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六章 晋文公 第6章 晋文公 第36节 文公取地

解决了阳樊征地难问题,现在看原邑。原邑是晋文公与赵衰亲自办在差,结果这里碰到了更大的难题。原来,赵衰去原城办理土地交割手续,而原城的守将是王族的姬贯,曾被封在原邑,伯爵,所以叫原伯贯。原伯贯曾是周王朝的卿士,但他在平定王子带的叛乱中因失败而受到了问责处理:收回其原邑封地。

原伯贯本就一肚子火,现在见晋国佬来交割原邑,便放出谣言:“大家注意啦,晋国佬很凶哦,他们在阳樊还屠了城呢。”

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老百姓都认定了:原来晋国佬这么狠毒啊,怪不得晋国很多是狄戎人来着,如果以后原邑属于晋国了,那咱老百姓岂不是要倒八辈子血霉了?

于是,全城百姓同仇敌忾,拼死守城,不待见晋国使者。赵衰在城下,有理说不清,只好去见晋文公诉苦。晋文公一听:这乍整?真的打的话,那可是将来自己的子民哦。但如果不打的话,那这已经属于自己的土地,自己不稳稳拿住了,岂不贻笑大方?

这些家伙,如果不给点颜色,还真叫寡人是病猫了。打下原邑,给那个原伯贯治个重罪,晋文公下定了决心。赵衰及时制止了晋文公的冲动,赵衰说:“主公,原邑百姓之所以不愿归晋,是被谣言所害了。如果我们表示出足够的诚意,让原邑百姓知道主公你是非常讲信义的,那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到时原邑之地一定会顺利交割的。”

晋文公问:“怎么个表示诚意法?”

赵衰道:“我们公开对原邑军民讲,我们等三天,三天后如果原邑还真的不愿签订协议,那我们就不要原邑了,直接回晋国。”

晋文公便听了赵衰的话。于是,两边都知道,三天为期限。到了第三天,晋军所带来的干粮都吃得差不多了,而这个时候,由于晋军一直未攻城,而阳樊那这的消息也已传来,晋军根本没屠城,反而是让阳樊的人民自己决定去向,所以谣言也慢慢不攻自破了。于是,原邑中便有人偷偷从城里跑出来对晋文公说:“我们原邑的百姓现在都知道晋军其实并没有在阳樊屠城,都知道被原伯贯这家伙给骗了,所以很多人愿意归顺晋国了。”

晋文公说:“我们既然说过以三天为期限,现在三天既然已经到了,那我们便要遵守诺言,马上便退兵了。”晋文公下令退兵。这下子,原邑百姓真的对晋文公刮目相看了:原来,晋侯真的是讲信义的很啊,这样的有道之君,那正是咱原邑人民衷心拥戴的。于是,史上以一种最奇怪的方法结束战争的现象出现了:一边,入侵者正在退兵;一边,守了三天的守军纷纷跑出来求入侵者:你们别走了,我们投降了。

原伯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情形,知道再谈什么强做钉子户已经是一个笑话了,只好长叹一声,出城投降。而且,这个出城投降,并非是我们常见的或者可以想象的那样,一边攻城军队齐整列队,将帅威风凛凛,一边守城方大开城门,主将率残兵出来投降。这个投降是攻城军队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守城主将率着军民狂追三十里才终于追上攻城主将,气喘吁吁地表示投降。

啃下了阳樊和原邑这两个钉子户,攒茅和温邑那里便没问题了。颠颉和栾枝的差使非常顺利,攒茅和温邑的军民听说晋国来收地了,非常配合,非但爽快地签了征地协议,还准备了美酒佳肴来慰劳上级领导。

晋文公就这样,顺利收了四城土地,使晋国实力大增。以上所描写的,基本参照于冯梦龙先生的《东周列国志》。而之所以要写这一出,是想说明一件事:虽然诸侯们翅膀硬了,在春秋江湖里争霸称雄,周王朝可以赏赐给这些强壮的臣子也只有土地这点点家底。而当这些家底一点点被败掉时,还是有许多人是同情王室的,哪怕你天子做人情送掉这些土地,但这些土地上的人民,是非常想念当年西周刚建立王朝时的真正的天子号令诸侯的日子,在内心是非常希望王室能够振兴,希望中原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的。而这样的日子,随着历史一页页翻过去已经不可能重来了,周王室再也不是依靠了。中原百姓,只能是随着各诸侯们的争霸择主而栖。

而象阳樊、原邑等地百姓,虽然大家在故国面前对周天子不怎么待见,但在其他诸侯面前,他们仍旧是心系周天子。所以才会有晋文公接收四邑而出现的对抗行动,而晋文公最终顺利取得四邑,正是因为他采取了想当年与郑国截然不同的办法:攻心为上!

想当年,郑国接收原苏国的12邑,同样面临着对抗,但郑国只知道打打杀杀,所以人家不服,不服便不给。晋文公虽然一开始也有过军事行动,但他很快发现,对中原百性,单纯靠军事行动不行,必须以德服人,以信义服人,实践证明,这一招是成功的。晋国不但接收了4邑,而且也收服了原苏地的人心,使大家认为晋国确实是今后百姓的依靠。而晋国,是否能够真正成为中原百姓的依靠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