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 第二十六章压制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第二十六章压制

作者:桃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淑妃手握着那支并蒂莲的翠玉簪子,带着一众宫人失魂落魄地向淑芳苑走去。太安郡主的话似乎还在耳边历历回荡。

“娘娘也知道,我母亲颇留了几个皇庄给我。一年多前,有个落魄的书生投到我一个皇庄的门下。我那庄子里的管事见这人还有些学问便留他做了个账房。

“那日管事来向我报账,便带他一同来了。谁知这人竟是个实心眼子的痴人。知道是我,竟连面也未见便把家中祖传的翠玉簪献了上来。

“说什么我自是能见到一等一的贵人,这簪子虽是祖传,落在他手里却是明珠暗投。只希望我为这簪子找个有缘的贵人收留下来,‘也不枉相知相守了这么些年’……疯疯癫癫,说了许多无稽之言。

“我念他一片真心,便收了这簪子。那日收拾各宫礼物时,只觉得这物件似与娘娘有缘。谁知一忙乱竟就忘记放进给娘娘的礼单中了……”

太安郡主后来似乎又说了什么,可谢芳菲却再也没有听进去一个字。她脑子里只是反反复复在想:“是东哥吗?一定是东哥!‘也不枉相知相守了这么些年’,这分明是东哥的语气……”

伺候在谢芳菲身旁的玉锁见自家主子一路跌跌撞撞,脸色煞白虚汗直冒,不禁吓了一跳,忙上前扶住谢芳菲问道:“娘娘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舒服?奴婢着人去请太医?”

却不想谢菲芳反手推开了她,僵硬地理了理鬓角,木然地说了句“我没事”,便继续向前走去。

这回淑妃娘娘走得沉稳了许多。可玉锁却总觉得,娘娘的背影似是一个没了灵魂的傀儡,只一板一眼地被那看不见的线所操纵。

刚刚明明形势一片大好,太安郡主似被她们逼到了绝境,那丫鬟已然要主动走出来受罚了。连那位徐司赞似乎都束手无策,面对尚宫局的丁司正,一句反驳之言都说不出来。

可怎么娘娘突然就挥袖说要回淑芳苑?连那丫头的错处都不揪了,扔下一堆瞠目结舌的宫人女官转身就往回走。

是在太安郡主拿出那根簪子之时吗?娘娘被那根簪子给收买了?可那簪子再好,却也抵不过太后娘娘的赏识。那可是于宫中立足的根基呀!小姐这不是因小失大吗?

玉锁不明白谢淑妃为何突然变了态度,可有人却知道得十分清楚。

听雨轩内,敏毓依然守在门口。三姑将一杯热茶递给灼华,随后笑道:“李福来的汇文斋既是当铺,又做古董生意。这成日里,来往串走于各达官显贵的后宅之中,又迎来送往一些落魄的士族官宦子弟,自然知道这京中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郡主那簪子这几日便一直带在身上的吧?谢淑妃今日发难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

灼华并不说话,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若说这簪子的典故,却是说来话长。谢芳菲与谢菁菁的母亲谢大太太原有一庶姐,自幼感情不错。这庶姐后来嫁了个家道中落的刘姓官宦子弟。那刘家虽败落却也有几亩良田祖产,且郎君知情识趣颇为上进,日子也算美满。

可谁知庶姐薄命,好日子没过几年,郎君就患上肺痨,没几年便撒手人寰,只留下一个7岁幼子。

孤儿寡母自是生活艰难,族中之人又欺她们无所依靠,于是侵吞了祖产,将她们母子赶了出去。

庶姐无法,只得携子投奔谢大太太。可不想一路颠簸劳顿,又加上心火郁结,竟就病死在路上。好在尚有一忠仆护主,一路护着那小少爷到了谢府。

谢大太太得知庶姐病逝,自己的外甥又吃了无数的苦头,颇痛哭了几场。随后着人将外甥好生安顿,同谢家的孩子一同教养。

谢芳菲自小便和这刘家表哥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地。哪知朝夕相处间竟渐渐生出私情来,以至于私定终身海誓山盟。

可世事不如人愿,随着谢芳菲出落的日渐标志,谢家渐起了攀龙附凤之心欲送芳菲入宫。这对苦命的鸳鸯乍得此信,顿时慌了手脚。

多年相知相守,二人早已生死相许。这正热啦啦的,如何能狠下心分开?于是二人暗中一合计,竟决定双私奔出走。

当然,私奔之事最终还是败露,刘家表哥被逐出谢家。谢芳菲身边的大丫鬟玉梳投了井。凡知道此事的一应仆役全被发卖到极北的苦寒之地。

谢芳菲期间究竟如何抗挣,不得而知。只知道,她最终还是静悄悄地进了宫,从此再无刘家表哥的半点消息。

那翠玉簪子便是刘家的祖传之物,历来只传给当家主母。刘家表哥曾亲自将它插在芳菲发间。可惜,事败后被谢大太太发现,扔回给了刘东。

至于灼华所述,却是半真半假。那刘家表哥现在倒确实在她的一个庄子上供事。但那簪子,却是他初出谢府走投无路时当到汇文斋的,且是死当。

灼华如此说,不过是为了让谢芳菲心中的希望不灭,在这皇宫中苦水泡着的日子里有个念想、奔头罢了。

谢芳菲那色厉内荏强做出来的气势,灼华又如何会看不岀来?若真实话实说,只说刘东为了几两银子裹腹,竟死当了他们的定情信物,想必谢芳菲心死的同时,离身死也就不远了。

唉,不过是个自己作不了主的苦命人罢了。灼华心下忍不住重重一叹。

……

坤泽宫中,王太后听了丁司正的禀报后,将手中的茶碗重重地搁到了小几上。月姑见此,摆了摆手,丁司正忙悄无声息地躬身从殿中退下。

“眼皮子竟就这样浅?凭它是什么好簪子,没见过还是怎么着?我交待的正事也不办了,好不容易立起的威风也不要了,大好的形势就拱手推了出去……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就她这样的,还想在宫中站住脚?还想和绮然争个高下?哼,笑话!”

说着,王太后似还觉得不解气,握紧拳头重重地捶在凤椅的扶手上。

“娘娘,仔细手疼!”月姑忙跨步上前捧住王太后的手,仔细检看后方才轻轻放下。

“娘娘何苦因为淑妃娘娘生气?您以前也说过她资质太差,空长了一副好模样,脑子却是空的。

“再说那太安郡主也不过只住上几天就回她的栖霞山去了。太后娘娘何必去招惹她呢?”

“你当我愿意招惹她吗?还不是因为元儿!自从上次见了太安一面后,这两日就跟丢了魂似的。以前,好几日才来这后宫中转上一转。这两日跑的倒勤。”

说着王太后冷笑一声:“他这是当真动了心思呀。太安那丫头现下看似深居简处,避着嫌呢。可她却瞒不过我!你信我,她绝不是个省事儿的人。

“不行,我不能任其下去。你不知道,这男人,一旦谁入了心,若是得着了还好。若是求而不得,呵呵,你就等着吧,这心里能装着那人一辈子,在他心尖尖上生根发芽……

“若是别人,凭元儿喜欢,我自不会去管。可唯有这太安不行!这个丫头的身世……

“可别最后再闹得我们母子离心才是……”

“娘娘,依奴婢愚见,若是想从皇上心中拔出个人来,还不如让他心中再住进去一个人。您看,咱们不如把王大小姐也接进宫来……”月姑此时站在凤椅之后,伸手轻轻给王太后揉着肩膀。

“诶,你这个主意不错。”王太后眯起眼睛,未等月姑说完,便接过话茬,“对,对,你倒给我提了个醒。让元儿看看,到底谁才是珍珠,谁不过是那鱼眼!

“太安那丫头,也要给个教训,让她知道这世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来人呀,传我的懿旨,哀家明日要在和风阁中举办家宴。届时请庆王一家,再加上其他几家宗室一起参加。”

“娘娘圣明。”月姑笑着奉承道。

“多亏你,还是你脑子转得快。”王太后一扫刚刚的阴霾,笑盈盈地拍了拍肩头上月姑的手。

……

第二日傍晚,当灼华在和风阁外遇上王绮然时,她赫然发现,王太后挑儿媳妇儿还是很有一套的。起码这位王家大小姐的气势和派头,在京城贵女中是数一数二的足。

王绮然就只这么扬着下巴,朝灼华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然后目不斜视地傲然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她?她就这样从咱们身边走过去了?乖乖,好大的气派……”敏毓满脸愕然。

“慎言!”三姑回头瞪了敏毓一眼,随后示意周围,让她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无妨。”灼华笑着,随后转身向敏毓调侃道,“毕竟是未来的皇后,气派自然要比常人足些。一会儿进去可就不能多话了。我们走吧。”

敏毓吐了吐舌头,忙跟上灼华、三姑。

“太安表妹。”

三人还未进到阁中,身后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在唤。灼华转身一看,却是靖王世子秦昊宇。

若说三姑、敏毓对来人还尚有那么一瞬的迷惑,分不清是秦昊轩还是秦昊宇。灼华却自始十分清明。这兄弟二人分明全然不同,自上次之后她就再未迷惑过。

那日灼华虽戴着幂篱,但随侍的三姑和敏毓,昊宇还是认得的,故而他本意不过是想上前打声招呼。可当灼华寻声缓缓转过身来之时,昊宇顿觉这世界安静了下来。

夕阳余辉中,那少女让他想遍诗词歌赋亦找不出一句相配与她的赞美。或洛神赋或陌上桑,无论是洛神还是罗敷,都不过是诗中的幻象罢了。即便美好,也只是纸上的一抹影子,模糊不清,无感无知。

可眼前这位少女,却是真真切切地立在那里,鲜活生动的美好。

昊宇突然觉得今天这夕阳十分醉人,不然为何他还没有喝酒,便已然有些薄醉微熏了?

此时,对面的太安郡主已向他缓缓一福,轻声说道:“太安见过靖王世子。”

可那行止间却露出三分的疏离,语气中透着两分的冷漠,较上次相见的态度竟大不相同,似以前从未见过一般。

不知为何,昊宇心中陡然泛起了淡淡的失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