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30节 晋作四卿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30节 晋作四卿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该强悍时,就得强悍,比如对付卫国。

卫国,早就在赵鞅的计划中了,一方面,是因为卫国是这次齐国为首的中原诸侯联盟干涉晋国内政,尤其是支持晋国中行氏、范氏和邯郸氏最为积极的一个。

另一方面,是赵鞅必须报恩。报谁的恩?报卫国前成子蒯聩的恩。铁丘之战,赵鞅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缴获了大量军器粮草,成为赵鞅为帅的晋军与齐国为首的联军之战的转折点。

当时赵鞅已经身负重伤,正是卫国前世子蒯聩,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不但救了赵鞅,而且在赵鞅不能亲自指挥夜间突袭战以及接下来的追击战时,主动担当前敌总指挥,最终杀得齐、郑联军溃败而逃。

所以,当公元前490年春柏人一役结束,士吉射、中行寅仓皇逃至齐国后,赵鞅率晋军于当年夏天率先对卫国发起了进攻,包围了卫国重镇中牟。

晋国的强势军事行动把整个中原都吓慌了,首先是鲁国。鲁国本已经答应跟着齐国反晋,此时一看,不得了,齐国败了,郑国败了,卫国败了,晋国的中行寅、士吉射也败了。现在卫国正在遭受晋国的报复,那自己小小的鲁国呢?

鲁国唯一想到的便是赶快加快城防建设。史料记载,鲁国为了防备晋国报复,在都城以西开始修筑城墙。

那齐国呢?齐国现在更需要各中原诸侯团结起来以对抗晋国的报复。第一招便是加强与鲁国的联系问题。史料记载,公元前490年,齐国与鲁国再度召开盟誓大会,强调两国团结一致,共御外敌。

为了表达诚意,齐国还主动将以前侵占鲁国的几处城邑全部归还给鲁国。

但齐国国君齐景公还是天天担惊害怕,看着卫国被晋国扁得满地找牙,貌似看到了自己齐国的又一个下场。就这样,担心害怕了几天后,这位一心梦想着齐国霸业的齐国国君,于公元前590年病逝。

那原本已经倒向齐国的宋国呢?宋国干脆趁郑国在这场参与齐国干涉晋国内政全面失败、国力极其虚弱之际,率先向郑国发起了进攻。这次进攻,首先是宋国人向赵鞅投来了先前有意跟齐国对付晋国的不好意思目光,赵鞅抓住了宋国人的善意。于是,稍微暗示了一下,中原诸侯这个反晋联盟国,第一个跳出来表示继续跟晋国老大哥的诸侯产生了,那便是宋国。

天下,完全是乱了。令赵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那个曾经击败楚国、而且差点令楚国亡国的东南诸侯吴国!

想当年,吴国正是在晋国的全力支持下,以牵制楚国为目的,一步步给培养成为至少是当年世上的军事强国!原来晋国人根本看不上这个吴国,但现在吴国厉害啊。就在自己搞定中行氏、范氏的这一年,即公元前490年,吴国又击败了越国,逼得越王勾践带着老婆赴吴国为质!

讲好听点是把一个堂堂诸侯国君逼为人质,讲难听点完全是让这个曾经同样不可一世、曾经在战场上令吴国国君吴王阖闾因伤致死的勾践,到吴国做牛做马为奴去了。

而且,据情报,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准备北上,先图鲁国,再去试探此时春秋江湖貌似是诸侯联盟之首的齐国了。

吴国,今后要防着点了。赵鞅皱了皱眉。唉,先不管了,先把晋国内部的事都料理干净了吧。

晋国内部的事,首先当然是卿级班子建设问题。那,此时的晋国六卿又是怎么情况了呢?我们应该可以说,此时晋国的权力不再是集中于六卿,而是四卿了。因为范吉射、中行寅本为卿,但已经反叛了晋国,此时在晋国的势力已经被灭,这两个曾经的卿也逃亡去了齐国。

这两个卿对于晋国来讲已经不存在了。

此时的晋国大权,牢牢掌控在中军元帅赵鞅手里。赵鞅很清楚,晋国虽然仍旧为诸侯盟主,但由于长期以来,公室衰弱,六卿分了晋国之权,导致了晋国内部权力斗争越演越烈。

如今,自己当政了,还能允许这样的权力斗争再现么?绝对不可以!那就必须集中权力,要实现权力的集中,那必须彻底对晋国的六卿班子作一个大变革。什么六卿,现在既然是四卿,那便四卿得了。

四卿,职务怎么任?去中军,恢复到晋献公时期的上下两军,具体职务如下:上军元帅赵鞅,上军佐韩不信;下军元帅魏侈,下军佐智申。

智申,即前中军元帅智跞之子。智申能力才干一般,仅凭着父亲智跞生前的中军元帅地位,得到了这个下军佐的位子。他没什么话说,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赵鞅声望无人能比,赵鞅决定的事,谁人敢反对?

韩不信和魏侈本就是赵鞅的铁杆盟友,再加上六卿变四卿,权力集中,自己的地位更突出,何乐而不为?

但有一个愤愤不平起来,谁?梁婴父。其实,赵鞅的打算自智跞去世后便非常明显了,当时还有一个愤愤不平,那便是士皋夷,即范氏家族的旁宗,因为与士吉射不和,所以反叛了范氏,投向了智氏。

智跞在时,曾经计划让士皋夷取代士吉射成为范氏家族族长,从而延续范氏在晋国六卿中的位子。当时赵鞅没有答应,但也没表示反对。

智跞一死,赵鞅大权在握,再加上全面击败范氏、中行氏的战争已经有了眉目,故赵鞅干脆先杀了士皋夷,彻底绝了范氏在晋国的希望。

那梁婴父呢?梁婴父其实只是智氏家族的一个家臣,其地位相当于赵鞅曾经最信任的董安于。由于董安于为赵氏家族作出的贡献实在太大,可以说没有董安于,便没有赵鞅的一切。

所以梁婴父对董安于非常妒忌,也非常忌惮。于是,就借赵鞅四面楚歌之时,向智跞出了一计,以追究晋国这次内乱谁先出兵为借口,逼董安于代赵鞅去死。

赵鞅对董安于的感情可以用感恩戴德来形容,所以董安于死后,其牌位被赵鞅供于其宗庙,享受赵氏家族世代祭祀。既然赵鞅对董安于有此等感情,那智跞一死,你这个长舌头的梁婴父还有好下场么?

梁婴父后来被发现毙于某个酒楼,据调查是喝酒过量而亡。智氏家族此时的宗主是智申,智申心里明镜一般,便他能有什么意见?在权力高度集中于赵鞅的情况下,没有意见是最好的。

晋国卿级班子已经搭好了,赵鞅此时需要考虑的是中行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的土地、财产瓜分问题。这个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按照赵鞅的分配方案,邯郸氏的固有土地,全部归了赵鞅。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等,那就分五份,四卿各取一份,剩下一份给晋定公。

而且,根据赵鞅务必集中权力的设想,留给晋定公的那一份是最大的,其余四家分到的是小份。晋定公当然高兴了,看来,晋国就是这点好,权力斗争激烈,但激烈斗争的结果是某大家族被灭,然后自己也就能分到好处了。

晋国现在只剩下四大家族了,江湖又很乱,这段时间去世的国君也很多。比如楚国的楚昭王英年病逝,最可恨的齐国国君齐景公也死了,结果刚继位才一年的齐国新君齐悼公也死了,而且是被齐国势力最大的田氏家族给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