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五十五章:锦若云霞,奇美绚烂

成都国,成都王司马颖之封国。

武帝八年,册封其子颖为成都王,以蜀郡、广汉、犍为、汶山十万户为王国,易蜀郡太守号为成都内史。

成都一名颇有些来历。

据史料记载,当年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在古蜀语中,蜀都与成都二字的发音相近,而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即为蜀国终了的都邑,又或者说是蜀国最后的都邑。

久而久之,蜀都也便被称之为成都。

成都城始建于秦时,秦国兼并蜀国后,设蜀郡于成都,命张仪、司马错筑太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又筑少城。

其后的朝代更替中,成都城虽有破损,却也经过几番的修缮与扩建,方有了今日的规模。

永兴三年,流民帅李雄在当地大族范长生的拥戴下,于成都建国称帝,国号“大成”。

故此,成都王司马颖的封国成为了李雄的帝都,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封地了。

范长生,涪陵丹兴人,天师道教主,大成国丞相。

范长生的原籍虽为涪陵丹兴,但范氏在蜀中居住已有百年,不仅有土地,有千余家部曲,更因范长生为天师道教主,与蜀中的教众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正因如此,大成帝李雄凭借范长生的名望,得到了蜀郡大族的支持,同时也缓和了六郡的流民与蜀中百姓间的矛盾,为其建国打下了较为稳固的基础。

青城山,上清洞。

上清洞是一个天然的溶洞,位于卦口山的山腰处,深藏在古木参天的密林中,相传为历代天师羽化之所。

上清洞的主洞长约三四百米,支岔洞则交错纵横,曲折迂回,缓慢地向上延伸,其长度无法丈量。

另外,洞内冬暖夏凉,钟乳石山遍布,奇岩怪石丛生,清泉潺潺,碧潭粼粼,宛如一座神仙洞府。

此刻,宽敞的主洞内,银丝白袍的天师张椒正盘膝坐于问天台处,望向身前也同样盘膝打坐的教主范长生。

“延久,那李家小儿治民可有良谋。”张椒语气轻缓地问了一句。

亦是近百岁的范长生笑着摇了摇头,轻声回道:“师尊,倒也谈不上有何良策,他不过是在遵行弟子之言罢了,却也只是做到了皮毛。”

李雄称帝之后,拜范长生为丞相,国中大小事务皆征询范长生的意见,范长生所说之言,无不遵从,甚是恭敬。

“清心寡欲,敬天爱民,休养生息,薄赋兴教,切莫穷兵黩武”

这是范长生教诲李雄的立国之本,也是大成国能否兴盛的关键。李雄虽也在极力执行,却因兵伐之事无常,在实施上多少还是有些偏离。

“所谓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而天行亦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张椒颔首,笑着继续道:“夫天但可顺,不可逆也,因其可利而利之,令人兴矣,逆之令人衰,失天心意亡矣,顺其天意吧!”

范长生有所悟地点了点头,继而又开口问道:“师尊,那个梁州的李峻应该过几日就会收到消息,您想要在哪里见他?”

张椒笑道:“等他到了成都城,你还是带他到这里吧,这个李家小子很有意思,若是见到我这修炼之所,定是又要大感惊奇,或许还会顺走我的瓷器与香茶呢!”

说罢,老人笑了起来,范长生也是随之笑了起来。

走出上清洞,范长生不禁停下了脚步,转身回望向洞口。

他想不通师尊为何会如此在意那个李峻,而且似乎对李峻抱有百般的好感。时至今日,大成帝李雄数次请求想要拜见师尊,却都被师尊无情地拒绝。

然而,师尊为了能让李峻来青城山相聚,竟然如同戏闹般地使出计谋,这真是让同为老人的范长生大为不解。

其实,范长生也知晓李雄想要见天师的企图。

范家在蜀郡是有名望,范长生也在蜀地万千教众的心里有着极高的威信,但这些还是无法与天师张椒相比。

在教众与百姓的心中,天师张椒便是神仙,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法旨,无人不遵守,无人敢违抗。这股力量是巨大的,足可以抵下整个川蜀的万千兵马。

★★★

梁州,汉中郡。

王瑚迎娶回了穆仙儿,在南郑城中大摆筵宴,梁州乃至雍秦两州的官员将领皆来道贺,大家又是好喝了一场。

李峻也借此时机,在酒宴期间与贾疋等人商谈了今后迎敌的事宜。

随后,王瑚与夫人穆仙儿一同到巴东郡任职,与其随行的则是李峻帮他挑选好的几名文官,用以辅助王瑚处理巴东郡的民情事项。

至于从荥阳带回来的十几万百姓,汉中郡太守李澈与军司马周靖都做过了安排,皆是向州内各处安置,并登记造册,分配了可耕种的农田,同时也将一部分人安置去了沓中。

另外,州府依旧按照之前的做法,对这些百姓进行了分类。可入军籍的便送入定武军中操练,有手艺的便送到官营的作坊里做事,赚取上工的钱粮,而那些女子也并非要闲置在家。

除了耕种农田外,梁州内的多数女子都种桑养蚕,再由裴璎所负责的织坊来教授她们做坯绸,裴璎更是将裴锦与蜀锦相结合,织出了更为精美的锦缎。

如此一来,虽是大灾之年,整个梁州境内的百姓却是吃穿不愁,并在武威军的守护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不过,近段时间,身为梁州刺史的李峻过得却不安稳,每日看着裴璎的白眼,他总是觉得心里惶惶然。

也难怪遭人白眼,身为正妻的裴璎至今没有身孕,而侧室宋袆却已到临盆,这让裴璎多少有些难堪,对夫君甩上几个白眼也就在所难免了。

“璎儿,你这是又要到哪里去呀?”看着收拾包裹的裴璎,李峻皱眉地问道。

裴璎转过头,望着有些可怜巴巴的郎君,笑道:“使君,下官要去趟府衙,有些公务尚要处理,过几日就回来。”

李峻上前搂住妻子,讨好道:“一点公务而已,如何还要离家几日呀?要不我也陪你一起去吧?”

裴璎抿嘴笑道:“下官的府衙后便是作坊,其后更是织娘们的住所,使君去了恐有不便,一不小心的,再将府中多个妾室就不好了。”

李峻将头贴在裴璎的后背处,双手环抱在前,笑道:“瞎说了啊!如何还敢嘲弄起上官了,罚你亲我一下。”

裴璎被李峻搂得紧,又被他的双手不停地抚弄着,不由地娇笑了起来。

“好啦!二郎,是有一批新锦在做校验,妾身要盯着些,最多两日便回来了。”裴璎转过身,捧起李峻的脸,亲吻了一下后,笑道:“你呀!哪里像个刺史?又哪有个大将军的样子?都要做爹爹的人了,还这般孩子气。”

听裴璎如此说,李峻先是尴尬地笑了一下,随即便将热吻迎了上去。

当下,裴璎并非只是使君府里的当家主母,她还担任了梁州草塘锦署的锦官,专门负责梁州境内的织造一事。

举贤不避亲,专业的事必须要让专业的人来做,官员也并非只有男子才能担当,这就是李峻将织造一事交给裴璎来管理的原因。

原本,汉中郡并无锦署。

李峻为了能将织锦发展起来,早早就谋划了此事,并让李澈在南郑城中寻了一处地方,设立了锦署。

锦署位于城南门内迤东一带。

早年间,那里是一块荒辟之地,有积水一池,约有五六亩之大,街巷雨水皆积注池内,使其终年不沽,又因水池周边宽阔,细草如茵,故名草塘。

草塘周围多有古柳环绕,翠竹丛生,红蓼花开,白鹅浅游。其南岸右侧有旧寺一座,因已荒废,也便就此基础上改为了锦署的官衙。

另外,寺庙的禅院也经过修缮与扩张后,成为了锦署的织造坊,更在周围建了房舍,以供织娘极其家人们居住。

如今,荒塘完全变了模样。

每日的清晨薄暮,附近人家中的炊烟袅袅,池中水面上也是轻烟薄雾,微风飘散于竹柳枝头花草间,竟有了江南水乡的神韵。

裴璎在扬州住过一段时间,看到这里的第一眼便满心喜欢,也对夫君的用心安排感到温暖无比。

“署令,这是新织染的小样,您看一下。”署丞刘凝之见裴璎走进府衙,赶忙将手中的样品递给裴璎。

虽然锦署是新增设的衙门,但官职与人员配备也是齐全,除了裴璎这个署令是州府衙门任命外,署衙中的其他人员皆由裴璎自行挑选。

刘凝之为人处事沉稳机智,又是武都郡太守刘沈之女,更与郭诵有着说不清的关系。故此,裴璎便让她到自己的身边帮忙,担任了署丞一职。

“嗯,我看看。”

裴璎接过刘凝之递来的小样,在避阴处看了看,又拿着走到光线下,正反地仔细检查了色彩与织工,笑道:“不错,凝之,你看这经纬同时起花的效果,还是要比以往单经纬起花来得精美,这种双面锦应该会更受人青睐。”

刘凝之亦是笑道:“是呀!大家也都在说,这新锦美得就像天上的云彩。”

裴璎听刘凝之如此说,再次将小样放在眼前,口中念叨着:“天之云霞,奇美绚烂。”

继而,她笑着说道:“凝之,你说咱们将这新品唤作云锦,如何?”

“云锦?”刘凝之望着裴璎手中的织品小样,点头赞同道:“署令,这个名字好,如此还能与其他的织品区分开来。”

裴璎将小样递给身侧的黛菱,望着刘凝之,故作嗔怪道:“凝之,这里又没有外人,你左一句右一句地唤我署令,是不是不想认我这姐姐啦?”

刘凝之笑着摇了摇头,上前揽住裴璎的手臂,轻声道:“阿姐,妹妹就是怕唤习惯了,在外人面前脱了口,让人小瞧了咱们女官。”

裴璎抬手在刘凝之的额头点了一下,笑道:“你这么聪慧,为何还要埋怨郭诵呢?你看,他如今都不敢来见你了,就是怕再惹你生气,你也该体谅一下他呀!”

听裴璎如此说,刘凝之面色羞红地低下头,眼中却是有了水花。

“阿姐,我就是担心小离,他一个人留在了中原,也不知道人在哪里?妹妹整日里都害怕的要命。”刘凝之说着话,泪珠已然滑落了脸颊。

“唉,阿离也是个犟脾气。”裴璎叹息了一声,进而安慰道:“别担心,郭诵已经派出影卫去找了,大将军也让咱们各处的商铺掌柜在打探,很快就能找到阿离的。”

说着,裴璎发狠道:“等小离回来,你可别护着,我一定要找根柳条抽他一顿,就因为他不听话,害得姐姐和准姐夫都不能见面了。”

刘凝之闻言,羞红了脸,蹙眉轻声道:“阿姐,您竟瞎说,让人听见了,会坏了郭将军的名声。”

“坏他名声?哈哈...”

裴璎笑了起来,挽住刘凝之的手臂,边走边说道:“他一个男人怕什么名声?你呀!既然为他着想,就该早些答应了人家,你也知道郭诵的人品,也清楚他对你的情意,可别把一个好好的冠军将军送给了别人。”

当下,李峻将执掌武威军的大权交给了郭诵。

一个有着如此权势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尚未娶妻的英武将军,怎能不让闺阁待嫁的少女们心动呢?

近段时间,常常有人借故到郭诵的府上提亲,都被郭诵逐一回绝。

不过,人的情感经不起太多的曲折,裴璎对此还是有些担心,故此才想要提醒一下刘凝之。

其实,对于这些事情,刘凝之也有所听闻。

她是对郭诵没能看护好弟弟刘离有些怨言,但那些上门提亲的事更是让她气恼万分,所以才故意对郭诵冷目相对,不成想竟将二人间的关系疏远了。

刘凝之听裴璎如此说,本想要说些倔强的话,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裴璎见状,赶忙掏出锦帕递给刘凝之,笑着轻声道:“放心,有姐姐在呢,谁也抢不走你的人。郭诵若敢负你,我就让你姐夫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天天在锦署外边守府门。”

“哈哈...让一个兵马大将军守门,那咱们的那些女卫倒是可以休息喽!”

刘凝之尚未说话,跟在一旁的黛菱倒是先笑了起来,更是口无遮拦地继续道:“要婢子来看呀!署丞也可以让郭将军搬搬坯布什么的,整天地累他一身臭汗,看看还有哪家姑娘会喜欢他!”

裴璎愁苦地望着这个永远都长不大的丫鬟,又转头与刘凝之对视了一眼,大笑了起来。刘凝之也被黛菱的心直口快所感染,不由地破涕为笑。

随后,三个女人一路笑着,走进了府衙后的织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