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70节 杜蒉罚酒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70节 杜蒉罚酒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晋平公一开始也算是一个有作为的晋国国君,一则有父亲晋悼公留下的大笔政治遗产,使晋国在春秋争霸事业中完全压制了楚国,一枝独秀,成为当时春秋江湖最强大的诸侯。

二则有贤相赵武执政。赵武执政下的晋国,出现了人才大量涌入晋国后的晋国贤臣群现象,且赵武作为中军元帅,处处为人表率,晋国政通人和。

但赵武去世后,晋国开始走下坡路了。主要原因一是国君晋平公开始大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行下效,晋国风气开始败坏。二是卿大夫们开始自谋利益,贪腐成风。整个晋国,目光不再长远,而是着眼于眼前利益,诸侯盟主威望不断降低。

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任何国君,往往身边便会有小人。所谓小人,相对于君子而言,总体上讲就是自己根本没什么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一切都是以国君之喜好来行事。这种小人,春秋史料有一个专用名词:嬖人。

当然,嬖人本意是指国君所信任的人,是一个中性词。楚庄王时期便有一个叫伍参的嬖人,但那是一个有能耐的嬖人,为楚国的崛起贡献良多。

相信晋平公身边也是有嬖人的,史料只记载了一个叫嬖叔的宠臣,这应该不是他的原名。由于他一直帮助晋平公出谋划策,使晋平公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越演越烈,所以不少晋国贤大夫很看不惯他。但晋平公却很欣赏他,甚至有一次对嬖叔道:“寡人有意提拔你为卿大夫。”

晋平公看来是发昏了,晋国的卿大夫,竞争要有多激烈便有多激烈,你嬖叔除非刀枪不入,否则一没根基二没本事,单凭国君的宠幸便进入卿级班子,那是自找死路。

但晋平公貌似还真当成了一回事。公元前533年,晋国下军佐智盈在代表晋国出使齐国途中不幸病逝,对智氏来讲,这真是灾难。想当年,智盈爷爷荀罃担任中军元帅,荀罃之子却不幸早亡,对荀罃打击甚大。

荀罃去世后,其智氏的卿大夫位置暂时由程郑代任。当时程郑对自己担任这个卿大夫是担心加害怕,甚至想方设法要退出卿级班子。

直到公元前548年荀罃的孙子智盈成年,担任了晋国下军佐。但没想到,荀盈又是英年早逝,其子智跞年仅15岁,这对智氏的打击是巨大的。

但对晋平公来讲那是一个机会,一个排挤智氏提拔嬖叔的机会。晋平公认为,智跞年幼,可以借此理由将自己的宠臣给提拔进卿级班子。

经晋平公一阵操作,看来,嬖叔担任下军佐貌似要进入人事流程了。

当时,刚病逝的智盈停棺新绛,还未下葬。按理,晋平公作为国君,自己的卿大夫去世了,你不去吊唁也就算了,至少还有一个周礼在,国君确实不需要亲自吊唁的。但你也不能乱来啊?

但晋平公就乱来了,因为智盈停棺待葬时,晋平公又在嬖叔的张罗下,在宫内喝酒享乐。这就严重违反了周礼,更令智氏的人非常不满。

当时负责宫内饮食酒宴的是一个叫杜蒉的大夫,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便亲自端了一盘菜肴,并要求为大家斟酒。

晋平公答应了。但杜蒉斟酒只是形式,劝言才是杜蒉的真实意图。史料记载了杜蒉这番了不起的劝言。

只见杜蒉快步上前,为陪侍的乐工斟酒一觞酒,用几乎是命令的语气道:“请干了这觞酒。”乐工心道,你杜蒉有病啊,哪有这样要求要喝酒的?但杜蒉眼睛盯着他,他只好一口喝完觞中酒。

杜蒉再为嬖叔斟满酒,用同样是几乎命令的语气道:“请干了这觞酒。”

待嬖叔喝完酒,杜蒉给自己斟满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看也没看晋平公,头也不回便走了。

晋平公愕然,这个杜蒉今天怎么了?看他不开心的样子,一定有事!

晋平公命杜蒉回来,板着脸问杜蒉:“大夫今日斟酒,却不给寡人斟,难道这不是失礼了吗?”

杜蒉向晋平公行了一礼道:“臣今天所斟之酒,乃是罚酒,臣不敢罚主公。”

晋平公道:“怎么是罚酒了?寡人今天有乐工和嬖叔相陪,逍遥快乐,你罚他们做什么?”

杜蒉正色道:“乐师,乃国君之耳,其职责是让此耳更聪敏。自古以来,甲子乙卯乃忌日,忌日国君必须撤除音乐,连学乐的人都要停止演习。今天,国君卿大夫去世待葬,那是国家的股肱之臣,这个日子甚至要比忌日都重要。但乐工居然无礼而为国君奏乐,臣认为这个耳朵失灵了,希望罚他一觞酒后会灵敏起来。

近侍,乃国君之目,其职责是让此眼睛明亮。服饰用来表示礼仪,礼仪用来规范行为,行为自有其应该有的样子。现在,国君的样子已经失去了其应该有的那种。但近侍却视而不见,臣认为这双眼睛失明了,希望罚他一觞酒后会明亮起来。

至于臣,负责调味饮食,口味用来让气血流通,气血用来充实意志,意志用来确定语言,语言用来发布命令。臣下的职责是调和口味,口味调和好了,国君的命令也最终是正确的。但如今,有两个侍候国君的人失职,而国君没有下令治罪,臣认为,这是臣口味没有调好之故,故自罚一觞,希望自己记住教训。”

晋平公大惭,举起酒爵对杜蒉道:“那请大夫也为寡人斟一爵,寡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饮酒作乐,也该罚啊。”

杜蒉接过酒爵,用清水将酒爵洗净,斟满,奉送晋平公。晋平公喝完酒,对着杜蒉将酒爵举过顶,对众人道:“杜蒉换酒爵,是此酒与刚才寡人喝的酒不同,刚才喝的是错误的酒,刚才这一爵喝的是正确的酒,是寡人的罚酒。今日智盈下葬,寡人怎么还能喝酒呢?寡人命令,新绛今日不许喝酒作乐。此酒爵,请务必要好好保存。”

这便是后来人们敬完酒后往往要将酒杯高举过顶的典故,以示敬意。

令晋国人高兴的是,晋平公自了杜蒉之劝后,再也不想做排挤智氏之事了。过了几个月,晋平公任命年仅十五岁的智盈之子智跞接父亲之位担任下军佐。智跞后来不断努力,最终成为晋国中军元帅!

而普遍认为,杜蒉的这次罚酒行动,是保全智氏的关键之举。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说,杜蒉是智烁的贵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