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 第六十七章 逼宫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第六十七章 逼宫

作者:桃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天浩是从雀儿桥大街一路高声叫骂着被押去大理寺大堂的。他是真急了!

眼瞅着巳时三刻已到,可谁知却横生枝节。先是不知为何会从他的箱子里扯出一道先帝赐婚□□郡主与当今皇上的圣旨。随后那“铁杠头”便向柳大将军请了军兵要将自己押解到大理寺去。

他如何肯去?今日他有十万火急的要紧事去做。那幻虚道人大概是他唯一的机会。

能否再堂堂正正地当他的王家大公子,甚至能否重新做个男人,都系在今日巳时三刻那幻虚道人的身上。

重阳观就近在眼前,可这起子浑帐竟不许他去!无论他百般哀求好话说尽,那“铁杠头”和柳龙啸就只是木着一张脸不作理会。

他只好又转头去寻崔忠,想让他速速回府搬来他爹王首辅救命。可谁知一看,那崔忠与四个轿夫早已被几个兵丁擒住,个个五花大绑,嘴里塞了抹布,像鹌鹑似的被拎在队伍后面。

相比之下他的待遇倒还算不错,既没有捆他,也没堵他的嘴,只是几个兵丁将他一围,推推搡搡向前行进。

于是这一路上连气带急,王天浩除了高声叫骂却也是别无他法。只盼着路上能遇着个王相府的家丁,回去通风报信。

且说那左副都御史耿良忠,见此事方铁之与柳龙啸二人皆已出手,便放下大半个心来。

柳龙啸的为人他不甚了解,可方铁之他却十分知晓。既已搅进此次事,就必然不会半途退出放手不管,他只放心把人交于大理寺便是。

现下当务之急应该是速速将此事报于齐相。这可谓是天赐的大好机会,便说是能搅动朝堂风云也不为过。

于是,耿良忠匆匆拱手,与柳、方二人道别,转身上轿,急忙忙向齐相府奔去。

……

雀儿桥大街上最热闹的地段儿,有一处名为汇文斋的当铺,掌柜的是个微微发福干练精明的中年男人,姓李。

此时汇文斋的二楼窗户微微敞开半扇,一身穿道袍的男子负手立于窗后,远远看着方铁之一行人渐行渐远。

那人面目清俊,气度脱俗,宽袍广袖所衬之下,颇有几分仙人之姿。而一旁桌子上,正放着一柄拂尘,和已经卸下来的白须白发。

“一切均按计划进行。其实今日你大可不必再扮上幻虚道人守在重阳观中。”李福来站在黄逸身后说道。

黄逸转身看着他一笑,道:“小心一些总是好的。万一这几位没能按时聚到一处,我这幻虚道人自是要出场补救。总得备着另一套计划以防万一。”

“你呀!”李福来摇头叹道,“怪不得公主当年总夸你心思缜密,算无遗策。这走一步看十步,一计跟着另一计的本事真不是常人能比的。”

提到公主,黄逸垂下眼睛,神色一黯,片刻后说道:“郡主便很好,颇有当年公主的风范。”

“郡主确实聪慧。”李福来是个粗人,倒没那么多感怀,此时爽朗一笑赞道,“这两年你不在,这京中的局面全赖郡主主持。竟然分毫不差,真真不得了。谁能想到一个十来岁的女娃就能如此调兵遣将出谋划策,便是几个大老爷们也比不上她。呃……也可见是你这师傅教得好。”999首发 .999xs..999xs.

“哪里是我教的!公主的女儿,自然不是平常之人。”

黄逸低低说道。随后抬起头看向李福来,微微一笑:“如此,幻虚道人之事便是成了。这之后的事倒不用咱们费什么心思,自会有人帮着把事情闹大!”

此话说完,李福来立时心领神会,抬头与黄逸相视一笑。

……

齐相府内,满心兴奋的耿良忠将刚刚之事眉飞色舞地报给了齐正清,可奇怪的是却未能如愿从齐相脸上看到半分澎湃之色。

齐正清捋着胡子沉吟半晌,方才轻轻一叹,似是自言自语道:“竟原来真在她手中。现在才让它现世……竟就真的那么不愿入宫?”

耿良忠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上前一步轻声催促道:“阁老还是快做决断才好,此事是个大好时机,且稍纵即逝。若让王氏一党有了准备,反就不妙了!”

齐正清看了他一眼,随即点了点头:“这事对我们自然是个机会……且,不管她究竟意欲何为,我先助她一臂之力便是……”

先帝赐婚太/安郡主与当今皇上的圣旨竟从王相公子王天浩的财宝箱中扯了出来。此事未用上半个时辰,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上至皇亲贵胄,下到贩夫走卒,几乎人人皆知。

又有那各国的贺亲使团现仍留京中未返,此事一出更是沸满盈天。更有那外国使臣公然调笑道:先不急于回国,说不得这大齐又要再摆一次封后的排场。

又有那自作聪明的,将之前王家欲聘太/安郡主,后又草草将其赐婚于靖王二公子等事串连起来,赫然发现这分明就是一出现实版的《锦帕记》。于是传言更盛,王氏匿诏矫诏之罪,已在众人心中做实。

王相府耳目遍地,此事一出,自然立时三刻便得了消息。

王夫人刹时间只觉得天塌地陷。她倒不是担心什么私匿先帝遗诏之罪,也不怕那大理寺的大堂。横竖她家相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样的衙门、官员她还放不在眼里。

只是如此一来,便错过了幻虚道人所定的医治天时。那道人说巳时三刻与浩儿的命数相辅,又说他在京中历练的时限已到。王夫人惶恐于错过时辰,王天浩的病再无人能治。

这厢王夫人心急火燎生怕错过了神仙。那厢她家相爷王首辅已当即派出一队人马直奔重阳观捉拿妖道幻虚。

王致当然不会如无知妇人一般短视,他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刹那便立刻知道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

可谁知,派去的人却在重阳观扑了个空。那幻虚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早就不知去向。

事已至此,王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神乎其神的老道,那冲撞轿子的乞丐,那凭空而来的先帝圣旨,还有柳龙啸、耿良忠、方铁之这三人看似不经意的偶遇……

算计他的人果然高明!手握杀器,又步步为营。此事不必说,定然还是那齐正清搞的鬼!他到底是大意了!

正值心烦意乱之际,转头却见王夫人竟还惦记着妖道治病之事,王致哪里还能忍得住?当下心头火一窜两丈,暴跳如雷地把王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随后命她立时进宫向太后禀报此事,以求应对之策。

可还未等王夫人这边入宫,太后那边却已然得了消息。而进宫告知她的,正是皇室族长夫人,庆王妃。

……

“之前娘娘一直说先帝未曾留下赐婚圣旨,太/安和陛下的婚约做不得数。我也便信了娘娘。

“可如今怎么说?先帝不光留下了这样一道圣旨,而且这圣旨竟还是从娘娘内侄身上掉出来的。王氏一族竟私匿圣旨……”说着庆王妃隐晦地看了王太后一眼,“……矫旨废诏!娘娘可曾想过如何堵这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庆王妃今日装扮得甚为隆重,身穿超品亲王妃的大礼服,花白的发髻上簪着七尾凤钗,品级大妆一丝不苟,于坤泽宫正殿上肃然端坐,一番疾言厉色下,王太后顿时头疼欲裂,心知今日之事恐难善了。

“事情尚未查清,皇婶怎可如此就给我们王氏一族定了罪?”

王太后皱起眉头,语气也颇为不好。细想之下,今日之事甚是蹊跷,但纷扰杂乱,她一时也理不出个头绪。可到底还是有些心虚,随后口气上便忍不住软了几分。

“皇婶可确定那是先帝的圣旨?别是小人作祟,假冒先帝旨意。那可是欺君之罪!”

“呵!”庆王妃闻听此言忍不住冷笑一声,“且不说哪个胆大包天敢假冒圣旨,简直闻所未闻。只说先帝驾崩不过九年,朝中众臣多记得先帝笔迹。

“且便是别人记不得,我家王爷作为宗室族长却是万万不敢忘的。事发当时,庆王爷便去了大理寺核实,确是先帝亲笔。

“再说,退一万步讲,便是字迹可仿,但那圣旨用得瑞鹤祥云的绫锦玉轴如何去仿?那传国玉玺如何去仿?”

庆王妃既然如此说,可见这先帝的赐婚圣旨是真的了!

王太后心中惊疑不定。这圣旨是从哪儿来的?是太/安那丫头捣的鬼?似乎不太可能。先不说太/安一个黄毛丫头,有没有这个本事。只说这些年为找这圣旨,自己使了百般手段。

说句不好听的,就连太/安的贴身小衣都曾仔细翻检过了。派出的细作也都是个中高手,却皆无功而返,可见这东西确不在太/安身上。

说来……也怪自己当年太过心软,若那时当机立断……也就不会有今日之祸!

那这失踪多年的圣旨怎么又会突然跳了出来?

耿良忠?!呵呵,她道是谁?原来是齐正清搞的鬼!是了,那齐家是镇国公主的外家,若隐匿先帝圣旨再嫁祸于王氏,可谓易如反掌!

可,她到底晚了一步,让齐党那帮宵小占了先机!

如今这局,如何去破?

“皇婶明鉴。”自觉想通其中关窍的王太后,此时微眯双目缓缓说道,“若那圣旨是真,怎会在天浩手中?又怎么会带着它招摇过市?分明是有小人想挑拨离间,意欲陷害!皇婶,咱们才是一家人,可万不能中了小人的奸计才是。”

“此事是否有蹊跷自有大理寺去审。不过那先帝圣旨确实是众目睽睽之下从王天浩随身携带的财宝箱中扯出来的。

“青/天/白/日的,娘娘的娘家侄子携着一箱奇珍异宝穿行于闹市,说是要寻个什么道人。

“现在想来,若一个真有所求,而那道人又漫天要价要什么奇珍异宝,这先帝的圣旨可不就是珍中之珍,宝中之宝。

“更何况……听说娘娘的侄儿确实有求于那道人!”

庆王妃此话简直字字入诛心,分明已经认定了王天浩与那幻虚道人图谋不轨,故才私携交易。

王太后本欲拉拢庆王妃与她同仇敌恺,却哪知反倒受了这番夹枪带棒之言,登时柳眉倒竖,粉面含怒。

可尚未等她发火,忽听殿外有人来报:“禀娘娘,齐次辅等一众老臣此时跪于午门之外悲泣,哭告先帝。

王太后一听,只觉眼前一黑,顿时天旋地转。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这帮老贼!此刻分明是逼宫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