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百七十一章:范家的转变

铜驼烟雨 第二百七十一章:范家的转变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今的世上,无论是汉民还是蛮夷,他们所追求的无非就是想要活着,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如今却成为了最奢侈的渴望。

如何能让辖治内的百姓活下去,让他们能够不惜性命地与武威军一同抵抗外敌,这是李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给他们一个安稳生活的保障,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百姓们就不会轻易听从别人的蛊惑,就会与武威军同心,更会用命来维护这得之不易的生存之地。

宁州有茶,也有桑蚕,这些都是忠武侯诸葛亮所留下的善因,李峻要利用的这些善因为自己结出善果,大力发展起宁州一地的茶叶与蚕丝织造,让这里的人能够过上一个安稳的生活。

因此,在掌控了整个川蜀后,李峻想要将商贸联通起来,以官府名义收购与买卖为主,尽可能地做到让利于民,使百姓们都能有个活命且安稳生活的机会。

当然,李峻也知晓这种商业运作的过程中注定会有贪腐与欺压,但这都不重要,只需将制度与法规细化后,也就能减少这些事情的发生。

世上本就没有平等之事,底层的百姓也从没有真正追求过平等。

他们都有一个向上与向下的底线,只要帮他们把向下的底线守住,所获得的满足就会让百姓们想要安稳。

当下,李峻的这些想法并非只存在脑中,已经梁州境内得到了实施,取得的成效也非常不错。

至于宁州这边,当前的重点还是在平叛与震慑上,之后才能有仁善之举,才能将这些做法实施,让大多数的夷人受益,让他们真正的想要同官府一起来守护这份安稳。

做完了安排,李峻转身对穆君逸说道:“既然这边的事情已经解决,你领兵随我一同去牧麻县,咱们就在那里等着大成军的来袭,随后再反攻向朱提郡。”

灭掉了夷帅于陵丞,五苓夷人便没有了主心骨,他们已经成了一盘散沙,不足为惧。李峻要将兵力聚集在建宁城一线,等待着大成军的主动来袭。

★★★

大成国都城,皇宫。

承极殿外,丞相范长生缓步地走出殿门。

老人回应了几名同僚的见礼后,转身望了一眼身后的承极殿,轻叹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之色。

因为年事已高的原因,范长生无须每日都同其他大臣一样上朝议政,仅是在朝中有要事商议之时,大成皇帝李雄才会命人请来丞相范长生,征询老人的意见。

公正的说,晏平帝李雄对范长生乃至整个范家都给与了极高的礼遇,即便是李氏皇族的人,也没有得到范家所拥有的那些特权。

然而,得到再多的礼遇又能如何呢?当眼前的繁华落尽后,能够活命才是最真实的事情。

之前,天师张椒不许弟子范长生再插手二李相争之事,历经人事的范长生又何尝不知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呢。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眼下,固然不能将李雄与李峻作此比较,但在施政得民心上,大成国还是相对于梁州逊色了许多。

兴农,促商,薄税,办学,端风化,立刑罚,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这些是范长生对李雄所建议的施政之策,李雄也确实在照办,但仅是做到了皮毛,而相邻的梁州却是将这类举措实施得细致入微,广受百姓们的拥护。

作为大成国的丞相,川蜀之地极有威望的天师教主,范长生不可能不了解梁州之事。

李峻在梁州为求稳民心而做的点点滴滴,他都看在眼里,感叹于心。

民心所向是什么呢?

为了能逼娶已为人妻的貌美女子,大成的皇族可以杀人家的夫君,灭了女子夫家一门老少,而得到惩罚也仅是皇帝的几句斥责与罚俸。

这种事情会是民心所向吗?

同样,范长生清楚这样的事情不会在李峻的治下发生,梁州绝不会出现如此恶劣之事。梁州的军卒不敢,武威军的军将不敢,各府衙的官员更不敢。

因为,李峻所制定的法规就摆在那里,所对应的责罚也摆在那里,无论是谁,只能遵守,没有人情可讲。

这是民心所向吗?范长生不否认。

民心如沙,易散不易聚。

大成国的民心是强拢在一起的沙土,而梁州的民心却是加了米浆的夯土,不仅是团结在了一起,更是能成为守卫梁州的城墙。

所以,在今日的朝会上,当李雄要派兵突袭宁州杀死李峻,同时全面攻取梁州时,范长生知道二李间的博弈应该接近尾声,而且最终的结局也很容易猜测。

眼下,无论是民心还是兵力,梁州都远胜于大成国。

李雄只看到了武威军的兵力数量,也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梁州的兵力不过数万人,可他却没有看到梁州境内那几十万的百姓。那些百姓拼起命来,又何止是十几万的兵力呢?

梁州府的真实意图,范长生也能猜透。

李峻就是在等大成国的出手,如此才能将正义的身份安在武威军的身上,让本在梁州安稳生活的百姓感受到威胁,让他们能与武威军一同抗敌,从而避免主动开启战事而引发的内乱。

这应该也算是一种民心的操纵,但范长生知晓这个被操纵起来的民心会有多可怕,绝非是任何的流民军所能匹敌的。

因为,流民军是想要活而去抢,而梁州的百姓却是为了守住得之不易的生存机会而在拼命。他们不会退后一步,也没有后路可退,完全会用自己的命来守护所得到的一切。

无论是正义还是邪恶,战祸一起,刀剑便是无眼,无辜之人的死伤也就在所难免。

范长生说出了一句劝告的话,但他看出了李雄眼中的拒绝,也就没有再说任何阻拦的话。

管不了天下人,范长生还是要管自己的家人。

故此,当李雄做出最后的决定时,范长生以替大成国祈福的名义,向皇帝请求到青城山做法百日,并提出需要家人同行,如此才能彰显范家之人的诚心。

如今,大成军完全掌控了成都郡以及周边的其他诸郡,对于范家的部曲力量已经不放在眼中,所能利用的也仅是范长生在巴蜀的威望而已。

祈福也好,避祸也罢,只要范家心向大成国,就会影响到蜀地的民心,更能操纵那些天师教众。

因此,李雄对范长生的请求并没有过多地考虑,不仅一口答应了下来,而且还恩赏了范家不少的财物。

范府,翠云阁。

内室中,范长生对站立一旁的儿子叮嘱道:“贲儿,你留在城中,但要记住,千万不要率家中的部曲抵抗梁州军,记住了吗?”

范贲,范长生之子,时任大成国侍中一职,范洛儿便是他的小女儿。

近段时间,范贲一直对父亲的做法有所不解。

他不清楚父亲为何改变了对李雄的看法,甚至对大成国的未来也失去了信心,反倒是对梁州的李峻大感兴趣,更是将家中唯一的宝贝女娃送到了梁州为人质。

“父亲,您真的认为李峻会胜了这场战事?”范贲迟疑地望着父亲,小心地继续问道:“还是说,您必须要遵从师祖的法旨?”

以天师教的传承而论,范贲是父亲范长生的弟子,天师张椒也便是他的师祖了。

听到儿子的问话,范长生摇了摇头,笑道:“贲儿,你这个心疑,我也曾有过,但如今却也明白这已经与天意无关了,是人心改变了天意。”

老人皱了一下眉头,颇有感慨地继续道:“这其中有他们两个本心的缘由,更多的则是民众的祈盼之心在起作用。”

“贲儿,你定是觉得大成的兵强马壮,武威军的兵力尚有不足,是可以一举击败他们的,对吧?”

范长生望着已近四旬的长子,笑着摇了摇头,继续道:“先不说梁州的军民一心,只将双方的战力做以比较,你就会发觉实则不然,弱势的一方其实是咱们大成国。”

范贲不解道:“父亲,您为何如此说,这其中有何不同吗?”

范贲在朝中任侍中一职,多辅助皇帝李雄处理政务,对于军务之事极少参与,他也并不精通兵战伐谋。

“梁州军便是武威军,武威军的各部领兵之将皆是李峻的身边之人。”

范长生坐了下来,浅饮了一口温茶,继续道:“也就是他们口中常说的家人,生死兄弟,而军中的大小官职又是这些人的生死兄弟来担任,他们形成了一个整体。”

老人笑了一下,感叹道:“武威军看起来是由荥阳军,平阳军,仇池军组成,好像是有着派系之分,可他们的领兵之人皆是出自李家庄,没有一个不是李峻身边的人,他们皆忠心于李峻,乃至每一名武威军军卒都忠心于李峻。”

说到此处,范长生转头望着儿子范贲,皱眉地问道:“大成军能做到吗?就算李雄家的那几个兄弟,他们哪一个不是拥兵自重?投降过来的那些人,又有几个能真正地忠心于大成国?忠心于晏平帝李雄呢?”

“真正拼到你死我活的时候,李家的人或许会拧成一条绳,但投降过来人的会跑的。”

看着沉默不语的儿子,范长生叹息道:“然而,梁州的武威军不会散,他们本就是拧在一起,也可以说是将命凝聚在了一起,打不散的。更何况还有数十万的百姓,也正在凝聚进去,这股力量会大到令人可怕。”

沉默了片刻,范长生笑望着范贲,问道:“现在,你觉得谁会赢得这场战事呢?”

说到此处,老人想到了留在梁州的乖孙女,笑道:“那个李世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我有些欣赏他,希望洛丫头也能喜欢上他。”

范贲苦笑道:“父亲,儿子听说李世回已有家室,一妻一妾,何苦让洛儿掺和进去呢?”

即便是为了家族着想,但身为父亲的范贲还是心疼自己的女儿,不想让堂堂范家的心肝宝贝沦为人家的妾室。

范长生笑道:“你想错啦!我这个做祖父的不会拿自己孙儿做交换,咱们范家也不会用女人来为家族挣命,我只是感觉到他们之间似乎有份姻缘,才会让洛儿去了梁州。”

说着,老人站起身,轻捋银须,笑道:“至于结果如何,那就要看洛儿作怎样的决定了,我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喽!你师祖不让我干涉二李之事,但我宝贝孙女的终身大事,干涉一下也是无妨的。”

说罢,老人轻声地笑了起来,儿子范贲也只能无奈地陪笑在了一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