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十章 晋景公 第13节 邲地之战(10)

在晋楚邲之战中,还涌现了许多令人感叹的故事,这里,我们慢慢说来。

赵旃虽然是一个楞头青,但也确实是一个有勇气的家伙,没有勇气,他是不敢跑到楚军营前去喝酒唱歌的。他却敢了,对于一员战将来讲,这便是勇气。不但有勇气,而且也有些智慧,并且很懂尊敬长辈。

被楚庄王追着屁股了赶了一阵后,赵旃终于逃出了险地。此时晋军已败,赵旃也只好往黄河岸边跑。

突然赵旃发现前面晋军有一乘战车抛锚了,车上坐的正是他的堂叔赵同和赵括,他们的战车车轮子坏了,于是只好抛锚。

赵旃赶紧跳下战车,大叫道:“叔父们,快,你们上我的战车。”

“那你自己呢?”赵括问。是的,战车是有标配的,超载容易翻车,赵旃将自己的战车给了赵同和赵同,自己便没了战车。在逃跑中,战车是很重要的,四马拉着的车,肯定要比两条腿的人跑得快。

“没事,我跑得快,可以轻装快跑。”赵旃大大咧咧地说,然后,抽了马屁股一鞭子,战车载着赵同和赵同就跑远了。

也许,对赵旃来讲,失去战车便意味着自己可能要死在这个血腥的战场上。赵旃不是不怕死,他是觉得很遗憾。一心想与楚军决战,结果真正的决战来了,而自己却是溃败的一方。而究晋军落败之因,反倒是自己貌似成了罪魁祸首。

赵旃很遗憾,也很不服气。这是一位勇敢的将军,他的志向便是象赵衰、赵盾这些赵氏牛人那样,成为晋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至少要成为晋国政坛上卿一级的高级领导。

但一直以来,貌似有些不得志,至今才是一个公族大夫,连军中大夫都不是。

与他同样有这心结的,便是魏锜。这便是这次大战前,魏锜和赵旃主动挑衅楚军,扮演着不服军令的角色。其实在这两位将军的心里,他们需要战功,唯有战功,才是他们今后走向更高权力位置的台阶。

尽管历史对他们在邲之战中的冒失行为作出了批评,但他们都是勇敢的将军,都有着闪光的一面。比如赵旃,将生的希望让给了自己的亲人,而自己则从容走向死亡。

但老天没有抛弃他,为避开晋军追杀,赵旃转过一片树木,正好发现晋军大夫逢伯驾车经过,车上坐着的正是逢伯的两个亲生儿子。于是便大叫“逢大夫,逢大夫”。他想搭他们的车。

上阵父子兵、兄弟兵,在春秋战场上那是很常见的,因为上战场是要有资格的,只有“国人”才有这个资格,而奴隶、农民等是没有这个资格的。这个状况,到了战国,因为战争越来越频繁,战局越来越大,所需兵力越来越多才得以改变。

逢伯其实老早看到了赵旃,但自己的车已经满员了,于是便低声对两儿子说道:“不许回头,不许答应,假装没听到。”

谁料他不叮嘱还好,一叮嘱反倒惹得俩兄弟好奇心起来:是谁啊,令父亲那么紧张?

于是,两兄弟都回了头,一看,哇,是大领导赵旃喂。于是都对父亲叫道:父亲父亲,是赵旃赵大夫在叫我们呢。

逢伯又气又急,然后便长叹一声:“天绝吾后也。”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不停车。因为如果明明知道赵旃叫了他,他不予理睬,万一赵旃苟活了下来,那他回到晋国后,肯定会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以残酷的报复。赵家人,自己怎么惹得起啊。

逢伯流着泪低声骂自己的两个儿子:“不听父亲言,吃亏在眼眼。后果你们自负吧。快下车,给赵旃大夫让位置。明天,老夫就来这里为你们收尸吧。”

赵旃上了车,逢伯的两个儿子下了车。逢伯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再骂了一句:“机灵点,老大,你一定要互相保护好老二。老二,你要听你哥的话。”

有人要问了,这个逢伯也是的,既然明明知道两个儿子会死在战场,那为何不留下一下,车上不是可以坐三人的么?

这倒要问一句了,让逢伯选择哪个儿子留下呢?

对一位父亲来讲,这样的选择是很难很难的。

看过《唐山大地震》么,在地震中,姐弟俩被埋在废墟,救援队员说只能救一个。母亲痛苦地作出了救弟弟的决定,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场景,一个母亲在绝望中作出的不得已的决定。

结果母亲没有料到,女儿最终居然还活着!而从死人堆里站起来的女儿,在母亲吐出“救弟弟”三个字的梦魇里,活了32年,那恨也纠缠了32年!

此时的逢伯只能幻想着兄弟两人都被楚军俘虏了,或者,兄弟俩人够机灵,两人互相照顾着,他们在血腥的战场中仅仅受了伤,然后躲在哪个不为人注意的地方,从而得以存活。

但一切只是他的幻想,等到战争结束后,逢伯费尽千辛万苦再回到这个战场来找自己的儿子们,但结果终归是残酷的。两兄弟身中数箭,都死于一棵大树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