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6节 天下大乱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六章 晋定公 第6节 天下大乱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范鞅根本没有去注意诸侯国的心思,因为他认为,在自己的执政下,晋国的霸业不是到了尽头,而是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的新起点!

让他作出这个判断的是一个重大国际新闻传来,公元前506年冬,吴国联合蔡国、唐国大举进攻楚国,双方战于柏举,结果楚军大败,吴军趁势攻入楚国都城郢都!

一切的起因正是召陵会盟!正是范鞅亲自为晋国主导的召陵会盟。这次盟会本是讨伐楚国,但后来变成了讨伐沈国,最后是灭了沈国。

楚国原本对十八国联军前来讨伐高度紧张,结果联军居然不战而退了。这下轮到楚国人发威了,楚国立即出兵讨伐蔡国:居然将咱盟国沈国给灭了,你蔡国佬找死啊。

但没想到的是,蔡国没死,楚国倒差点死了。楚国大兵压境下,蔡国慌了。原本指望晋国,但晋国靠不住,蔡国无奈便紧急向吴国求援。

吴国早就有意进攻楚国,此时有了机会,立即起兵讨伐楚国。双方战于柏举,结果令全世界人们大跌眼镜的是,一向强大得令人可怕的楚军,在兵力数倍于吴军、本土作战等优势下,居然被吴军打得大败!

吴军取得柏举之役大胜后,乘胜攻入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仓皇而逃!

啊?楚国要灭亡了?范鞅喜不自禁,那还不快点落井下石?

范鞅想到了被楚国庇护着的王子朝。原来,晋国自公开表态支持周敬王,并联合诸侯帮助周敬王击败了王子朝,将王子朝赶出王城后,王子朝便逃到了楚国,率残余力量盘踞于楚国边境,准备随时复辟。

现在楚国正被吴国教训得北斗转南了,那还不快点去灭了王子朝?范鞅的时机把握得太精准了,结果也非常顺利。史料记载,公元前505年春,王子朝兵败被杀。

混乱了十多年的周王室问题终于全面得到解决,这是咱范鞅的功劳,范鞅洋洋得意。但还不够,趁你楚国不行了,咱赶快处理完手头的一些事吧。

范鞅的心思重点放在了对付国内的政敌上,此时的政敌主要的便是赵氏。

但赵氏的赵鞅很低调,他几乎一点也没有干涉范氏、中行氏的任何以权谋私的决定,朝中大事就让你范鞅说了算。

既然如此,那便先对付鲜虞吧。这个鲜虞,就是中行寅在召陵会盟时提到过的中山戎狄,原来主要位于今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城铺镇一带,受到晋国不断打击,退向西北,最后把都城迁至了中人城,即今河北保定市唐县都亭乡。

中人城里有一座山,所以便叫中山,后来发展成为中山国。

范鞅对中山国是很重视的,因为鲜虞的战斗力不俗,而且但凡鲜虞入侵,受当其冲的便是中行氏、范氏的地盘。一直以来,率领晋军打击鲜虞的主帅是中行氏,中行寅的父亲中行吴便是在多次战胜鲜虞的战役中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员名将。

召陵会盟时,中行寅提出要注意防范鲜虞是有原因的。公元前508年,晋国与鲜虞再次发生冲突,双方战于平中,晋国勇将观虎贪功冒进,结果中计被鲜虞俘虏,晋军受挫。

鲜虞击败了晋军,声势大振。由于晋国此时要举办召陵会盟,所以一时也没顾鲜虞,使鲜虞相继占领了晋国几个边陲小邑。

现在,趁楚国被吴国打败,赶快解决鲜虞问题。公元前505年,范鞅亲自率军征伐鲜虞,这一次他还组建了晋、卫联军。联军一鼓作气,击溃鲜虞军队。

范鞅志得意满,他总结了一下,自己自担任中军元帅以来,已经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楚国问题,自己搞了一个帮助蔡国灭掉沈国,最终引来吴国讨伐楚国,楚国惨败后估计是站不起来了;二是王室问题,自己抓住机会彻底铲除了王子朝势力;三是鲜虞问题,自己亲自率军击败鲜虞。

凭着这样的功绩,凭着中军元帅的地位,在晋国还有谁敢挑战自己的权威?

是的,此时在晋国,貌似谁也不敢与范鞅对着干。但是,由于晋国宣布退出弭兵会盟盟约,中原诸侯对晋国离心,加上楚国被吴国揍惨了,春秋江湖,还会太平吗?

郑国第一个跳出来了,反正现在已经不需要遵守弭兵会盟精神了,那还不快趁楚国惨败无力国际事务之际,灭了世敌许国?

公元前504年春,郑国灭了许国。不但灭了许国,郑国还居然收纳了王子朝的残余势。公元前504年2月,郑国更是参加了由王子朝残余部众对周天子周敬王的攻击,攻占了冯地、滑地、胥靡、负黍、狐人、阙外等六邑,趁势占领了洛邑。

晋定公怒了,范鞅也怒了:不好好教训教训你郑国,自己这个中原霸主就不当了!

晋国一边令大夫阎没率晋军赴周敬王所在的成周戌守,加紧在成周外围的胥靡筑城,一边命令鲁国出兵讨伐郑国。鲁国是晋国的铁杆跟班,晋国人的命令当然得听。就这样,鲁国连续出兵讨伐郑国。

但郑国是这么好打的么?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当时的春秋江湖,别看郑国经常挨揍,但主要是挨晋国人或者楚国人的揍,至于其他诸侯国,那就一边去吧。

鲁国不但不是郑国的对手,还惹出了另一桩麻烦。鲁国打击郑国,必须过境卫国,结果最讲礼的鲁国人居然忘了过境他国要办借道手续。由于没办借道手续,过境的鲁军又非常失礼,史料记载居然是大摇大摆从卫国的都城穿插而去。

这下惹怒了卫国人,卫国人知道鲁国人一直有晋国撑腰,但晋国人已经不值得依靠了,那就依靠齐国吧。

早就有意反晋的齐国很开心地看着这个局面,齐景公立即抓住机会,与郑国、卫国结成了战略同盟,然后立即出兵狠狠教训鲁国。

楚国则在秦国的帮助下,不但没有亡国,反而在最短的时间内站了起来。先是在郢都被占的当年,即公元前505年,便向吴军发动反攻,大败吴军,将吴军赶出了楚国。

然后,楚军出兵灭了帮助吴国侵入楚国的唐国。此时的吴国发生了一场权力斗争后,吴国无力西顾楚国,楚国更有意讨伐蔡国。

还有谁把晋国这个盟主放在眼里?弭兵盟约一废弃,中原就乱成了一锅粥!范鞅,你还在自鸣得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