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一章 晋厉公 第1节 晋鲁重好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十一章 晋厉公 第1节 晋鲁重好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元前581年周历6月初7,晋景公薨,晋厉公是晋国历史上第一位受禅的国君,当然很努力。现在先君景公去世了,晋厉公得好好考虑自己的国君之道了。在考虑之前,还是先将先君的丧事给办了吧。

但就在办这个丧事的过程中,刚即位的晋厉公便做了一件很对不起人家的事,或者说是很失礼的一件事。鲁国国君鲁成公接到晋国国君薨了的讣告后,想想晋国居然要求鲁国把汶阳之地割让给了齐国,这是先君的决策,自己应该好好向这位新君给诉诉苦,这真的是咱鲁国自古以来便拥有的土地啊。

所以,根据周礼,鲁国原本只要派出一位卿大夫前往晋国吊唁即可,但鲁成公决定亲自赴晋国吊唁。

但鲁成公有一点没考虑周全,晋国这是国丧啊,你鲁国派人来吊唁是对的,但这个时候你却来说事,那便是非礼了。

晋厉公的谥号一个厉字,便可窥其性格非同一般。听说鲁国国君这个时候还要来搞事,顿时便火大了:“先扣押起来再说!”

就这样,鲁成公被强行扣押了起来。晋厉公之所以将鲁成公扣押,是因为最近春秋江湖为晋国命令鲁国向齐国割让汶阳之地一事传得沸沸扬扬,国际舆论几乎都在指责晋国。晋景公就是因此而病重的,甚至现在薨了。而这一切,本就是晋国自己搞出来的事,但晋厉公认为,这肯定是鲁国人到处在叫屈,甚至还叫屈到了晋国来!

这便是晋厉公的作派,反正已经抓过一个郑国国君了,再多一个也不多。一切等此时还在楚国聘问的籴伐回来再说。

晋景公六月去世,鲁成公七月到晋国,诸侯五月而葬,到晋景公十月下葬,鲁成公居然足足被扣押了将近五个月!这还不算,晋景公下葬时,晋厉公决定让鲁成公送葬!

也许晋国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国君下葬的许多程序规矩不大懂,觉得堂堂中原霸主下葬,你一个诸侯国君送一送是应该的,岂不知对全世界最懂周礼的鲁国人来讲,这可是莫大的耻辱!

按周礼,一个诸侯国君去世,收到讣告的诸侯国应该派一个卿大夫去吊唁,因为吊唁其实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慰问,所以级别要高一点。但诸侯国君下葬,如果两国关系好,参与送葬,那参加的比原来派去的卿大夫级别再低一级即可,一个曾经大夫甚至是一个士都没关系。因为送葬那可是纯按规定程序来,站在哪个位置,坐在哪个位置,吃什么,穿什么,何时站何时坐何时吃,怎么站怎么动怎么坐怎么吃等等,都由专业人士指导着傻瓜式去做就是。

想想看,堂堂一国之君,却要被一个专业人士指挥着做这些木偶般的动作,鲁成公又是最懂周礼的,他不生气才怪呢。整个鲁国都被全国上下的怒气给笼罩了。

对鲁国来讲,还想跟晋国搞好关系?算了吧。那,就投靠楚国去。

鲁国人正要去投靠楚国,晋国派去楚国聘问的行人籴伐回到了晋国。晋厉公忙召见籴伐:“楚国人怎么说?有意签订和平条约吗?”

籴伐答道:“主公,他们太愿意了,楚王很年轻,但非常希望实现天下和平啊。他希望晋楚两国联起手来,共同打击四夷,征讨不尊,扶助弱小呢。”

晋厉公非常高兴,他接着问:“那鲁国人是否暗中与楚国人勾结了呢?”

籴伐正色道:“主公,臣真想说呢。我们把鲁侯强行扣留在晋国长达九个月,实在是太对不起人家了。鲁国人是有些怨言,毕竟汶阳之地不是一小块地方,齐国与鲁国争来争去也有很多年了。但据臣在楚国的调查,鲁国人根本没有和楚国联系的任何举动,甚至楚国有意想与鲁国联系,也被拒绝了。”

晋厉公呆坐了半晌,原来,自己一直在对鲁国下的那些个马威,都下错了啊。

那还不快改?晋厉公立即命召见鲁成公,对鲁成公极其礼遇,赠送了大把的礼物,然后恭恭敬敬把鲁成公送回了鲁国。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前580年3月份了,鲁成公自6月份至晋国,居然被晋国强行扣留长达九个月!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晋厉公等鲁成公刚走,便派人带足礼物赴鲁国聘问。但他没想到的是,他派去的人却趁着这次外交活动为自己谋起了私利。

晋厉公派出的行人叫郤犨。郤犨是郤克的堂兄弟,晋国公族大夫,也就是说,晋国八卿中的上军佐郤锜、新军佐郤至都得叫郤犨为叔叔。此时的郤犨虽然没进入晋国八卿班子,但作为郤氏家族一重要人士,郤犨在晋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就这样,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影响晋国政坛的“三郤”终于全面登场了,他们就是郤锜、郤至、郤犨。他们掀起的春秋风云那是滔天巨浪型的,我们先来看郤犨在鲁国的这次聘问活动。

鲁国人被晋国这一顿打压,本对晋国愤愤不平,但突然见到晋国居然那么快便来聘问,心里头总算平静下来。冷静想想,鲁国与晋国毕竟都是姬姓兄弟之国,两国都是周王室需要倚重的诸侯,虽然晋国人无礼过,但咱鲁国人是讲大义的,既然人家都主动来示好,还明显带着赔礼道歉的性质,那还是跟着晋国走吧。

一切都很顺利,公元前580年周历3月24日,郤犨与鲁国人达成了一致意见,代表晋国与鲁国可以订立盟约,表示两国要世代友好,共同维持春秋秩序等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