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18节 形势逆转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18节 形势逆转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智跞迅速作出了决定:联合韩、魏两家讨伐中行氏、范氏!

智跞的理由非常充分,他对晋定公道:“主公,国内出现作乱,依法要处死开始发动祸乱的人。赵鞅因为家族矛盾而首先动用军队,但毕竟那是家族内部事务。中行寅、士吉射居然以此为借口对赵氏发起攻击,他们应该是始作乱者。臣请讨伐驱逐之。”

晋定公本就讨厌中行寅、士吉射,哪有不同意之理?

至于六卿会议嘛,现在也就三卿了,智跞、韩不信、魏曼多三家立即组织了各自家兵攻打范氏、中行氏。

此时的赵鞅,正被围困在晋阳,急得团团转。晋阳虽然城高墙坚,但如果长期被范氏、中行氏围困下去,迟早粮草耗尽,到时赵氏便要被灭了。

此时的中行寅和士吉射则洋洋得意,赵鞅喂,会想到这一天吗?两人都在盘算着,赵氏一灭,赵氏的地盘和财产人口该如何分配。

你一个晋阳,能守多久?耗也耗死你赵鞅!中行寅拿出了中行氏的名将世家风范,命令将晋阳团团围住,不要放走一兵一卒。

谁料突然得到急报,智、韩、魏三家已经起兵向范、中行两家攻来!

中午寅大怒,立即命令全军撤退,攻击新绛!

好了,现在晋国乱成一锅粥了,晋国六卿都加入了互相攻击中。总体上形成两派,一派是赵氏、韩氏、魏氏、智氏的联合,一派是中行氏、范氏和赵氏别宗邯郸氏的联合。

总体上看,虽然晋国六卿是四卿对两卿的格局,但实力范氏、中行氏一点也不亚于韩赵魏智四卿,再加上有了赵氏别宗邯郸氏这支力量,故单纯从军力上讲,双方不相上下。

韩赵魏智四卿虽然在军力上讲堪堪与范氏中行氏可拼,但拥有一个政治优势,那便是国君晋定公。春秋时期,任何一场内部权力斗争,如果是实力相差的两派相斗,谁掌握了国君,那谁就取得了政治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想当年齐桓公称霸便用了这一招。放到诸侯国内,同样如此。

晋定公之所以站在韩赵魏智这四卿一边,一是中行氏、范氏一直以来太嚣张,晋定公本就看不惯;二是智氏族长智跞多年来亲近国君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三是中行寅确实发了昏,在没有拿下晋阳的情况下,居然撤军转攻晋定公所在的都城新绛!

这就直接告诉全世界:我中行氏、范氏反的不单是你赵氏,我反的是国君。

这叫什么?这叫叛乱!春秋走到现在,象晋国这样的国君确实看起来没多大用了,但关键时刻,国君只要在那里,就可以决定谁是正派,谁是反派。

也就是说,中行氏、范氏本来是以两家之力欲灭赵氏的内部权力斗争之战,一下便变成了推翻晋国国君的叛乱之战!既然你中行氏、范氏要叛国了,那晋国六卿以外的其他公族势力,便自动有了一个站队,那便是站到了国君一边,也就是智、韩、魏、赵的一边。

力量对比瞬间发生了变化。于是,本来可能是赵氏家族摊上的一件大事,变成了中行氏、范氏以及赵氏别宗邯郸氏摊上的一件大事。不要说你中行寅仅仅是名将中行吴之子,哪怕你就是中行吴,又能怎么样?

想当年,栾氏家族那么大的势力,最后还不是灰飞烟灭?中行寅显然不是名将,他连起码的政治常识都没有,便直接去进攻新绛了。

当时,范氏家臣高强就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元帅,不能攻打都城,攻打都城意味着攻打国君,攻打国君意味着反叛国家,反叛国家意味着失去民心。失去了民心,怎么取得胜利?我高强,正是因为犯过这样的错误,所以沦落到流亡到了晋国啊。”

高强是谁?原齐国执政上卿,在齐国权力斗争中落败,逃亡到了晋国,投身于范氏,成为范氏家臣。想当年,齐国的那场权力斗争,正是田氏、鲍氏联合,攻打执政上卿高氏、栾氏。田氏鲍氏早早便控制了国君,使高氏、栾氏不得不进攻齐宫,意欲夺取国君,但最终失败了。

由于国君被田氏、鲍氏掌控,高氏、栾氏便成了叛军,一场内部权力斗争就演变成了反叛行径,高氏、栾氏很快被打败。

高强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退守封邑,据城以守。别看四卿现在搞在一起,但四卿内部矛盾重重,迟早生变。一旦他们内部出现了纠纷,我们便可以各个击破。只要击破他们,那国君便只能依附我们,到时就可以掌控一切。如果现在就与掌握着国君的四卿开战,那只会迫使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对付范氏、中行氏。”

但中行寅不听,他自认为凭着范氏、中行氏两大家族以及邯郸氏的兵力,完全可以击溃智、魏、韩三家,占领都城新绛,及早将国君控制在自己手里,宣布其他各卿为叛军,大事可成!

于是,公元前497年11月初,中行氏、范氏、邯郸氏联军自晋阳撤出,大举向新绛杀来!

在晋阳的赵鞅弄清楚了情况后,立即率军反攻。不,现在可以说不是反攻了,而是追击了。

结果可想而知,正在进攻新绛的中行氏、范氏、邯郸氏联军不但遭到了新绛军民的强势反击,还遭到了来自晋阳的赵鞅主力的背后攻击,两头夹击下,中行氏、范氏大败,被迫撤退至范氏封邑朝歌。

朝歌,原卫国都城,后被晋国所得,范氏家族封邑,经营了数代,朝歌已经是一个城高墙坚的大城。公元前497年11月18日,中行寅、士吉射率领从攻打新绛之役失败的残兵撤至朝歌,凭朝歌城继续收拢族兵,意欲再次发起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