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百九十七章:磻溪谷的生与死

铜驼烟雨 第二百九十七章:磻溪谷的生与死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李峻离开武都郡后,刘沈便派出了多路的斥候进入各个山道,就是为了能提前探明汉**的动向,做好有敌来袭的准备。

在此期间,刘沈也派人潜入五丈原,希望能在葫芦谷中寻到老友贾疋的尸身,然而却是一无所获,葫芦谷中七千雍州军的尸体早被大火烧成了灰烬,能找到的也仅仅是一堆堆的骸骨。

无奈之下,刘沈只好命人找到贾疋的家人,带着他们经由长安城南的子午道进入汉中郡,以此告慰老友的在天之灵。

不过,在这一系列的探查过程中,在外的斥候传回了一个情报,说五丈原的汉**正在探寻绥阳小谷进入蜀地的通道。

刘沈在得到军报后起了警觉,即刻领兵向故道县聚集,同时命人告知了抵达刘坝县的郭诵。

“叔父,咱们为何要守在磻溪谷中呀?为何不直接杀过去呢?”山林中,郭诵向北望去,口中迟疑地问道。

几个时辰前,探马带回了汉**进入绥阳小谷的消息,而且已经抵达磻溪谷北的白雀沟,距离磻溪谷不到五里。

刘沈抬手向两侧指了指,说道:“郭将军,这里是绥阳谷道的分叉路,由此向南行有一条可直达太白县的小道,向东南可走褒斜道,而向西南则可绕故道县走陈仓道,都可以直接进入汉中。”

刘沈在雍州任职多年,除了熟读兵论外,还喜欢与武人们探讨行军布阵,曾经有人谈及过这条绥阳谷道,刘沈也曾亲自走过这条路。

郭诵不知晓此地的地形,听刘沈如此说,方才明白了过来,钦佩地点了点头。

刘沈笑道:“咱们要是直接杀过去,我怕惊到了汉**,一旦他们退出绥阳谷道,咱们也不可能冲到五丈原,那就白白浪费了一次剿杀的机会。”

虽然郭诵的官职高于刘沈,但在运筹帷幄与排兵布阵上,他与刘沈相比还是逊色了不少。可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倒不是说拉帮结派,但在领兵为将上的亲疏远近还是要有的。

人心善变,李峻不想让掌握命运的兵权成为善变人心的牺牲品,那样做是愚蠢的,也是最致命的。因此,武威军中掌控实权的都是长期跟随李峻的人,也便是李峻口中的家人。

刘沈不算是外人,他的一双儿女得到了李峻的照顾,自己的命也是李峻的部下所救,他一直都对李峻有着感激之情。

然而,这还不够,毕竟李峻与他真正交往的时间还不长,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不过,除了时间的验证,还有一种情况可以拉近这层关系,那就是亲情。

郭诵与刘凝之已经确定了关系,只是因为当前的战事未了,两人无法行婚嫁之事。

所以,郭诵对刘沈的称呼早就改了口,而刘沈也即将成为家人圈子中的一员,这也是李峻敢于将索横的雍州军全部交给刘沈的最主要原因。

绥阳谷道的路确实难行,沟深林密,荆棘丛生,蜿蜒向南,与当年诸葛武侯信中所提到的“山崖绝重,溪水纵横”极为符合。

谷道中多达七八条溪流交错,更有数条大小不一的沟壑遍布于内,这让每一个行走其中的人都将面临不可预知的险况。

彭天护在接到刘曜的军令后,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犹豫。

他从未走过绥阳谷道,根本不清楚沿途的路况,也不清楚这条路中是否有梁州军的设防。即便能够顺利地通过,可如此地孤军深入,一旦被困必将会陷入绝境,这些都是彭天护有所犹豫的原因。

然而,军令不可违,自己也只是依附于汉国中山王刘曜的卢水胡,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故此,彭天护率领六千卢水胡军进入绥阳小谷后,一直都保持着缓慢地行军速度,处处小心,时刻提防。

途径白雀沟时,彭天护命令兵马暂停前行,休息半个时辰,等待派出去的探马传回最新的路线状况。

不过,等了许久也没有见到返回的探马,彭天护在恼怒之下只能再次派人出去打探,同时也命令大军继续前行。

磻溪谷处已属浅山之地,两侧的山体没有了之前的悬崖陡壁,山路也稍显宽阔起来,只有一条不深的磻溪沿着左侧的山脚曲折地向南。

由此向前,再行军不过三里便会进入成道县的境内,彭天护决定在磻溪谷中停留一夜,稍作休整后,明日一鼓作气冲出谷道,杀入成道县。

此刻,虽未到日暮时分,但因为山谷的树高林密,再加上两侧山体的遮阳,使得磻溪谷内的光线有些昏暗,已经有些分辨不明远处的事物。

挖灶,生火,煮饭,这些都是行军途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卢水胡军虽然不是训练有数的正规兵马,但野外就食的法子并不难,他们也能做得熟练。

其实,秦雍之地一直都缺粮,即便是刘曜的汉**也并非是军粮充足。所以,卢水胡军没有太多的可用之食,无非只是几人分吃着一张硬饼,借着溪水熬点野菜羹填饱肚子而已。

眼下,时节已近季冬,年节也即将临近,可山谷中的人没有谁会去想着那个节日,毕竟是人都要活不下去了,哪里还有人想要去庆贺岁首之喜呢?

凛冽的寒风中,卢水胡的军卒们将分到的硬饼泡在野菜羹中,小心翼翼地吃着,细细地咀嚼着,不敢浪费一星点的汤水。

“大娃,你咋个不吃饼呀?”乱石旁,一名老卒看见身侧的少年军卒只是喝着稀汤水,轻声地问了一句。

名唤大娃的军卒咧嘴笑道:“这饼可放多日,俺想留着,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吃。”

老卒望着少年,苦笑了一下,从怀中取出一小块硬饼递给少年,说道:“我这也给你吧,若能活着回去,你家的几个娃也能都吃上一口。”

不饿死,能让家人吃上一口硬饼,这就是大多数卢水胡人拿起刀枪的原因。

他们与贾疋的雍州军无仇,刘曜的汉**也对他们无恩,梁州军更与他们毫无瓜葛,他们真的只是为了能得到一张硬饼,能将硬饼带回家。

下一瞬,分辨不清的弩箭在昏暗的山谷中射出,箭矢破空的声音更是被呼啸的山风所掩盖,让所有的卢水胡军都没能在第一时间发觉,自然也就没无法及时做出躲避的动作。

老卒的那块硬饼落在了地上,人也倒了在乱石上,三支箭矢穿透了他的身体,一支正插在咽喉处。

少年也倒在了老卒的身侧,但他还活着,只是有一支箭矢射进了他的肩窝处,让他疼痛难忍地趴在地上,不敢再乱动半分。

磻溪谷内,武威军与雍州军封堵住了三面可出逃的路,在三轮箭矢的攻击后,他们挥刀冲出了密林,杀向了仓促应战的卢水胡军。

雍州刺史贾疋与七千雍州军死在了五丈原处的葫芦谷,真正的罪魁祸首便是彭天护以及眼下的这也卢水胡军。因此,拼杀最凶残的是索横,是那些想要为兄弟报仇的雍州军卒。

此刻,他们把心中所有的仇恨地发泄了出来,每一刀都砍在了对方的脖子上,每一枪也都捅进了对方的身体中。

索横手中的长刀毫无招法地砸向彭天护,他也不在乎什么招式,只想要彭天护的人头,只要能将彭天护的脑袋砍下来,即便自己死了也值得。

对于突然出现的袭击,彭天护虽有所准备,却也是准备不足。

大量的刀枪袭来,无论他想要建起怎样的防守都无济于事,而所有可退的路也被封堵,要想走出了这绥阳谷道也只能靠拼命,凭借手中的长枪来杀出一条血路。

不过,在杀出一条血路之前,裴天护需要摆脱掉身前的索横,而近似疯魔的索横却让他寸步难移,完全陷入到殊死的抵抗中。

终于,彭天护手中的长枪刺进了索横的小腹,而索横的刀身也正砸在了彭天护的脸颊上,使得裴天护瞬间失去了知觉,长枪脱手,人也摔倒在了一旁。

索横神情狰狞地望着昏迷的彭天护,猛地将刺在小腹中的枪头拔出,踉跄地向前走了两步,大吼地挥起了早已崩刃的长刀,用尽全力地劈了下去。

深夜,篝火遍布了磻溪谷,无数的火星飞舞,刹那间化为灰烬,隐没于夜空之中。寒风呼啸,如同鬼嚎般的声响回荡在整条绥阳谷道中,让血腥未尽的磻溪谷显得尤为地森冷可怖。

彭天护死了,他的人头也被索横紧握在手中,而那些卢水胡人却没有被赶尽杀绝,是郭诵制止了雍州军卒的杀戮。

真的要将这些胡人都杀死吗?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杀与不杀只是一念之间的决定,并不难。

然而,当郭诵看到一名少年模样的卢水胡人痛苦地躺在乱石旁,浑身颤栗却依旧紧握着一块染血的硬饼时,他还是叫停了杀戮,叫停了无休止地仇杀。

所有的仇恨都起源于利益的得失。

那么,这些寻常的卢水胡人参与这场战事,是因为失去了什么吗?还是想要从中获得什么呢?

其实,一无所有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失去,也得不到任何东西。

所谓的获得,也仅是用命来为家人挣到一口勉强果腹的干粮,这样的一群人有杀死的必要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