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一十一章:养兵,新布局

汉中郡东,平西城外五里。

定武军的大营内,李峻在江霸等人的陪同下,到营中各部走了走,对受训人员做了大致的了解。

在这些人中,除了部分的汉中青壮外,多数人都是从各处逃来的流民。江霸为了防止在训练中形成乡帮,便打乱了地域差别,有针对性地将人员混编成营,并暂用领兵之人的字号为各营命名。

当一行人走到泰字营时,营主周泰带领属下列队迎在了李峻的面前。

李峻见状,笑着问道:“周泰,你这次领兵多少呀?”

周泰是李家庄护卫队的老队员,李峻对这些老队员都很熟悉,熟悉到张口就能喊出他们的名字。

见少庄主还记得自己,甚至还能直接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周泰有些激动。

他将身子站得笔直,高声回道:“启禀大将军,属下周泰,领五百泰字营的弟兄拜见大将军。”

说罢,周泰与身后受训之人皆抬起右臂,将半握成拳的右手敲打在左胸上,发出了整齐划一的声响。

李峻笑了笑,转身望了一眼江霸,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我今夜就留在泰字营,和弟兄们说说话。”李峻说着,迈步向营中的篝火处走去。

这些受训的人是逃离家园的流民,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他们有了武威军的雏形,但李峻知道他们还不完全是武威军,至少在拼杀意志与同袍情义上就要差很多。

故此,李峻想多了解这些人的内心想法,以便能让他们由内向外地改变,逐渐成为真正的武威军。

以武为植,以文为种,依旧是李峻治军的不二法门。

在泰字营中,除了周泰为一营之主外,其下的队主也是由老护卫队的人员担任,他们都曾受过新军伍观念的熏陶,也都清楚军中同袍情的必要性。

如此一来,正是在老人带新人的操练中,李峻的理念被准确完整地灌输给了新人,使受训之人对军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你们是哪里人?听口音有些像是长安一带的。”李峻望着篝火一侧的三个男子,笑着问道。

三人见大将军发问,赶忙站起身,其中一人执礼道:“回禀大将军,属下与这两位弟兄的确是长安人,我们是跟着王主...王大哥来的。”

李峻见高个壮汉的答话有些含糊,笑着问道:“雍州虽也遭灾,但近期的长安并无战乱,你们为何要逃离家园呀?”

若非走投无路,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在别处,流民不仅低人一等,而且还会被奴役或是驱赶,甚至会被剿杀,这也是各处都有流民暴乱的原因。大成国的李家父子正是了借助流民的力量,才能占据了大半的蜀地。

不等高个壮汉回答,李峻冲他们三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说话。三人见状,再次施礼也便坐回了原地。

“大将军,长安城是无兵乱,可之前被鲜卑军糟蹋得不成样子,早已没有可果腹之食。”高个壮汉说着,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如今大旱,南阳王不仅不救助百姓,还募兵征伐,我等也只能逃出来求个活命。”

李峻听此人的谈吐不似寻常百姓,便盯着高个壮汉问道:“你是官府中人?”

高个壮汉一愣,赶忙起身执礼道:“大将军,属下邱武原是长安城防营的人,大将军命王育主簿暂理长安城后,属下便跟在王主簿的身边办事。”

李峻盯着邱武,迟疑地问道:“王育?我记得,他如今在哪里?”

离开长安城之前,李峻的确将城中之事交给了原京兆郡主薄王育,并让贾疋派兵协助王育稳定长安城,之后便没再留意王育这个人。

不过,李峻记得王育曾在长安城中抵抗过祁弘的鲜卑军,也曾带着逃出城的百姓攻击过仇池军,他心里对王育倒是有几分欣赏。

邱武见李峻问及王主簿,略有尴尬地说道:“大将军,我等是跟着王主薄一起逃来这里的,他说跟着武威军才能活,他...他被分在贵字营。”

江霸并不知晓王育,但听说是分在了风字营,赶忙命道:“去,让冷贵带王育来见大将军。”

不多时,王育被带到了泰字营,一脸羞惭地站在了李峻的面前。

李峻笑着起身,拍了拍王育的肩膀,问道:“王主簿为何到了汉中不来寻我?偏偏要跑到定武军中当个新卒呀?”

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因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必定要具备过人的才能。

王育曾任京兆郡主簿,李峻相信他不是个庸庸之辈,通过上一次的事情,觉得他也是一个有胆识有血性的人。

王育见李峻如此问,长躬执礼道:“王育辜负了大将军所望,没能将长安百姓带出困境,却只身逃了出来,实不敢再面对大将军。”

李峻望着王育,看着他自责且无奈地神情,摇头笑了笑,说道:“王育,你已经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剩下的并非是你所能掌控的,无需有自责之心。”

王育苦笑地点了点头,继而迟疑地问道:“大将军,您当初为何不愿留住长安城?若有武威军在,百姓之苦亦可免呀!”

李峻没有回答,只是笑望着王育。

片刻,王育了然地苦笑道:“我出身贫寒,虽是任过主簿一职,却也入不得关中门阀之眼,他们不在意我,更也不会在意雍州的穷苦百姓。”

李峻明白王育的话意,他是在说贾疋那些人。贾疋代表的是关陇贵族,只会关心门阀贵族的利益,不会在意百姓的死活。

李峻没有回应王育的感慨,而是问道:“王育,你带了多少人到汉中?还能带出多少人?”

王育一怔,忙回道:“此次随我逃到汉中的有两百余户,有一千多人,若大将军允许,王育还可返回长安,带更多人到汉中。”

李峻略做思忖,转头对江霸道:“你将各营秦雍两地的人挑选出来,我要建一支雍州军,一支敢为秦雍百姓挣命的兵马。”

说罢,李峻转头望向王育,问道:“若让你领雍州军,你日后可敢为百姓挣命?”

王育退后一步,曲膝跪在李峻面前,直身高声道:“王育虽不才,却也敢领大将军令,王育定会领雍秦子弟跟随大将军,为百姓们谋一条生路来。”

“好...好...”

李峻赞许地点了点头,上前扶起了王育,继续道:“我命你为雍武将军,随王将军一同操练雍州军,练好后便入武威军部,由你领兵。”

自古以来,雍秦两地的民风彪悍,多出勇猛之人,实属出强兵的好地方。

在关陇一带,李峻不可能依靠贾疋等人,他要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关中兵马。

在未来,李峻与贾疋所代表的门阀必定会发生冲突,因为那是最根本的利益之争,是无法调和的。

因此,李峻要用王育,用他来寻求雍秦底层百姓的支持,获得最基本的民心,让他们来替自己打碎关陇门阀的壁垒,进而获得可期的利益。

众人正在商谈雍州军的事宜,却见一匹快马从军营大门处疾驰而来。

“报大将军,张景与王瑚二位将军随吕朗将军一同出子午谷,正向平西城而来。”

快马来至泰字营门前,翻身下马的军卒一边跑,口中一边大声地禀报着。

“哦...他们出子午道啦!”李峻笑着与江霸对望了一眼。

江霸亦是笑道:“大将军,那就说明杨茂搜的仇池军被杀光了,咱们倒是少了一份心事。”

李峻笑了笑,挥手道:“走吧,今夜就不留在军营了,咱们回平西城,去迎接王大嘴巴。”

在武威军的高层中,王瑚的大嘴巴极负盛名,江霸也曾耳闻目睹过,听李峻如此说,他不由地大笑了起来。

夜半时分,负责追杀仇池国主杨茂搜的兵马全部来至了平西城外。做好临时的营防后,张景、王瑚与吕朗三人跟随着李峻进入了平西城。

在江霸所住的官宅内,几个男人正坐在小院中,他们借着皎洁的月光,彼此间毫无拘束地聊着。

“埋了,是我让人埋了他。”王瑚喝了一口碗里的清水,继续道:“那杨茂搜也没降,倒是有把子骨气,我就替他挖了一个坑。”

眼下是灾年,人的活命粮都不够,以粮酿酒更是不允许。即便是树上的果子,也没人舍得拿来酿酒,吃上几口便能多活一时,又有谁会去想要酿成无用的酒呢?

因此,汉中郡与武都郡皆实行了禁酒令,此刻的王瑚也只能是喝着凉水了。

李峻点头道:“咱们夺了他杨家的仇池,你给他一个葬身之所,也算是相抵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在场的每个人都晓得这个道理,没有谁会觉得李峻的话大言不惭。

“少主,老夫人与大夫人他们应该启程了吧?”私下里,江霸还是习惯如此地称呼李峻:“天行把使君府改得咋样了?二夫人还住在原处吗?”

江霸对李峻宠爱宋袆一事耿耿于怀,总想为大夫人裴璎说上几句公道话。

李峻明白江霸的意思,也清楚江霸对裴璎的敬重。这也不算是什么干涉,只是兄弟间的善意提醒,也只有亲密无间的兄弟才会如此做。

“早就启程啦!再有二十几日就能到了。”李峻冲着江霸笑了笑,继续道:“老夫人来了住在后院,我还是要和璎儿住在一处的。”

江霸歉意地笑了笑,却听王瑚疑惑地问道:“你们说什么呢?什么二夫人?”

说着,王瑚望着李峻,诧异地问道:“二郎,兄弟不在的这些时日,你就纳妾啦?那...那宋姑娘怎么办呀?不管啦?你纳的谁家姑娘呀?”

王瑚一直在子午道中追击杨茂搜,对使君府里所发生的事情自然不知晓,他只是觉得李二郎突然纳妾,似乎有些辜负了宋袆的情意。

突然间,李峻发现自己的两位夫人身后都有支持者,而且还皆是军中领兵的悍将,这让他不由地想起了皇室中的各妃嫔之争。

假若自己是天子,假若后宫不宁,想来这后宫权利的纷争也会是一番血雨腥风。如此想着,李峻皱起了眉头,却也在瞬间大笑了起来。

庸人自扰啊!杞人忧天呀!

自己又不是天子,哪里会有什么后宫?

就算以后有了再大的权势,李峻也不敢去想妻妾成群的事。如今的爱已经不专一了,若再去博爱...不...是滥爱,李峻觉得自己做不到,也不想去做。

王瑚见李峻莫名大笑,迟疑地望向江霸,问道:“老江,二郎这是纳了谁家的姑娘?怎会如此高兴?”

江霸笑着回道:“二夫人就是宋袆宋姑娘呀!她一直就躲在使君府中。”

“哦,原来如此呀!”王瑚也笑了起来,对着李峻炫耀道:“你看,我就说嘛!宋姑娘那么喜欢你,怎会躲远了?好家伙,竟然就躲在家里!”

张景与吕朗也没有赶上李峻的喜宴。故此,二人举起水碗,以水代酒向李峻道贺。

“你们回来的正好,再过几日,我便要夺下阴平郡。”又闲聊了几句,李峻将话引回了正题:“同时,我想将汉中郡的防线向南推进一些,进入到巴西郡境内,对梓潼形成三面夹攻的态势。”

吕朗略做思忖,问道:“大将军,咱们要夺下梓潼郡吗?听说梓潼是个叫李离的人在守着,那个李离与大成皇帝的关系匪浅,深受李雄的信任。”

李峻摇头道:“咱们暂时不与李雄大规模地交兵,我只是做出姿态,让梓潼方面收敛一些,不要起狂妄之心进犯汉中与武都。”

见王瑚稍有迟疑,李峻继续解释道:“咱们刚入汉中,根基尚不安稳,再加之旱灾日益严重,这都无法支撑连续的兵伐。打阴平一仗可以夺地,又可起到警示的作用也就可以了。”

众人也知晓眼下的灾情严重,汉中与武都两郡也仅是在努力地自救保粮食,维持日常用度尚可,一旦开始大规模的行军征战,府库的储粮支撑不了多久。

因此,大家也纷纷表示了赞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