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五章 晋惠公 第5章 晋惠公 第18节 韩原之战(中)

在庆郑眼里,也就只有他是最富有战场经验了,虢射、梁由靡等人虽也参加过一些战役,但那都是小打小闹级别的,真正的大仗貌似没有经历过。

果然,当他看到晋惠公战车所使用的马便乐了:这是从外国进口的马,平时骑着玩可以,但绝对不能用到战场上去的。

庆郑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便对晋惠公说:“主公,这马使不得。这马个头较小,是上次郑国人送来的吧?平时骑骑挺稳,但不宜用于战场。

自古以来,凡是战马,一定要用本国产的良马,因为国产马熟悉本国水土道路。而且主人多次驾驭,也颇通主人心意。尤其是战场局势多变,外国战马极易受惊,请主公三思。”

晋惠公一听便火大了,心道:“你这个庆郑,寡人马上要出征了,你倒来乌鸦嘴啊,大不吉利大不吉利,等到战胜了秦国人,寡人不好好收拾你才怪。”

在晋惠公看来,这几匹来自郑国的马自己用得挺好的,虽然个头矮了点,但一匹匹挺矫健的,会有什么问题?

再说,自己任命的车御步扬都没提出意见,你此时来咶噪,无非就是没让你担任车右,故意整点事来讽刺寡人而已。

所以,晋惠公根本不理庆郑。

庆郑见自己的提议又被否决,心头也火大,心道:随便你怎么折腾,到时出了事,你自个负责去。

公元前645年9月,秦晋两军在晋国的韩原对峙,晋惠公转头对副车的韩简道:“烦请大夫代寡人前去问候秦侯。”

这个套路大家都很熟悉,春秋时期的作战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个讲究是基于当时的战争是纯粹的贵族战争。双方列阵相峙,然后双方派人先进行一场口仗,意思就是你为何要来打我?

另一方便搬出一大堆发动战争的理由来。然后一方进行反驳,另一方再搬出理由来。往往口才好的便会胜出,而口水仗胜出的一方,则士气高涨,另一方便会士气低落。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往往是口水仗的高手。曾经有一次与魏国王朗对阵,居然直接用口水战死了王朗。

不过,这个倒是真的小说,真正的王朗那是三国时期一大牛人,怎么可能会被诸葛亮骂死?《周朝遗梦》中也有一出管仲骂死了楚国令尹斗伯比,这也是虚构的。

韩简受命出发,这个受命可不是简单的受命,他是要代表晋惠公去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重要讲话的,这话当然是晋惠公由韩简代传的。

韩简对秦穆公道:“寡人虽然不才,但还是能聚合这么多人,如果秦伯您不撤退,那我们只好一战了。”

秦穆公一听,哟,还居然不知羞耻向寡人示威来了啊,他朗声道:“想当年,晋侯您流亡到秦国,寡人很担心,怕晋侯您回不了国,所以寡人集全国之力帮助晋侯您回国并助晋侯您成功即位。

然后,寡人又很担心,晋侯这个国君会当得不稳,所以寡人倾全国之力来帮助晋侯您,帮助贵国渡过难关。

现在,您晋侯已经没有什么可令寡人担心的了,既然如此,那对于晋侯您的命令,寡人怎么敢不服从?”

太文皱巴巴了吧?一个是堂堂晋国之君,你要打,那便打,何必在秦国人面前吹嘘自己人多势众呢?

一个是堂堂秦国之君,既然决心要与晋国开这一战,想必已经作足了准备,又何必搞什么“您的命令,寡人怎么敢不服从”之类的套话呢?

这就是当时的贵族战争的表现形式之一。晋惠公看到秦穆公的军队后,心下大定:小样,就这点兵马啊,所以他的台词便是威胁恐吓类的:你秦国佬赶快撤军,否则就要挨揍了。

秦穆公虽然说得那么客气,但在秦国将士听来,完全是自己的主公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了。现在虽然是我们秦国主动来攻打你晋国,但这个是必须的,咱老秦人真那么好欺负?所以士气特别高涨。

在秦军将士们的怒目相向中,韩简没话可说,他回到晋惠公前,晋惠公问他:“怎么说?你觉得秦军如何?”

韩简叹了一口气,道:“不瞒主公,虽然咱们兵力超过人家一倍,但能够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家秦军是我们的一倍啊。”

晋惠公一听便很不高兴,心道:这什么话啊,有多少将士,明摆着在这里,秦国人来侵犯我国,我国将士当然是同仇敌忾了,你韩简哪根筋搭错了,凭什么说我军战斗力不足?

晋惠公心下不喜,但战争可不由你喜不喜,肯定是要开始的。按照贵族战的标准模式,双方擂鼓,全军呐喊,然后战车先冲,一场车对车、士对士的战役在韩原打响了。

韩原,今陕西韩城一带,这场战役对秦国来讲是一场拼了身家性命的战役,只许胜不许败。

秦穆公不是楞头青,他为这场战役作足了准备,关键是士气上的准备。要知道,当时是晋国远远强于秦国,我们所认为的强秦,那是在战国时期经历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才一点点强大起来。

晋国与秦国同样处于戎狄包围下,长期以来一直与戎狄作战,战斗力指数非同小可。再加上人口众多,国力强劲,这也正是晋惠公敢于屡次三番失信于秦国的最根本原因。

在晋惠公看来,反正你秦国没什么花头,就骗了你又如何?就把你气得北斗转南又如何?

在秦穆公看来,当晋惠公即位后便不打算给予河西五城时,确实很失望,但确实无可奈何。

因为这毕竟是自己向人家要的,是人家晋惠公还是流浪汉时对秦国的贿赂。人家失信,不愿给你,你又有什么办法?至少自己不能强讨吧。

但不管如何,秦穆公积累了第一重正义:你晋国失信,咱秦国忠厚,不跟你一般见识。

正因为如此,秦穆公不敢得罪晋国,再加上夫人又是晋国公主穆姬,所以当晋国发生自然灾害闹饥荒时,秦穆公必须支援晋国。

于是,秦穆公将战略储备粮支援给晋国,又积累了第二重正义:你晋国邻居有难,咱秦国以德报怨。

当秦国发生饥荒,晋国非但不支援粮食,反而挑动边境搞摩擦时,并岀兵攻打秦国,秦穆公终于积累了第三重正义:

你晋国实在太过分了,咱老秦人也是有血性的,明知你强大,但咱还是要跟你讲讲道理。

这个讲道理,便是大家打一架。这一架,正是秦穆公积累了三重正义以后,为全体秦**民鼓动的最高级别的士气。

当时的春秋战场上,士气当然是第一武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