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56节 魏舒方阵(下)

正因为如此,春秋战场各国的方阵便主要以战车为核心列阵或变阵。在当时,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便是此国所拥有的战车数量,这便有了千乘之国的说法,即一个诸侯国如果拥有超过千乘的战车,那基本上是可以笑傲江湖的。象晋国、楚国,在春秋中后期,便是拥有了数千辆战车。

千乘战车,每乘战车标准配备三名重装甲士,其中一人负责驾车,为车御;一人负责远距离攻击,为车左;一人负责近距离格杀护卫,为车右。能够成为战车上的重装甲士的,往往是身份和地位比较高的士人以上,有的甚至是大夫级别人物。象国君战车,一般国君为车左,车御和车右都是大夫级别的猛将担任。

但并不是说,战场上拿出一千乘战车与敌作战,只派出三千重装甲士及一千辆战车即可。一辆标准配备的战车,一开始往往还有72名徒兵,即一千乘战车的兵力,基本可以确定为七万余人。但随着后来有参战资格的人口的增加,这个标准是在变化的。象楚国,由于可征之兵较多,其兵力便达到了百人配备一战车。

相比徒兵,战车上的重装甲兵由于其身份地位的不同,所以具有当然的骄傲感。相信这些重装甲兵都是千挑万选来的,对士兵来讲,能够成为一名重装甲兵,可能是其作为士兵的莫大荣誉来追求的。

现在,魏舒提出放弃战车的理念,具体便是“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即魏舒针对大原一带复杂的地理环境,将战车甲士全部改为重甲步兵,并与轻装步兵混编,具体配置为原来的五乘战车上的共十五名重装甲士,组成三个伍的重装步兵。

这三伍重装步兵,成为新型战斗方阵中的核心攻击力量,配置于方阵的后翼,也称后卫。其余的徒兵再配置成前锋、左翼、右翼、前拒,加上重装步兵配置而成的后卫,从而编组成五种阵势的步兵阵形。

这五个步兵阵形均为方形,又组成一个大的步兵方阵,各方阵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形成一个中间为空、四周为徒兵、最后为重装步兵的有机作战整体。这个方阵,便是晋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舒方阵。

这样一来,所有的车兵都成了事实上的步兵。魏舒的改革得到了主将中行吴的全力支持,但是却受到了军中的抵制。抵制力量便来源于原来的车兵。

前面说过,车兵是优越于步兵的,人家步兵在战场上苦苦杀敌积累军功,其首要愿景便是成为一名车兵。能够成为车兵是当时许多步兵的奋斗目标,你魏舒倒好,一下将已经达成了奋斗目标的车兵咣地降为步兵,这当然令不少车兵心生不满。

其中有一个叫张三的车兵,是主将中行吴的同宗亲戚。此人不但身份高贵,又是元帅的亲戚,而且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听说自己也被降为步兵,张三顿时火大了,他带着几个兄弟便去找魏舒:“战车,是勇士的生命,我只听说过要加强战车攻击力,从来没听说过要忽视战车的作用。你的决定,我是不会听从的,我们这些弟兄,都不会从战车上下来的。”

魏舒阴沉着脸,听他把牢骚发完,转头对司马冷冷道:“当众违抗军令,该如何处置?”

司马大声道:“斩首示众!”

魏舒将手一挥,几名卫兵上前,将张三五花大绑起来。早有张三的亲信去通报中行吴:“元帅,大事不好了,张将军被魏将军抓了起来,准备军法行事,您快去救他啊。”

中行吴去救了吗?没有,毁车为行,本就是自己同意的,而且他相信,在大原这个地形复杂、道路险要的地方与狄军作战,魏舒的方案是可行的。

“他如果知道我的祖上曾经也是步兵统帅,便知道步兵的意义了。阵前抗命,罪当诛,斩首示众!”中行吴冷冷看着来人。

是的,中行吴的祖上荀林父就是晋文公时代晋国历史上的三支步兵统领之一,即右行、左行、中行,荀林父也因为曾经担任过当时十二卿成员之一的中行将而以此职位为氏,形成荀氏别枝的中行氏。

现在你张三居然敢蔑视步兵?这还不是自己找死么?

张三被杀,所有的车兵们都不敢再有意见。晋军按新型阵法简单操练了一番后,魏舒指挥着这支新型军队向狄军发起了新的进攻。

进攻的套路便是诱敌。狄军见晋军居然放弃了战车,个个欣喜若狂。在狄军看来,晋军的战车是可怕的,现在你们晋军居然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与本就是擅长山地战、全部由步卒组成的自己火拼,那还不是自找死路?

而且,这样的阵法,对熟悉晋军战车阵形的狄军首领来讲,完全是一个既不象步兵方阵、也不象车兵方阵的杂交方阵,没有了强大的战车为前锋的冲击力量,你晋军拿什么跟老子打?

狄军首领指着晋军大声叫道:“晋军自寻死路,弟兄们冲啊,全歼了晋军!”

狄军全线进攻!但很快,魏舒令旗一挥,晋军方阵变阵,前锋让出道来,将狄军放进中空的方阵,方阵将狄军分割包围,已经蓄势待发的重装步兵们出击了。他们一个个身披重甲,寻常刀箭不能伤身,使用的又是最为精锐的武器,加上这些原来的车兵本就是精锐中的精锐,此时见狄军陷入阵来,个个奋勇,人人争先,狄军被杀了个北斗转南,全线溃散!

这便是对中国冷兵器时代作战模式有着极其影响的大原之役。此役,晋军根据大原的地形特点,放弃一直被认为最先进的战车,变车兵为重装步兵,重新对方阵阵形予以改进,采用诱敌进入方阵、重装步兵予以击杀的办法,重创了狄人武装!也使晋国势力向北扩展到大原。

而这个大原,正是后来的太原一带,当时的太原一带,正是后来三晋重镇晋阳。这是晋国最为重大的军事胜利之一,而晋国更是创新了历史!

从此,一种叫魏舒方阵的新的战阵诞生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方阵,是晋国名将魏舒的功劳。这位晋国上军佐,通过这次军制改革,并指挥晋军一举歼灭大原之狄人武装,取得大原之役大胜,创造了中国古代由车战向步战转变之重要标志的历史,成就了魏舒名将风采。

不但成就了魏舒的名将风采,也成就了中行吴的名将风采。必须承认,如果没有作为主帅的中行吴的大力支持,甚至在他的亲信违抗军制改革之令时,表现出了大义灭亲之决心,使得魏舒方阵得以横空出世,不得不说,中行吴间接所作的历史贡献也是显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