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一百八十四章:步步阻拦

弘农郡东,宜阳县。

宜阳城的城池不大,但所处的位置却极其重要。它是南崤道的唯一出口,位于山谷的冲积平原之上。

若有兵自西入中原,夺下宜阳城,就能沿着洛河河谷深入中原腹地,直抵洛阳城下。

同样,如果张方所领的长安军越过宜阳城,他们就可以通过南崤道抵至函谷关,全部退入西境,返回长安城。

李恽是溃败下来了,但他也知晓守住宜阳这条防线的重要性。若是真放跑了张方,不说守东城时拼下的功劳没有了,就连这条命恐怕都保不住。

故此,李恽强行收拢住了军心,领兵在宜阳城外摆出了军阵,企望用人命来挡下张方西逃的脚步。

对于张方而言,宜阳就是生死间的一道门。

过去了就能活,过不去的话,命也就没了,自己与手下的三万长安军都得死在这里。

因此,李恽想要拼命,张方也是如此,两边的军卒更是在生死的抉择上保持了一致,皆是将手中的兵刃劈向了对方。

此刻,在宜阳城下这一方不大的土地上,所有人都在为了能活下来而拼杀,每个人也都竭尽全力将兵刃劈砍到对方的要害之处,以求自己能活着面对下一个敌手。

李恽知道自己不可能挡下三万长安军,即便这三万大军中还包括着众多的民夫,但他们也开始拼命了,已经成为了可以杀人的猛兽。

可即便如此,李恽也必须要拖住张方,且不论东海王的处罚,自己也无路可退了。

再退下去,会被长安军赶进崤山。

在那里,自己与手下的这些人会被吃得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李恽是武将,身上的本事也不输与他人,手中的一杆长槊更是少有人能敌。

此刻,他挥舞着长槊在长安军中已经冲杀几次了,却觉得总有杀不完的人,也有躲不完的兵刃袭来。

眼下已经没有军阵可言,更没有明晰的防线可守,数万人只是挤在了一起厮杀,直到其中一方的人全都倒下,成为另一方活下来的牺牲品。

起初,张方并没把这些洛阳东军放在眼里,一群撑不上两个时辰的溃兵能有什么战力?杀退或杀光他们不应浪费多少时间的。

其实,张方还是希望洛阳东军能继续向西逃,逃进崤山山脉中。那样的话,返回长安前的军粮倒是不愁了。

然而,洛阳东军的表现出乎了他的意料,突然出现的不死不休,更是拖慢了他西退的速度。

“娘的,这群猪什么时候会咬人了?”张方口中大骂着,一刀劈翻身前的一名军卒。

随后,他厉声吼道:“都莫要纠缠,快随老子冲出宜阳。”

张方清楚不能在这里纠缠过久。

宜阳是出口,那个姓李的不是笨蛋,不会只派这点人堵在这里,他能感觉到有大批的兵马正在赶来。

张方是明智的,但他还是没能离开。

因为,商望与刘离杀了过来,两千荥阳轻骑军再次拖住了他想要西逃的脚步。

轻骑军的到来,虽然不能完全困住张方的长安军,却给李恽和洛阳东军带来了希望,他们知道还会有人来,会有更多的兵马来增援。

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商望与刘离领兵到来不久,离开谷望山的王瑚与周靖也带兵马赶至了宜阳,加入到了围杀长安军的战斗中。

如此一来,虽说双方在兵力上还有些差距,却也能真正地对张方的长安军起到了牵制的作用。

战国时期,宜阳城原为韩都。

这里不仅是一座军事要镇,其周围的山体中更是盛产铁矿石,拥有如此的战争物资,致使韩国常被其他诸国所觊觎。

苏季子曾言:“韩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利剑皆从韩出。”

北窑,位于宜阳城的西南,临近洛水。

北窑的始建时间不长,是前朝设在宜阳的冶铁官窑,一直沿用至今。

张方真的想尽快离开宜阳,摆脱眼前的这些追兵,但他拼命的厮杀也只走到了北窑,便再也无法继续前行。

王瑚到来后,即刻与属下军卒凭借官窑的各种设施组成了防御墙,周靖则率领自己少量的军骑编入了两千轻骑军中,与他们一起对北窑处的长安军进行着分割猎杀。

至于李恽的洛阳东军,此刻也缓过了劲来,跟随着轻骑军疯狂地反扑了上来。

一时间,张方被困在了北窑,除了反复地突围与抵抗外,竟也是无计可施。

王瑚在笑,从看到张方时就在笑,如获至宝。

此刻,斩风刀上的血已经黑红,握刀的手也满是粘稠的血液,但王瑚依旧在笑。他挥刀向前,暴戾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混战中的张方。

或许是某种感应。

张方觉察到有目光在盯着自己,那目光很毒,也很怪异,有点像自己割下女人胸脯烤肉时的目光,贪婪且渴望。

他识得王瑚,这个人曾在自己的手上败过,应该与李峻一样,是长沙王司马乂的人。

张方不在意王瑚的眼神,更不在意那眼神的杀意。过去就是个手下败将,如今成了跛子,又能有多大本事呢?若敢冲过来,一刀砍死也便是了。

斩风刀终于斜劈了过来,与张方手中的环首刀交击在了一起,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张方骑在战马上,刀势和力道都比拖着一条残腿的王瑚有利。当他格开袭来的刀锋后,右手就势一个下撩,铁芯长木柄的环首刀猛地切向了王瑚的咽喉。

王瑚忙向后退了一大步,避开了环首刀的刀尖。随后,他将身子再次向前 手中的斩风刀横扫向了身前战马的前腿。

张方见状,身子向后下沉,左手用力地一扯马缰,身下的战马猛地立起了身子,前蹄踢空,险险地躲过了王瑚的斩风刀。待马蹄刚一落下,张方的刀也便劈到了王瑚的头顶。

与其说是劈,不如说是砸。

张方凭借由上至下的优势,一刀刀地砸向王瑚,逼得王瑚只能一次次地后退。

这时,一柄长刀从乱军中刺出,直逼向张方的左肋,使得他不得不收了招势,侧身躲避,并用手中的环首刀去格挡。

刘离之前学过武艺,因父亲刘沈的不赞同,他也只是学了些杂七杂八的皮毛。

跟郭诵到了荥阳军营后,少年可算是放飞了自我。他肆意地与人学武,和人对练,不仅把身子骨练得结实了许多,更是跟大家学了许多的临战杀技。

适才,他看见王瑚有险,劈翻马前的长安兵后,纵马杀到张方的身侧,将斩风刀的刀尖猛地刺了过去。

张方挡下了刘离的偷袭。

然而,刘离的刀法精巧,双臂一个发力,刀头下转划过环首刀的刀身,顺势扎向了张方的左腿。

当下,张方正侧身对着刘离,面对刘离刀势的瞬间转变,他也只能匆忙地用自己的刀柄去拨开刺来的刀头。

就在这一当口,战马前的王瑚已然将斩风刀劈了下来,一刀砍在了战马的头上,锋利的刀锋削去了半个马首。

突然的这一击,张方在毫无准备下,整个身子随着战马的倒地而摔飞了出去。

不过,张方毕竟是久经战阵的人,临战的经验更是老道。虽然落地后的震荡让他有些眩晕,却还是能瞬间站起身子,将环首刀护在了身前。

主将落马,其属下的军卒们自然心惊。

长安军卒多是雍州一带的兵户,有着秦人的血性与彪悍。眼下,他们已经走入了绝境,唯有与主将一起杀出去,才能活着回到家乡。

故此,他们将最后的一点自大转化为了挣命。

不仅是张方的近卫们拼命地冲过来,就连被分割在几处的长安军卒也在奋力厮杀,朝着张方落马的方向聚了过来。

“弟兄们,随我向前至阡陌岭,到那里咱们就能活,杀出去!”

此刻,张方感到了心惊,也真正觉察到了死亡的临近,他要冲出去,要尽快带人躲入阡陌岭。

阡陌岭属崤山山脉的分支,位于宜阳城的西北,距离北窑并不太远。

阡陌岭的山道崎岖,纵横交错,茂密的草木极易让过人失去对方向的辨别,故又称**岭。

长安军只要能进入那里,不仅可以凭借山险摆脱当下的围杀,也能沿着山路进入到崤山中,通过南崤道退入雍州。

周靖是个通军略的人,对各处要地的了解不亚于活地图江霸。他知晓阡陌岭,更清楚绝不能让长安军退到那里去。

故此,周靖简单与李恽商榷了一下,两人抽兵斜插向北窑西的赵王坡,试图在那里设防堵住张方。

其余的兵力则在王瑚、刘离与商望等人的率领下,奋力地将长安军赶向洛水,期望将他们逼入死地。

张方正是看出了对手的这一目的,才领兵拼死地向北攻。

当下,双方在兵力上相差不大,而在战力上却是长安军要强上几分。

虽有荥阳步战军与轻骑军的有利冲击,毕竟他们的兵力太少,在如此大的战况下分身乏术,导致整个攻击线上不时地有缺口出现。

最终,除了部分的长安军被冲击到洛水北岸,张方还是率兵突破了王瑚等人的包围,向北冲了出去。

“娘的...”王瑚咒骂了一句,翻身跨上一匹战马,转头对刘离道:“刘小哥,你与那位兄弟在这里,我带些人追过去,老周他们不一定能挡得住。”

刘离猛挥了一下手中的长刀,回道:“王大哥,我带些轻骑军随你一起,商统兵留在这里便可。”

说罢,他又与商望打了招呼,高声地唤出一队轻骑,跟随王瑚所领的步卒向张方追去。

洛水北岸。

在商望不断地调度下,未能逃离的长安军终于都被赶至了洛水旁。

此刻,这些长安军没有破釜沉舟的过程,只是无奈地走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

这一战是惨烈的,因为他们在拼命的同时,也在伤感着被抛弃的悲凉。

不过,河滩处的长安军没有人放下兵刃,即便是浑身是血的踉跄倒地,他们也把刀枪紧握在手中,直到再也无法呼吸。

仅就拼杀的意志而言,商望佩服眼前的这些长安军。他们的确有着老秦人的风骨。

这种风骨与荥阳军很像,与大将军的其他部属也很像。只是可惜了,可惜跟了司马颙,跟了张方。

商望的心中是有佩服,也有几分同情,但没有怜悯与仁慈。

无论有怎么值得敬佩的风骨,都无法改变是对手的这一身份。

此刻,若是境况转换,荥阳军成为背水一战的人,长安军也会有如此的心态,但刀锋也同样会劈下去,绝不给对手活下去的机会。

对此,商望有着清楚的认识。

冲杀在一遍遍地进行,洛水中漂浮的尸体也愈发地多了起来,整段河水变为了红色,如同翻腾的血浆。

当李峻与郭诵领兵到来时,能够站立在河滩上的长安军仅剩下不到一千人。

“速站速决,杀光他们。”

李峻的话显得很无情,神情上连星点的感慨都没有,仿佛站在河滩上的并非是一群人,仅是些待宰杀的牲畜。

的确也如此。

在李峻的眼里,他看不到什么所谓的风骨,更不在意老秦人的彪悍,他只知道这些畜生吃过人,那就必须要杀光。

“大将军,督护。”

商望向李峻与郭诵一拱手,口中快速地说道:“张方逃往阡陌岭,想要从那里进南崤道,周靖与李恽挡在赵王坡,王瑚与刘离也赶过去了。”

李峻转头望了一眼阡陌岭的方向,对骞文吩咐道:“你领军骑速到阡陌岭设防,若张方兵至那里,给我咬住他们。”

继而,他又指着河滩处,对商望道:“你继续清理干净那些人,一个活口都不准留。”

说罢,李峻将手中的长刀一挥,纵马向赵王坡处奔去,郭诵则领兵紧随其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