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十六章:“牢丸”与李秀娘娘

铜驼烟雨 第二十六章:“牢丸”与李秀娘娘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牢丸” 顾名思义,是一种带馅的食物。

其中,“牢”字与祭祀礼仪有关,牛、羊、豕三牲为牢,三者俱全为太牢,一羊、一豕为少牢。

耕牛在本朝是禁杀的,由此推知,那馅也便是或羊或猪的肉馅了。

《饼赋》中有言:“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

由此又可知,这一吃食算是在本朝四季皆宜,深得喜爱的美食。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饮食条件还是烹饪工艺,都较现代社会差了太多,懂厨技且技法高明的厨子也是少之又少。

即便是有,也都是各大名楼的门柱,或是皇宫阀门家的御厨。百姓之家也就是煮些简单的饭食,得以果腹罢了。

李峻弄不清楚这个时代的“牢丸”,究竟是后世的馄饨?还是包子?又或是汤圆一类的面食?

在他的心中,有一个自己的“牢丸”概念。他认为“牢丸”就是水饺,是他最爱吃的猪肉白菜馅饺子。

包饺子,李峻是会的。既然会,他就要去实现,实现吃一顿猪肉白菜馅水饺的愿望。

因此,今日的桑间小筑不再是品茗闲话之所,而是成为李峻施展厨艺,圆梦水饺的工作间。

此刻,小筑内一团忙碌。

一身宽袖阔服的李峻正熟练地搅拌着肉馅,并不时地将肉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再添加一些尽其所能才找到的调味之物。

随后,他将装肉馅的容器放在了一旁,转身又在一张大面板前揉起面团来。

肉馅当然是猪肉,是大市中的郑屠夫给精剁的,肥瘦相间,恰到好处。

说起这个郑屠夫,人倒也是长得壮实。

李峻每每看到他,听到别人唤他郑屠时,都会想起水浒传中鲁提辖。因此,李峻买肉时也会常说“给洒家”如何如何。

对此,郑屠夫倒也没什么意外,因为整个庄子的人都知道,庄主李二郎就是这样的。

人是顶好的人,就是有时说话会怪怪的。

小筑内并不是只有李峻一个人在忙碌,黛菱与翠烟两个小丫鬟也正在兴高采烈地忙着。

起初,两个小丫鬟是不知道该做什么,但她们都是小人精,眼中也都能找到活。

因此,黛菱与翠烟便跟在李峻身后,叽叽咋咋的打起下手,

厨艺,裴璎是不擅长的,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

但李峻在忙碌,身为人妻的她就不能让自己闲着,这有违常理。

因此,她一会儿笑着为李峻擦拭粘在脸上的面粉,一会儿又跑到火炉前看看正在烧着的水,来来回回间倒也是将自己忙个不停。

桑间小筑内之所以如此忙碌,一则是大家都感到新奇,李家二郎如何就通了厨艺呢?

二则,众人也是想快些品尝,这闻起来就香喷喷的肉馅“牢丸”。

其实,小筑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忙碌。

有一个人,一个身穿白底紫边,绣富贵牡丹的深裙女子就在悠闲地走来走去,举手投足间带了一股男子般的英气。

李秀来李家庄已经有两日了,一直住在桑间小筑。

她带的随身近卫并不在此,只有四名女兵跟在她的身边,也留在小筑内。

那日,李秀之所以跟随众人一同离开平春城,来到了李家庄。

一是李峻答应她,帮她筹集余下的军粮,再则便是受了裴璎的极力邀请。

救命之恩是大恩,无以为报。

因此,裴璎希望能好好地招待一番李秀,毕竟李秀也是女儿身,相处起来也是容易。

两日来,李秀与李家庄的人有了接触,对李家也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她挺喜欢这里。

安静、祥和的庄子,纯朴、善良的人,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平淡却又很舒适。

相较南夷或蜀地来说,坪乡已然是个世外净土。

对于李峻,李秀虽不相识,但却是早有耳闻。

三年前,她随父亲在益州之时,就听说了牙门将李峻双骑斩叛首头颅的事迹。

那时,她才十三岁,但这并不妨碍李秀仰慕一位年少的英杰。

少女常常会想象那位英杰的样貌,会去猜测那位英杰杀入敌营中时的思绪,更会畅想如果自己见到了他该说些什么。

在平春城中,听到李峻的名字时,少女的心动了一下。当她看到李峻那精湛的刀法时,少女的心又动了一下。

但仅仅是心动而已,更多的则是让少女觉得有些失望。

李秀认为,她心目中的英杰不该是与一群泼皮无赖厮打在一处的人,应该是继续驰骋在疆场上杀敌于乱军中的英豪。

救下裴璎,李秀也并非是为了李峻。

只是李秀觉得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恩怨,就该在男人间解决。

用一个弱女子来做以要挟,这不是男人该做的。既然不是男人,那就重新投个胎也就罢了。

两日来的接触,李峻在少女心中形象真可谓是一落千丈。

李秀不知道自己心中的这个英杰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这幅模样?

整日地经商,整日地闲逛,整日地吃吃喝喝。

又如现在,整日地研究着吃食。

这一系列的反差,让少女李秀不愿多与李峻交谈,但她倒是挺喜欢和裴璎相处。

贤淑,善良的裴璎让李秀觉得就像一个姐姐,一个俏美的且可以交心的姐姐。

“牙门将,刀不用了,这做饭食的功力倒也是惊人呀。

看见裴璎又跑到门口处的炉子边,李秀踱步到了大面板旁,斜眼瞥了一下正在包饺子的李峻,趁机嘲讽了几句。

“嗯...?哦...一般,一般。”

李峻笑着望了一眼李秀,谦虚地回着话。

继而,他又转头问向门口处的裴璎:“璎儿,水沸了没有?李护军想是饿了,要是水沸了就煮上一些,让李护军先尝一尝。”

“快了,妹妹稍等一下啊,姐姐马上就煮给你吃。”

裴璎回应着,并略带歉意地向厅中的李秀笑了笑。

“没有的,我没饿。姐姐,我不急的。”

李秀涨红了脸急声地辩解,同时又做出凶恶的神态威胁了李峻。

这两日,李峻搞清楚了李秀不待见他的原因,他并不在意这些。

过去的李峻不是他,现在自己虽是李峻,但还是要有自己的活法。

对于李秀这个名字,李峻有些印象,但这个印象并非是来自于当下的朝代,而是在上一世的那个世界里。

在那个世界里,在他的家乡曾有一座娘娘庙,其中供奉的便是代父守城的李秀娘娘。

儿时的他经常会和小伙伴们到那里去玩,也常听老人们说起那个令人敬仰的传说。

正因为如此,上大学后的他曾查找过关于李秀娘娘的史料,史书上关于李秀的记载并不多,仅是寥寥几句。

然而,让他记忆在心的是李秀代父守城时的年纪。据史书上记载,那时李秀的年纪应该是在十五岁左右。

十五岁的少女,在他看来仅仅是一个初中生,是一个见到兔子都要蹦起哇哇叫的女孩子。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竟然能披甲上阵杀敌于乱军之中,这让当时的他无法想象。

直到后来,有次到中亚某国执行特别任务,他在那里知道了杀人真的与年纪无关。

一个简单普通的孩子,会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藏在衣内的枪支击发,或是投出致命的炸弹。

在那里,杀人成了那些儿童的职业,也成为了他们的人生乐趣。

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这是他那时的感悟。

如果史书所写是真实的,那李秀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环境?才会让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去提刀杀人呢?

这些疑问与好奇曾经一直缠绕在他的脑中。

而当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屏蔽了曾经所有的疑问与好奇,让李峻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中。

已是十六岁的李秀,为什么会出现在平阳郡?为什么会出现在桑间小筑?

此时此刻的李秀应该正在宁州代父守城,苦战叛军才对。

宁州发生叛乱,宁州城被困以及南夷校尉,宁州刺史李毅重病身亡,这些都是有史料可查,自己曾翻阅过这些史料。

正是李毅的病亡才导致了李秀的守城,那一年,李秀的年纪正是十五岁。

望着不该出现但却出现的李秀,李峻对曾经知晓的历史以及当下的时代有了怀疑。

他无法确定到底是史料的记载出现了偏差,还是自己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了某种改变。

又或许,这个西晋末年只是时间轴偏向另一条线的不同画面。

但无论怎样,既然李秀就站在自己的面前,那么她就是与自己在一条轴线上。

未来会怎样?李峻不知道。

会不会出现代父守城的状况?李峻也不知道。

李峻只知道,眼前的这名少女救了他的妻子,自己要感激她。

另外,李峻还知道,眼前的这个李秀娘娘似乎挺中意他包的饺子。

醋,在并州平阳郡是个常见物。

吃饺子要沾醋,裴璎不知道,两个小丫鬟也不知道,少女李秀就更不知道了。

当李秀将沾了香醋的饺子送到口中,嚼了几下后,那种酸爽与浓浓的肉菜汁水香味混杂在了一起,让她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

仿佛所有的感知都在向嘴里集中,想要去品味这种从未有过的唇齿留香。

李秀是想尽快吃第二个饺子,但她又想让美味在嘴里多停留些时间。

因此,在细细的咀嚼过程中,少女的双眼多次瞟向陶碗里的饺子。

李峻看到了这一细节,心中暗自发笑的同时,也对这个时代烹饪技术的落后发出了深深地感慨。

“李护军,近来令尊身体可好呀?”感慨之余,李峻还是想解一解心疑。

“多谢牙门将关心,家父身体一向康健,极少有什么不适。”李秀回着话,手中的竹箸夹起了第二个饺子。

李秀常年在军中,性格直爽得有些像男子。

终究还是个女孩子,她没有直接吃第二个饺子,而是放在了碗中,望着李峻笑了笑,这或许是对李峻厨艺的一种赞赏了。

“噢,那就好”

李峻点头应了一句,继而笑着说道:“味道还可以吧?多吃些。”

李秀没有作答,只是笑了笑,随后对着那个白胖白胖的饺子下了口。

这时,去给婆婆送饺子的裴璎与两个丫鬟回到了小筑中。

刚一坐下,裴璎便笑着说道:“二郎,你可真厉害,你到底是在哪里学得这番手艺?就连母亲都赞不绝口,直夸二郎心思灵巧。”

说完,裴璎又对李秀诚恳地说道:“妹妹,若是觉得可口,你就多吃些。妹妹的救命之恩,做姐姐的也不知该如何报答,今日只能借二郎的厨艺向妹妹略表心意。”

“姐姐,既然你我都以姐妹相称,这恩字就不要再提,说出来就显得生分了。”李秀放下手中的竹箸,笑着对裴璎的说。

继而,她直起身,夹了一个饺子递到了裴璎的嘴前,略有兴奋道:“姐姐,你快尝尝,真的很好吃耶!”

裴璎喜欢李秀,更喜欢李秀这直爽的性子。

这个救了自己的女孩,有着军阵男子的英武之气,更有着与其年龄相符的天真烂漫。

然而,裴璎能感觉到,李秀的这份天真无邪应该是只藏于内,只有不经意间才会流露一二。

待裴璎吃下饺子,一直瞪着眼,等着回应的李秀按耐不住地问:“是吧?是吧姐姐?很好吃吧?”

其实,裴璎在婆婆那里已经尝过了。

见李秀可爱的样子,她也就故作惊讶道:“哎呀,真是好吃的不得了。妹妹,你也吃一个尝尝。”

李秀满意地点着头,坐了下来。

那神态仿佛这些饺子就是她做的,得到了认同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满足感。

在这种满足感抒发出来后,李秀发现桌对面的李峻正望着自己,脸上的笑也有几分古怪。

李秀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赶忙低头吃起饺子,脸颊处飞起了红晕。

“姑爷,老夫人说,从来就不知晓您学过厨艺,您到底是在哪里学的呀?老夫人也说了,这“牢丸”不比寻常,从未见过的。”

坐在桌角处的翠烟吃了一口饺子,回味了一下,问向李峻。

听到翠烟的问话,小筑中的其他三名女子都抬头望向李峻,一脸期待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李峻不太好回答。

他既不能说是在某个世界,某个军事学院,跟某个食堂大师傅学的,也不能说这是劳动人民日积月累的成果。

这样的话说出来,就是疯言疯语了。

“哦,这个呀,我是鲁公学的。”

“鲁先生?”

裴璎有些疑惑地跟了一句:“妾身听说鲁公善器物制造,又有贤圣之才,可从未听说他擅长厨艺呀?”

”啊?”李峻怔了一下。

突然,李峻觉得说谎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

说一个谎言容易,但在这个谎言的背后,则需要更多的假话来支撑。

“啊,鲁公是不会的。”

“鲁公有个故友叫张椒,这个张椒呢...”

说到这,李峻低头吃了一口饺子,掩饰了一下自己思路的停顿。

“璎儿,你见过的,就是那次见过的张天师。”良好的记忆让李峻的谎话没有露出破绽。

“哦,想起来了,是在鲁先生的衡庐见过。”裴璎想了想,点头应答。

李峻长吁了一口气,谎话继续编了下去。

“你们也知道,这天师嘛,整天修道成仙的,就愿意研究一些尘世没有的东西。像瓷器呀,茶呀,他都有所修研。这“牢丸”的新做法就是张仙人研制的,我就跟着学会了。”

说完这些,李峻点了点头,神态极为地自我肯定。

张天师的茶,裴璎喝过。那种饮茶的方式与那淡雅的茶香,让裴璎十分喜欢。

听李峻如此说,裴璎释然地点着头,口中感慨道:“难怪了,仙人之品必不同与凡物,这等好滋味也就是那等仙人才可制出呀!”

李秀也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继而,她又摇头叹息:“唉,什么天师神仙的,终是脱不了人间的烟火,离不开凡尘的俗物,也不过是些饕餮之流。”

说到此处,李秀又觉得自己的话有些不敬,赶忙瘪了一下嘴,用手轻拍了几下红唇。

“又说错话了,还是不说了,管他天上人间的,咱们吃得美味就行啦!”

说完,她赶紧夹了一个饺子放到口中,为自己压了压惊。

看到李秀这稍纵即逝的乖巧伶俐,再与她之前的冷颜霸气相比较,大家都感到十分有趣,不由地笑出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