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四章 晋献公 第4节 士蒍登场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四章 晋献公 第4节 士蒍登场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骊姬知道,自己的计划需要一个长期的实施过程,骊姬不停盘算着自己的计划。

这个时候,晋献公也在不停盘算着另一件事:自己这一脉显然已成为大宗了,但晋国历史上的大小宗之争导致的67年内乱,会不会重演呢?

晋献公看到的问题是现在的晋国公室力量太强大了,除了自己这一脉大宗,还有同样与自己一样源于曲沃桓叔、曲沃庄伯的众多子孙们,现在是晋国公室的小宗了。

他们许多有自己的封邑,而且随着一代代传承下来,这些子孙们,也称晋国群公子的势力越来越大。自己哪怕是再多妻妾,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群公子们的繁衍速度啊。

如果有一天,这些小宗据封邑而作乱,那晋国不是要重走那段大小宗相斗的历史旧路?想到这里,晋献公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忧君之忧,并给出解决方案,这是历史上一些牛人的厉害之处。当晋献公在担忧群公子的问题时,晋国历史上又一位牛人登场了,他便是士蒍!

士蒍,约公元前716年生,卒于公元前660年,士氏,名蒍,字子舆,晋献公时代晋国著名大夫。他的家族,后来成为晋国最伟大家族之一的士氏家族、范氏家族和随氏家族。

这样一位大牛人,我们得理一理他的家族史。在周宣王时期,周王朝里有一位叫杜伯的大夫。杜伯本姓刘,字平浓,据传是尧之子丹朱九弟的后裔。

那后来为何以杜为氏呢?我们得先讲讲晋国的前史。

晋国的前身唐国本属于刘氏,来源于刘姓鼻祖刘累。传说,刘累是夏朝时期一位大牛人,他有一门独家绝技:养龙。据传,夏帝孔甲曾经得到两头龙,而且一雌一雄,由刘累负责饲养。

刘累养龙果然有一手,孔甲帝非常满意,赐刘累“御龙氏”。

但龙也有生老病死时啊,结果,某天有一头龙死了,这可摊上大事了。刘累不敢禀报,但却用这头死龙的肉制成了龙肉羹进献给孔甲帝。

龙肉羹看来是味极美,孔甲帝吃了龙肉羹后还想吃,命令刘累再献。刘累哪里还献得出来?要不,将另一头龙也宰了?

刘累实在没法子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便逃到了河南鲁山一带隐居起来。刘累死后,其后世子孙便以刘为姓,这是中国刘姓的最早起源了。

不管如果,刘累这样的人是肯定会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的,刘累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子孙后裔仍在。到了商王朝时,刘氏被封于唐地。后来周王朝灭了商王朝,重新封了刘氏于唐地,这便是周王朝时的唐国。

我们前面讲过了,到了周成王时,唐国据国叛乱。周公姬旦亲自率王师平定了唐国之乱,然后将唐国封给了唐叔虞。后来,唐叔虞的儿子晋燮侯将唐国改成了晋国!

也就是说,本来是刘姓的唐国,现在成了姬姓的晋国,那这些刘姓人到哪里去了呢?出于对刘姓血统的尊重,原唐国的一个刘氏后裔便被周成王分封到了杜地,即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一带,建立杜国,爵位为伯爵,人称杜伯。这便是杜氏之渊源。

杜伯在周王朝中担任大夫,人长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结果周宣王有一个叫女鸠的宠妾看上了他,总是向杜伯示好,不但经常暗送秋波,还经常宣召杜伯进宫,大行勾搭引诱之为。

但她没料到杜伯却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严守君臣之礼,哪是你一个女鸠能勾搭得上的?女鸠多次勾引不成,终于恼羞成怒,于是便在周宣王面前诬告说杜伯非礼她。

周宣王当然是不相信的,但在内心却对杜伯有了一个负面的印象。有人说周宣王因此而杀了杜伯,嘿嘿,这个真的不足为信。

杜伯在朝中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督促法令的落实,周宣王当朝前期励精图治,实现了周朝中兴。但到后期却不行了,由于四处征伐,还总是被打败,终于老百姓不满了。

老百姓不满便会编童谣讥讽,当时便流行了一首“月将升,日将没;桑弓箕袋,几亡周国”的童谣。

周宣王很害怕,便下令全国禁弓矢,由上大夫杜伯专督此事。结果有一农妇因为不知道此禁令,到镐京售弓矢犯案被杀。

按理杜伯尽心履职了,周宣王也以为杀了这农妇后便是破了童谣之言,但没想到后来周宣王做了一个梦,又梦见了童谣相关情景。再加上旁边伺寝的宠妃女鸠又吹起了对杜伯不利的枕边风,于是迁怒于杜伯,于公元前785年斩杀了杜伯。

可怜杜伯被杀,其封国杜国也便意味着灭亡了,杜伯之子杜隰叔逃亡至晋国,担任晋国掌管禁令刑狱的重要官职士师。从此,其后裔以杜隰叔的官职为氏,这便是士氏之渊源。

士蒍正是杜隰叔的其中一个儿子,另一个叫杜原款,是晋国太傅,负责教导世子申生。

士蒍是士氏第一代族长,继承了父亲的士师之职,是晋国的大夫。士蒍对于其工作非常敬业,专门制订了一部士蒍之法。这部法律就被视为后来晋国法治建设的先河,成为晋国刑法的模板。

作为晋献公的股肱之臣,士蒍又以极富智谋而深得晋献公赏识。这一次,士蒍知道晋献公担忧着群公子势力过强的问题,他便对晋献公说:“主公之忧甚是,但群公子势大,不可急一时,宜缓图,更宜一并解决之。”

晋献公道:“士师所言甚是,但何为缓图,何为一并解决之?”

士蒍道:“主公若完全信任臣,请给臣几年时间,臣保证一并解决群公子问题。”

“士师办事,寡人放心。有何要求,尽管提就是了。”晋献公非常高兴。

“现在没有,有需要时臣定直言相告。”士蒍笑了。

士蒍的心中,早就有了一个既定群公子之患又为他的士氏家族争得长远发展之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