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零一章:血月之下

双锁村,仇池军大营。

虽然是进退两难,杨茂搜也打算坐以待毙。

当下,他清楚要想重新返回仇池,仅凭自己的兵力绝无可能,河间王司马颙已经倒了,自己需要找一个新的靠山。

如今,西境有两股势力可投靠。

一个是大成国,其帝李雄正在扩充疆域,广纳人才,接受一切愿降之人。若是自己能领兵前往,定会受到李雄的重用,或许以此也能夺回仇池。

然而,前往大成国的路已经被李峻的武威军堵死了,若是硬拼过去,兵力会大损,即便到了成都城,在李雄那里也得不到太多的好处了。

这条路行不通,杨茂搜决定选择领兵向西南,走子午道攻打汉中郡,随后入益州,投奔据守巴郡的夷陵侯罗尚。

原本,罗尚都督梁、益两州军事,因其平叛李流军失利,龟缩于巴郡,东海王司马越才命李峻为梁州刺史,夺了罗尚掌辖梁州的权利。

罗尚为人贪婪,缺乏决断力。

正因如此,他才在最初之时,没能安抚好蜀中的流民,给了李特父子叛乱的机会。

随后,他又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没有听从参军徐舆的建议,拒绝与青城山隐士范长生一同讨伐李流军,导致范家站在了李流军的一边,酿成了今时今日的大败。

对于这些,居于仇池的杨茂搜都清楚,这也是他想投奔罗尚的主要原因。

杨茂搜不甘心居于人下,因此也就不会选择一个明主,他要利用罗尚的昏庸才能达到自己的所求。

至于罗尚能否接纳自己,杨茂搜有十足的把握。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权利被分割,罗尚更是如此。

罗尚丢了梁州的统辖权,他不可能也不敢怪罪到东海王的身上,只能把这怨恨落在李峻的身上。

自己攻取汉中郡,是在给刚到任的李峻一击重拳,这必然会得到罗尚的赞许,由此便能在巴郡获取一处临时的栖身之所。

不过,这仅是杨茂搜投奔罗尚的原因之一。

罗尚之所以能够据守在巴郡,是得到了荆州镇南将军刘弘的大力支持,而刘弘正是南阳王司马模的属下。

司马模,字元表,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四子,东海王司马越之弟。

杨茂搜要凭借罗尚这个跳板,与荆州的镇南将军刘弘交好,投靠在司马模的麾下。

司马模是东海王司马越的四弟,如此便能与当权的东海王搭上关系,最终成为东海王府势力的一份子。

所有的这一切,杨茂搜并非是真心要投靠谁,他只是想重新夺回仇池,重整仇池军,打下梁州,杀了李峻。

“难敌,你让下边做好准备,咱们今夜就拔营去子午谷。”

杨茂搜抬手轻敲了几下前额,望着长子杨难敌缓声继续道:“入夜前,你领兵佯攻西安门,为父去攻霸城门,之后你便向南走,为父在子午谷外的杜村等你。”

当下,杨茂搜也有所察觉,他发现只要仇池军与城内的鲜卑军对峙,渭水南岸的武威军就会留驻原地。

对此,杨茂搜看个明白,李峻就是在让仇池军与鲜卑军互耗,最后得个渔翁之利。

如此,杨茂搜决定在逃离前做一次佯攻,不仅能将鲜卑军堵在城中,也会让李峻的武威军来不及反应,自己则在悄然间从困局中跳出来。

杨难敌亦是赞同父亲的谋划,他觉得李峻万万想不到仇池军会逃进子午道,而且还是大跨度地行军近千里攻打汉中郡。

只要李峻的武威军来不及回防,那南郑被攻破将易如反掌,就此倒可以占了整个汉中,再反攻夺回仇池。

杨难敌与父亲的想法有些不同,但最终的所求都是一样的,都是为重新掌控仇池而努力。

★★★

算计,永远不会是单方面的。

自以为是的算计,才是最愚蠢的妄想。

杨茂搜没有自以为是,他将整个计划通盘地考虑再三,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至于李峻,也没有完全坐等渔翁之利。

这几日,他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如何才能在最小的战损下灭掉仇池军。

当下,祁弘已经极少出城迎敌,李峻知道其中的原因,自己的心思已经被祁弘看穿了。

那么,接下来的一战,应该就是武威军与仇池军的较量了,李峻担心这期间会遭到祁弘的趁乱一击。

“真是够复杂的了。”李峻望着行军舆图,转头对大帐里的众人苦笑。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相互间的不信任与算计是遭成当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然而,若让李峻去信任祁弘,那才是一件极其可笑的事情。

郭方走上前,轻声问道:“大将军,咱们可以分出一队兵马做警戒,若是祁弘敢乱来,索性就连他一同剿杀。”

李峻点头道:“我也曾想过如此,但后边的事情会比较麻烦,东海王会因此而疑心,祁弘的主帅王浚也将会与咱们兵戎相见。”

说着,李峻摇头道:“现在啊,还不到时机呀!”

这句话,大家经常会听李峻提及,但除了郭诵外,谁也不知道李峻口中的这个时机究竟是指什么。

王瑚皱眉道:“大将军,那咱们也不能就这么耗下去吧?我看呀!不如就一口气杀过去,杀光他们算了。”

骞韬亦是赞同道:“是呀!大将军,以咱们的兵力,足可以灭掉他们的,无需再等了。”

军事多议,这一直是李峻所倡导的,大家也都习惯了这种做法,纷纷地展开了讨论。

听了大家的议论,李峻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过于小心了。

这份小心不完全是在胜败得失上,而是自己太在意武威军将士的生死。

如此做,错了吗?

李峻不能确定,但也知道这种做法并不完全对。正是有了这份在意,自己在行事上少了一分胆魄。

固然,不能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兵伐之中的生死本就无常,再多的不愿意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这时,一名军卒入帐禀报:“大将军,双锁村那边出兵了,似乎有攻城的迹象,一队正奔向西安门方向,另一队向南行军,好像要攻取南边的霸城门。”

李峻闻言,心中疑惑,返身走到舆图前。

当下,以仇池军的兵力与处境来看,他们即便是攻下长安城,也无法做到固守无忧,杨茂搜不退反进的举动,让李峻大感不解。

望着舆图上两座城门的位置,李峻的目光落在了霸城门处,在那处舆图的三指宽外,蜿蜒曲折的子午道与武关道标识地极为清晰。

“他们想退到哪里去?”李峻念叨着,抬手在舆图上点了点:“武关道是去中原或荆州,杨茂搜去那里做什么?子午道,是想去汉中,涪陵?”

突然,李峻转过身,高声道:“王瑚,张景,你二人领五千兵马速去城南的子午谷,挡下任何想要进入子午道的仇池军。”

说罢,李峻又望向梁志,吩咐道:“你带三千军骑做策应,以防祁弘突然生变。”

继而,李峻对余下的众人命令道:“余下的人,随我一起攻向西安门,拦下那里的仇池军,让他们两队无法汇合。”

骞韬问道:“大将军,那霸城门那里呢?”

“咱们不管长安城,恐怕仇池军也不是要攻城,他们想要跑了。”

李峻返身回到舆图前,继续道:“他们极有可能是要入子午道攻汉中郡,子午道的城关现已荒废,无人值守,一旦他们占据关城,势必给咱们带来极大的麻烦,绝不能让杨家父子进入子午道。”

此刻,李峻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犹豫,很有可能会贻误了战机,他要及时弥补这个过错,也决定彻底抛弃内心的那一丝软弱。

见李峻下定了决心,众人都振奋地站起身。

王瑚豪迈地说道:“大将军,您就放心吧,别说是子午道了,他们连长安的地界都出不去,全都要死在这里。”

“好,那咱们就灭了他们,永除后患。”

李峻说罢,与众将们一同走出了帅帐。

片刻后,武威军的联营内火把齐明,一道道火龙冲出营门,向着长安城的方向杀了过去。

★★★

长安城,西安门。

城墙上,祁弘持刀站在箭垛处,望着不远处杀来的仇池军,口中疑惑道:“杨茂搜是不是被逼疯了,竟敢夜间来攻城,难道不怕武威军端了他们的中军大营吗?”

一名副将说道:“将军,杨家父子会不会得到了李峻的某种默许呢?所以才敢如此大胆地来攻城。”

祁弘不自信地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吧?如果李峻那样做,就已经不是在隔岸观火了,那是在与杨茂搜同谋反叛。”

祁弘觉得是否同谋很容易判断,只看李峻有无派兵增援便是了。

之前的战事,祁弘是在攻打仇池军的营盘,谈不上劣势和防守,李峻可以不予支持。

当下却是不同,鲜卑突骑军是在守城,已为守势,若是李峻再漠然置之,那性质可就变了。

城墙外,杨难敌所率仇池军的攻势很猛,在大盾的保护下,军卒们推着捶车猛烈地撞击西安门,巨大的冲击力震得整个城门楼都在簌簌落尘。

几日前,杨坚头的尸身便被抢了回去。

然而,杨难敌始终觉得弟弟的魂魄还挂在那里,是被禁锢在这座城门上,他要将城门撞破,彻底将弟弟释放出来。

以往,在权利与某些利益上,兄弟二人是有纷争,但那只是家人间的争斗,谁也不会想要杀了对方。

如今,坚头被人害死了,身为兄长的杨难敌想要为弟弟报仇,他要在离开前攻破长安城,杀了祁弘。

至于骞韬,郭方,羌人与青氐人,杨难敌早在心中将他们千刀万剐,真正地绞杀也必然会在日后实现。

当下的长安城,早就没有了汉长安的规模,轮番的战火让汉长安几乎成为了废墟,祁弘所据守的也不过是个略有修缮的城池而已。

正因如此,在守城的兵力上,三万的鲜卑突骑军虽不能说是富裕,但要是全部聚到西安门处,也能将西安门守得牢固,不至于被攻破。

然而,祁弘的突骑军是以骑兵为主,远程奔袭或是战阵冲杀是他们所擅长的,至于守城的经验,就略有不足了。

在仇池军的轮番攻击下,祁弘所领的军卒守得有些吃力,不得不将其他的兵力调来西安门,以至于大多数的鲜卑突骑军都聚集了过来。

眼下,祁弘不敢轻易开城门迎敌。

一则是因为黑夜中看不清对方的兵力分布,无法判断城外是否有伏兵。

再则,城内的杀戮让未死之人对鲜卑军怀有极大的仇恨,祁弘怕兵力空虚后被那些乞活无望的人偷袭。

城南,马场内。

段秀接过属下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一千多名属下护着他向城南的霸城门冲去。

“不想死的随我杀出去。”

“想活命的跟我们到霸城门,杀出去才能活。”

“快些跟上...”

段秀一路策马飞驰,一路地不停大吼。

他想带走那些未死之人,想要帮他们留一条命,也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冲开霸城门。

不能再留下了。

近几日,十几名弟兄都莫名地死在了城里,段秀知道应该是涉夜方动的手,也应是祁弘的纵容。

自己再留下,恐怕与弟兄们都不能活着回辽西。

不过,今夜杀出去就不能再回辽西了,兄长无法承受宁北将军王浚的刁难,自己或许会成为家族的牺牲品。

段秀决定出去后找李峻,他要跟在李峻的身边,与李府的那些兄弟们一起打天下。

人,都想活着,即便是蝼蚁,也有偷生的祈盼。

“出去便能活”,

这是一句话,更是乞活之人最后的希望。

长安城中,近两万人已死在了鲜卑突骑军的刀下,余下的人也只是在等待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虽然,段秀与其部下也是鲜卑人,但他们说杀出城就能活,大家也就相信他们。

血月下,陆续地有人跟在段秀的战马后,一同涌向了霸城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