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六章 晋文公 第6章 晋文公 第44节 文公救宋

这是先轸期望中的战争,只是谁也没想到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城濮之战,敌对的双方楚国和晋国貌似一开始都没想到中国历史会有这么一场大战!战争并不是晋国挑起的,也不是楚国挑起的,而是那个最讲礼仪的中原老牌诸侯鲁国挑起的!

鲁国是迫于无奈,因为他的强大的邻居齐国给鲁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来,山东大地上这两大传统老牌诸侯已经和好,甚至还结成了亲家。只是由于在齐襄公去世后,鲁国在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之间的夺位之争中站到了公子纠一边,结果站错了队。

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两国因此大打出手,齐国先赢了一场葛延之战,然后鲁国又赢了一场长勺之战,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鼻青脸肿的。

但齐国毕竟是进入到了齐桓公时代,那是春秋首霸啊,鲁国最终不得不屈从于齐国,而且屈从得很彻底,甚至齐桓公北伐山戎时,鲁国是帮着齐国看着齐国的南大门的。

齐桓公去世后,鲁国为了改善与另外一个邻居莒国的关系,在卫国的调停下,双方和解。但这事引起了齐国的不满,齐国国君齐孝公认为,齐国虽然经历了父亲齐桓公去世后的一场内乱,但齐国仍旧是春秋诸侯之长,周边诸侯的事应该由齐国来牵头,你鲁国居然不经过齐国的允许便私自搞结盟,这还了得?

齐孝公发兵讨伐鲁国,连续出兵几次,双方又互相扭打在一起。但毕竟是齐国国力强劲,鲁国人哪吃得消?鲁国人立即采取了几条措施:第一,继续作好保家卫国的准备。第二,派人向齐国求和。第三,派人向楚国求援!

为什么要派人向楚国求援?鲁国认为,现在整个春秋江湖,就楚国的肌肉是最强劲的。如果楚国能够出兵,给予齐国一些压力,那齐国便会减轻对鲁国的压力。国与国之间嘛,应该讲个战略平衡。

而且,鲁国人相信楚国是一定会给齐国压力的,因为齐国手头上有一枚棋子,那便是齐桓公的其中一个儿子公子雍。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乱,公子雍流亡到了楚国,楚国人也希望能够帮助这位公子雍当上齐国国君的。

而唆使楚国出兵最好的理由便是宋国的事了。因为现在齐国国君齐孝公正是由宋国扶持上位的,齐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的铁。而楚国与宋国曾经爆发过涨水之战,宋国被楚国打得满地找牙,成为世仇。

但宋国人是很有个性的,对于楚国不讲战争礼仪取得泓水之役的胜利相当愤怒,非但不服楚国,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整个宋国公族青年子弟基本在泓水之役中战死的话,宋国说不定还会主动进攻楚国。

鲁国人的情报工作做得相当精细,他们知道楚国有一位好战的主,那便是令尹成得臣。成得臣个性张扬,他担任令尹一职,是有些争议的,成得臣需要更多的胜利来证明自己,巩固自己的令尹之位,所以他需要战争。

鲁国人去对成得臣讲,说宋国现在与齐国打得火热,对楚国极大不满,楚国虽然战胜过宋国,但却根本没让宋国服气。堂堂春秋第一强国的楚国,居然没令宋国臣服,这说起来实在有损大楚威名。而且,现在齐国也有意与楚国作对,希望楚国要引起重视啊。

楚国令尹成得臣正需要鲁国的这些信息,他对楚成王的影响力当然是大的。于是,公元前633年,楚军出动了。楚成王亲自率军讨伐宋国,在讨伐途中,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齐国的谷邑,将齐国流亡公子姜雍送到了谷邑。

然后,大军继续北上,于公元前633年冬包围了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宋国虽然嘴巴上不服楚国,但在楚国大兵面前也不敢轻敌,两条措施:一是全民皆兵,据商丘城坚墙高固守不出。二是紧急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接到宋国求援信,将眉头皱成了川字:宋国对自己有大恩呐,想当年自己流亡时,宋国国君宋襄公那是对自己极其照顾,送了多少礼物啊。自己也曾经对宋襄公讲过,如果自己能够回晋国当上国君,那今后宋国的事便是自己的事。

但楚国对自己也不薄啊,自己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对自己的礼遇一点也不比宋国差,也算是自己的恩人了。现在好了,两个恩人打起来了,一个恩人要自己帮忙,自己帮还是不帮?

那就召开六卿扩大会议商定此事吧。会议议题原本只有一个:对宋国,救还是不救?

讨论是很激烈的,反对出兵救宋的几位同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晋国三军刚建,晋文公即位也不久,国内也不能说完全太平,晋军的实力与楚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据可靠情报,楚国不但主力尽出,而且还联合了陈国、蔡国、郑国、许国等诸侯国,鲁国虽然没有出兵,但已经参与了由楚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城下举行的盟誓。

救宋,意味着晋国与这些诸侯尤其是楚国为敌,如果被楚国联军打败,那晋国从此再也不要在江湖上混了。

狐偃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他轻咳了一声道:“如果真打败了,那大不了退守临汾,凭地理优势拒守,总是不成问题的。”

很显然,狐偃的意思就是要救宋国。先轸更是朗声道:“宋国与主公有大恩,不救宋,则是忘恩负义。楚国虽然也有恩于主公,但毕竟那是蛮夷之国,想当年交好主公,也是别有目的,与宋国不可同日而语。况且,先前我们已经与楚国在鄀国打过一仗了,此仇楚国人也一定记着。晋楚之是既然迟早有一战,那就战吧。”

先轸的意思也很直接,不但要救宋,而且要作好与楚国开战的准备。

救宋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晋文公仍旧忧心冲冲,这毕竟是自己的晋国,打败了那极有可能会遭到楚国的强劲讨伐,国破身死都有可能。

狐偃道:“主公不必忧虑,我们要救宋,但尽量避开楚军即可。”

避开楚军去救宋?这怎么可能?狐偃看着大家一脸懵逼的样子,笑了笑道:“主公,臣建议我们去讨伐曹国,因为曹国一直跟着楚国转,而我们讨伐曹国是有绝对的理由的,想当年曹国对主公您大不敬,严重违反礼仪。我们奉天子讨伐不遵就可以了。曹国受到攻击,那楚国必定来救。楚国来救,必定从宋国分兵甚至撤军,那我们便实现了救援宋国的战略意图了。”

围曹救宋!妙啊,救援宋国,并不一定要与楚国硬碰硬,只要宋国之围一解,这便意味着晋国在与楚国的争锋中取得了胜利!

“晋国欲立威称霸,就在今天!”先轸非常高兴,他立即附和,并对狐偃之策作了补充:“主公,曹国国小,直接灭之都有可能,如果楚国仍不从宋国撤军,那我们便继续讨伐卫国。因为卫国也曾经大不敬,想当年主公流离失所,卫国居然冷漠无情,也是严重违反礼制的,有这一条,讨伐卫国的理由也够充分了。卫国同样是楚国的死党,曹国、卫国连续受到咱晋国的压力,楚国还不来救才怪哩。”

赵衰虽然不是六卿之一,但列席了此次会议,他也笑道:“如果连续讨伐了曹、卫两国,楚国还不来救,那我们便继续教训郑国,直到把楚军逼到撤军来救为止。到时宋国之围一解,我们便打道回府!”

是的,楚国有意逐鹿中原,现在中原诸国几乎都成了楚国的小弟,晋国连续打击你三个小弟,楚国当然是坐不住的。

战略目的很明确:救宋国。战术目的也很明确:迫使楚军从宋国撤军。具体战术则是围曹围卫围郑而救宋!

那就这样定了吧。公元前632年春,晋文公亲率晋三军讨伐曹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