的私交甚好,他虽然与李峻有过节,却也觉得李峻应该和王敦并不属于一类人。

李峻掌辖梁州,平定宁州,剿灭大成国收复益州,同为领兵之人的陶侃将这些事情都看在眼里,也清楚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偌大的西南诸夷众多,派系林立,能将他们逐一平叛收服,这需要强大的武力,更需要足够多的胸襟与智慧。

王敦没有这样的胸襟,他的那点智慧也仅是用在了内斗之上。

正因如此,虽未与李峻见过面,但陶侃在心里对李峻有几分佩服,尤其是武威军在交州的做法,更让陶侃觉得李峻是个有谋略的人。

不过,佩服与利益是不相干的,武威军即将动到了陶侃的利益,所以他要出手警告过界的武威军。

宋广村外的一块平地上,一顶灰白色的大帐立在那里,大帐的q两各有一队兵马相向而视,皆是保持着极高的警惕。

大帐内,广州刺史陶侃望着坐于对面的李瑰,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相对于已过六荀的陶侃来说,未及而立之年的李瑰确实只是个年轻人,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竟然是涪陵郡太守,并且还被李峻命为统军之将,设计杀了梁硕父子,并在交州境内大肆屠杀大族与豪商。

想一想,自己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名小吏而已。

不过,陶侃也知道眼前的这名小将并非是武威军中的个例,李峻的手下有许多这样的人,也有许多这样的年轻人正在掌辖着西南诸郡,以及武威军中的各部兵马。

“李太守,今日让你前来,就是想与你商谈退兵之事。”

陶侃望了一眼李瑰,见其并非即刻反驳,口中继续道:“梁硕之死,那是他的咎由自取,既然他不顾疆土安定,无端进犯宁州,就该能想到这个后果。”

这一番话,陶侃说得义愤填膺,他也的确是憎恶梁硕到了极点。

“不过,既然梁硕父子已死,犯境之兵也被你们尽数剿灭,事情也应该有个了解。”

陶侃再次望着李瑰,面露不悦,沉声地继续道:“你们杀入交州,屠尽了武定城,范信城,还有龙编城,难道这等骇人听闻的行径是梁州刺史李峻所允许的吗?还是你这为将之人所纵容的?”

说到此处,陶侃的声音提高几分,神情和语气中有了严厉与质问。

李瑰静静地望着陶侃,看着他的正颜厉色,淡淡地笑了笑。

片刻后,李瑰开口问道:“陶使君,你是觉得我杀错了人吗?”

陶侃略有一怔,反问道:“不论老弱,尽数剿杀,难道没有错吗?你们武威军如此做,和那些形容野兽的獠人又有何区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