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五章 晋顷公 第10节 晋勤敬王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五章 晋顷公 第10节 晋勤敬王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晋国自己手头一堆麻烦事。前面说过,天下大乱,尤其是周王室还乱着呢。

现在的周王室,东西二王并立,本来,晋国在一开始是支持周敬王的,但是貌似风向在变啊,貌似支持西王王子朝的周王室大臣越来越多,东王周敬王的天子地位貌似越来越不保,难道我晋国还要支持这个东王吗?

这也正是晋国自公元前519年先送周悼王回洛邑,再在同年帮助周敬王在洛阳的郊邑立足了脚跟后,未能乘势打击在洛邑已经自立为王的王子朝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现在晋国应该可以作出选择了,而且这个选择不需要考虑太多,只需要从楚国的态度便可以得出晋国的决定:因为楚国一直在支持西王王子朝!

你楚国支持的,咱晋国当然要反对。再说,本来晋国已经帮助过东王周敬王过了,那就帮到底吧。

但要知道,虽然此时周王室是两王并立,但从实力上讲,王子朝的势力要大大超过周敬王。

公元前518年3月15日,晋国大夫士景伯受晋顷公委派,赴洛邑向天下表明晋国的态度。当然,史料记载这态度表得是有一个过程的,那便是晋国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王子朝是造反派!

王室发生争夺王位这样的大事,不是咱晋国作为诸侯联盟盟主不管,而是这里面太复杂了。我们晋国是花了好几年才基本弄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蛋,现在又派出上大夫来洛邑作进一步调查,最后确定王子朝这个王是作乱得来的王,大家以后只能认一个天子,那便是姬匄。

这是晋国作为诸侯联盟盟主的最后决定,要求各诸侯都要拥立姬匄为真命天子,对王子朝乱党群起而攻之。

这下王子朝麻烦大了,此前他能够杀进洛邑,占领王城,逼得周敬王只能在洛邑东边的一个小地方落脚,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先天子周景王宠信王子朝,在原太子英年早逝后,多次表示要立王子朝为太子,故王子朝是有一定的宗法基础的。

二是甘、召、南宫等大家族支持王子朝,还有大量官员支持,史料记载百官、百工都支持王子朝。史料记录所谓的王子朝之乱,说到底是周王朝内部两大势力的火拼,即以刘氏、单氏为首的卿大夫与以召氏、甘氏、南宫氏为首的卿大夫之间的权力斗争。

三是楚国明确支持王子朝,因为王子朝的母亲来自楚国。由于晋国对各诸侯最近非常过分,卿大夫又总是贪腐索贿,让各诸侯对晋国离心离德。所以,象齐国、鲁国、郑国、卫国等都是在暗中支持王子朝的。

四是晋国的态度非常摇摆。这是最关键的,晋国态度不明朗,让各诸侯有了站在自己国家利益角度考虑支持谁的问题。晋国这些年太忙,既要履行诸侯联盟盟主责任,帮助相关国家平乱,又要打击鲜虞扩充地盘,还要暗中与楚国较劲,实在不想管这个周王室这个烫手的山芋。

现在晋国的态度明朗了,西王王子朝的压力也大了。

公元前517年夏,晋顷公指派晋国下军佐赵鞅尽快解决王室问题。咦,原来下军佐不是智跞吗?难道晋国六卿人事又有变动了?

是的,去年的时候,原中军佐赵成去世了,其子赵鞅虽然年轻,但在中军元帅韩起的特殊关照下,直接进入卿班子,担任下军佐。

此时的晋国六卿班子组成如下:中军帅佐韩起、中行吴,上军帅佐:魏舒、士鞅,下军帅佐:智跞、赵鞅。

晋国的六卿班子我们一直在提,只要有变动,我们必须要讲。因为晋国的春秋历史,自文襄以后说到底就是晋国各大家族的历史。尤其是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必须理清晋国六卿的派系情况。

如今,晋国六卿背后的六大家族中,韩氏和赵氏是传统的盟友,此时联合了魏氏;范氏和中行氏是同党。智氏是最弱的,但因为与中行氏源出荀氏,故也是与加入范、中行氏一党的。

也就是说,此时的晋国已经形成两大集团,韩氏、赵氏、魏氏集团和中行氏、范氏、智氏集团。在以后的晋国政坛上,两大集团将掀起惊天风云。

赵鞅受命,召集中原诸侯派出卿大夫于黄父召开盟会。黄父,即今山西临汾市翼城县东与晋城市沁水县交界处的乌岭关。此次盟会,鲁国叔诣、宋国乐大心、卫国北宫喜、郑国游吉以及曹国、邾国、薛国、小邾国这些诸侯派来的卿大夫参加了,齐国这样的传统重要诸侯未予理睬,楚国、陈国、蔡国等国也未参加。

原因很简单,因为盟会的核心议题就是扶持周敬王,这些国家都是支持王子朝的。赵鞅首次亮相春秋江湖,在这次盟会上明确表示,以晋国为首的各诸侯要全力支持天子姬匄(即周敬王),讨伐叛逆王子朝,安定周王室。

此时天子有难,最直接的困难是粮食问题和军队不足的问题,赵鞅要求各诸侯国慷慨捐助粮食给天子,并调拨军队勤王。

赵鞅的态度非常坚决,讲话做事非常干练,给各国大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宋国大夫乐大心非常不高兴,宋国这几年也够苦的,自己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哪里还有余粮去搞慈善?

乐大心发表了意见:“元帅,不是我们不愿给,只是我们宋国一直是周王朝的贵客,哪里有要求贵客送给主人粮食的?”

这个宋国大夫也真是可以啊,居然搬出这么一个理由来。如果你宋国可以找借口不给周敬王捐粮,那其他诸侯也可能会有各种理由。

赵鞅心道:天子对你客气,你还真当福气了啊。

他与跟随赵鞅参会的士景伯嘀咕了几句,士景伯受命,对乐大心毫不客气指责道:“宋国,自在寡国先君文公召集践土盟会上签字以来,一直遵守着各诸侯齐心协力扶助王室,参加了盟主召集的每一次战役,每一个盟会。难道现在您乐大心奉宋公之命参加这次盟会,是想要违背先前的盟誓吗?”

这样的高大上理由,乐大心哪里能够辩驳?面红耳赤羞愧不已,只好同意宋国也捐助粮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