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 第六十三章 往事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第六十三章 往事

作者:桃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龙啸上前撩袍便拜,慌得灼华忙起身避开,随即伸手去扶。

“柳叔叔何苦吓唬灼华?岂不是要折煞灼华?”

见灼华面带惊慌亲自来扶,这个铁塔般的汉子脸上竟露出两分不好意思来,手足无措又颇有些小心翼翼,似生怕自己这粗枝大叶的莽汉不小心吓着面前这个娇滴滴的小娘子。

灼华见柳龙啸如此,忍不住低头抿嘴一笑,转头看了眼身后的敏毓,于是闪身躲到了一旁。

柳龙啸顺着灼华的目光寻去,正撞上敏毓含着泪光的眼睛。她几步奔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仰头看向柳龙啸又哭又笑道:“爹爹万安。毓儿想煞爹爹了……”

柳龙啸当年是凌大将军的得力副将。敏毓是他的独女,自幼便随父母戍边辽东。生性好动活泼,厌女工针黹却极喜舞枪弄棒。

届时镇国长公主筹建的女军已颇具规模,七八岁的小敏毓成天闹着要去参军。柳夫人自是不肯。可怎奈有柳龙啸这么个将女儿宠上天的爹,闺女瘪着小嘴央求几次,柳将军立时便败下阵来,不光满口答应,还咚咚拍着胸脯应允她去说服她娘。不过,当然没说服成。

可不想这小敏毓却是个颇有些本事的,竟又请来了镇国长公主为她说情。公主向柳夫人一番和颜悦色地承诺作保,只说会亲自教养敏毓,虽也跟着她出入军中,却并不放松诗书规矩。

能得长公主亲自教导,那是天大的好事,柳夫人自是没有不依的。

再者当时柳夫人也已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实在是没什么精力去管这个皮猴儿一样的女儿。

敏毓就此便留在公主身边,随侍左右,得公主亲自教导两年。

那时,镇国长公主日日思念远在京城的女儿。敏毓活泼可爱,年龄又与灼华相近,也算大大慰籍了公主的思女之心。二人感情极好,情同母女。

雍和五年,戎狄大举进犯,辽东前线吃紧,凌大将军与镇国公主连发数道求援军报皆石沉大海。为安全起见,柳龙啸等数位将领决定先行将家眷送回洛城后方。

却不想,那夜平城周围镇县突遭戎狄偷袭,一夜之间横尸遍野,犹如炼狱。

柳夫人及其他将领的家眷那夜不巧正在受袭村庄落脚,当晚全部罹难。

柳夫人和年仅两岁的幼子死于戎狄的乱刀之下,其状甚为凄惨。

万幸的是撤退当日,因敏毓执意留在镇国公主身边不愿随母撤去后方,幸免于难。

后平城被围,镇国大长公主与凌大将军派出长史官黄逸突围进京求援,却迟迟没有回信。

平城之役前夜,凌大将军等人不顾镇国公主的挣扎反对,率部拼死将敌军包围撕开一个口子,强行将身怀六甲的公主送出平城。小敏毓及三姑也在其中,被一同护送出城。

可行至半路,公主却执意要返回平城与驸马同生共死。三姑本欲同往,但被公主拦下,并将小敏毓郑重托付于她。.九九^九)xs(.

公主说,此为柳家唯一血脉,这两年又与她亲如母女,要三姑必要好生带回京城,切不可有半点闪失。

说罢不顾敏毓哭喊,与众人策马返回。却自此一去,又是天人永隔……

往事一幕幕如利剑刺心,敏毓俯在父亲怀中,嚎啕大哭。

“毓儿?好好好……”

柳龙啸扶起敏毓仔细看了半天。饶是他这八尺高的汉子,此时也两眼酸涨。看着已长大成人的女儿,只连连说了三个好字,却再说不出一句话来。

敏毓看见父亲两鬓生华,虽依然威武,脸上却已饱经苍桑,不由得更是悲从中生。

这场父女相见让众人皆有所感,灼华亦忍不住面露哀色。只是眉宇那坚毅之色未变,仍傲骨铮铮颇有乃父之风。

看到这样的灼华,柳龙啸心中不禁又是一阵难过。

平城之役,惨烈致极。凌家军残部虽最后突围攻陷平城东门,可未等众将士全部撤出,狄戎大将呼律邪便率部围追而至。

他犹记当时凌大将军本已冲至城门,却为救他,又折杀回来。

凌大将军威勇盖世,所到之处,势不可当,手起之间,衣甲平飞,直杀得敌尸如山,血透征衣。

他和众将士左冲右突终于冲到城门,却不想此时戎狄贼子竟放出暗箭。那箭分明是冲他而来,却在千钧一发之际,被凌大将军冲过来从身挡住,那箭正钉入大将军的后心。

戎狄未曾想到能射伤凌家军主帅,见此意外之喜顿时个个如闻到血腥的鬣狗兴奋至极,呼喊一片要活捉凌云。

柳龙啸犹记得当时凌大将军为了让他能率部突围出城,甘愿以身挡敌,折身又冲回敌军中,一人一马血战戎狄。

或许,大战前昔传来公主死讯时,凌大将军便已放弃生念,只一心求死,要与公主共赴黄泉……

可,他柳龙啸这条命却实实在在是大将军救的。凌家军幸存下来的众将士实实在在是大将军救下的。他们不敢忘了大将军之死,不敢忘了自己身负的大仇。

他柳龙啸为了这份兄弟遭屠、同袍尽丧、杀妻灭子之仇,无一日敢高枕软榻安睡,无一日敢膏梁厚味安享。不敢再娶妻生子,不敢与女儿共享天伦。只怕一点点的安逸享受会磨灭了他的复仇决心,只怕一点点温柔情义会磨软了他的坚硬毅志。

他要报仇,他要讨回一个公道!

大将军与长公主的后人便是他的少主。他本以为只要护少主一世平安喜乐便好,让她如其他小娘子一般无忧无愁安享一生。

可如今看来,还是他狭隘了。有些人注定不是池中俗物。少主选了一条荆棘丛生之路,也选了一条与他并肩而战之路。

想到此处,柳龙啸安抚地拍了拍怀中的女儿,随后转身拱手郑重向灼华长揖一礼。

灼华见此,心中顿时了然。这次不躲不闪,只垂下双眸,端端正正深深一福。二人虽未见几面,此时此刻却心有灵犀默契异常。

众人行礼叙旧,分宾主落座,其间的谋划商议,纷繁详尽,不能一一细述。

这期间,端坐于一旁官帽椅上的三姑,却自始至终未发一言,只垂眸枯坐,不摇不动,不哭不笑,不叹不说,仿佛木头人一般。

坐在她对面的黄逸见此不由的面上苦笑,心中长叹了一声。唉……孽缘之起,或许于几世之前。

当年他进京求援,盘桓数日不仅一无所获,反而对京中局势渐渐绝望。本想既然求援无望,便再潜回辽东,大不了追随公主,与戎狄血战到底。

却不想,此时公主留在京中的暗桩迎来了扮成母女逃回京的三姑和敏毓。他方才知道凌家军战败,长公主与大将军已双双战死。

他与三姑两人本就是极聪明的人,近日之事两下一对,王氏的阴谋诡计自然立时明白了□□分。

届时辽东战报尚未传到京城,睿懿太皇太后病重,灼华仍住在宫中。如何能保住郡主不被王氏所害?如何将那稍纵即逝的时机抓住?

为保公主唯一一丝血脉,黄逸只能忍辱负重……却终还是辜负了佳人。

“瑛子。”

外面的空气中有初春薄露的清冷。三姑避开了屋里的热闹独自坐在院中。这时黄逸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很轻,如一片极细极软的柳絮从耳边飘过。

三姑身上一僵,却并没有回头,仍保持着初时仰头赏月的姿势,只是此时眼中却未必装得下这片月色。

黄逸轻轻叹了一声,慢慢走到三姑身后,亦抬头看这月明如水。

“这几年郡主被照顾的很好,你辛苦了。”

闻得此话,三姑闭了闭眼睛,长长的睫毛下似乎涌动着万般情绪,半晌方才开口问道:“你的腿,如今可还时常犯病?”

“嗨,”黄逸笑了笑,下意识地低头去看了眼自己的右腿,说道,“不过是老毛病了。比以前已经好了不少,并不日日疼了。只赶上天气有变,才会偶尔疼上一疼。反正这条右腿已是废了,它现在不闹腾我,已是阿弥陀佛。”

说着黄逸走到三姑面前,寻了一个石墩也坐了下来。

那年突围来京城求援,他被戎狄蛮子一箭射中了膝盖,自此便落下了这个病根。

三姑抬头看向黄逸。月光下,当年那个白衣胜雪,俊美如仙的少年,脸上已有了风霜之色,却依然似一块上好的美玉,温润透通。

岁月如刀,它削去了这个男人年轻时的锐气与棱角,却也将他本有的光彩和风华打磨雕琢出来。

那如潭水般若眼睛依然藏着星辰,只是更加幽深。那如玉的面庞依然动人心魂,只是多了苍桑和深沉。以前的黄逸是个英俊的少年,现在的黄逸已是个英俊的男人。

“过去的事,你放下罢。等此事了结,便去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黄逸见三姑抬头看他,忽生出一丝局促。这话他以前对她说过,她却向来不听。今日又说,想必她还是不会听,可他仍是要说。

果然,三姑眼中的光刹时便灭了,她又恢复成刚刚那面无表情的模样,僵硬的声音中没有一丝起伏:

“这话你次次见我都说,真真是好没意思。我徐三瑛立过誓,无论你是疯是残,是生是死,我都是你黄逸的妻。即使你不娶我过门,我也是你黄家的媳妇!

“我们有婚约,六礼也已走过请期,只差迎亲。若不是天意弄人,逢上战乱,我此时已是你黄逸明媒正娶的妻子……”

“瑛子,这又是何苦呢……”

“不苦!我们的婚约是公主保的媒。你若要解除婚约,便去亲自到地下寻公主说去。我徐三瑛从不违公主之意,亦从不违自己本心。”

三姑说罢,不待黄逸回答,起身头也不回地进屋去了。徒留黄逸枯坐院中,对月苦笑不已。

正在这时,忽听身后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叔父!侄儿拜见叔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