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八章 晋灵公 第27节 赵穿为质

春秋之晋国风云 第八章 晋灵公 第27节 赵穿为质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盾这一次向郑国派出的人质是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堂兄弟,晋国先君晋襄公的女婿赵穿。另一个人也是晋国公室的一位女婿,史料未载明他是哪个家族的,只知道他的名是池,所以记录为公婿池。

但有人认为公婿池是晋灵公的女婿,这个笔者要产生怀疑了,因为当时是晋灵公即位才第10年,晋灵公4岁即位,过了10年,无非是14岁而已,哪来女婿?

好在这个公婿池在春秋历史上也就昙花一现,我们也就不必计较了。

代表晋国出使郑国的是大夫巩朔。好了,这里又出现一个新的家族了,巩氏家族,我们得讲讲。

晋国的巩氏家族源于天子姬姓。曾经有一个叫巩国的内诸侯,伯爵,其后裔以国为氏,这便是巩氏的渊源之一。

巩氏后来有一支流落到了晋国,凭着高贵的出身,在晋国站稳了脚跟。到晋灵公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巩氏家族。此时的族长是巩朔,晋国大夫。

这里再讲讲人质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沦为人质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往往是一个人或若干人被坏蛋分子给劫持了,用于坏蛋要胁有关当事人或者有关部门获得一些利益。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人质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的。当时的人质一般都是国君之子,所以当时也叫“质子”。

质子往往是诸侯国之间结盟所用,表示互相信任,双方互派质子至对方国家的都城。虽然身份地位很高,但一旦沦为人质,那自由权受到很大的限制,可以说基本没有自由权,不能轻易离开所质之间。

所以,被选作当质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要求这个质子为国家作出必要的牺牲,也是质子为国家立功的表现。这一次赵盾之所以让赵穿去郑国当人质,目的就是为了让赵穿立功。

之所以让赵穿立功,是因为赵氏家族此时的势力极其强大。而赵穿虽然已经多次在春秋江湖露脸了,但他总表现出把事情搞砸的那种。比如在河曲之战时,就是这个赵穿违反军令,自己率部主动出击晋军,结果将臾骈的疲秦之计给搞砸了。

在臾骈提出连夜攻击秦军以防秦军逃窜的方案时,又是这个赵穿,伙同当时的下军佐胥甲,打着做人要光明正大的口号,将传令官堵在中军帐门口,结果失去了攻击秦军的最佳机会。

赵盾不是不知道,河曲之战晋军未能取胜,直接原因就在于赵穿与胥甲,难道不需要追究责任么?当然要追究!但赵穿那可是自己的堂兄弟啊,而且对自己又是无比的忠心,是自己最重要最可靠的倚重力量之一,又是晋国公室女婿,他怎么也下不了手去处罚赵穿。

赵盾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的。他认为,如果让赵穿能够为晋国立下大功一件,那便可以将功抵过。只要赵穿的这个历史污点抹平了,那赵盾便可以为赵穿升官进爵。

因为全面掌握晋国国政的赵盾,他已经看到了有史以来赵氏家族进一步强大的机会,这个我们放到后面详细讲。这个机会,必须要给赵穿留一份,那就需要赵穿立功。

与郑国之间加强关系,双方互派质子。由于晋灵公还是一个少年,不可能有儿子,那按理应该派出公子。但我们知道,晋国的群公子都已经在国外,当然,都不是质子,而是晋国的规定,除世子外,其余公子都要留在国外。

既然国内没有公子,那只好委屈公主了,而公主又不可能成为质子,于是只好是公主的老公即公婿去当这个质子。

由于人家郑国送来的可是正儿八经的公子,这次甚至送来的是郑国的未来国君、世子姬夷,外带一名公族子弟石楚,本着质子同等性原则,晋国一下子送去俩公婿!

如果双方互送质子能够持续下去,那可能春秋江湖局势会按现在这个样子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晋国希望看到的局势:中原诸侯都归统于晋国,秦国独自在西陲寂寞,楚国国内还在内乱。

但江湖局势的变化之快是令人目不暇接的,郑国与晋国互换质子仅仅过了两年,即公元前608年,三年不鸣的楚国向天下诸侯发出了尖利的鸣叫!楚国重新出来行走江湖了,楚庄王沉寂三年后,一举平定国内叛,并灭亡了强大的庸国,然后,将目光射向了中原。

郑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此时的郑穆公知道从此郑国将在楚国和晋国之间必须选择一头了。经过激烈的内部研究与争吵,最终郑国确定了新的国策:跟着楚国走。

是的,晋国人太**了,根本不讲什么江湖道义,讨伐宋国,结果宋国人送上贿赂便没下文了;讨伐齐国,齐国人送上贿赂便没了下文。这样的盟主算什么东西?

公元前608年,郑国宣布背弃晋国,投向楚国的怀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