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后她只想辞职 > 137章 营救李二霸的女儿(一)

皇后她只想辞职 137章 营救李二霸的女儿(一)

作者:长风破孤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9: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晚上甩掉跟随的随从,与李二霸做好约定后,一人大摇大摆进了迎春园。一入园子就有小厮前来恭敬引路,通过一段风景优美的小径来到主楼。

一进楼里,便有老鸨前来恭迎。

“请问公子贵姓?”老鸨问道。

先打听对方的来历,准备看人下碟。

“鄙人姓柳,妈妈可直接称呼我子言便可?”王彦隐瞒身份,借柳管家的姓说着。。

“原来是柳公子啊?来来这边请!”老鸨笑魇如花道。

听说城东的柳富商家有一个小儿子长得貌比潘安,是柳老爷的老来得子,平时在京城娇贵养着,近些年才回冀州,看来这位公子就是柳老爷的那位小儿子吧?

老鸨越看王彦越觉得自己猜得对,这通身的富贵气要说不是柳家公子别人都不会信。

“公子,你是第一次来这儿吧?”一个鸨母问着初来这的清俊少年。

“是的,妈妈是怎么看出来的?”王彦打开折扇轻笑,眼睛却扫视楼里各个角落。

“像你这么俊的小伙子,我们迎春园还是第一次见到。公子,不是妈妈我自夸只要来过我迎春园的,我不才都能一一记住他的长相。”老鸨笑了笑,腰部极其夸张地扭着边走边说。

“妈妈,听说你这园子里有位琴技了得的女子?”王彦收回目光,停住了脚,故作矜持羞涩问道。

这表情绝对的像情窦初开的少年啊!

“你说的是细细姑娘吧?我告诉你这可是我们园里的花魁,那真是色系无双啊,寻常人可轻易见不着她。”

老鸨一看少年这表情就知道又是一个为细细姑娘慕名而来的傻富家书生。这可是待宰的肥羊啊,自己可要狠狠地从他身上捞上一笔。

“还请妈妈通融,如若让我有幸得见细细姑娘的真容,小生感激不尽。”王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约5两银子的银锭偷偷放在老鸨的手上,脸上挂着青涩的微笑。

“那是,那是,公子这边稍等!细细姑娘现在正在会客,待她会完客,我就去询问姑娘的意思。”老鸨掂了掂银锭,心想:这小子倒还蛮会来事的。不过看他出手这么大方,说不定真是那柳家养的金贵公子,放在家里有着不知世事的幼稚。

鸨母想着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对王彦那个殷勤紧贴劲头就差贴在王彦身上了。

“有劳妈妈啦!”王彦作揖谢道,身子却嫌弃的避着老鸨,始终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

老鸨走开,腰扭着上楼去了。

又等了大约半小时后,为王彦斟茶的小厮都来回好几回了,老鸨才姗姗来迟。

“公子,我们细细姑娘说了公子若是能作一首以菊为题的好诗,我们姑娘才愿意接见公子。”老鸨笑着叫下人端来笔墨纸砚。

“妈妈有劳了!”王彦拿出一把碎银递了过去,全当打赏。

这迎春园可不是有钱就能进的,必须得上下打点还得展示才艺让姑娘满意了才能方见真颜一面,想接下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那可是要砸出更多银子进去才能成行。

并不是所有的青楼都是这样的,也分上中下等,上等如迎春园这样的才有这等待遇;像中等是如电视剧演的那般莺歌燕舞,姑娘没有选择的份只能被选择的份;而下等的就更惨了,除了来往的都是下等贱民,那里的姑娘往往是以悲惨死去而结束人生的。

当初那张夫人就是想把还是冬雪的王彦卖到那下等窑子去的。

“好的,柳公子慢慢想!如今时候还早,不急,不急!”老鸨不知从哪里拿了把团扇摇着,神情得意。

王彦想了想,直接下笔写道:

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引自宋·郑思肖)

“妈妈,写好了,请交于细细姑娘过目!”王彦放下笔说道。

“公子果然是才高八斗,这一会儿便想出诗来。”老鸨看王彦这么快写好诗赶忙恭维道。

她拿起诗作看着,笑容却凝住在脸上,狠狠地剜了一眼王彦,但王彦回以无辜的笑,只能悻悻地拿着诗作上楼去给姑娘看去了。

王彦轻摇着折扇,心里有些解气,她写的是宁可抱香死不愿吹落北风中的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赞扬的是它坚守高尚、宁死不屈的节操。

本是好诗好句可用在这青楼之中却无形中有了隐隐的嘲讽之意,难怪那老鸨看后脸色那么难看了。

不过王彦相信能懂诗的细细姑娘应该是喜欢这首诗的,毕竟青楼才女多,多数敬傲骨。

“王公子,细细姑娘有请!”一位小厮下来禀报。

看来刚才王彦是把人家老鸨给惹到了,因此特意打发别人过来,毕竟这迎春园又不止他一位客。

“多谢!”王彦又给了其赏银后随着小厮上了楼,进了细细姑娘迎客的房间。

房间装扮的倒是别有一番雅致,细细姑娘隔着在屏风后迎着,其一个约12岁左右的丫鬟在屏风外侍候着。

“兰儿,给王公子倒茶!”林籁泉韵般的悦耳之声从屏风传来。

“是的,姑娘!”兰儿听话的走到王彦桌前给王彦倒茶。

小兰给王彦恭敬倒完茶水后便想安静退下,但听王彦说道:“小兰,你好像把茶盖忘了?”

“谢谢……”小兰刚说完谢谢,准备抬头去拿茶盖时,却望见来者竟然是父亲曾经带她们去吃烧烤摊子的老板王叔叔,她不由惊喜道:“王叔叔,你怎么来啦?”

“小兰,好久不见!”王彦笑着回应,爱抚着摸着小兰的头。

小兰很久没被人这么关怀,一时忍不住红了眼,扑到王彦怀里嘤嘤哭泣。

只是她好像完全忘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兰儿,这是?”细细姑娘听闻两人似乎相识,也走出屏风,疑惑地看着两人。

嬷嬷不是说这位公子姓柳,怎么小兰叫他王叔叔?

“细细姑娘安,小生乃小兰父亲的结义兄弟姓王名彦。之前有事离开冀州,此次回来却听闻义兄他家逢大难,三女儿被卖入这迎春园中,特来相救侄女三人,还望细细姑娘施于援手。”王彦作揖说道。

李二霸做乞丐是有原因的,乞丐消息灵通,他也可以常常借乞讨之名在迎春园后门见自己的女儿。

因为细细姑娘经常不定时在后门处设立爱心粥篷给乞丐们发粥,小兰作为其婢女负责打粥。

这是细细姑娘以维持温柔善良人设而做的举措,虽然很虚伪,但效果不错,细细姑娘的花魁之名除了她的色系无双外也有这层光环作为保障。

“我该如何施于援手?这对我又有何益处?”细细姑娘细细打量王彦,拉着小兰继续回到屏风后面。

她现在只要大呼一声,打手们就会进来,届时王彦绝对逃不了。

只是她没那么做,在这迎春园她待的时间太长了,她都快20多了,芳华即逝,如今也是勉强维持着花魁之名,到明年重选花魁的时候,她无疑会是落选那个。

落选之后的花魁,虽说还有挑选的余地,可是待遇却与花魁天差地别,她是时候该想好退路了,否则年老后便只有被发配到下等窑子悲惨死去的下场了。

如今这位公子,看着相貌堂堂,举止言谈尽皆不俗,说不定就是自己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细细姑娘有何要求,请尽管提出。”王彦笑道。

请人帮忙自然得给人好处,否则别人别人凭什么帮你?

“我希望王公子能为我赎身,然后纳我进门。王公子放心,小女子自知身份低微,王公子只需给予妾室之名即可。”细细怕被对方拒绝,特地补充道。

要知道以她们这种卑贱身份,正室之位她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细细姑娘,赎你的身价我想买小兰三姐妹应该足矣,我何必舍近求远?”王彦反问。

乖乖,见上一面已经花费巨大,还要为花魁赎身,这把她卖了也拿不出那个数啊!

再说今日的钱还是王彦厚着脸皮从管家那边支取的,他哪还有赎花魁的钱?

“王公子你看看小兰,长的是不是亭亭玉立、姿色过人?妈妈之所以把小兰放在我身边跟随侍候就是为小兰以后的大选做准备的。难道王公子你觉得妈妈会把这到手的肥肉让你轻易赎走?更何况她的两个姐妹也是姿色不凡,怕是这三姐妹的赎身钱绝对不亚于我的。”细细姑娘以黄莺般的声音慢慢说着。

那细细姑娘不说王彦没有发觉,但此时王彦听着细细姑娘的述说也开始打量起小兰。别说这小兰现在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一双含情眼也是让人看了分外动心。王彦想到他那双胞胎的妹妹,想必那孩子此时的相貌也应该与小兰一般楚楚动人了吧?

想到这王彦不由心下暗怪那李二霸他一个大老粗,怎么会生出三个女儿都是这般绝色?

以前出嫁的那两个女儿王彦看也没有这般好看啊?怎么轮到这三姐妹就基因突变了啊?

“那细细姑娘有何高见?”王彦心知救人不易,只能不动声色问。

她是明白细细姑娘的意图的,如果她是男子绝对欣然接受。本着既可以救人又可以抱得美人归,这一举两得的事谁不乐意啊?

只可惜王彦同为女儿身,对于细细姑娘她真是有心无力啊!

“我与小兰的两个好姐妹现在侍候的姑娘关系不错。过两天是我生日,我可以会同两个好姐妹一同去南山寺上香,顺便让她们带着身边的丫鬟,届时王公子找人乔装盗匪,把她姐妹三一起带走,不就可以?”细细姑娘说出她的计划。

迎春园的姑娘并不是完全限制自由,她可以在老鸨的同意下由打手陪同去寺庙等地方。

“一起把你们全部劫走不就更省事?”王彦听着感觉这细细姑娘的计划好像不怎么牢靠,反问。

自己把几人都劫走,救她们于苦海,这样不就省了那笔赎身钱啊?

“我们三人好歹都是这迎春园的顶梁柱,若是被一起劫走怕是会引起官府的追查。若是只是3个丫鬟被劫,官府才不会在意的,只会敷衍了事,而迎春园的势力有限,自然也不会为3个丫鬟而耗费大量精力。”细细姑娘为王彦解答道。

3个还未成器的丫鬟而已,在迎春园虽是未来的宝,可真现在被劫走了,妈妈也不会为她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找她们。

但若是此时有人想要为她们三人赎身,按照妈妈吃人不吐骨头的性子,这王公子怕是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嗯,好吧,两日后依姑娘计划行……”

还未等王彦说完,楼下传来一阵哭闹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