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50节 两个饭局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三章 晋平公 第50节 两个饭局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虢邑盟会总算结束了,楚国令尹公子围自觉这一次又是楚国人在盟会上大显风采,把晋国人牢牢压制了下去,非常得意。但他对赵武又非常欣赏,会议结束后,专门设宴招待以赵武为首的晋国代表团。

在这次会议上,公子围忍不住心中的得意,向赵武赋诗一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这首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的第一章,翻译一下大致就是“皇天伟大光辉照人间,光采卓异显现于上天。天命无常难测又难信,想要做王实属不易。象帝辛虽是嫡子受天命而为王,但到头来还是失国啊。”

赵武暗自叹了口气,他熟读诗书,哪里会不懂其中道理?这是公子围**裸想要篡权夺位的真实思想啊。这个公子围,这次参加虢邑之盟,穿着的是楚王的服饰,乘坐的是楚国规格的战车,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看来,楚国要内乱了。

楚国的内乱,实在不是赵武所想要看到的。赵武心中的楚国,就是想当年令尹屈建在时的楚国,能够真心实意与晋国坐下来谈,大家放下刀兵,平等相处,共谋世界和平。

如果这个公子围真的篡权为楚王,那自己辛辛苦苦主导的弭兵会盟,好不容易实现的世界和平,将会夭折。赵武心乱如麻,不管如何,自己还是劝他一劝吧。

于是,赵武也赋诗道:“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这首诗,取自《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宛》的第二章,意思就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人,哪怕是在饮酒时也能见其稳重。可是也有一些糊涂虫,一喝就醉,天天都在醉中活。珍惜眼前吧,谨言慎行,上天是不会再给人第二次生命的。”

赵武的意思非常直接:你公子围不要太露骨了,你现在已经是令尹了,在楚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这样都不知足吗?如果还想贪图权力富贵,那可能会遭到飞来横祸的。

但是公子围会听他的吗?当然不会,虢邑会盟后不久,楚公子围弑杀楚王郏敖,自立为王。随后,又悍然灭了陈国、蔡国,最后众叛亲离,被自己的亲兄弟公子弃疾发动兵变夺位,自己死于非命。这些故事,我们在楚国风云里讲过了。

赵武真的非常担心楚国,但他又能怎么办呢?他对叔向道:“公子围看来是要弑君夺位了,我们怎么办?”

叔向皱着眉道:“元帅,眼下楚国,楚王弱,令尹强,公子围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啊。不过,我认为,公子围就算能够夺位成功,他也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哦,太傅请指教。”赵武道。

叔向说:“用强制弱,却心安理得,这种强大不合于道义。不合于道义的强大,其灭亡必然很快。想当年,宗周之威,但一个褒姒就使它亡。公子围如果做了楚王,他就一定会更暴虐,一旦百姓起来造反,他如何能善终?所以说,凡是用强力取得君位,不合于道义,哪怕能成功也是短暂的,但公子围一定会认为这样的手段非常有效,便必然会在治国理政中经常使用,这便导致荒淫暴虐,您说会长久吗?”

赵武点点头。此时他心中想是,一旦楚国真的由这个公子围当楚王,那一定会谋求暴力争霸。而楚国要北上中原重新与晋国争霸,必然首攻郑国。不管如何,还是要加强与郑国的关系。

于是,虢邑会盟结束后,赵武率晋国代表团正式访问了郑国。

晋国中军元帅赵武来访,这对郑国来讲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那可是全世界最有权势国家的最有实权的大人物啊。郑国人当然很隆重地接待赵武,但赵武却是一个低调的人,他明确对郑国人要求一切从简。

其实赵武更希望的赶快结交象子产这样有本事、又讲礼义且善谋能断的郑国贤材。正巧,刚刚在虢邑会盟中被赵武救下的鲁国上卿叔孙豹也一起到了郑国,于是,赵武热情邀请叔孙豹一起参加。

赵武派人将自己要求一切从简的要求对郑国人讲了,但郑国人在执国大夫子皮的坚持下,还是拿出了最高规格来接待。史料记载:五献标准的宴席。

什么是五献?这是朝聘的一种礼数,即要“具五献之笾豆於幕下”,同时在宴会厅的门外要安放缶,并将酒壶放在宴会厅的桌上。缶是当时一种专门盛酒的用陶瓦作的宴会或祭祀用品。笾豆可不是什么豆,而是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的为笾,木制的为豆。这两种玩意儿一摆,就知道这个宴席是什么规格了。

当时接待国外的使者,是根据其级别来安排酒宴的。天子是从来不出访的,所以他派出的使者一般是卿级人物和公爵级别的大夫,可以享受九献规制,侯伯级别的可以享受七献规制,子男爵位的可以享受五献。

对于诸侯国来讲,在当时整个春秋江湖,有一个内定的规矩,那便是象齐国、晋国、楚国、秦国这样的大国卿级大人物,其地位相当于子爵男爵诸侯国的国君,也就是说,象赵武这样的晋国执政大臣,来郑国聘问,享受五献的酒席是符合规制的。

所以赵武还没进宴会厅,便看到了摆设在门口的缶,他知道郑国人准备隆重招待他。一般象正式的招待,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讲究,这对赵武来讲其实是不堪重负的,一整套繁文缛节下来,大家都累得不行。

赵武很不愉快,他便没有直接进入宴会厅,而到外面转了转。

子产发现了这个细节,他便对子皮讲:“赵元帅此前已经打过招呼,希望我们一切从简,我们何不安排一次农家乐,大家也不要过于拘束,那就行了。赵元帅此人幼年经历坎坷,所以待人谦逊有礼,为人极其低调,我看咱们还是不要违了他的初衷吧。”

子皮很犹豫:“但那是不符合礼制啊,能行吗?”

“这肯定行,实话讲,你我难道也不希望大家轻松自由些吗?周礼的许多规定实在是太枯燥死板了,我看,对于周礼,我们就是本着怎么对我们郑国有实际意义,我们就怎么使用。现在赵元帅既然想从简,那我们就和他来一次不需要过分讲礼的轻松接待吧。”子产非常自信。

子产重新选择了一个吃饭的地儿,去掉了一系列的繁文缛节,将郑国几位重臣都叫来,大家随便吃,随便说。

赵武非常高兴,在这场宴会上,叔孙豹专门为赵武赋了《鹊巢》这首诗,这是一首取自《诗经•国风•召南》的诗,以谢赵武救命之恩。

赵武起身对叔孙豹行礼道:“您太客气了,赵武实在不敢当啊。”

叔孙豹非常感慨,象他这样熟读诗收的牛人情不自禁又赋《采蘩》这首诗,并道:“小国献上薄礼,大国爱惜,小国岂敢不服从大国的命令?”

郑国执国大夫子皮也赋《野有死麕》的最后一章:“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是子皮赞美赵武以义安抚诸侯,从不强加非礼给诸侯。

赵武非常感动,他赋《常棣》这首诗:“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此诗取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赵武的意思就是咱们兄弟几个亲密无间,不用去在乎世俗之人如何看待!

听赵武说出这样的话,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动了,大家全都站了起来,对着赵武行礼,然后大家共同举杯道:“我们这些小国靠着您,从此不再担心了。”

这是赵武一生之中喝得最尽兴的一次酒了吧,每个人都喝得很开心。是的,酒桌上,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虚情假意,大家亲如兄弟,敞开心扉,放下心结,一切都在酒中,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难道不正是赵武辛苦一生的追求吗?世界和平,天下大同,诸侯之间,如同兄弟,和平相处,喝酒吟诗,人生当斯,夫复何求!

史料记载,酒席散后,赵武走到院外,对着皎洁如盘的月亮喃喃道:“今生今世,怕是再也不会有今晚的快乐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