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四章 晋昭公 第9节 舌战子产(上)

子产终于有机会发言了,他一上台便是中气十足,声音宏亮。他朗声道:

“想当年,天子是根据诸侯国的地位来确定诸侯进贡的班次和贡赋数量,凡甸服之外的诸侯,爵位尊贵和地广人多的,要求的贡赋就相对多一些,反之,就相对少一些。

伯爵与子爵、男爵是属于五等爵位中的下等,所以应交的贡赋自然不能与公爵、侯爵这样的上等爵位比。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郑国的爵位仅仅是伯爵,但被要求的贡赋却与公侯爵位的诸侯一样,这实在是不公平的。

所以,郑国百姓非常希望晋国作为诸侯之长,能够给予郑国一个公平对待,减少郑国每年的贡赋,郑国上至寡君,下至平民,都不胜感激。”

这里有一个名词,甸服。服,就是服务的意思,意指为天子服务。而甸服,指在周王室京畿之内的诸侯称为甸服,甸服外五百里内称为侯服,侯服外五百里内称为宾服,再远称为要服,更远的地区称为荒服。

子产为什么要说甸服要除外呢?是因为甸服受周天子的直接领导,所封之地也是王室的直管领地,由王室直接领导下的天子之师予以保护,因此不论贵贱,缴纳的贡赋都一样,而且相对比较重。

在周制的贡赋制度上,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其标准是公侯被列为一类,伯子男被列为一类,缴纳标准当然是不同的。

子产是一个大学问家,知识面非常广,象这样的周制,他当然是心里清楚得很。各国诸侯在内心站在子产一边,都在内心替子产叫好,有的还心想:“也就是子产了,敢于当面向晋国提出这样的要求。”

按理说,象这样摆了事实,讲了道理,晋国应该可以直接通过郑国的提议了,但这毕竟是涉及到晋国的利益,你郑国减少了,那其他与你郑国相同爵位还有更低爵位的的诸侯不也一样要降低?毛算算,晋国每年将少收入多少?

韩起作为中军元帅,当即便表示了不同意:“关于贡赋问题,那是很多年前已经定下来的,而且也是经过与诸侯们商议过的,哪能说改就改呢?”

晋国人的话讲得很严厉,甚至带有批评的意味,而且也是有道理的:当初定这个标准时,你们郑国不也同意了吗?

各诸侯国在心里暗暗叫苦,这确实是事实,有的还在想如果是自己在台上被这么质问一句,估计当场便面红耳赤下台来了。看来,子产这次是要吃亏了。

谁料子产毫不退让,他上前一步,朗声道:“当初,有当初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世界和平,各诸侯国宁愿多出点贡赋,以换求晋国的庇护,从而实现和平。

实现和平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各诸侯共存发展,共同抗击戎狄蛮夷,以维护王制。这就是齐桓公、晋文公穷其毕生在追求的尊王攘夷啊。

既然要尊王,那就首先得按王制来办事。现在大家共同拥护晋国为首去维护王制,难道晋国制订的贡赋标准就可以比王制还要重了吗?”

此言一出,会场顿时一片哗然。对啊,你晋国向各诸侯课以重税,现在已经比王制还要重了!这条一搬出,对晋国人来讲是个重大打击啊,子产先生你太牛了。有几个人甚至当场想站起来为子产站台附和了。

下军元帅范鞅出列了,他干脆来了个强词夺理:“但不管如何,这些年,正是因为我们晋国为了和平,维持了强大的军队,并为了和平,为各诸侯征伐,得多少开支?怎么可以拿老掉牙的这些规定来说明问题呢?”

此语一了,顿时有几个诸侯心里不服了:“亏你们晋国人还有脸说这话,弭兵之前,楚国来犯,你们晋国总是忽悠我们,说什么兄弟们顶住,我们晋国马上来。大忽悠而已,到底保护过我们几次?”但谁也不敢说,看看子产怎么应对。

子产立即严肃说道:“天下诸侯,哪个不是天子分封?恪守周礼,实乃天下诸侯安身之本。昔齐桓晋文之强,四方蛮夷不敢进犯中原,天下皆服,为诸侯之伯,但仍尊天子之制,从不言老掉牙的规定。今贵国既说礼制老旧,难道是想违逆桓文之志?”

顿时,会场一片肃然,晋国人一时无法辩驳,尤其是晋国各位卿大夫,都对子产怒目相对。列国诸侯虽然此时被子产的雄辩深深折服,子产的好朋友叔向心里既为子产叫好,又为子产捏了一把汗:子产啊子产,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实在是太让晋国人下不来台了吧,万一惹怒了晋国人,你子产还不被活烹了啊。

尤其是在场的郑定公以及所有的郑国人,一个个脊背发凉,个别胆小的甚至手心发汗,微微颤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