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一百四十七章:拜会裴王妃

曾有诗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峻是有些愁苦。

但也仅是在夜深人静时,想想裴璎的手劲而感觉脊背发凉,尚到不了李后主的望月兴叹。

另外,当下的事情还很多,他也来不及去想以后的事情。

★★★

“二郎,你说东海王那边的困局解了?”长沙王府的栖阁内,司马乂略有迟疑地问向李峻。

李峻将一封密函递给司马乂,解释道:“明公,是盛乐草原的骑兵,远征的拓跋猗迤率晋胡骑赶回来了,杀退了刘渊的匈奴军。”

司马乂沉默良久,开口道:“东赢公与拓跋猗迤的私交极好,定是司马腾向盛乐的单于府求援了。”

李峻在记忆中找不到有关拓跋猗迤的记录,应该是原主与盛乐鲜卑无交集,而自己也未涉及过这一历史知识。

不过,这并不重要。

如今,濮水北岸的兵力重新回到了势均力敌的态势,接下来要看看鹿死谁手了?谁才能在两败俱伤中活下来?

李峻觉得邺城方面会输。

没有了匈奴兵的增援,司马颖敌不过司马越与司马腾的合击,一定会以惨败告终。

那么,如何更大地消耗司马越的兵力?使其再无重掌朝堂的资本,这个问题也就摆在了司马乂与李峻的眼前。

“这是个需要面对的事情,倒也无须急于一时。”

司马乂赞同李峻的想法,但他觉得战事打到现在,原有的棋局早已被打破。

眼下,曾经实力最强的邺城已经衰弱,甚至正在走向灭亡,司马颖已经没有了执棋的资格。

至于河间王司马颙。

刘沈的兵马业已攻至长安城下,长安军也退入长安城中固守。

如果洛阳城这边再吃掉张方的七万大军,司马颙将会兵力尽失,再也无法靠进棋局半步。

接下来的棋局很简单,应该仅是长沙王府与东海王府间的较量。

如此之下,还有较量的必要吗?

再打下去,朝廷能承受的住吗?会不会就此拖垮整个王朝呢?

长沙王有些迟疑,神情愈发地沉重起来。

李峻没有将话题继续下去。

他看到了司马乂的犹豫,虽然不确定司马乂在犹豫什么,但李峻大概能猜出几分。

司马乂忠于皇权,忠于司马家的晋王朝。

因此,他会为接下来的争斗权衡利弊,最终也会选择一条能让晋王朝延续的路。

“二郎,当下最关键是不能让张方回援长安,咱们必须要拖住他,拖死他,然后全部吃下。”

司马乂有计划,但他想听听李峻的谋略。

李峻思忖了片刻,回道:“明公,二郎觉得拖不如打,慢打不如快打。”

司马乂略有迟疑道:“怎么说?”

李峻道:“明公,当下洛阳军的士气正盛,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拖久了,彼竭我亦衰,不利拼杀。”

司马乂颔首,又听李峻继续道:“再则,明公,城中的粮食不足了,再拖下去,军心不稳,城中恐怕会生变。”

“你是说...你听闻了什么?”司马乂皱起眉头。

军心,民心,他都不担忧。

他只担忧朝堂里的那些心,如果那些心生变,军民之心也将溃如散沙。

李峻摇头道:“没有,二郎仅是有所顾虑,深怕日久生变,故此才如此建议。”

其实,李峻并没有说实话,他所说的并非是顾虑,应该是一种细思极恐的猜测。

皇后羊献容的密信中,虽然只是提醒李峻要多提防王羽和裴纯,但凭借敏锐的直觉,李峻嗅到了一股极其危险的气息。

眼下,因为有长沙王在,王羽和裴纯动不了李峻,若想动李峻,就必须要搬倒长沙王。

谁有这个本事?

在历史中,司马越曾有这个本事,也的确搬倒了长沙王司马乂。

可如今不同了,曾经的历史已经变了,东海王正在濮水拼命,并不在洛阳城中。

还有谁呢?

李峻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曾被史料书写成愚傻的人,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天子司马衷。

会是这样吗?

李峻不确定,但他真的不敢去否定。

这样的猜测,李峻无法对司马乂明说。

怎么说?

我怀疑天子要害你?理由呢?证据呢?

李峻不仅拿不出来,更不敢说是根据羊皇后的密信推测出来的。

一个外臣,将触角伸到了天子的身边,这会让司马乂作何想?

一个年轻的武将,竟然和年轻貌美的皇后有书信来往,这又让长沙王作何考虑?

说不出来呀!

因此,李峻希望能尽快解决张方,从而消除掉洛阳城的内外危机,自己也能早些返回荥阳。

“你说的很对,毕竟粮荒扩大了,军心也会不稳。”司马乂并不知晓李峻的真实想法,但他赞同了这个建议。

“二郎,我想让城中的大户把存粮都拿出来,你看如何?”

司马乂的思虑依旧停留在粮荒的问题上,他想从世家大族的手里抢粮。

李峻赶忙摇头道:“明公,万万不可,绝不能这样做。”

“为何?”

司马乂见李峻紧张的样子,好笑地问道:“二郎莫非与他们有交情,还是怕他们日后的报复?”

李峻苦笑道:“明公就别戏谑二郎了,你还不知道我吗?”

司马乂清楚李峻在洛阳城中并无根基,也不是个胆小怕事之人,他不过是说句玩笑话。

司马乂笑着追问:“那你说说看,到底是为何?”

李峻正色道:“明公,只因洛阳军的从属太过复杂,他们与几大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话无须说得太透,司马乂是个聪明人,自然会明白话中的意思。

果然,司马乂先是一怔,继而无奈地点头道:“是呀!为兄糊涂了,糊涂啦!”

当下,正因为城中的几大世家心向司马乂,所以才能将洛阳军凝聚为一个整体,若这个向心力发生了转变,司马乂能想到后果。

望着司马乂颓然的神态,李峻笑道:“大王,您放心,待眼下的战事完结,二郎定替您练出一支强军来。”

司马乂闻言,拍了拍李峻的手臂,点头道:“为兄相信你,待战事过后,本王定向陛下保举你掌天下兵马,为朝廷重新练出一支大晋雄师。”

李峻唬得忙退后一步,摆手笑道:“我的好大王,您可别吓唬二郎了,我当个太守很知足,可掌不了天下兵马。”

司马乂正色道:“本王说可以便是可以,你想抗命吗?”

“不敢,二郎不敢,二郎以后就当天下兵马大都督,行了吧?”李峻苦笑地应承。

世上就没有人能脱离低级趣味。

李峻不能免俗,高官厚禄虽不是他的目标,但既来之则安之也未尝不可。

不过,离开了长沙王府,他也就把司马乂的承诺抛在了脑后。

仅是一句话而已,没必要惊喜,更没有必要去常挂于心,顺其自然就好。

李峻刚回到五营衙门,就见周靖迎了出来:“将军,东海王府来人了,裴王妃请将军到府问话。”

在李峻的安排下,周靖暂时接替了王瑚的职位,被任命为五营校尉,负责洛阳城各门的守护。

不过,当下正值战时,他这个城门官也只是跟在李峻的身边,看护着东城的建春与东阳两座城门。

“裴王妃?她找我做什么?”

之前,李峻在东海王府见过裴王妃,但也仅是些简单的见礼问候,并没有过多的交谈。

张方攻击西城时,东海王府受到了冲击,好在有府兵的抵抗与李峻领兵的及时赶到,才没有造成大的灾难。

事后,裴王妃向李峻表达了感谢,也就此与李峻多了几分认识。

周靖摇头道:“属下也不清楚,王府的人正在里边等着呢。”

“估计是打听东海王那边的战况。”

李峻抬脚迈进大门,对周靖吩咐道:“你去趟鹿苑,让王瑚明日回城一趟,长沙王要商议攻打张方的事项。”

李峻已经命人联系了赵固,周靖的事也得到了确认。故此,他对周靖有了一定的信任。

★★★

东海王府位于铜驼大街的中段,与宗正寺相邻。

东赢公、并州刺史司马腾肩负着皇族宗室的管理,宗正寺也算是他在京城的一所官衙。

如此一来,司马越和司马腾兄弟二人算是做了极少见面的邻居。

东海王府的偏厅内,李峻敛神肃容地向裴王妃见了礼,随后跪坐在宾位处,等候着裴王妃的问话。

裴王妃望了一眼垂目而坐的李峻,缓缓地说道:“今日请李大将军过府,本宫有事想让你帮忙。”

裴王妃的话很直接,有着以上对下的威仪,也因其性格的直爽,少了许多冠冕堂皇的话。

李峻略一欠身,拱手道:“王妃有事请吩咐,世回一定全力而为。”

对于眼前的裴王妃,李峻有些敬佩之心。

那日,攻入西城的张方军卒想要杀进东海王府,就是这个女人提着长剑,领着府中的人与张方的军卒厮杀在了一起。

待李峻赶到时,裴王妃早已杀得浑身是血,手中的长剑都卷了刃口。

不过是个三十几岁的女子,胆气竟不输于任何一个男人,这让李峻多有敬重。

“其一,本宫想知道,现今大王那边的战事如何了?你可知晓详情?”

自洛阳城被围后,长沙王府一直得不到司马越的消息,这让裴王妃的心中很是焦急。

李峻侧身回道:“回王妃,大王已领兵攻向邺城,不日便可凯旋而归。”

裴王妃的身子稍稍前探,问道:“当真?”

李峻低眉答道:“世回不敢欺瞒,成都王的匈奴兵已经大败,大王已与东赢公兵合一处,用不上多久便会攻下邺城。”

“唉...”

裴王妃叹息了一声,不知是宽心所致,还是在为皇家的纷争而感慨。

“李世回,本宫知晓你有戒心,但那是你的多虑,本宫虽出身河东裴氏,却是个明事理的人,绝不会因族人的一些破事来为难你。”

荥阳的裴氏族人所发生的事,裴王妃早有耳闻。御史中丞裴纯也来找过她,希望能在对付李峻的事上得到她的支持。

然而,裴王妃呵斥了裴纯,并警告他不准肆意妄为。

家族的利益固然重要,但东海王府才是维持家族利益的根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