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 18. 长安拉锯战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18. 长安拉锯战

作者:鹏大将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朝廷虽然丢了长安城,但管理统冶的机制还在运转,皇帝还在掌握全局,主要的军队并没有被消灭。农民军、官军都在积蓄力量,寻找战机,双方围绕长安四周的重要城镇展开激烈的争夺,你来我往,互有胜败,同州、华州等地也多次易手。

农民军攻克长安之时,(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周岌迫于形势,投降了黄巢。周岌是880年十一月才担任忠武军节度使,一个月后,农民军就攻下长安城,周岌也就投降了黄巢。

像周岌这样的节度使都属于地方实力派,黄巢主要以拉拢为主,因此周岌仍然驻扎在许州(许昌市),继续担任忠武军节度使。

881年五月,周岌举行宴会,邀请唐朝廷派来的忠武监军杨复光赴宴,杨复光的部属劝他不要前往,因为周岌已投降农民军。但杨复光认为自己曾经做过周岌的上司,并不惧怕,欣然赴约。

酒宴时,周岌谈到唐朝,杨复光流着泪劝他说:“大丈夫最应当讲究恩义,周公自一介匹夫而位列公侯,为何今要舍弃立国已十八世的唐朝,却向黄贼称臣?”

周岌听后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把酒洒于地而起誓:“我周岌要跟从杨公,忠于唐朝,今誓与草贼决裂。”

当天晚上,杨复光迫不及待的派养子杨守亮到驿馆,杀死黄巢派来的使者,以绝后患。

而不远的蔡州(新蔡县)当时由秦宗权占据,他不听从周岌的命令,杨复光劝说周岌反水成功后,就率领忠武军三千人来到蔡州,也想劝说秦宗权一起讨伐黄巢。

秦宗权表面上答应了,并且派遣部将王淑率领三千人跟随杨复光,前去攻击邓州(南阳邓县),因为距离他们最近的农民军就是正在邓州的朱温。

但王淑却并不积极,甚至逗留不前,杨复光一怒之下把他斩首,收缴了王淑的军队。

杨复光本姓乔,是内常侍杨玄价的养子。唐朝后期的宦官多出自福建。杨复光小时候从福建来到了长安,在皇宫中当了一名小宦官,投靠当时任内常侍的大宦官杨玄价,并成为其养子,改名为杨复光。

杨复光借助养父的余威,不断获得重用升迁。此人很有手腕,对朝廷也忠心,也颇受下属拥护。

他为了提高忠武军的战斗力,又把八千名武忠军士分为八都,派遣牙将鹿宴弘、晋晖、王建、韩建、张造、李师泰、庞从等八人分别担任统领。

(王建、韩建此后都成为大名鼎鼎之人。)

杨复光带领这八都军队与朱温的农民军作战,朱温虽然作战勇敢,但无奈军队的实力不够,朱温被杨复光的八都军击败,朱温被迫撤出邓州。

杨复光向北追赶朱温的败军,一直追赶至陕西蓝田县的蓝水才收兵。这也许是朱温借机撤到长安吧。当朱温回到长安时,黄巢亲自到灞上迎接,把朱温当做凯旋的英雄归来。

此时期,在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郑畋的指挥调度下,唐朝的军队对黄巢控制的长安外围城池不断袭扰,双方展开多次战斗。

1.战华州。唐朝昭义军节度使高浔、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军队联合进攻华州,在猛烈的攻势下,农民军没有守住华州,华州城被攻破。

此时,郑畋的作用又发挥出来了,唐僖宗又授他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都统的职务照旧不变。

2.战东渭桥。朱温率军从南阳邓州回到长安后,黄巢派他率军前往东渭桥一带,抵御在此驻扎的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绥节度使拓跋思恭的官军。不久,李孝昌、拓跋思恭分别与农民军大将尚让、朱温的军队,在东渭桥一带大战,官军战败,撤退到富平县。

3.战兴平县。在长安西边的争夺也很激烈,邠宁节度副使朱玫驻扎在兴平县,黄巢派大将王播攻打兴平,骁将朱玫战败退到奉天(陕西乾县)及龙尾陂驻扎。就是这个朱玫,几年之后又掀起了滔天巨浪,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881年六月,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心,调遣此前已进入陕西作战的黄头军使李铤率领一万人,巩咸率领五千人,前往兴平县安营。李铤、巩咸各自建立营寨,互为犄角,多次打败农民军队。陈敬瑄还派神机营使高仁厚带二千人前来增援。

4.再战华州。由于华州是通往长安的重要城镇,八月,黄巢的部将李详与昭义节度使高浔的官军在华州的石桥交战,官军被打败,逃往河中,李详乘胜收复华州。黄巢任命李详为华州刺史。李详

5.战富平县。由于长安四周官军仍然集聚,农民军重新占领华州后,黄巢又向华州西北的富平县的官军驻地发起攻击。

此前,鄜延节度使李孝昌、夏绥节度使拓跋思恭的官军由东渭桥撤退到这里,驻扎在富平县。881年十一月初一,农民军大将孟楷、朱温在富平县发起猛烈攻击,鄜延军、夏绥军根本抵挡不住,双双逃回老巢(鄜延军冶今陕西延安市富县。夏绥军冶夏州,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一带)。

(这个拓跋思恭可不一般,他是党项部首领,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唐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强大势力。两百年后,他的后人李继迁、李德阴、李元昊不断通过武力拓展,建立了强势的西夏国,与宋朝分庭抗礼,占据了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这年的年底,唐朝天平军节度使、南面招讨使曹全晸,在与黄巢的军队作战时失利,曹全晸战死。曹全晸坚定与农民军为敌,曾在此前的襄阳之战中大败黄巢。

他的长子曹翊也在此前领兵追击农民军时,陷入包围圈,曹翊力战阵亡。

曹全晸的次子曹翔曾被唐僖宗封为昭义节度使,878年又被授为河东节度使。但几个月后在率军讨伐沙陀军的途中,中风而死。

曹全晸算得上是满门忠烈,忠心于大唐,他死后,由于没有儿子了,军中拥立他的侄子曹存实为天平留后。

忠武监军杨复光也与曹全晸一样,是大唐的铁杆粉丝、绝对的忠臣,他率周岌的忠武八都军打败在邓州的朱温后,又率军到达长安西边的武功县。

杨复光还向唐僖宗奏请把蔡州升为奉**,任命秦宗权担任蔡州防御使,拉拢他在东边的防线对抗农民军。

总体来看,黄巢第一次攻占长安后的一年间,与官军多次交战,经历了龙尾坡、长安、土桥、东渭桥、华州、邓州、兴平、富平等多次大的战斗。

在这些战斗中,农民军虽然胜多败少,但始终跳不出长安的包围圈,各镇的官军在长安的东、西、北三面形成环形包围圈,把黄巢的军队压制在长安、同州、华州一带,黄巢实际在战略上并没有取得优势。

相反,唐朝官军在旧的机制推动下,尽管各路主将心怀各异,各有各的小算盘,但都想在此战中立功并趁机扩大实力,官军逐渐由开始时的惊慌溃败中镇定下来,慢慢由撤退转到防御,再由防御转向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