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 第十章世子

被皇帝退婚后我搅翻朝堂 第十章世子

作者:桃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日,京城西南,靖王世子府。

花厅内,一剑眉星目高鼻红唇的美少年,正俯身温言细语地对一坐在官帽椅上的少女说道:“曹大小姐此诗写得极好,辞藻化丽,对仗工整,更难得的是立意清新,果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世子当真这样认为?”曹月娥抬眼望向靖王世子,不仅喜上眉梢。

“自然当真。”

靖王世子身着一袭玉色直裰,腰系翠色如意绦,长身玉立,风度翩翩,端的是如玉公子世上无双。曹月娥俏丽的脸蛋上顿时飞起了两片红云,一双眼睛荡着水色,颇有几分欲说还休。

“世子……”曹月娥犹豫着开口,随即心下一横说道:“你可知当今陛下就要与王氏绮然大婚了吗?”

“自然。”靖王世子将那张散着香味的小笺放在几上,略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随后走到主人的那把交椅上坐下。

“陛下大婚也不过就这数月的事了。我爹他,他有意在圣上大婚当日也将我送入……”

“世子爷,您今日约好的那位公子已经带着画儿到了,正在书房等候。”

曹月娥的话正说到要紧之处,不想世子的长随却闯了进来,给硬生生地打断了。曹月娥顿时羞恼万分,却只能强忍着怒火,红唇紧抿,狠狠地瞪了那长随一眼。

乔通恭恭敬敬地垂手站在花厅内,似是完全没有看到那曹大小姐的眼刀一般。

“哎呀呀,你瞧瞧我这记性。”靖王世子边说边笑着拍了拍额头,随即起身拱手向曹月娥告罪,“我真真是糊涂了,竟忘了今日已约了一位书画上的好友前来品谈一副古画。倒把人家晾了这半日。曹小姐恕罪,我失陪了。”

“既然世子有客来访,我就不再多做打扰了,告辞。”曹月娥不情不愿,起身福礼告辞。

靖王世子忙还礼,并送出门去,面上挂着笑,霁风朗月一派温和。曹月娥一抬头,正对上这张明丽绝伦的笑脸,不由得心上一窒,双颊又飞起两朵红云来。

她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世子府。临上轿前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那朱红的大门。

一旁的贴身丫鬟翠竹忍不住在心里叹气。自家小姐从小就对靖王世子上心,几近痴魔。

可怎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靖王世子每每对小姐都是敷衍搪塞,分明就是无意。

虽实情如此,可以小姐的脾气,是根本听不进劝的。且这些话她们这些做奴才的谁敢去说?

但若真就这样放任下去,一旦闹出些什么事来,那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就是个万劫不复。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本想着小姐今日来世子府把话说透,世子若拒绝反倒是好事,能让她彻底死心。可谁知道这两人一来二去又如往常一般打上了机锋。一个欲语还休,一个装聋做哑。翠竹的头发都要急白了。

“小姐,刚刚为何不在世子面前直说?”翠竹见自家小姐又站在人家门口犯傻,连忙上前搀扶,引到轿前。

“说了又怎样?圣意不可违,他又能有什么办法?我们,走吧。”

翠竹心下一哂,什么圣意不可违?入宫之事目前只有老爷一人作想。圣上、太后尚未赐下旨意。如若世子真心愿意,此时去向老爷提亲,老爷未必不会答应。

说白了,小姐不过自己心里也没底,怕一旦在世子面前自荐,若不成被拒,自己反被轻贱。

先不说翠竹心里是如何埋怨,暂放下这对痴主怨仆不表。且说那府内的靖王世子,立在花厅门口目送着曹月娥一径离去,原本春风满面的脸上瞬间收了笑容,嘴角微微挑起一丝不屑来。

一旁的乔通也一改刚刚唯唯诺诺之状,站在世子身后笑道:“这曹家大小姐对世子真可谓痴心一片。”

靖王世子不禁冷笑一声:“庸脂俗粉罢了,若不是看在她父亲曹曲然是户部尚书,尚有几分作用,我也不会去费心理她。”

乔通听得此话心中叹气。世子不过才刚满十九,却似乎从未活得恣意过。自小便留在京中为质,看尽各色人物的脸色。小小年纪时便已然学会假意周旋虚与委蛇。虽然面上看似温和恭俭,但实际心中一直长怀戒备,真真是辛苦不易。

“人都安顿好了吗?”

乔通正心中感叹,忽听世子问话,忙拱手回道:“回世子,均已安顿妥当。他们主仆共三人,皆安置在后花园西北角的小院儿内。那儿少有人去,且我已警告金缕,让她看好内宅,不要让人过去打扰。”

金缕是世子身边的大丫鬟,为人谨慎妥贴,忠心耿耿。内宅一向交予她打点,十分妥当。这些年来更是清理了不少府中的眼线,深得世子信任。

果然,世子一听,点点头未再多说其它。只说了句“去看看。”便抬脚往西北小院方向去了,乔通急忙跟上。

小院已着人收拾一新,房间不多,一正两偏,但胜在釆光充足且十分安静。

靖王世子一把推开正房房门,正看见明间内的官帽椅上坐着一个少年,赤祼着右臂由一小厮上药。

二人一打照面均先是一愣,随即那少年站起身来,粲然一笑,叫了声:“大哥。”

秦昊宇七岁在京中为质,现已有一十二年。自记事起便知自己有位孪生弟弟叫秦昊轩,因一出生先天不足自小体弱,襁褓中便送到一世外杏林圣手那里调养,后又在外经高人指点学习武艺。虽为同胞孪生,但从小到大竟从未见过。

此时一见,这世上竟真有一人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简直如照镜子一般,心下先是一惊,随即便悲喜交加起来。

毕竟血浓于水,在京为质十二年,乍一见到亲人,怎能不喜?怎能不悲?

于是秦昊宇大步走到昊轩面前,扶住他的双臂,叫了声:“轩弟。”瞬间竟泪盈于眶不能自已。

昊轩本是个心胸疏阔之人,刚见昊宇时虽也惊讶,但到底原也知道自己有一个孪生哥哥,又兼此行目的本就是为了昊宇而来,所以并未十分震动,心中只有欢喜,脸上便粲笑起来。

再因昊轩自小养于民间,虽未能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却自幼生活颇为平顺,从未受过如昊宇这般担惊受怕、寝食难安的苦楚。故而一见面也未能像昊宇这般感怀良多。

可谁知,昊宇一见他竟会如此激动。昊轩不备,先是手足无措,随即也感慨伤怀起来,执着哥哥的手,百感交集。

兄弟二人对脸儿站着,执手无言,默默垂泪。乔通在一旁看在眼里,忙解劝道:“世子爷,二公子才到府中,又身上有伤。世子为了二公子的身体着想,也莫要太过伤怀呀。”

昊宇一听,忙去看昊轩背上的伤。昊轩有些不好意思,边稍稍向旁躲着,边笑道:“大哥莫看,这伤口丑得很,莫惊吓到大哥。已用军中的法子缝合,愈合后拆了线就无甚大碍了。”

“世子莫听我家公子的。这伤口颇深,若再偏一偏就要穿进后心了。还有那胳膊上的伤也是,若不好生将养,以后如何拿剑……”

“喜宝,”昊轩转头瞪了一眼刚刚给他上药的小厮,“就你多嘴!”

喜宝撅了撅嘴,却到底不敢再言语,整张脸皱成了个苦瓜。

昊宇十分担心,皱着眉头,忙扶昊轩坐下,口中念叨着:“好好的怎么就弄成这样?”又转头问乔通,“府医呢?可叫来给轩弟看过?”

昊轩忙道,“大哥放心,大夫来看过了。确已无碍。”

正说着昊轩的亲随包大海端着药走了进来,一见世子也在,赶紧放下药行礼。

昊宇忙让乔通去搀扶,说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转身坐下后又去看昊轩,“乔通带来轩弟口信时,我吓了好大一跳。父王之前传过信来,说轩弟即将带着一队人马护送贺礼上京来贺陛下新婚之喜。怎么……现在只有轩弟三人,且如此狼狈?”

昊轩抬头朝喜宝和包大海使了个眼色,二人心领神会,转身出去。

乔通看了自家主子一眼,昊宇微微点头,乔通也转身跟着出去了,并回身顺手掩紧了房门。

“大哥可知……”话一开头,昊轩的神情忽地就变得沉重起来,“父王的身体……原就有消渴之症,太医一直给用着玉液汤。只是平日里,父王对医嘱慎食慎为之事……却多有不忌,致使近几年来愈发不好了。尤其这一年来,更是形消骨立,脚生烂疮,甚至还染上了肺痨之症。太医说也是这消渴症引发的。父王现在虽勉强支撑,倒也仍可批阅公务。可太医说……说……最多也就是这一年内的事了……”

“什么?”昊宇大惊,“父王的身体何致如此?”

昊轩垂头默默不语。昊宇稳了稳心神,又道:“以前母妃在世时,常通过京中暗桩暗暗向我传信。以致那几年,我颇知一些西北的情况。

“王父去西北后恩威并施,尤其先帝驾崩后,王太后忙于夺权植党,竟对西北无暇顾及。乃致父王未用几年便收伏了当地的军政民心。

“后来母妃去世,父王虽偶有来信,却到底消息不畅。只是听说你先是学艺归来,在母妃病床前尽孝,后又去了军中历练。近几年,倒是你频频从西北发来密信,我方知西北之事。原也知父王身子不甚康泰,可未成想,竟已如此……”

昊宇后面的话哽在了喉咙里,眼圈一红,随即起身转向一边,仰面负手而立,努力逼回眼中的泪水。自己虽七岁独自留京为质,可那时已十分记事。父王母妃自小对他疼爱有加,这份慈爱亦是他这几年孤苦无依之时唯一的慰藉。

坐在一旁的昊轩眼神却黯了黯,和昊宇不同,他自小被养于民间,虽未受过昊宇所受之苦,却亦未如昊宇一般从小长于父母膝下。自己小时候除了师傅教导,从未享过父母疼爱天伦之乐。待回到西北时,局势正为复杂。父王……不提也罢。母妃已是病入膏肓,且心心念念着一手养大的昊宇,偶尔竟也有把他认错之时。

想到母妃弥留之际的遗愿,昊轩先是一叹,然后抬眼对昊宇道:“大哥,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带你回西北!”

昊宇猛然回头,正对上一双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眼睛,只是那里面满是坚毅之色。

第十章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