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 44. 凤翔军作乱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44. 凤翔军作乱

作者:鹏大将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的军队占领兴元(汉中市)后,他又请求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镇守兴元府。唐昭宗同意了,任命李茂贞为山南西道兼武定节度使,并且割出果州、阆州隶属武定节度使管辖。

但朝廷又委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徐彦若担任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想同时占有凤翔、兴元两个地方,因而拒不奉行诏令。

李茂贞比较强横,给唐昭宗写的表章态度很不好,唐昭宗生气,想要派兵讨伐李茂贞。

李茂贞知道后,又写了一个表章说:“陛下身为大唐皇帝,却不能保护舅舅王瑰的性命,也杀不了杨复恭这个叛贼。朝廷对待各藩镇,只看各节度使的实力强弱,从来不管节度使做的事情是否有道理。势力弱的节度使如果犯错误,朝廷就会惩罚,而势力强的如果犯错误,朝廷反而通过恩赏进行拉拢。长此以往,京城四周的百姓会遭受祸害,皇上就是逃难恐怕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唐昭宗对这样的说辞更加愤怒,决心讨伐李茂贞,命令宰相杜让能负责征讨事宜。

杜让能却说:“陛下刚即位不久,国家还不太平,凤翔的李茂贞离京师长安这样近,不应当与他结仇,万一不能取胜,朝廷后悔也来不及了。”

唐昭宗回复说:“朕不想做软弱的君主,现在皇室的地位越来越低,号令难出长安,我咽不下这口气。你为朕调动军队粮食,朕亲自派亲王统领军队,即使战败也不会追究你的过错。”

杜让能还想抗拒,但唐昭宗说:“你身为宰相,不要推诿扯皮,要与朕同甘共苦。”杜让能流泪说:“只是现在的形势不好,不是我不奉行诏令,只是担心又朝一日臣会像晃错一样遭受杀戮,我只能以死相报朝廷了!”

杜让能在中书省为了战争做准备,一个多月没有回家。

但另一位宰相崔昭纬阴险狡诈,内结宦官,外通藩镇,暗地里与邠宁军、岐山军通信息,杜让能早晨说的一句话,这两个州晚上就会知道。

凤翔镇岐山军的李茂贞得知后,指使他的党羽纠集很多人,向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告状说:“李茂贞没有罪,不应当对他进行征讨,以免百姓遭受战祸。”

西门君遂说:“这是宰相的事,不是我管的。”于是,那些人又拦住宰相崔昭纬、郑延昌乘坐的轿子告状。

这两位宰相也说:“皇帝专门委任太尉杜让能负责此事,我们事先也不知道。”百姓一气之下,乱投砖瓦石块,崔昭纬、郑延昌慌忙下了轿子躲藏起来,据说官印和上朝服装都丢失了。

唐昭宗要求捉拿发起这次闹事的人,并且杀死,再次要求出兵讨伐。长安的百姓因害怕,有的逃到山谷中藏匿起来。

893年八月,唐昭宗任命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鐬(huì)担任副使。

九月十日,覃王李嗣周率领三万名禁军,护送新任的风翔节度使徐彦若前往凤翔赴任镇所,军队驻扎在兴平县。

凤翔军李茂贞、邠宁军王行瑜联合起来,与官军抗拒,共出兵六万人,驻扎在周至县。

但朝廷禁军都是刚召募来的青少年,都不会打仗,而李茂贞、王行瑜所带领的都是戍边军士,都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斗,战斗力较强。

九月十七日,李茂贞等军队逼近兴平,朝廷禁军竟然不战而逃。李茂贞等乘胜进攻东进,直逼长安西边的三桥,长安震惊。

士绅和百姓都四处逃走,很多百姓聚集到皇宫门前,请求诛杀提议发兵征伐的人。

崔昭纬故意陷害宰相杜让能,给李茂贞送信说:“朝延用兵并不是皇帝的意思,都是太尉杜让能出的主意。”

十九日这天,李茂贞把军队陈列在长安城西的临皋驿,向唐昭宗进呈表章,历数杜让能的罪行,请求杀死他。

杜让能此时无奈的对唐昭宗说:“我本来就有预料,现在就请通过惩处我解除战争。”

唐昭宗此时不说大话了,哭着说:“朕对不住你了,只能与你分别!”当天,就把杜让能贬为梧州刺史。

唐昭宗又把观军容使西门君遂流放到儋州,内枢密使李周潼流放到崖州,段诩流放到欢州。

第二天,唐昭宗亲临安福门,下令把西门君遂、李周潼、段诩处斩,把杜让能再次贬为雷州司户。。

朝廷又派使臣对李茂贞说:“蛊惑朕出兵的,是西门君遂、李周潼和段诩三人,不是杜让能的罪过,朕已将他流放贬官了。”

随后,朝廷任命宦官骆全瓘和刘景宣分别担任左、右神策军中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