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巨贾传 > 第一百二十回 舍身全家(下)

巨贾传 第一百二十回 舍身全家(下)

作者:夜飞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8: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百二十回 诈死脱祸生离当死别 隐遁图存身舍而家全(下)

翌日上午,景逸伦便率先到卢府吊丧,然后差了十名军牢来帮忙守丧护丧。其后,亲友、主管伙计及家属、兄弟、官府长吏及同僚属下、往来商贾、相熟相识人等陆续前来吊丧。

占宣立来吊丧后,便留下来帮忙办理丧葬事。

午饭后,简道长留下道士们继续做阴阳法事,自己先带上法器大木箱回道观去。邱福依照卢嘉瑞的“临终”嘱托,兑出三百两银子给简道长带走。简道长辞谢一番,收下,而后就骑上驴子,带了两名道士,押了装着法器大木箱的马车走了。

回到三清道观,简道长让道士们将大木箱抬到自己方丈中,支开其他人后,将方丈小院门关紧,便将卢嘉瑞放了出来。

自此,卢嘉瑞便在简道长的方丈小院中休养,简道长到山上采挖草药来调治。卢嘉瑞每日饭食炊饮都在方丈院中,方丈院从此也谢绝他人进入。

在简道长的药食调理下,卢嘉瑞慢慢恢复了筋力,身体肌肤也都逐步恢复。两个月后,简道长便开始教卢嘉瑞练习复元气功,卢嘉瑞的元气又慢慢的得到恢复提振,经络都被激活舒展开来。卢嘉瑞渐渐焕发了神采,就开始练站桩扎马步,然后练剑术及枪棍套路,到七八个月后,卢嘉瑞已经血气畅旺,筋力与精气神差不多完全复原了。

在卢府里,卢嘉瑞死去当时就办了个隆重的丧葬仪典,除请三清道观道士,还请来福缘寺和尚,轮番做水陆道场,超度亡灵,追荐功德,驱邪祈福,庇佑子孙。除亲友及属下、弟兄,聊城城里无论官商士民,有过交谊往来的,无不登门吊丧致祭。一时间,卢府前人车往来,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出殡当日,送葬的队伍有三四百步长。先是烟火爆竹纸钱队开路,哀乐队吹奏继进,然后是道士招魄安魂队,然后是九龄大公子卢文信披麻戴孝遮伞主送葬,然后是抬棺扶灵队,然后是和尚荐功超度队。冼依良领六房妻妾之首,坐六顶白花白带素轿依次跟进,然后是一大队其他家属亲友,然后是各界官商同侪僚属,然后是主管伙计送葬人等,然后是仆役挑担祭品、香烛纸马之类,队伍最后是街市上自发跟随送葬的人群。

送葬队伍由几十名提刑司军牢和巡捕房捕快、县衙衙役护卫,穿街过巷,向聊城县城北门而去。但见:

纸钱纷飞,爆竹时时轰鸣响;

哀乐悠扬,高僧阵阵颂经读;

白花昭昭,披麻戴孝人如流;

哭声凄凄,悲伤哀痛心如坠;

帐幔招魂,挽联条幅欲遮天;

逝者安行,送者默默空悲戚!

送葬队伍浩浩荡荡,所过街市巷道,围观人群甚多,有卢家主管、伙计家人以及曾受惠卢嘉瑞行善之人等,于道旁焚香燃烛致祭的,也有跟随队尾送葬的,将送葬队伍越拉越长。

“当年俺逃荒到聊城,多亏卢老爷施粥,俺活了下来,不想卢老爷却先俺而去,真是可惜可叹!”这说话的大爷便跪下,对着面前过去的棺椁磕了三个响头。

“俺虽本城人,当年家里揭不开锅,就到卢家的施粥棚混了几日粥吃,挺了过来。卢老爷真是仁义之人,却这般折寿,真是天道不公,可敬可惜又可哀!”在一旁的一个中年人也跪下磕了三个响头,一边动情说道。

“小妇人去年为夫君被害事,官司告到提刑司,多亏卢老爷清正廉明,为小妇人讨回了公道,收监了恶徒,又让恶徒赔偿了银子,使得我母子二人有了活路。卢老爷的大恩大德,此生难报,只好在此磕头送卢老爷一程了!”又有一妇人怀里抱着孩儿,抽泣着下跪磕头,喃喃而语道。

及至丧葬队伍过去,这几个磕头拜祭的人便都跟了上去,他们感惠于卢嘉瑞生前恩义,要送卢老爷一程,至少送出聊城城门。

送葬队伍出了县城北门,将棺椁装上马车,各送葬人等上马的上马,骑驴的骑驴,坐轿的坐轿,走路的走路,跟随的街坊市民大多便止了步,送葬队伍换个步伐,浩浩荡荡,继续朝卢嘉瑞老家溪头镇上卢家祖坟地而去。

这边景逸伦在接到卢家报丧之后,便飞骑上本奏报朝廷,在朝局纷乱之际,景逸伦叔父景太监一番运筹打点,很快朝廷便将景逸伦擢升为河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补了卢嘉瑞的缺。

景逸伦记取卢嘉瑞往日的恩义,在办理卢嘉瑞丧葬事上大力帮忙,派遣提刑司军牢护持,使卢嘉瑞丧葬仪典顺利进行,还增添了卢嘉瑞几分“身后”荣耀。景逸伦遂了自己高升之愿,又不忘前边铺路之人,也算得有情有义了。

不久之后,蔡京被一贬再贬,流放路上客死潭州,其门生、子弟、故吏及有牵涉者几乎都遭受参劾清算。这些门生、子弟、故吏们不但官职被褫夺,身陷牢狱或流徙远乡,家产也多被籍没官府,充作抗金军饷,惟卢嘉瑞因已“死去”,官府册籍上已无其人而被略过,家人及家业资财得以保全。说来这虽是人谋,亦属万幸!

在三清道观,卢嘉瑞在简道长的药食及气功调养之下,过了七八个月,已基本恢复了筋力元气,加之逐步操练刀剑枪棍,身体健旺起来了。但此时外边噩耗不断传来,蔡太师贬死,门生子弟及故吏丢官投狱,身家抄没,金国兵锋直逼汴京,国破家亡在迩,容不得卢嘉瑞再想非分。

一日,简道长对卢嘉瑞说道:

“依为师推算,徒儿此段红尘命途已尽,当隐没于俗世,不可再生凡俗人间之念欲,否则性命不保。当然,三清道观亦非徒儿久留之地。为师早些年曾跟徒儿说起过,为师有个同乡在武夷山天心寺出家为僧,法号净悟,如今已成为天心寺住持。为师修书一封,徒儿前去天心寺投他,皈依佛祖,抛却世事,静心修禅,方可延年!”

“弟子谨遵师傅指教!”卢嘉瑞说道,此时已不容他多想,隐遁之念早已想好,正是时候要去践行了。

于是,在某一日清早,卢嘉瑞布衫秃头,背包瓦碗,一副僧人模样打扮,怀揣着简道长的书信,悄无声息的离开三清道观,向南径望福建路武夷山天心寺云游而去。

卢嘉瑞此去如何?经过近两个月的漫游,卢嘉瑞一路跋涉,来到武夷山天心寺,拜投净悟住持,剃度为僧,法号空悟。

自此,卢嘉瑞就在天心寺为僧,开始了与以往全然别样的生活。

大宋国自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城被金国攻破,翌年四月上皇与今上同被金兵掳去之后,河北东路全境包括聊城县便沦陷成了金国疆土。

次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是为宋高宗,重建宋国,称为南宋。南宋初创前几年,朝廷君臣颠沛流离,国运飘摇,一番挣扎抗战之后,局势才渐趋稳定。高宗皇帝最终定都杭州府,升改杭州府为临安府。

南宋偏安一隅,定都临安之后,朝廷并无恢复之志。几年后,空悟和尚辗转来到临安城外余杭县径山寺为僧。在寺庙间法事往来中,空悟曾巧遇在临安府净寺为僧的窦横。聚谈中,两人不禁感慨命运之奇妙际遇。后因机缘际会,空悟竟又还了俗,无意间遇到钟明荷的两个孩子窦佐和窦佑,便匿名指点他们回乡寻母。

空悟还俗后定居临安,幸运地遇到了年轻时相悦过的奴婢扣儿。两个有情人如隔世重逢,历经周折,又成就了一段姻缘佳话。

有传说临安城里大商贾骆加祥便是卢嘉瑞其人,还俗从新起家的卢嘉瑞依然是做买卖的圣手,在繁荣富庶的江南,在南宋都城,所起家业更加昌隆鼎盛。但南宋与金国划江而治,又争战不断,卢嘉瑞返乡无望,直至死去也无法归葬祖坟。

至于卢府里,宋金战争战火烧到聊城前,冼依良已诞下“遗腹子”卢文勇。冼依良早早安排关停店铺,收拾细软,让家人及主管伙计们分批逃避开去。等到战事平息,时局落定,家人及主管伙计们才陆续回到聊城。

此时,聊城已成为金国扶持下的傀儡政权“齐国”治下疆土,在战火洗劫之后,满目苍夷,残破不堪。卢家的店铺、宅院当然被洗劫一空。幸运的是,卢嘉瑞早先在演武亭和三清道观埋藏起来的金子以及在冼依良房内复壁隐藏的银子珠宝都还安然无恙。

冼依良在柴荣、邱福与邢安等人的扶佐下,分批安排出逃避乱时带走几乎所有的钱银珠宝,战乱平息后回到聊城时,又将银两和珠宝财物带回来,因而战乱中卢家只是宅院、店铺、物产遭殃,钱银并未遭受大损失,战后家业又得以慢慢复兴。

往后几年,历经岁月洗礼与诸多磨炼,冼依良由一个不闻外事的闺房妇人蜕变成为一个商界女强人,执掌着卢家家族的买卖,家业继续发展壮大,一直到卢嘉瑞几个儿子长大成人。

又后来,卢家四位公子长大成人后,大公子卢文信接班执掌家族买卖,二公子卢文顺考取举人出仕为官,三公子卢文智协助卢文信做买卖,四公子卢文勇喜好喜武厌文,背着家传的宝剑,出去浪游天下,欲要拜师学武。卢氏家族成为聊城一个豪门大家族,人丁兴旺,名望卓著,家业鼎盛,依然富甲一方。

二房林萱悦在战乱平息返回聊城后不久,受占宣立的蛊惑,改嫁与秦金旺做第三房媵妾。冼依良也不收身价银,只将逍遥馆按一千两银子折价卖与秦金旺,连同林萱悦自己的床帐家伙以及使婢作为嫁妆,送林萱悦出嫁。

林萱悦再嫁后便安居秦府,不再做逍遥馆掌柜。没有林萱悦执掌,逍遥馆却便慢慢的衰落下去,最后关张了事。

林萱悦依然无子,随着年老色衰,夫主爱淡,失宠而疏,晚景悲凉。

三房班洁如在躲避战乱中与聊城知县白将度之子白兴函偶遇,两人一见生心,互生爱慕情愫。后经诸多波折辗转,冼依良依据卢嘉瑞“遗言”,成全了班洁如与白兴函,不但不收身价银,还送二百两银子及一份厚礼做嫁妆,送班洁如嫁到白家。

有情人终成眷属,班洁如与白兴函两人成婚之后,返回白家故乡居住,过上平淡的田园耕读生活。此时的班洁如却又能生儿育女了,两人白头偕老。

战乱之后,五房钟明荷又在卢府闲居了多年。

期间,不乏富家子弟及官宦骚客中久闻钟明荷艳名者,有本城的,有周边州府的,还有原先京城逃散出来的达官显贵之家,及后边“齐国”的朝廷官宦人家,多是富家豪门,或亲自上门提亲,或使媒人作伐说项,欲迎娶回去做媵妾的有之,欲迎娶回去做侧室的有之,欲迎娶回去做正妻的也有之。但钟明荷心意坚定,不为所动,决计在卢府守下去。

六年之后,钟明荷失散的两个孩子窦佐与窦佑在匿名的卢嘉瑞指点之下找到聊城来,母子团聚,悲喜交集。此时,窦佐与窦佑都已经长成近三十岁的青年郎了,尚未婚配。

钟明荷打算带领两个儿子离开卢府,回到窦家祖居地窦家庄去生活。冼依良就依照卢嘉瑞的“遗言”,给了钟明荷母子四百两银子,送其回乡。钟明荷一家回到窦家庄,就用这四百两银子安家置业,安居下来。

钟明荷将自己的两个丫鬟苏纹、秋菊带回窦家庄,分别指配给窦佐、窦佑,让他们成了亲,成家立业。

钟明荷聪慧贤达,勤俭持家,加之在卢府里耳闻目睹许多买卖之道,在她主持下,家业日趋兴旺,资财渐见丰隆,她家成为一方乡绅大户。

钟明荷与两个儿子便在窦家庄生息繁衍下去,也算得是叶落归根,安生终老。钟明荷自己终生未再嫁人,也未能再见到她的两个女儿怡娘和柳蕴。

四房靳冬花带着自己的儿子卢文顺,六房银彩带着自己的儿子卢文智,始终跟夫人冼依良一起守在卢府,抚育孩子长大。

卢文顺长大后考取了举人,出仕为官,挈领娘亲赴任。卢文智长大后,辅助大哥卢文信做买卖,一同经营卢家产业。

逃避战乱回到聊城不过三年,卢嘉瑞女儿卢杏儿与沃基昌便休婚破家。

自卢嘉瑞“死”去,沃基昌便就轻狂起来,觉得岳父大人不在了,卢府里的几个女流之辈奈何不了他。沃基昌不但自己放浪不羁,全然不管杏儿的感受与卢家的体面,时常在外面招摇市井,吃喝肆耍,眠花宿柳,耗费钱银,却又不善经营,家道便日趋衰败。最后,沃基昌把父母亲留给他的六百两银子败光,竟至于将瑞荣坊里瑞依绸布庄本钱侵蚀干净,店铺关张。

沃基昌赚钱养家的本事没有,脾气却大得很,而且越是失意时,越是凶恶,时常打骂杏儿。杏儿不免跑回卢府去向冼依良哭诉。三番五次之后,冼依良便决然将沃基昌放了,让杏儿回归卢府,另择佳偶。

而此时,沃基昌已将家底荡光,唯一所剩家产就是那绸布庄铺房,这却又是卢杏儿名下的财产,沃基昌一下间变得一无所有。沃基昌父母早已老死他乡,他再被卢府放出,就变成了一个无亲无家之人。

冼依良尚心存恻隐,给了沃基昌一百两银子打发他,但沃基昌不懂营生,却浪性不改,很快便将银子浪光,最后落魄流离,不知所终。

战乱过后,柴英琅与卢玉继续经营着他们的窦记酒家,买卖越做越好,及至窦佐、窦佑找到聊城与钟明荷相认团聚之后,他们便将酒家招牌改为“玉琅酒家”,夫妻勤奋经营,家道日趋殷实。

柴荣则继续主管瑞荣筑造工坊的买卖,同时掌管瑞荣坊。在卢嘉瑞“死后”及战乱后,他全力扶助冼依良,使卢家家业平稳过渡,逐步复兴。后来,作为长辈,他又在卢嘉瑞儿子辈接手经营过程中,尽心帮扶,忠勤勉力,不愧是卢嘉瑞的好兄弟。

占宣立当然没有再向谁提起欠卢嘉瑞的银子事,心里只庆幸自己欠的这笔债随卢嘉瑞的“死去”而一笔勾销。从官司关说,到放官债,到介绍事务、招用主管伙计做中间人,到陪同吃喝玩乐,占宣立从卢嘉瑞身上揩油谋取钱物不少,而且卢嘉瑞一向大方馈赠帮扶他,使得他跟着卢嘉瑞得了许多好处。但是,卢嘉瑞“死后”不久,占宣立转头便就攀附上了聊城另一门阀秦金旺。后来,正是经由占宣立策划,秦金旺使银子行贿“齐国”朝廷大臣,做了聊城县掌刑官。又是他占宣立,设法撺掇林萱悦改嫁与秦金旺,并策动秦金旺收买了逍遥馆,还蒙得秦金旺对他的信任,做了逍遥馆的掌柜。卢嘉瑞对他的情谊恩德全不在心,尽付与飞雪流水!

梅义仁则更忘恩负义,不但自我豁免了曾经欠卢嘉瑞的三十两银子,他原本因跟随卢嘉瑞得官,做了聊城县驿丞,卢嘉瑞“死后”,他却还一度欲欺辱冼依良,出首告官陷害她,欲趁机讹诈勒索卢家钱银,只是冼依良聪慧机变,请托提刑司公事景逸伦帮忙而未能得逞,但卢家为此却也花费了不少银子。梅义仁便像是卢嘉瑞错养的一匹白眼狼。

时光如白驹过隙,人生似朝露消散;绚烂落尽,归于心境一隅,繁华谢幕,不过黄土半堆。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在浩瀚无垠天宇,抵不过尘埃一粒;飞逝岁月,今生今世,于时间不息长河,无非刹那瞬间。

卢嘉瑞之前半生辉煌灿烂,从一个懵懂少年,充满对人生之憧憬,不喜读书,沉迷练功习武,科考落榜,随以三代独苗之身毅然投军,杀敌报国,然后回到聊城县城开创家业,一路商界江湖拼搏,而后亦官亦商,成就巨大产业,既有其天命禀赋,也由于时运与其智慧勤力。

卢嘉瑞不但家业隆盛,娇妻美妾接踵迎纳,又有其余诸多娇娃美妇乐为所用,艳福匪浅。如此,卢嘉瑞尽享资财之丰盈、官爵之尊崇、宅居之华阔,女色之美艳,实在不禁令人称羡!

虽其发迹中不免有商人之奸猾,但卢嘉瑞富而有仁,贵而不骄,对待亲友、主管伙计、弟兄及下人有情有义。在饥荒中,他亦曾两度设棚施粥救济饥民,他任官时能清正廉明,不以官身牟利,却十分值得称扬!

至于卢嘉瑞多次为国征战,以智勇奇谋与高强武功拼杀强敌,又巨资捐助军饷,则更加值得赞颂!

话本讲述至此,卢嘉瑞前半生便如此了局。关于卢嘉瑞前半生评定,有《汉宫春》词曰:

年少轻狂,不向科场屈,竟投行伍。忻州闲吹萧管,笑对霜露。代州破围,勇无敌,气吞胡虏。那年月,关山万里,铁骑飞驰如虎!

谁道弟子纨绔?兴家聚万富。钟鸣鼎食,娇妻美妾簇拥,婢仆环顾。爵禄自来,惟心志,清风仕途。不自量,多情多欲,梦断人间艳福!

(本书交流合作邮箱:lo

geva@si

a;微信号:modllay)

卢嘉瑞离开三清道观之后的行迹亦多有精彩之处,但要将卢嘉瑞后半生以及卢府各人物去处这段行迹交代清楚,乃是长长一大段话本,拙笔只好暂且搁住,看官休怪!(大结局•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