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百五十九章:前往成都城

铜驼烟雨 第二百五十九章:前往成都城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待母女离开后,李峻沉声地问道:“杜麟,到底出了什么事?范家为何要扣留裴松华和苟远?是大成官兵抓的人吗?”

明面上,裴松华一直都是以平阳裴家的身份在行商与坐贾,各州郡的繁华之地皆有裴家的商铺,买卖之人和相熟的官府中人也都知晓裴松华是大东家,而苟远则是打理这些生意的大掌柜。

实际上,裴松华官属梁州府,任度支都尉一职。

他和苟远通过生意的逐步发展,在赚取大量银钱的同时,还通过各处的掌柜与核心人员编织了一张极为精妙的情报网,为武威军在了解各方军情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直以来,李峻从没有对大成军放松警戒,而且一直都为彻底灭掉大成国做着准备。

武威军在兵力上的增强自不必说,李峻还借用春秋时期管仲的谋略,对称帝不久的大成国实施了经济战。

蜀锦天下闻名,唯成都独称妙。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当年的诸葛武侯曾如此说。由此可见,成都郡内的蜀锦织造在蜀汉时期便有了不小的规模。

李雄建国的时间短,根基并不牢固,在财力上更是匮乏。故此,他一直都想要聚集更多的财富,用以支撑大成军的扩张。

正因如此,李峻命裴松华大量地购置蜀锦向外贩卖,并借着两方修好的契机,命裴松明以梁州府官商的名义也大量地采购蜀锦。

如此一来,李峻通过裴家兄弟几乎垄断了大成国的蜀锦生意,造成了成都郡内的蜀锦出现短缺,市价也随之高涨,供不应求。

由于织锦的获利丰厚,大成国辖下的百姓纷纷放弃了农桑,皆是加入了蜀锦的织造中。

对此,大成国的朝廷并未干预,反倒是大为赞同,皇帝李雄也想凭此积攒下军资,为将来的开拓疆土做准备。

无人农耕,吃粮便是个问题,更何况当下还是个灾害不断的年份。

不过,李峻为大成国解决了这一难题。

因为沓中大峪沟万亩良田的开垦,梁州府所能调配的粮食很充裕,李峻命度支校尉裴松明向大成国平价出售大量的谷粮,同时也用粮食抵扣了一部分购买蜀锦的钱。

如此,大成国没有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却是因为售卖蜀锦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这让大成国的百姓与君臣皆是大为欢喜。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裴松华与苟远一直都守在成都城中,既是在忙着蜀锦的采购,也是在时刻地探查着大成国的军情动向,及时地向李峻递送情报。

眼下,李峻听说裴苟二人竟然被范家扣押了,不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难道说大成国的李雄看出了端倪,查出了裴松华与苟远的真实身份?

“大将军,十三行的人还送来了这个。”杜麟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函递给李峻,继续道:“他们说是范家送到铺子里的,指明要亲自送到您的手里。”

李峻迟疑地望着手中的书信,拆开仔细地看了一遍,随后笑了笑,对杜麟道:“你去准备一下,我要到成都城去一趟,去见一个人。”

“唉...”李峻摇了摇头,继续道:“另外,你通知十三行,除了留下正常做生意的人外,迅速将其他人撤出大成国,范长生已经摸清了他们的底细,不要留在那里了。”

李峻略做思忖,又对杜麟道:“裴松华与苟远应该没事,不要乱有什么动作,等我见了范长生和那个人后再说。”

“我要去趟叔时先生家。”李峻将手中的书信放入怀中,说道:“你先去准备吧,明日咱们就动身。”

鲁胜所居住的院子位于城南,紧邻锦署的草塘,正是景色的雅致让老人心仪,才让人在那里建了一座简单的院落。

秋水微澜的方塘处,李峻寻到了正在垂钓的鲁胜。

老人看罢书信,笑道:“张仙人也是童心未泯呀!何苦要如此做呢?差人来告知一声不就可以了嘛,难道还怕你无胆赴约不成?”

“我也是如此想呀!”李峻苦笑地摇头,继而又迟疑道:“不过,我担心会不会是范长生在使诈呢?”

鲁胜略做思忖,缓缓地摇头道:“这封书信是张天师的笔迹,必然就是天师让你去见他,范长生不能使诈,他也没有那个胆子。”

说着,老人将手中的青竹竿抬了一下,继续道:“范长生在成都郡的确有威望,范家在那里也有些势力,却都抵不上张天师的一句话,你大可放心地去见张椒。”

两人正说着话,鲁胜手中的青竹竿猛然间一抖,最前端即刻探出了水中。

“哈哈,有鱼上钩啦!”老人眉飞色舞地挑起鱼竿,一尾青鲢跃出水面,不断地摇摆着鱼身,将原本少有涟漪的水面拍打起阵阵的水花。

★★★

锦官城,始建于汉代,位于成都城的西南。

当初,成都郡的商贸繁荣,织锦业尤为发达,成为了汉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因此,朝廷在成都郡专设锦官一职,并在成都城西南修筑锦城,后称锦官城。

另外,锦官城中的家户多以织造蜀锦为生,其所织锦缎又需用城外的大江水来洗濯方可色彩鲜明。

久而久之,大江水被唤为锦江,而城中的街巷则被命为锦里。

当下,锦里不仅是家家纺车的声音不绝于耳,街巷间各式的商铺与来往买卖的客商,也显示出这里的繁华正在逐步地恢复。

“唉...”

行走在人流中的李峻轻叹了一声,转头对身侧的杜麟苦笑道:“这里不亏是西域商贸的中转之地,咱们费了那么多的人力与物力,反倒是便宜了成都城。”

为了能将西域的客商从凉州向东引,李峻命人修缮了沓中附近的阴平古道,并在沿途修建了驿站,为粟特以及其他的西域商人提供了大量的便利。

效果是有一些,不少商人的确经古道入阴平郡,随后又经阳平关进入了汉中郡,但多数人还是由剑阁关向西去了成都城。

不过,李峻虽是口中有着感慨,但心中却并不在意。西域人对蜀锦的采购是好事,如此更能让大成国加速地放弃对农桑的生产。

“主君,咱们不直接去范家吗?”

此次来成都城,李峻与杜麟等人扮做了行商之人,杜麟在外人面前对李峻的称呼自然要有所注意。

“不急,溜达一会儿。”李峻信步前行,笑着继续道:“咱们不用去铺子,估计那里早被盯紧了,溜达完直接入大城去找范长生。”

李峻相信鲁胜的判断,但他不敢相信范家的下人,担心范家有大成皇帝李雄所派的奸细,不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转过一个街口,李峻站在了一家酒肆前,抬头望了一眼门前悬挂的招牌,迈步走了进去。

在李峻的记忆里,火锅是成都的一道美食,却也知晓当下的火锅必然无法与后世相比。

不过,在这天气渐冷的时节里,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让身子出些汗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当然了,当下并没有火锅一词,李峻所看到的火锅依旧被唤作鼎或是釜,只是在大小与薄厚上有了不小的改进,可食用的材料也增加了不少。

至于蘸料方面,倒是让李峻大感意外,竟是辣油麻椒俱全。

辣油乃是茱萸煎制而成,麻椒则是藩丹椒,再加上姜末等作料调制后,辛辣不减,麻味十足。

“主君,为何您知晓如此多的事情呀?”杜麟捞起一片肉,在酱料中蘸了一下,满眼疑惑地问向李峻。

这也难怪杜麟会疑惑,自从他跟随了李峻后,发觉大将军所知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让他这个堪称游历天下的人都自叹不如。

且不说李峻的那些奇特言语,就说那天下州郡的山水村落,各处的美食风俗,大将军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李峻笑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也不过是从典籍中查阅所知。”

杜麟将肉片放到口中,颇有感叹地点了点头,正欲再说什么,一阵交谈声从身侧传来。

“陈兄,你此番归来,就不打算再返回宁州了吗?”

不远处,一张方桌处有四人刚刚坐下,其中一人问向另一名年纪稍长的人。

“不回去了,那边本来就有大疫,如今更是乱民四起。”陈姓男子摇头道:“你们知道吗?五苓夷人全都反了,在他们统帅于陵丞的率领下,已经夺下了朱提与建宁两郡,宁州刺史李毅正领兵平叛呢!”

另一人问道:“那...宁州府能镇压的住吗?”

陈姓男子摇头道:“我看很难,我离开后,听说李刺史已经退守宁州城了。”

“那朝廷为何不派兵增援呀?还能让那些荒蛮...”其中一人的话未说完便停了下来,左右地望了望。

陈姓男子苦笑道:“朝廷?天子都被人抓走了,听说洛阳城都被烧成灰烬了,还哪里有什么朝廷?又哪里会有兵马去救援宁州呢?”

这时,最初问话的那人说道:“听说梁州是咱们朝廷的兵马,那个刺史李峻也深得民心,不知他会不会派兵前去救援呢?”

“太远了,就算梁州想要出兵,也是鞭长莫及呀!”陈姓男子喝了一口酒,感慨道:“更可况,那五苓夷人本就是大成军在支持,又怎么会借路给梁州的武威军呢?”

说到此处,陈姓男子笑道:“不说这些丧气的话了,今日找几位兄弟来,就是商量一下迁往梁州的事,毕竟那边的汉人心齐,官府之人也护着咱们汉人,大家不如搬到梁州来的安心。”

李峻并没有继续听那几个人接下来说什么,而是紧锁眉头地望向杜麟,低声地问道:“十三行的人有这方面的消息吗?”

杜麟摇头道:“没有,自从那边起了大疫后,十三行的人撤回来不少,留守的人不多,最近也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李峻点了点头,低声道:“马上让人去查,我要尽快知道那边的情况,不要用十三行的人,让影卫去查,多派些人,看看能不能与李毅取得联系。”

说罢,李峻站起身,命人结了饭钱,转身向店外走去。

自从那次的坪乡遇袭后,李峻因为欠下李秀一个人情,一直都将宁州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是近来的诸事缠身让他有些淡忘了,再加上影卫与十三行方面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军情上报。

故此,李峻也就以为某些事情或许是有所改变。

此刻,当他听到李毅退守宁州城时,知道还是没有改变,只是推移了时间,该发生的依旧会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