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零九章:天下已乱

京都,洛阳城。

晋惠帝司马衷的意外驾崩,让豫章王司马炽成为了晋天子,这自然也是太傅东海王司马越的功劳。

司马炽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异母弟,从中毒而死的哥哥手中得了皇位,他自然晓得这个位置的至高无上,却也十分清楚这个宝座的岌岌可危。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天子是换了,但朝臣却没变,因为那些人不是天子的朝臣,而是太傅司马越的看门狗。

既然已经成为了天子,司马炽不想变成一个被人提线的木偶,他想要有所作为,扶起这已经坍塌的半壁江山。

然而,司马炽清楚半壁江山都是多说了。

当前,除了蜀地的李雄自命天子外,其他的州郡虽属晋域,各方大员也自称朝臣,可他们已经无视天子诏令,晋帝国的分崩离析也已经走在了路上。

天子司马炽想要改变这一切。

他在勤政的同时,也在笼络一些掌兵的权臣,希望借此能搬倒东海王府,将皇权真正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东海王司马越更是如此。

他也在勤政,因为他发现越来越多的手下有脱离掌控的趋势,就像南阳王司马模一样不听宣召,这是绝不能允许的,也是极其危险的。

南阳王司马模在雍秦两州的穷并黩武,让本就深受旱灾之苦的百姓怨声载道,更是激起了当地各郡府的反抗。

以安平太守贾疋为代表的反抗势力,已经不遵从司马模的辖制,并纷纷向朝廷送至了弹劾的奏书。

东海王司马越为了平息众怒,想要召回这个胡作非为的弟弟,命其入京担任司空一职。然而,司马模一口回绝,表露出了割据一方的意图。

对此,司马越虽是大为震怒,却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弟弟,也是自己错误的选择,更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

河间王司马颙死了,与其三个幼子一同死在了押解回京的路上,是被人活活掐死的。

官家的说法是司马颙在新安的雍谷遇到了乱贼,被乱贼所害。而司马越自己最清楚真相,就是他命弟弟司马模杀死了河间王。

这种事情不能为天下人所知,因为东海王司马越是贤王,绝不会做出这样无道之事。就如惠帝司马衷吃下的那一块夺命面饼,没有人知晓那是司马越亲手下的毒。

故此,司马越为了堵住司马模的嘴,也只能任由他留在了长安城,并加封其为太尉一职。

因为有把柄被人握在手中,司马越也只能如此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毫无制衡司马模的手段。

李峻在梁州,武威军就是制约司马模的利器。

故此,司马越虽然得知李峻支持了贾疋等人的反抗,但他并未做出任何惩戒,反倒是乐见其成。

不仅如此,司马越还将益州名义上的统辖权也交给了李峻,封其为梁益两州的兵马大都督。

当下,对西境的状况,司马越并非是太过在意。他的心思在洛阳以东,在兖州与冀州两处,尤其是兖州。

兖州地处要冲,是护卫京都洛阳的的根本,更是站稳中原的关键之所。

司马越与兖州刺史苟晞私下的交情不错,但他清楚苟晞是个胸怀大志的人,绝非是池中之物,如果让苟晞长期地经营兖州,控制冀州,恐怕以后会生出祸患。

因此,经过一番斟酌后,司马越自领了兖州刺史一职,并都督兖、豫、司、冀、幽、并等州郡诸军事。

至于苟晞,司马越则给予了众多虚衔。赏其为东平郡公,封其征东大将军,青州刺史,并都督青州诸军事。

苟晞被赶去了青州,他的势力也彻底失去了对兖州与冀州的掌控。

正所谓一家欢喜一家愁。

欢喜的人自然不是苟晞,苦心经营的地盘被人轻松地夺走了,他又哪里会欢喜呢?欢喜之人必定是司马越,却还有一个人也在暗中高兴。

天子司马炽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他愿意看到东海王府的众叛亲离,更愿意看到像苟晞这样的能臣被猜忌与排挤,如此才能将那些人拉到自己这边来,才能依靠他们搬倒司马越。

在这场权利的角逐中,临近兖州的荥阳郡不仅没有分到半点利益,还因为苟晞的离开,而使自身失去了原有的守护屏障。

★★★

荥阳城,将军府。

将军府便是李府,只不过李家人都搬去了扬州,这座府邸也就留给了郭诵等人。

也不能说郭诵是这座府邸的新主人,因为裴璎离开时,将府邸托付给了刘凝之代为照看,郭诵与其他住在府里的人依旧算是住客。

夜幕降临,原本是李峻夫妇居住的西院内亮起了灯火,庭院内一张大石桌处,七八个人正围坐在一起轻声地交谈。

似乎是一种习惯,即便是李峻不在府中,大家还是愿意聚到这个庭院中闲聊。

郭诵亦是如此,即便是回府中住上一晚,他也会到庭院里走上一走,探望一下住在这里的刘凝之。

“大表哥,如今这兖州没了苟晞的掌控,竟然乱到如此程度,搞得咱们荥阳境东也不安宁,真不清楚东海王是怎么想的?”

李瑰与郑灵芸成亲后,随着妻子改了对郭诵的称呼,而且喊得愈发地顺口了。

未等郭诵说话,郑灵芸噘着嘴,摇晃着头道:“夫君,那些乱民不是没有进咱们荥阳郡嘛!他们要是真敢打进来,你就领兵揍他们!”

苟晞离开兖州后,并州与冀州的流民进入兖州,人数达五六万之多,并在原顿丘太守魏植的率领下,攻占了兖州大半的郡县,大有占据整个兖州之势。

在家中,李瑰曾提及过兖州的民乱,郑灵芸也就记在了心上。她嫁为人妇后,少女的任性虽有所收敛,却也还是未改以往的孩子气。

李瑰对郑灵芸是百依百顺,听妻子如此说,赶忙肯定地点头道:“嗯,都听你的,他们敢踏进一只脚,我就去揍他们。”

说罢,李瑰宠溺地望着郑灵芸,握住了小娇妻放在石桌上的玉手。

“咳...”

郭诵重重地清了一下嗓子,白了李瑰一眼。他最受不了李瑰的这个样子,哪里像个领兵的将军?

李瑰见状,尴尬地想要收回手,不成想却被郑灵芸一把抓住,并挑衅般地笑望着郭诵。

当下,冠军将军郭诵是荥阳郡的实际掌控者,在荥阳城的这些家人心中,他也是家中的家主,威望还是很高的。

然而,在这些家人中,唯有郑灵芸敢与郭诵使性子,无视他家主的威望。对此,郭诵无可奈何,谁让家中灵芸最小呢,而且还总有人在护着。

果然,一旁的刘凝之笑着打圆场道:“郭大哥,您说那些乱民会进犯咱们荥阳郡吗?”

郭诵故作严厉地瞪了小表妹一眼,转头对刘凝之笑道:“没事的,那些乱民虽是人数不少,却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无法与咱们荥阳军相抗衡。”

说着,郭诵瞥了一眼李瑰与郑灵芸,故意道:“就算荥阳军抵不住,还有这两个活宝能去揍人家,怕什么!”

大家闻言,不禁都笑了起来。

郑灵芸则握紧了李瑰的手,笑道:“郎君,别怕,妾身一定帮你去揍他们。”

这时,一旁的刘离也插嘴道:“芸姐姐,您放心,我也会帮着李瑰哥一起揍他们。”

话刚说出口,刘离发觉自己的多嘴似乎站偏了立场,赶忙偷瞄了郭诵一眼,见郭诵失望地摇头,他尴尬地求助于自己的姐姐。

刘凝之掩嘴轻笑了一声,对郭诵问道:“郭大哥,近来可有家父的消息吗?”

之前,李峻与郭诵怕刘家姐弟担心,便向二人隐瞒了刘沈兵败受重伤的消息,直到刘沈痊愈后,郭诵才向刘凝之讲诉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刘凝之感激李峻对父亲的照顾,却也更加担心远在西境且已无官职的父亲。

“哦,有的,这两天忙一些,还没来得及与你说。”郭诵望着刘凝之,笑着继续道:“前几天,有影卫传回了消息,说伯父已任武都郡太守,帮着咱们大将军理政仇池。”

不知从何时,郭诵对刘沈的称呼有了改变,即便是与外人相谈时,也多以世伯相称。

当下,刘沈的消息成为了郭诵见刘凝之的理由。因此,他特意叮嘱掌辖荥阳影卫的陆沉,一定要多探清刘沈的近况。

“表哥,咱们需要搬到仇池去吗?郡内的百姓也要迁去梁州吗?”郑敏儿一直在笑着听大家说话,见表兄提及了仇池,她也便轻声地问了一句。

之前,何裕曾与郑敏儿说起过仇池,也说李峻有将大家带到仇池的计划,如今小舅父已经打下了仇池,她不知道这个计划是否要开始实施了。

郭诵先是点了点头,继而又轻轻地摇头道:“去是一定要去的,但现在还不确定什么时候走,这事要小舅舅那边决定,也要与鲁先生商榷后才能定夺。”

郭诵所虑与李峻相同,将家人搬至仇池简单,可领兵西进是大事,迁民梁州更是大事,绝不是随意就能做到的。

何裕点头道:“是呀,如今荥阳尚处安定,若是冒然迁民,恐怕会有难度,做不好更会生乱的。”

何裕掌管荥阳郡的税赋与官商,同时也兼任着荥阳郡主簿一职。他知晓人口数量的重要性,那会直接影响到当权者所掌控的财力与兵源。

这也是苟晞离开兖州时,为何要迁走近三万百姓去青州的原因。

月光下,几人正说着话,只见门房守卫带着城防营督将季弘与两个人走进了庭院。

借着月影,郭诵看清了季弘身边的骞文,却也发现另一个人竟是段秀。

“哈哈...”

骞文与段秀紧走了几步,笑着奔向了迎上前的郭诵与李瑰等人。

“你怎么来了?”郭诵扶住正欲见礼的骞文与段秀:“还有你,段秀,你怎么会和骞文在一起?”

骞文定是从西边过来的,而段秀应该在东边的鲜卑段部,郭诵对两个人能在一起甚感奇怪。

不等段秀作答,骞文一把搂住段秀的肩膀,笑道:“郭大哥,段兄弟现在可是咱们武威轻骑军的人啦!”

见众人大感新奇,骞文也便把整个经过说了一遍。

“这倒是迟早的事情,咱们兄弟们怎么能不在一起呢!”郭诵笑着拍了拍段秀的肩膀,继而又关切地问道:“有没有给你兄长传个消息,让家里边也有些准备,免得王浚那边突然发难。”

段秀苦笑道:“小弟现已被兄长逐出家谱,不再是段家的子孙了,是个无家可归之人。”

郭诵亦是摇头苦笑,安慰道:“想来,你家兄长也是受了压力,如此做也是不得已罢了。”

这时,李瑰走上前,拉住段秀道:“那有什么关系,你本就是大将军的兄弟,是咱们大伙的兄弟,武威军便是你的家。”

郭诵知道骞文与段秀连夜赶来必有要事,稍作寒暄后,大家重新做回了石桌旁,谈起了正事。

刘凝之与郑家姐妹见郭诵等人有事,三人在与骞文、段秀打了招呼后,也就避嫌地进了刘凝之所住的屋子。

“哎呀,要我说呀,大将军就不应该将老夫人她们迁去扬州。”听了骞文的传令,李瑰略有抱怨地说道:“咱们又不是护不住李府,将家里人送去那么远做什么?如今一接一送的反倒多了路程。”

其实,当初李峻的做法很多人都不理解,郭诵却是最清楚其中的缘由。

听着李瑰的抱怨,郭诵一巴掌扇了过去,呵斥道:“你懂个屁,胡乱说话。”

“唉...”郭诵叹了一口气,苦笑道:“大将军也是无奈呀!他去西境平叛,镇守梁州,领的可是平阳军,只带走了五千荥阳军,知道为什么吗?”

李瑰接话道:“大将军兵马留下来,不就是让你与鲁先生守好荥阳吗?还能有什么原因?”

“哪里会那么简单。”郭诵摇了摇头,继续道:“司马越为人多疑,苟晞被调离兖州就是个例子,他又岂能不防着二郎?不防着咱们荥阳军?”

这时,刘凝之将煮好的茶汤送了过来,为大家斟了茶后便退了回去。

郭诵喝了一口茶,继续道:“那时,二郎带不走荥阳军的,司马越不会答应,否则就会反目。为了能与咱们分割清楚,保住荥阳军,二郎只能将家人全部迁离荥阳城。”

何裕听到此处,有所悟地问道:“难道舅父是为了向司马越表明心迹,才将所有的家人都送去了扬州,以示无意称霸于西境。”

“没错,西境已乱,朝中无人肯去趟那个浑水,只有二郎愿意去,司马越岂能不疑心?”

郭诵点头继续道:“南边是司马越早就布局好的退路,二郎将家人都送了过去,便是在表明会与司马越共进退,如此才能得到东海王的信任,不会对二郎在西境的行事处处设绊。”

李瑰点头道:“原来如此呀!那个老王八蛋也太多事了。”

“哈哈...”

郭诵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解释道:“送到别处都不稳妥,只能送到王敦那里,去留都好办。”

刘离虽在这些人中年纪最小,却在郭诵的提携下成为了领兵之人。故此,他对诸多的事情也愿意多一份思考。

听郭诵如此说,刘离问道:“姐夫,那大将军现在要接家人去仇池,就不怕东海王起疑心,命扬州刺史王敦不放人吗”

刘离的一声姐夫,吓得郭诵赶忙回望了一眼身后的屋门,笑着说道:“别瞎叫,让你阿姐听到,更不理我了。”

众人都知晓郭诵求而不得的心,纷纷笑了起来。

“不一样了,东海王的势力没有最初那般强了,已经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

大家笑罢,听郭诵解释道:“当下,南阳王司马模不奉诏就是个例子,苟晞屯兵东平无盐,斩杀尚书刘曾与侍中程延更是与东海王决裂,至于江南一地,恐怕也是有了自立为王的企图。”

说到此处,郭诵苦笑道:“天下已乱啦!二郎总说的那个时机或许就要来了。”

郭诵所说的这些,有他自己的见地,更多的则是在与鲁胜相谈后得出的结论。

至于李峻所说的那个时机,鲁胜谈及之时总会愁眉不展,因为老人知道那是武威军的时机,也将是天下沦丧之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