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七章 晋襄公 第7章 晋襄公 第1节 垂拱而治

公元前628年,晋国历史上最令人称道的一代霸主晋文公薨,享年71岁。世子姬欢顺利继位,史称晋襄公。

晋襄公姬欢,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21年,在他短暂的8年在位期间,承续了父亲晋文公所创立的晋国霸业,是晋国历史上又一位响当当的国君,史称文襄霸业。

晋襄公生母为逼姞,来自于逼国,这里要讲讲姞姓。这是一个远古姓氏,据说黄帝曾经赐封过12个基本姓氏,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其中之一便是姞姓,是一个体现母系社会特征的古姓,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晋文公的九位夫人都很贤惠,本来逼姞在夫人排位中排在第四名,但由于其子姬欢被立为世子,所以排在本第二位晋文公夫人杜祁主动让位给她,这也算是与晋文公相关的一段佳话了。

刚即位的晋襄公,坐拥一大笔晋文公留下的君主遗产,这便是一个军力超强、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疆域辽阔、人才济济、威望无上的中原霸主。

能够继承这样遗产的晋襄公是幸运的,晋襄公的治国理政已全面由晋国的先辈们帮他夯实了基础。他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晋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国君。

史料记载,晋襄公“垂拱而治”,什么意思?就相当于后来西汉初年的“萧规曹随”。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西汉政治家曹参,在接替萧何当上了西汉的第二任相国后,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便是治国理政的一切都按原来的那样去做,而原来的那样,就是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那一套。

晋襄公的“垂拱而治”,就是完全按照父亲晋文公在世时的那一套去治国理政,所用的法律规章、选人用人、军事外交和经济政策等等,一切的一切,就照搬照抄。

因为晋襄公很清楚,父亲晋文公为晋国所做的一切,都是被实践证明了完全符合这个时候晋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的。

再加上晋襄公本人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他不象父亲那样睚眦必报,也不象父亲那样手腕强硬,更不需要象父亲那样患得患失,他就安心做好他的国君,而晋国,自然有着一大批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帮他治理。

这一大批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我们这里再提一提,因为这些人都将与晋襄公一起,演绎着晋国的璀璨春秋故事。

首先当然是晋国十卿。中军帅佐先轸、郤溱;上军帅佐狐毛、狐偃;下军帅佐栾枝、胥臣;新上军帅佐赵衰、箕郑;新下军帅佐胥婴、先都。

这些牛人组成了晋国执政的高级领导班子,当然,这些牛人我们在讲晋文公的故事中已经全面介绍过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象箕郑、胥婴、先都等人,是晋文公在去年时刚提拔的,其用意便是重用了一批世子的人,而这个世子便是如今的晋襄公。

晋文公文韬武略,在他掌舵晋国的最后两年里,他已经考虑到了为自己的儿子晋襄公执政作好人事上的铺垫。

接下来便是上大夫、大夫级别的,当时晋国比较有名的主要有荀林父、屠岸击、先蔑,这三人都曾经是晋军三行将。还有贾佗、魏犨、郤步扬、韩简、梁繇靡、家仆徒、孙伯纠等老一批晋文公时代的人材,而此时士会、郤缺、赵盾、先且居、狐射姑等人也均出道。

这些牛人,我们都会一个个讲到他们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