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一十八章:各有所短

府衙内,除了郭方与刘沈因路远未至,李澈,周靖等人皆已到齐。

大家轮流看了一遍军报,不禁锁眉摇头,都为罗刘二人的惨败而感到疑惑不解。

“这个罗尚啊!太不把范家放在眼里了。青城山处有范家的部曲,更有范长生的数万信徒,难道他不知晓吗?”

李峻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继续道:“刘弘也是,广汉盐亭那本就被一个叫陈安的陇西人占据,为何不提前剿灭呢?若是能早些扫清这个隐患,荆州军又怎么会让人打个措手不及呢?”

周靖点头道:“周边的大成军尚未肃清,罗尚便急于攻至成都城,这不是自投死路吗?即便是攻破了成都城,那不是也要被困死其中吗?”

李峻苦笑地点了点头,继而摆手道:“他们既然已经败了,说再多也没用,李雄的部下张宝已经夺下了梓潼县城,其叔父李骧也攻取了阆中城,他们下一步应该会攻向咱们了。”

李澈略有担心地问道:“世回,咱们是不是该向阴平一线增兵呀?他们既然攻取了梓潼,一定会夺剑阁,更会攻取阴平郡的。”

周靖见李峻摇了摇头,略做思忖道:“李郡守,大将军,属下觉得无需向阴平增兵,那里的兵力可以应对大成军,再说还有仇池与武都的兵力可以随时增援。”

李峻没有说话,将目光望向周靖。

周靖望了李峻一眼,继续道:“咱们汉中的兵力可以向南压进,如果大成军敢攻向阴平与剑阁,大将军可命苍溪的张景部兵发阆中城,咱们这边也起兵南下,直接攻向成都郡。”

眼下,大成军刚杀退了罗尚与刘弘的兵马,正可谓是是军心正盛。然而,连续的作战也必定会遭成兵疲马困,若他们再起征伐,养兵蓄锐的武威军可以施展反击,更有希望一举击溃大成军。

大敌当前,一味地防守并不可取,以攻代守也不失为一种良策。李峻赞同周靖的谋略,可他也在思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直以来,蜀地的平叛一直都是罗尚在领兵征战,没有多少其他的兵马来增援。这并非是罗尚能征善战,而是周边的领兵之人都不愿踏进这个泥坑,不想让自己的兵力在蜀地受损。

因此,除了被排挤的刘弘支援罗尚外,在平叛李逆一事上,夷陵侯罗尚实属在孤军奋战。

当前,武威军可以灭掉大成国,但付出的代价也必定是惨重的,那么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以武威军剩余的兵力,是否能完全掌控整个蜀地呢?又能否将益州与梁州稳固地握在手中呢?

答案是否定的。

李峻清楚武威军的兵力不够,即便灭掉了李雄的大成国,也一定会有其他人站出来叛乱,何况在当前的权利真空下,更会有周边的晋军冲进来,以各种名义占据一方。

到那时,武威军会陷入困境中,会被各种的兵乱拖垮,更有可能被人吃个精光。

然而,如果蜀地的大成国不灭,其余的势力就无法冒出头,他们或是被李雄收编,或是被李雄杀光,完全形不成气候。

不仅如此,有李雄的大成国在蜀地,其他的晋军就不会进入梁益二州,李峻的武威军就成了这里唯一的平叛兵马,也便有了充足的理由做任何事。

所以,李峻在犹豫是否要与李雄拼命,也在衡量拼命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不过,为了压制大成军的嚣张气焰,李峻还是吩咐道:“江霸,你领兵向南至汉兴县,与汉兴县的兵马一起做好应战准备。”

说罢,李峻又转头对李钊道:“你率五千兵马去苍溪,听从张景的统辖,也做好随时迎敌的部署。”

“骞韬,你即刻调集戌卫汉中的兵马推至南江。”李峻说着,冷笑地继续道:“我要让李雄看清楚,只要他敢乱动,我就先灭了阆中的李骧,再与阴平一线的兵马杀进成都城,屠光他的大成军。”

此次议事,李峻并没有提及洛阳城破的事情。

即便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那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无法逆转的结局,当下的武威军对此更是鞭长莫及。

不过,当李峻说起载着家眷的船被扣荆州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怒了起来。

“那个贼匹,就他娘的是个小人,他定是为了当年之事要为难你。”

王瑚一听说是荆州刺史王澄扣的人,也即刻猜出了缘由,发狠道:“二郎,咱们索性就杀过去,救出人后,宰了王澄那个王八蛋。”

李澈则担忧地问道:“世回,王澄可有为难你娘和璎姑娘她们?”

李峻摇头道:“叔父,这个还不曾得知,仅知晓她们都被押去了南郡。”

江霸一直当自己是李家的家将,更与老夫人李云氏以及裴璎等人关系亲近,听说她们遭难,心中早就急了起来。

他听王瑚说要攻打南郡,猛地站了起来,想要向李峻请命,却又想到已有军令在身,不得不收回了嘴边的话,一拳打在了身侧的木几上。

周靖望着义愤填膺的众人,并没有说话,只是紧锁眉头望向李峻。

当下,武威军在全线应对李雄的大成军,既要防止大成军的来袭,也要准备随时发动反击,兵进成都城。

故此,武威军实难分出大量的兵力去攻打荆州。

然而,这两件事都迫在眉睫,根本无法做到二者取其一,这让周靖觉得很是为难。

李峻望了一眼周靖,闭目静思了少许,开口道:“我已经让郭方与刘沈赶过来,我要借用秦雍的兵马,请贾疋来助我救回家人。”

听李峻如此说,周靖立刻明白了李峻的用意。

李峻借秦雍之兵伐荆州,而不是让他们助攻大成军,这就是不想让外人进入蜀地,不想让关陇的势力渗透进梁州与益州。

“另外,我还要去趟巴东郡。”李峻将手紧握成拳,敲击着身前的书案,继续道:“我要劝刘弘,让他随我一同赶走王澄,拿回原本属于他的东西。”

随着李峻的话,周靖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开口道:“大将军,若是刘弘能答应,那咱们可分兵两路。”

说着,周靖站起身,走到悬挂在李峻身后的行军图前,说道:“可让贾疋的秦雍兵马与刘弘经巴东郡,过建平郡,直抵宜都郡的夷陵县,然后走巴山脚下的夷道,经乐乡直逼江陵。”

周靖转头望了望李峻,见李峻颔首赞同,便继续道:“另外,可抽调楼船将军吕青女的军船,命其由西汉水东进过上庸郡北,直接进逼襄阳城,船载兵马亦可由襄阳南下攻取江陵。”

李峻站在行军图前看了许久,点头道:“如此也可阻断襄阳军对江陵的增援。”说着,他又转头对江霸道:“让定武军跟我出征,雍州兵已经亮了本事,其他人也该拉出去见见血了。”

继而,李峻对众人道:“今日之事先到这,郭方与刘沈明日正午之前就会过来,到时咱们再商议一下。”

★★★

大成国,成都城。

当下的成都城可算是一座古城,始建于秦,由蜀中太守张若按咸阳格局兴筑了成都城,城周十二里,高约七丈。

汉武帝元封五年,成都城进行了改筑,在原少城的基础上筑南小城,与之相对的蜀王城则称为北小城,加上锦官城,三城连接成大城,称之为新城。

蜀汉之时,汉昭烈帝刘备一统巴蜀,其建都于成都后,即以武担山之南,穿城九里三的范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池扩建,延续至今,成就了当下的成都城。

成都城尚有一个别名,龟城。

说到龟城,却是有件异事奇闻。

相传,秦将张仪、张若打败蜀开明王以后,为防止开明王残部的反攻,便在成都修筑城墙。

然而,城墙刚筑好不久便垮了,数月都无法修建成功。后又因暴雨不断,所筑的城墙竟在一夜间全部垮塌。

某夜,张仪与张若不约而同地梦见一只大乌龟在成都爬行,并开言道:“若将军筑城有诚意,便顺吾爬行之道修建,方可筑城。”

次日,张仪、张若便照乌龟所爬的道路修筑高七尺的城墙,还修筑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城门楼。

说来也怪,城墙至此再未垮塌过,成都城也便留下了一个龟城的名号。

此刻,皇宫的傅宣殿中,李雄高坐于帝位之上,面沉如水,一双鹰眼直盯着金阶之下的太傅李骧。

“陛下,臣以为当前不益再与梁州的李峻相战,应令大成军暂做休整,待兵马与粮草充裕后,方可一举击溃武威军,夺下梁州境。”

李骧看出了天子李雄的怒意,但身为太傅,李雄的亲叔叔,他必须要为大成国考虑,为李家的蜀中着想,阻止李雄因复仇之心而将大成国推向深渊的举动。

良久,李雄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缓声道:“太傅,朕的兵马得以休整,那李峻的武威军岂不也在休整,更会壮大吗?”

李骧躬身施礼道:“陛下所言极是,可臣听闻中原已乱,洛阳更是被刘渊之兵所破,晋天子在危机之下,恐会召天下兵马救援,那李峻的武威军应在梁州待不久的。”

见李雄颔首,李骧继续道:“再则,中原大乱,百姓四逃,不少人已向西而来。雍秦两地数月大旱,无粮可供活命,那些流民定会涌向汉中,也必将会搅乱汉中郡。”

说到此,李骧的脸上略带笑意道:“届时,李峻即便不离开汉中郡,也要陷入流民作乱的困境中,我军正好借此良机,杀光武威军。”

“嗯...太傅说得也有些道理。”成帝李雄无奈地点了点了头。

其实,他也知晓在之前的战事中,虽是击溃了罗尚与刘弘,可自己的兵马也是伤亡巨大,已经无力再与汉中的李峻争锋了。

他之所以要攻取阴平郡与剑阁,一是因为丧子之痛,再也是因为这两处的位置过于重要,不该让武威军掐在手中。

然而,现实便是如此,无论是报丧子之仇还是夺取军事要地,都需要实力才能去实现,偏偏当下的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了。

或者说,若将这个能力用尽,后果将更为可怕。

“贤师,您对此事可有赐教呀?”李雄将身子前倾,谦逊地望向坐于殿中的老丞相范长生,恭敬地问道。

当下,成帝李雄的年岁未及不惑,范长生却已是耄耋之年,须发皆白的老人端坐在软榻上,意味深长地望向了眼前这个年轻人。

从青城山来到成都,范长生乃至整个范家得到了极高的地位。

李雄不仅任命范长生为丞相,加号“四时八节天地太师”,更是封其为西山侯。另外,他还允许范家复其部曲,军征不预,租赋皆一入其家。

李雄之所以如此做,是他清楚地认识到获得蜀中豪门支持的必要性,也正是得到了范长生的大力支持,流民军才能数次渡过难关,成就了当下的大成国。

故此,两者的关系也可说是老少同心,君臣和谐。

范长生见李雄征询自己的意见,笑了笑,轻捋银须道:“老夫常说的修养生息,薄赋兴教,切莫穷兵黩武,陛下一直都做得很好。”

说着,老人轻叹了一声,继续道:“一时之痛非一世痼疾,总有解决的时候,陛下能以大局为重才是明君。”

李雄见范长生也赞同了李骧的提议,只好点了点头,无奈地对李骧吩咐道:“既然如此,太傅,接下来的事情便由你去办吧,命张宝退兵至梓潼县城,就暂时守在那里吧!”

望着心有不甘的李雄,范长生的眉间微皱,不由地想起了那句“推步大元五行,大会甲子,独锺于李。”

这是自己的推演,也得到了老天师张椒的肯定,正因如此,自己才选择了李雄。

然而,留在青城山中的老天师张椒,为何让自己不得再干预了呢?

难道说...是因为李峻?

当下,双李齐聚蜀中,那独锺于李会是谁呢?还是李雄吗?又或是李峻?

对此,范长生不禁起了迟疑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