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后她只想辞职 > 第143章 说服百里轩

皇后她只想辞职 第143章 说服百里轩

作者:长风破孤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9: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醒了就别装睡了?”王彦见吴氏在装睡,直接揭穿道。

“我恨不得喝你血、吃你肉,只是无奈我只是个妇道人家根本敌不过你,如今落在你手上,你给个痛快,好让我去黄泉下与夫君相聚。”吴氏仍闭着眼,眼角横流的泪水暴露了对方的不甘。

“你怀孕了,三个月啦!你还打算带着孩子一起去见你夫君吗?”王彦盯着吴氏问道。

“你说什么?”吴氏惊起,眼神复杂,语气中充满着不可置信。接着,她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

她马上为自己搭脉,不一会她也终于确信自己是真有了。

她和夫君结婚几十载都没有任何子嗣和,她以为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做母亲了。

可是现在竟然在自己一心求死好跟随夫君的脚步的时候,自己竟然怀了遗腹子,这令她如死灰的心隐隐复燃。

王彦见状直接在吴氏床前跪下,认认真真磕了十个响头,一番折腾下去头皮血迹斑斑。

“你这是做什么?”吴氏别过头,不想让自己心软。

眼前这人是导致自己夫君被害的罪魁祸首,区区十个响头怎能抵得了夫君的鲜活生命?

“吴夫人,此事皆因我而起,我知道如今这般做派消不了你心头之恨。只是悲剧已经发生,我们都无法挽回。还望吴夫人你能够好好活下去,给你给孩子一条生路。”王彦情之切切劝道。

房间陷入一阵沉默当中。

良久,吴氏转过头来,面色苍白地盯着王彦道:“你打算怎么安排我们?”

眼前的人说这些话,做这些事,吴氏心知无非是想让自己息事宁人、不再纠葛。

如果自己是一个人她绝对会和现任侯爷他们不死不休,可是如今她肚子里还有夫君的骨肉,她便没有权利和他们纠缠到底。

为了孩子她也得退一步,让她和孩子两人日后能平安度日,她也需逼着自己向对方谋求生路。

这样做很屈辱,也对不起先夫,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她一个妇道人家除了低头,还能做什么?

听到对方这么问,王彦长吁一口气。

只要能开口就说明有商量的余地,她不怕对方开口提什么惊人条件,怕就怕对方沉默下去,还是想来个鱼死网破。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只要是我能满足的,我一定做到。”王彦郑重允诺。

“哼,你们这些人怕是处理这种事情已经得心应手了吧?”吴氏见王彦爽快应承,忍不住出言讥讽。

王彦沉默以对,这时候对方想打打口炮,她也是能理解的。

“给我500两纹银,还有在信都城郊买一所二进院的屋子,20亩良田。”吴氏已经按照自己能想象的最大利益去索要了。

500两加一个屋子和20亩良田可以保障她们孤儿寡母日后吃住不愁。

“行。我这就着管家去办理,最迟明天你要的全都会到你手上。不过……”王彦迟疑地欲言又止。

“你放心,你的事我会守口如瓶,至于先夫的仇也到此为止。我只想日后带着孩子平平安安长大。”吴氏以为王彦还担心她会显露其秘密和寻仇,率先保证道。

在王彦没来之前其实吴氏在床上已经想清楚了,她的仇人是现任的侯爷,权势滔天,岂是她一个女子能奈何得了的?就算把自己搭上也是蚍蜉撼大树,徒劳无功而已。

更何况她现在还有夫君的骨肉,她如今只想平平安安把孩子养大,以慰先夫的在天之灵。

“不是这个,我是想问吴夫人是需要500两现银还是银票?”王彦笑着道。

吴氏拿了钱,王彦自然不会担心对方还出去乱说。这冀州好歹也是百里轩的地盘,若是她还敢乱说,自己能不计较,怕是百里轩也容不了她的。

“还是现银吧,我自己会一点点存进银庄的,不用你费心。”吴氏并不相信王彦,银子还是攥在自己手里安心。

“行,一切会如你所愿的。”王彦点头,起身后去叫柳管家安排一番。

还好吴氏晕的够久,那老夫人的20万两在不久前陆陆续续地拉进了别苑,所以500两对现在的王彦只是九牛一毛。

就是买屋子比较麻烦,而且时间太短,王彦做不到,便只有叫柳管家帮忙了。

大概又等了半天左右,王彦才等来柳管家的一切办妥的消息。

于是王彦让柳管家带着银子用马车护送吴氏去新买好并安置妥当的别苑去了。

一条人命,500两银子,一套宅院和20亩良田就被王彦这样买断。

这天王彦一夜无眠,她终于知道原来自己也有这冷心冷情的一面。

第二天清晨,王彦起来的第一件事就叫柳管家去把百里轩请到别苑来,说她有要事相商。

柳管家去请百里轩,百里轩闻言很是开心。

这是第一次王彦主动邀请自己去别苑,他再三地要阿旭帮他整理衣冠,生怕落在王彦眼里衣冠不整的形象。

百里轩兴冲冲地带着阿旭赶到别苑,走进内院时,仆人已经全部被王彦支走。

只有王彦一人在院子里支了口大锅,锅里煮着豆子,锅下燃着豆萁,王彦忙得不亦乐乎。

百里轩见到这般场景本来开心的脸色立马阴沉下来,眼睛燃着怒火,蓄势待发。

“少爷?”阿旭担忧地叫了一声。

“阿旭,你下去。还有叫别苑的下人没有我的命令一律都不许进内院,否则格杀勿论。”百里轩阴狠道。

“是,少爷!”阿旭担忧地看着视若无睹的王彦,慢慢退了下去。

“子安,你这是何意?”百里轩几次深呼吸后才缓缓道,他在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怒火。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懿德,我想问你想如何?”王彦先是背诵了一下曹植的《七步诗》,然后反问百里轩道。

“这是我的家事你无需管。”百里轩不想和王彦探讨那些,直接生硬道。

“你祖母昨天带了吴大夫的娘子来别苑一趟。”

“什么?你知道啦?”百里轩有些心虚。

其实命令阿旭干掉吴大夫,百里轩多多少少有些理亏的。

人家是来治病救人的,可你却因为某些原因把人家灭口,凡是有点良心的人都会认为此事做的实在不厚道。

只是为了让王彦的身份不外泄,他也是费尽心思,至于做的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也顾不了许多。

“百里轩,吴大夫、迎春园近百口人还有你的两位哥哥,你是想叫我在白骨累累堆积而成的路上,心安理得的走着吗?”王彦有些痛心疾首道。

她心理再强大也受不了这个啊!

“我二哥和三哥并不全部因为你才拿下他们,你不用把这事揽在自己身上。”

百里轩默认吴大夫和迎春园的罪行,但二哥和三哥有王彦的原因,但更多的只是自己要收拾他们,早晚而已,只是都不幸和子安的事碰上了?

“懿德,侯爷给你取这字不就是希望你谨守操行,能够做个勤政爱民的好侯爷而已。可是你现在你看看你自己?杀害无辜,屠戮百姓,残害手足,桩桩件件,怕是侯爷在天之灵都不得安息。”王彦指责道。

“够了,小安子别以为我宠你,你就能无法无天了。你知道什么?对,我是杀害无辜吴大夫了,可那迎春园的那些败类算百姓吗?我那是替天行道好不好?而且二哥他们所做所为你难道不知吗?他们死不足惜。”百里轩被王彦给惹火了,直接步步紧逼质问王彦。

“哼,百里轩你现在是冀州侯。迎春园的那些人有罪,但他们有些罪不至死。而且冀州有它的司法,你可以把他们抓起来按律处理,何至于私下把人赶尽杀绝?你二哥和三哥虽然有错,可你们是兄弟手足,若你杀了他们,你让世人如何看你?背负弑兄骂名你以后怎么以德服人?你的所作所为只会让百姓觉得你是个残暴不仁,六亲不认的冷血杀手,以后你怎么管理封地?难道你以杀止杀,杀到人人怕你吗?难道你想让冀州和幽州百姓人人自危,逃往他地吗?难道你想看到冀幽两轴毁在你手里,百里家数十年的心血毁在你手里吗?”

王彦一口气说完,十分地解气,人噌噌的往大厅走去,给自己倒了一大杯水灌了下去。

百里轩此时也跟着走了进来。

“子安,那你说我该怎么办?”百里轩有些无助地看着王彦。

这段时间他只顾发泄着自己的怨气和护着王彦,他真没想到事情能有子安说的那般严重。

“懿德,你做事别任性而为,多找些贤良的谋士放在身边,大家多商量,慎重而为。你一个侯爷如果要处置某人,那也得依法而行,滥用职权这是上位者的大忌。至于你二哥他们,好歹手足兄弟,即使再不喜欢,表面的功夫你也得做圆了。兄弟不和传到其他诸侯耳里,说不定会趁机作乱也说不定。”

王彦看了看萎靡的百里轩,知道这人对百里麟他们还是不想放人,于是笑道:“汉武帝曾经用‘推恩令’让诸侯势力瓦解,被人称赞乃无解的阳谋。难道你就不会用阳谋让你对你屈服,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子安,你的意思是?”百里轩闻言,知道王彦心中肯定有计谋了,眼睛一亮,赶紧问道。

“二公子和三公子家都在冀州,妻子儿女俱在信都,二公子还刚刚新添了一子,难道你就不会把她们接进侯府好好照料。听说高句丽还有残余势力在幽州盘旋,你可着令二公子他们在前去杀敌为侯爷他们报仇雪恨。如此一来二公子他们在外,其妻子儿女在信都,他们又岂敢轻举妄动?”王彦把自己的谋划说出。

虽然这计划有点缺德,但应该实用。

这三兄弟,侯爷被高句丽杀害,不图谋为父报仇,而只想着信都内斗,真是让人看不起。

“子安,君父的仇我有记着,只是……”

“只是没钱了吧?”王彦接着百里轩的话道。

“你怎么知道?”百里轩哑然。

“你有放在书房的一些账本我看了,自然知道。朝廷又不发军饷,老侯爷之前心善,对百姓多免除税賦,导致侯府财政青黄不接,光幽州20万士兵你就拖欠了将近一年的军饷。”王彦把自己看到的情况总结。

“是啊。君父心善,这又有什么办法!”百里轩叹气,同时心里十分佩服子安的看账本领,要知道自己是看着那账本头大,只能隐隐知道侯府亏空巨大。

“自古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你该好好管管冀州的税收之事,安排正直敢为的人在财政一方守着,广开贸易,收商人税,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财来,何愁财库空虚?”王彦建议道。

“好的!”百里轩受教点头。

两人再继续商讨冀州管理之事。

最后百里轩走之前王彦要他把那侯老夫人给的20万两带回去充做军资。

虽然不够,但聊胜于无。

之后百里轩把二公子他们放出,一番威胁后,按王彦的计谋让他们去打高句丽了。

冀州管理,百里轩广开言路,招贤引能,大力发展商业,给予商人身份地位。

果然引来众多商人来冀州经商,使得冀州商行蓬勃发展,百里轩从中得到的税收数不胜数,在不足两年的时间把亏空的侯府又给补回来了。

这之后冀侯百里轩这才真正在诸侯中站稳了脚跟,成为六大侯之中的领头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