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一卷:执花仗剑,春风妒少年 第一百一十六章:五虎涧

没有兵战之音并非是无人来袭,只是奔袭而来的吕朗被堵在密县后,便再也无法前行。

密县隶属于荥阳郡,位于荥阳城西南五十里外。

吕朗是奉了后将军陆机的军令,自缑氏率八千兵马过阳城山入密县,企图闯过五虎涧,再经由老庄进入荥阳,并就此攻下荥阳城南的迎薰门。

五虎涧紧邻荥阳,距离荥阳城不过二十里的路程,如果由此进入老庄,无须半日的快马行军就可抵至荥阳城的迎薰门下。

然而,吕朗自以为的攻其不备,却在五虎涧处的旧魏长城下被挡住了行军的步伐。

当下,荥阳方面最关注的两个方位就是邺城与京都洛阳。

在这两个方向,郭诵不仅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更是命影卫密切地探查这两处的军事动向,谨防有兵马偷袭荥阳郡。

当吕朗的八千兵马刚过阳城山时,情报就已经传回了荥阳军大帐,密县一带的各家部曲也在同一时刻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八千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如果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进行阻拦,将会导致吕朗行军艰难,极有可能使其因受挫而放弃偷袭。

郭诵在与众将合议后,决定还是将吕朗放到五虎涧,然后凭借旧魏遗存的防御城墙挡下来敌,将其彻底围歼在五虎涧。

当下,突骑校尉李瑰与步战校尉陈大河已经返回了荥阳。

一场全胜的解围之战让荥阳军的士气大盛,更是让众多未能参与战事的将士跃跃欲试,皆是磨刀霍霍地想要一展拳脚。

“一支军队要有自己的风骨,如此才能有别于其他的兵戎。”

这是李峻在李家庄护卫队中常说的话,荥阳军也将这句话当做了教条。

到底是怎样的风骨?许多下层的军卒并不理解,但他们觉得荥阳军只要敢战,不惧战,那就是荥阳军的风骨。

因此,当听到有敌来袭后,军中没有一个畏战的将士,每个人都想冲在战阵上,与弟兄们一起将来敌杀光。

对于此战的临敌指挥,郭诵命突骑校尉李瑰为前将军,步战校尉陈大河以参将之职辅助,射声校尉耿稚则从属于步战军,听命于前将军李瑰。

至于密县一处的各家部曲,郭诵命鲁胜的长徒黎天行统领,并听从李瑰的将令。

此次迎敌,郭诵之所以让李瑰领军,是与李瑰的能力不无关系,也是想通过战事更多地锻炼这些属下,让他们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只有更多的将才出现在军中,荥阳军才能完整持续地走下去,在以后的征伐中才能位于不败之地。

李峻将整个荥阳军交给了郭诵,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种锤炼。

当下,郭诵同样将这份信任赋予了属下,也将相同的锤炼加给了朝夕相处的同袍们。

荥阳军的战力如何?

河北大都督陆机对此并不清楚,将军吕朗也不知晓。他们只是大致了解荥阳兵力的人数。

近两万的兵力的确不少,以八千对两万也有些冒险。不过,陆机觉得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用兵也不看人数,重要的是看用兵之道。

自古兵谋多用奇,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比比皆是,陆机想要打荥阳军一个措手不及,进而出其不意地拿下荥阳城。

陆机与荥阳太守李峻并不相识,但他从领军伊始就不相信李峻的中立,更是将荥阳城当做了必取之地。

自从得知李峻被调入京城后,陆机想要拿下荥阳城的念头尤为坚决。

更何况,若是能拿下荥阳城,不仅自己的十万大军会有充足的军需,更能以荥阳为据地,切断东海王司马越的所有后路,使身在兖州的司马越处于腹背受敌的两难之境。

陆机,字士衡,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

虽说陆逊与陆抗两父子擅谋略,堪称兵权谋中的翘楚,但这并不意味陆机就要通晓兵法与谋略。

另外,陆逊护佑东吴之时,陆机尚未出生。当陆抗保得东吴半壁江山时,陆机也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如此一来,陆机那所谓的军事才干,根本未得其祖父与父亲的真传,熏陶二字都是无稽之谈。

因此,想用奇谋的陆机在军情上欠缺了许多,奇兵也便成为了对手早已知晓的明棋。

《孙子·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何为知?

“知”便是军情,对手的军事情报要详尽,自己的军事状况也要通晓,如此才能做到了解全局,从而去掌控全局。

上一世,李峻就是出身于情报部门,深知军情在战事中的重要性。这一世,他也尤为重视军情的刺探,影卫便是以军情特工的模式被组建起来。

正因如此,当吕朗率领八千兵马出其不意地抵达茶西坡时,黎天行所统领的三千部曲兵也不出意外地出现在了吕朗的面前。

“你们是哪里的部曲?竟敢阻挡朝廷兵马?速速给本将让出关口。”

望着夯土台上的黎天行,吕朗将手中的长枪前指,口中厉声地喝问。

当下的世道不宁,各处都有大户筑垒自保,由部曲所组成的私兵也就成为了常态。

从黎天行等人的穿着来判断,吕朗认为眼前的这些人应该是部曲,也便没有放在眼里,应对上更是无比轻视。

黎天行与部下所处之地是旧魏的南长城,长城的末端正是五虎涧。因先秦时期的五虎涧尚有湍急的河水,故南长城的末端也只修到了这里。

时光冉冉,王朝更迭下的五虎涧也从大河变成了干枯的河道,数不尽的圆石与茂密的野草将整段河道掩藏其中。

吕朗若想到老庄,可以经黎天行据守的关口,也可从五虎涧走河道至老庄。只是河道较为难行,行军多有不易。

故此,吕朗想要震慑住眼前的这些部曲,以便能尽快地通过南长城关口。

“官兵又如何?你一张嘴咱们就得让出吗?凭什么?”

黎天行冷笑地回答,同时将手中的斩风刀架在了夯土的关墙上。

此刻,吕朗有了几分警惕,他觉得寻常的部曲不应该如此傲慢,也不会无故地与朝廷兵马相抗衡。

“本将奉天子诏领兵到荥阳郡,你等最后还是让出关口,莫要落个谋反之罪,引来杀身灭族之祸。”

吕朗的话带了少许商量的口吻,并非是惧怕,而是他真的不想在此耽搁太久。若是如此,长途奔袭的奇谋也就没有意义了。

“天子诏?”

黎天行故作迟疑地问了一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斩风刀,抬眼道:“拿出来我看看,我倒要看看天子命你到荥阳做什么?”

黎天行的语气充满了不屑,也惹得身边的众人大笑了起来。

“妈的,你算什么东西?真是给脸不要脸。”

吕朗彻底被激怒了,他暴喝了一句后,猛地拨转马头向后退了一段距离,口中高声道:“给本将拿下关口,杀光这些造反的贼人。”

魏南长城始建于魏惠九年,为了保护国都大梁不受秦国的侵犯,魏惠王修筑了这段由阳武至密县的防御工事。

自秦一统天下后,中原内的这些防御工事再无用处,皆成为了敝弃之物。

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再加上极少维护,魏南长城已经有多处坍塌,存留下来的也没有了往昔的宏伟壮观。

不过,五虎涧的这段防御工事倒比其他的坚固了许多。李峻任职荥阳郡守后,特别命人将这段长城修缮了一番,将其作为荥阳城南的一处防御屏障。

此次行军,吕朗就是为了夺下荥阳城而来,攻城的设施自然是有所准备。这些器具尚能攻打高大的城池,眼前的老旧防御则更是不在话下。

故此,当他一声令下后,属下的步卒即刻搭建起攻城器具,准备强攻下黎天行所据守的关口。

黎天行见状,脸上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转头对身侧的耿稚道:“耿校尉,以为他们会转头进五虎涧,现在看来这第一轮还是得咱们来打。”

耿稚点了点头,笑道:“咱们弓弩营的弟兄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对方不留下千百条人命是说不过去的。”

黎天行闻言,亦是笑道:“那是自然,等他们进攻时,我这边再收些,剩下的就交给李瑰他们了。”

两人的谈话极其轻松,仿佛并不是在说一场即将开始的厮杀,而是在闲聊某些农物的采摘。这些话若是被吕朗听得,定会被气到气孔冒烟。

不过,话语间的轻松并不意味着行动上的轻视。

当吕朗的三千步卒架着简易的竹飞梯奔向夯土墙时,伴随着弓弦声响起,数以千计的箭矢从土墙的马道中激射而出。

密集的箭头编制成一张垂直而落的金属网,将土墙外的军卒完全罩在了其中。

万千的箭矢下,前冲的过程中,想要完全避开射来的羽箭是一个极低概率的事,除了毫无目标地格挡外,剩下的也只能凭借命硬与运气了。

转瞬间,吕朗的许多军卒都倒在了前冲的路上。

有的浑身插满了羽箭,如同刺猬般无声地死去,有的则未能伤及要害,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剧烈的疼痛让他们哀嚎不已。

那些命硬或是幸运的军卒并未因此就停下脚步,他们依旧向前试图尽可能地靠近夯土墙。

这是军规所要求,也是临阵保命的诀窍,只有脱离弓箭的射程才能活下来。既然无法后退,那就只能向前靠在墙体上。

然而,这些老兵油子没有料到,当他们靠近夯土墙避开了弓箭的射程后,在防御墙两侧的烽火台处,陡然间有近百只劲弩同时激发,齐齐射向了抵至墙体的军卒。

弓弩不仅射程远,而且力道远远大于弓箭,即便是身着重甲,在弩矢的冲力下也会被射个对穿,最差也是要入体七分。

如此之下,靠近墙体的这些军卒避无可避,只能无用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试图护下自己早已残破的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