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9节 不避亲仇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二章 晋悼公 第9节 不避亲仇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晋悼公率中原诸侯在鸡丘会盟,互结友好援助条约,重申中原盟约精神,发扬尊王攘夷传统,再曲梁阅兵,凯旋而归。

这位年轻晋国国君少年即位,用了短短三年时间,便使晋国上下团结一心,君臣和谐,政通人和,东服中原,南制强楚,晋国霸业呈现蒸蒸日上之势。

晋悼公非常满意,他尤其对自己的一班贤臣很满意。就说这次提拔魏绛为卿来说,一开始,晋悼公是准备任命张孟为新军佐的。但张孟辞谢道:“主公,应该让魏绛入卿吧,臣诚不如魏绛矣。魏绛之智,能胜任卿位,其仁爱忠贞不忘记利国之举,其勇敢果断无愧于公正执法,其勤奋好学不废弃先人之职。如果魏绛为卿,内外皆得平安。况且这一次,主公也瞧见了,鸡泽之会,曲梁阅兵,魏绛居官守职,严格执法,却言辞逊顺,理应得到主公重用啊。”

史料记载,晋悼公先后五次要任命张孟为卿,但张孟五次都举荐魏绛,晋悼公非常感慨,最后提拔张孟为中军司马,提拔魏绛为新军佐。

非但张孟如此,史料记载了另外一位贤臣祈奚的“举贤不避亲恶”的故事。

公元前570年夏,晋国中军尉祁奚因年岁已高,请求归老。晋悼公便问祁奚,谁最合适接替中军尉。祁奚说:“大夫解狐,为人耿直,公私分明,可当此职。”

晋悼公很吃惊,他问祁奚:“但寡人听说解狐是您的仇人啊?您怎么还举荐仇人呢?”

祁奚正色答道:“主公所问的是中军尉之职的合适人选,并没有问谁是臣的仇人。”

晋悼公非常感慨,他对祁奚这种举贤不避仇非常欣赏,再加上祁奚乃晋国三朝老臣,以公正无私而闻名天下,于是便准备任命解狐为中军尉。

谁知此时的解狐已经重病缠身,根本无法担任此要职,而且不久后便去世了。晋悼公只好再求助祁奚,希望他再推荐一位合适的人才。

祁奚道:“那就祁午吧,祁午为人忠直,办事干练,谦虚好学,应能胜任。”

晋悼公听后默不作声,过了良久才问祁奚:“但是,祁午是您的儿子,您怎么推荐自己的儿子呢?难道不担心有人因此而抵毁您吗?”

祁奚正色道:“确实,祁午是臣之子,但主公需要的是一位能够担任中军尉的人才,只要这个人能够胜任,不管是谁的儿子,都值得一用。臣细数晋国各公族子弟,认为臣之子确实比较合适,因此才大胆向主公举荐,请主公好好考察考察吧。”

晋悼公非常满意,于是便任命祁午继任中军尉。而祁午,也没有让父亲和国君失望,成了晋国历史上一位出色的中军尉。

祁奚不但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在此之前,他还举荐了自己的好友兼直接下属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晋悼公刚即位为君便任命了一批贤才,其中羊舌职是担任中军尉佐的,即祁奚的副职。羊舌职于公元前570年去世,当时晋景公便问祁奚谁来接任他的中军尉佐之职,祁奚便推荐了羊舌赤。这次在鸡泽会盟中,魏绛执法如山杀了扬干的车御,晋悼公大怒要下令诛杀魏绛,正是羊舌赤及时劝阻了晋悼公。

这便是祁奚举贤“内不避亲,外不避仇”的典故,被传为美谈。

而祁奚举存过的解狐,也是同样一位举贤不避仇的晋国大夫,留下了一个“解狐荐仇”的典故。

解狐是晋国南阳大夫,为人耿直倔强,公私分明,深得赵武的欣赏。解狐有个爱妾叫芝英,长得很漂亮,深得解狐喜爱。但解狐没想到的是,芝英居然与自己的家臣刑伯柳私通!

解狐大怒,将两人痛打了一顿后,赶出了解府。后来,赵武请解狐帮他推荐一个精明能干的家宰,解狐认为自己原来的家臣刑伯柳能够胜任,于是便推荐了推荐了刑伯柳。

刑伯柳当了赵武的家宰后,果然非常胜任,赵武十分满意,夸奖他说:“看来,解狐大夫果然没有看错人啊。”

刑伯柳这才知道是解狐推荐了自己,非常感动。自己做了对不起解狐的事,解狐却还帮助自己,自己一定要登门表示感谢。

听说刑伯柳来拜访自己,解狐叫家臣问他是因公还是因私前来拜访。刑伯柳向着解府深深作揖道:“小人今天赴府,是向大人负荆请罪来了。小人曾经投靠大人,蒙大人教诲指导,如同再生父母。但小人做了对不住大人的事,一直很愧疚。而大人不计前嫌,向赵大人举荐了小人,让小人有了用武之地,这让小人感激涕零啊。”

解狐听说是私事,拿着弓箭便走出府门,张弓搭箭便向弄伯柳射出一箭,箭擦着刑伯柳耳根而过。刑伯柳吓出了一身冷汗,解狐指着他骂道:“推荐你,那是为公,因为你能胜任。但你我之间仇怨已结,你若还不走,我今日便杀了你!”

刑伯柳这才明白,解狐虽然举荐了自己,但自己依然是解狐仇人。他只好再深深施礼后走了。

这便是解狐荐仇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晋悼公的领导下,此时的晋国,可谓是君明臣贤,不拘一格举荐人才,晋国哪有不强盛之由?

相比以前的那些血淋淋的权力斗争,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在斗啊,但现在呢?举贤不避亲,举贤不避仇,只要是有利于国家,那便积极向国君推荐!

这就带动了一股互相举荐的风气,营造了风正气清的政治生态。到后来,公元前566年,中军元帅韩厥告老,其子韩无忌晋升为卿,但韩无忌认为自己身有残疾,让给了自己的兄弟韩起。

在中军佐这个重要职位上,最有资格担任此职务的荀偃推荐了士匄,本可以递补为上军佐的栾黡推荐了韩起,晋国最高领导班子成员这种一反以前那种为了得到更高位置的权力斗争,而成了互相谦让的谦谦君子,正是晋悼公领导下的晋国政坛良好的政治生态的表现!

晋悼公时期的春秋江湖,可以说是国与国之间矛盾最为突出、战事最为频繁的时期,年轻的晋悼公在他短短的十几年国君生涯里,营造了一个强盛的霸主形势:国内政治清明,君明臣贤。对外,全面树立晋国信义,展示大国形象,中原诸侯纷纷归附,无不叹服:想当年的齐桓公又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