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五十一章:利益的交换

当下,司马颖虽说还有着成都王的尊号,可就连晋天子都成为了阶下囚,他一个落魄的王又能算什么呢?

对此,他自然是心知肚明,见李峻如此痛快地答应,不仅一怔,迟疑地问道:“为什么?你问什么要帮本王?”

李峻略做思忖,摇头道:“成都王,世回也不是在完全地帮你,只是想多些力量来抵抗胡人,让咱们汉人能多些活命之所而已。”

“唉...”

说着,李峻叹息了一声,苦笑道:“眼下,能说出杀光匈奴人的话已是不易,咱们多少的州郡大员都降了刘聪,哪里还有人想着天下的汉人呢?”

其实,李峻清楚司马颖所想的也并非是汉人的安危,他要的是晋帝国的重振,至少是想恢复到王朝尚未崩塌前的状态。

不过,李峻觉得这也就够了,起码还能有个朝廷来反抗胡人的入侵,还能让天下的汉人有个盼头。

“世回,你的打算是什么?”

司马颖知道自己掌控不了李峻,当下的自己也没有实力来命令李峻,但他需要李峻的支持,就像司马睿需要王导与王敦的辅助一样。

李峻望着司马颖,毫不掩饰地说道:“我也要积蓄力量,随后要收复整个西境,然后才能与你一同杀进中原,赶走那些胡人,赶走所有祸乱天下的胡人。”

“然后呢?”司马颖随口问了一句。

“然后?”李峻撇了撇嘴,笑道:“然后,我可能就老死了,又或许战死了,再或者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做个富甲一方之人。”

“啊...?”司马颖无法置信地望着李峻,迟疑道:“你真的只是想要如此?”

天下是什么?天下就是挂在有权势之人眼前的一块肉。

正所谓逐鹿天下,这是掌权之人的梦想,是每个有野心之人都想要尝试的事情。

如今,虽说李峻的实力不是最强,但假以时日,他手中的武威军会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李峻争夺天下的一柄巨刃。

司马颖虽不愿见到那样的情况出现,但他也知道那将是个事实,更不是如今的自己所能阻拦的。

然而,李峻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似乎完全没有执掌九州的念头,却只想做个闲散悠然的富贾。

如果这不是李峻的虚假之言,司马颖无法理解李峻为什么会有如此怪异的想法。

望着满脸疑惑的司马颖,李峻淡然地笑道:“成都王,世回本就是一个喜欢悠闲的人,只因为这个乱世才不得不如此,我的心中没有天下,只有家人,只要家人能过得安稳,我都可以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

话语停顿,李峻浅饮了一口茶,望着司马颖,继续道:“这也是我当年为何要助长沙王的原因,我只是希望天下能太平些,不要变成如今的样子。”

“唉...”李峻叹息了一声,将茶盏放回桌面,苦笑道:“最终还是变成了这个样子,做再多的努力也没用。”

司马颖没有说话,只是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人有兄弟,就如同有左右手。长沙王一向对大王言听计从,大王想要争霸天下,何苦要先去一臂呢?”

此刻,他想起了当年参军魏续劝说自己的话。

当初,如果自己能对长沙王宽容一些,能真正地将他视为兄长,父皇留下的这个天下会乱吗?

应该不会的,有自己与长沙王在,没有人能撼动晋帝国的根基,刘渊之流也根本没有胆量敢兴兵叛乱。

至于司马越,如果自己与长沙王联手,哪里还有司马越将势力做大的机会?还有司马颙,若不是他的挑唆,自己又怎么可能数次地逼迫长沙王呢?

如果当初能疏远这个堂叔,如果能多亲近自己的亲哥哥。

如果...都是如果,也只能是如果啦!

当司马颖再睁开双眼时,李峻看到了他的眼眶中有了湿润。

“成都王,世回可以帮你站稳荆州和豫州,也可以在钱粮与军械上给予支持,但你要自己筹集兵马。”

李峻说得很直白,他对于成都王谈不上尊敬,也没有与长沙王司马乂那样的情义,所谓的支持应算是一种利用。

司马颖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我明白,这也就足够了。”

人贵有自知自明,如果当下的司马颖再辨不清形势的话,且不说他能不能掌辖荆豫二州,就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李峻笑了笑,继续道:“我的人找到了裴王妃,王妃不是寻常的女子,成都王可以与她联手,整合两家的势力。否则,琅琊王那边不会放过你的。”

司马颖一怔,继而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再过几日,我这边会有大批的军械拉过来,全部交给你。”李峻想了想,继续道:“另外,我听说苟晞在豫州的谯郡一带,大王也可以联合裴王妃招纳他。”

眼下,司马颖与裴王妃都需要人手,而二人也都有召集旧部的威望,李峻希望他们能尽快地聚起兵马。否则,不仅是汉国的刘聪会派兵来攻,就是在豫章郡的王敦,也不会让司马颖的势力做大。

至于司马颖的势力会做到多大,其后会不会威胁的梁州乃至西境,李峻暂时不想去考虑。

因为,汉**已经有进犯长安的企图,逼近梁州也将会是迟早的事情,李峻需要有人能扯住汉**,至少在短期内能将他们牵制在中原一带。

利益的交换,对于增进友情来说是最好的催化剂。

李峻与成都王司马颖达成了利益的共识,二者间也便建立了似有似无的情义,这种情义虽不牢固,但总比成为对手要好的多。

随后,在李峻的帮助下,司马颖率领自己所聚集的七千兵马整合了豫州军,并与裴王妃达成了同盟,而且还将据守在谯郡一带的苟晞收为了属将。由此,司马颖基本上算是占据了豫州。

另外,经过李峻的劝说,自立为荆州刺史的刘璠在多番考量后,也领兵投靠了成都王司马颖,想要以此来对抗琅琊王司马睿的挤压。

当下,十几万的迁徙百姓在武威军的护送下,早已顺利地抵达梁州,李峻只是让随后到来的郭诵与赵固留在身边,用以帮助司马颖来稳固军力。

待做完了这些事后,已经耽搁数月的李峻决定启程返回梁州。

临行之时,司马颖解下随身的配剑递给李峻,故作随意道:“李世回,本王念你有功,这柄太阿剑就赏赐与你吧!”

说到太阿剑,其中倒是有些传闻。

当年,在东吴未灭之前,牛斗之间常有紫气萦绕,灭吴之后,紫气愈明。晋武帝近臣张华曾因此而请教雷焕,雷焕说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并说剑在豫章丰城。

故此,张华约定与雷焕共同寻剑,并任命雷焕为丰城令。

雷焕到任后,果然寻得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随后,雷焕派人送一剑与张华,留一剑自佩。张华得剑后,非常喜爱,常置坐侧。

然而,张华被害后,太阿剑也随之下落不明。

李峻略感惊奇地望着司马颖递来的太阿剑,继而又笑着看了看司马颖,无奈地退后了一步,长躬施礼道:“下官李峻,谢大王恩赏。”

李峻辞别,自然有众人相送,司马颖是要感谢李峻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也想要李峻在众人的面前表现出臣服的姿态,由此来增强自己这个成都王的威信。

司马颖的年纪与李峻仿佛,他的这点心思,李峻也能猜出几分,故此也便随了他的心愿,将这份脸面给了司马颖。

“哈哈...”

果然,司马颖大笑地将太阿剑递到李峻的手中,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在李峻的肩头重重地拍了一下,似乎是想要说什么,却还是笑着摇了摇头,转身朝襄城的城门走去。

★★★

南阳国,宛城。

荀府内,平南将军荀菘面露难色地望着李峻,叹息道:“世回,你这一番操作,可真是为难了哥哥呀!”

当下,荀菘所镇守的南阳国独立于荆州,隶属于琅琊王司马睿的统辖,如今荆州归属了成都王司马颖,相邻的豫州也处于司马颖的掌控之中,这让小小的南阳国完全陷入了尴尬之境。

“哈哈,景猷兄,这有何为难的。”李峻笑了笑,继续道:“世回已经将你这边的情况告知了成都王,他不会为难你,你若有事,他还会出兵助你。”

见荀菘面露迟疑,李峻宽慰道:“兄长,你在这里是一叶孤舟,若是有人来犯,就连相距最近的王敦都很难能及时来救,你到时该如何是好呀?”

“唉...”荀菘叹息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李峻说的是实话,上一次被杜曾攻城,若不是有李峻相助,自己这里早已经是城破人亡了。

李峻望着荀菘,继续道:“我知道兄长追随琅琊王,可也得先保住一家人的命才行呀!你说是不是?”

荀菘是个忠烈的性子,李峻不会特意地劝他投靠司马颖,只是想让他明白,无论怎样死忠,也该考虑一下家人的安危。

片刻后,荀菘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为兄明白贤弟的良苦用心,为兄也多谢贤弟的关照,我也不讲那些虚假的客套话,只想求世回能将灌娘带去梁州,替我好好地管教她。”

荀菘要将女儿送去梁州,一来是想女儿能留在安稳之地,再则也是向李峻表明态度,他所要投靠的人是李峻,而非他人。

李峻笑问道:“那...灌娘同意吗?”

说到女儿,荀菘抛开了一脸的无奈,笑道:“她如何能不同意?从你离开宛城时,她就一直在央求我,如今要是听到这个消息,定是要高兴得睡不着觉了。”

说着,荀菘感叹道:“让灌娘远行,我这个做爹爹的还真是舍不得呀!也就是放到你的身边,我还能安心些。”

李峻笑道:“兄长放心,待灌娘到了梁州,我便让我夫人看着她,再让她辅助吕青女负责舟船建造,世回绝不会让灌娘妹妹瞎胡闹的。”

“好好...哈。”

荀菘连连点头,笑道:“这就最好了,一个女孩子整日地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突然,荀菘凑近李峻,压低了声音,问道:“贤弟,你手下的那个骞文,为人如何呀?”

“啊...?骞文?兄长为何问及他呀?”李峻不解地问道。

“哈哈...”荀菘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为兄就是想问一问,灌娘较为欣赏他,你也知道,灌娘的年岁也不小了,这个乱世吧......”

不等荀菘的话说完,李峻笑道:“原来如此啊!骞文为羌人,与其兄长骞韬原是仇池山处的羌人首领,他们兄弟二人与我相识较早,为人都不错。”

“他还有个兄长?也在你军中?”荀菘问道。

李峻点头道:“其兄骞韬是我的车骑将军,眼下镇守汉中郡,他们兄弟二人与郭诵郭方他们一样,都是我最亲近的兄弟。”

“噢...哈哈。”荀菘领悟地笑了起来,继而又故作淡定道:“小儿女的事情,你这个做兄长的要上心啊!可不能让灌娘吃了亏。”

“哈哈哈...”李峻大笑了起来,打趣道:“兄长,世回怎么说也是梁州刺史,如何就被兄长当做了媒婆使唤呢?”

荀菘闻言,亦是大笑地与李峻碰了一下手中的酒碗。

两日后,李峻辞别荀菘,带着荀灌离开了南阳国。

然而,众人并没有向西行,而是领兵过襄阳城,随后奔向西南,去了宜都郡的夷陵县城。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里有一场喜宴在等着李峻,王瑚的迎亲队伍已经到了夷陵,就等着李峻前来做迎亲的主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