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六章 晋文公 第6章 晋文公 第40节 始作三军

在郭偃改革思想影响下,晋文公还对晋国的军队作了改革。前面我们讲过,晋国初封时,一直到晋献公之前,晋国是根据规制算是小国,允许设置一军,大约是12500人。到了晋献公时,晋国成了中等国家,于是晋献公设置了两军,上军和下军。现在到了晋文公时代了,由于晋国实行了州兵制,同时又增加了不少地盘,所以晋文公决定增设一军,史称“晋作三军”。

哪三军?中军,上军,下军。三军各设一帅一佐,即一员主将一员副将,再配合司马一名,军中大夫若干名。兵源充足,作三军不成问题,关键是三军将佐由哪些人来担任,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国家层面的领导班子人事问题。

郭偃的用人制度改革使晋国自晋文公时代开始,首创三军将佐为卿、中军元帅执政制度,中军元帅即相当于齐国的相国、楚国的令尹,担负起执政大任。而整个执政班子便是三军将佐,按照排名具体是中军帅、中军佐;上军帅、上军佐;下军帅,下军佐。

也就是说,军政是统一的,平时治理国家,战时统领军队。而要注意的是这三军,都是以战车为主的军队。当时中原诸国普遍以战车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军力,以“乘”为单位,每乘战车标配三人,其中一人驾车,左、中、后各24兵士,即标配是一乘战车75兵士。那一军大约是165乘左右战车,约12500人。

现在,晋文公得考虑晋国的卿级领导班子人事安排问题了,晋文公专门找了赵衰来商议人事问题。

赵衰,嬴姓,赵氏,字子余,是当时晋文公最信任的朋友,也是晋文公的老师,还是晋文公的连襟,还有一个身份是晋文公的女婿,被历史定性为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

两人商议了几天后,最终定下人事名单:

中军帅,郤縠;中军佐,郤溱。上军帅,狐毛;上军佐,狐偃。下军帅栾枝,下军佐,先轸。这六人分任各军将佐,也就意味着六人都进入了卿大夫阶层,相当于后世的内阁,或者说中常委,组成了晋国自国君晋文公以下的执政团队。

这是一份非常值得研究的用人名单,在这次晋文公的重要人事任命中,至少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体现了用人上的“尚贤”理念。这正是郭偃改革的一个重点,用人上要将“亲亲”理念与“尚贤”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亲的理念,体现在晋文公使用了他所信任的狐家兄弟和先轸,这是一直追随他并且忠心耿耿。

尚贤理念,体现在他并没有清一色使用所谓自己最信任的人,包括胥臣、赵衰等人,而是使用了郤氏家族和栾氏家族的人。因为经过考察,郤縠、郤溱两兄弟和栾枝都是极贤的人,德行广布,受到晋国国人的好评。

第二,体现了用人上的“平衡”理念。一国之君其实并不那么好当,在用人上,如果考虑不周,极有可能引发政局动荡。晋文公在晋国高级领导干部任命上,绝对体现了“国内派”与“留洋派”、自己人与非自己人的平衡。

晋文公长达19年的流亡生涯,一大批牛人跟着他,这些人包括狐氏兄弟、赵衰、先轸、胥臣等等应该算是留洋派,留洋派全部都是晋文公的“自己人”。

而晋国国内也是有着许多贤才的,而且,有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晋文公需要防范的人,如郤氏家族。我们知道,晋文公刚即位时,郤氏家族的族长郤芮便曾经阴谋想烧死晋文公,后被秦穆公诱杀。所以郤氏家族是一个刚刚被晋文公制裁过的家族,晋文公防范都来不及,一般的人怎么敢重用这个家族的人?

但晋文公不但重用,而且是高度重用,居然将整个中军都交给了郤家兄弟。这里必须再强调一点的是,中军元帅这个执政,相当于国务院总理,或者说相国,位高权重!晋文公用人上的器量胸襟迅速赢得了绝大多数晋国人的高度赞扬,尤其是郤氏家族,他们本是惶恐不安,此时得到如此重用,简直是不敢相信。那怎么报答国君之信任?肝脑涂地躹躬尽瘁死而后已吧!

第三,体现了晋文公的为君“有术”!一定的君王之术,可以令君王实现名利双收。在这次人事安排上,晋文公给人的印象是公平、豁达、尚贤,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晋国,所以得到了晋国人的高度评价。但其实这些人我们一个一个分析一下,便会发现,其实这些人都是晋文公值得信赖的人,什么郤氏家族,什么国内派,那都是一个表象,实质上,他们都是晋文公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