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 12. 大战潼关

黄巢大起义:盛世唐朝的终结杀手 12. 大战潼关

作者:鹏大将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2: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廷对重振旗鼓的农民军赶到非常恐慌,急调泰宁节度使(冶兖州)齐克让为汝郑都指挥使,屯兵在汝州。命令河南各道的军队赶到溵水河岸驻扎,堵截农民军。

京师长安上下一片恐慌,黄巢乘胜进军河南,因为这里靠近长安。此时的农民军感觉比在湖北、江西地区顺利很多。

黄巢这时也学聪明了,他命令军士沿途不要掠夺财货,对百姓秋毫无犯,并劝说青壮年加入,此时的农民军号称六十万。

当时正值九月,泰宁节度使齐克让率军屯驻在汝州,阻挡农民军西进。

徐州感化军也派军前往堵截农民军,由牙将时溥、陈璠率领三千名军士奉命前往溵水,途中经过许州(许昌市)。由于许州节度使薛能此前担任徐州感化军的主帅,官民关系较好,徐州军到达时请求帮助安排馆舍,薛能怀念他昔日的部署,准备让徐州军队临时住在州府内。

本来许州军士已经派往溵水,但他们却担忧老巢被徐州军队抢占,许州军的大将周岌就从溵水率领他的队伍回到许州城,他趁机犯上作乱,赶走了自己的上司薛能,自己占据了州城。

其实,徐州军队还没走到许州呢,路上得知许州军队动乱,就停止前进。有趣的是,带队的徐州将领时溥、陈璠竟然也效仿周岌,率领军队返回徐州城,谎称军士哗变,要求支详把统领军队的印信授给时溥。

徐州节度使支详制止不了时溥,只好离开节度使府,时溥就此占据了徐州,自称留后。陈璠对时溥说:“支详对徐州人有恩惠,今若不杀他,日后必定后悔。”时溥不同意,送支详回朝廷。

(心狠手辣的陈璠在七里亭设下伏兵,在路上截获支详及家属,全部杀死。朝廷不辨真伪,诏令以时溥为武宁军留后,时溥又上表请求以陈璠为宿州刺史。这个陈璠到宿州上任后,贪图钱财,肆意杀人。时溥得知此情况,把他召到徐州,随后杀死了他,此人也算罪有应得。)

由于徐州、许州都发生了兵变,屯驻在汝州的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也害怕军士袭击他,于是率军回到了兖州驻地。至此,在溵州(冶郾城县)集结的各路官军都解散了,朝廷部署在溵水河的防线也不战自溃。

农民军得知了这些情况非常高兴,于十月全部渡过淮河。黄巢还分兵攻打申州、光州、颍州(阜阳一带)、宋州(商丘)、徐州、兖州等地。

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官军阻截,农民军行动很快,东都洛阳送表文给长安,声称黄巢已攻入汝州境内,形势危急,请求朝廷速速发兵救援。

880年十一月,黄巢率军攻克了汝州城,他也想学朝廷恩威并施。于是,他以“天补大将军”的名义公开发檄文告诉唐军各藩镇:“尔等各自守自己的地盘,不要与我大军交战。我将攻入东都洛阳,很快就会达到长安。我的大军是找不顾百姓死活的皇帝和宰相们来的,不是针对你们的。”

黄巢的这个分化瓦解的策略还是奏效的,有实力的藩镇官军还是有的,比如雁门关外的李克用沙陀军,但他们也是坐山观虎斗,估计谁也不愿此时与农民军硬碰硬。

这个月,黄巢亲率农民军主力进攻东都洛阳,守城的唐军惊慌失措,军心已动摇瓦解,无心与农民军对敌。东都留守刘允章见风使舵,不想城破身亡,带领衙门官吏出城投降,欢迎农民军进城。

黄巢率义军进入洛阳城,军纪严明,不杀人不抢劫,街市秩序保持安定。稍作休整后,农民军开始西进,兵进潼关。

而在长安,唐僖宗如坐针毡,在延英殿召集宰相们商议对策。大家也想不出御敌之策,唐僖宗唯有流泪,叹息道:“朕的太爷爷的太爷爷,与爱卿们的太爷爷的太爷爷一起打下江山,我们世代享有,今草贼势力坐大,欲夺我社稷,诸位爱卿一定要为朕分忧啊。”

宰相豆卢瑑、崔沆建议调潼关内的诸道军,以及左神策军、右神策军前去拒守潼关。观军容使、宦官田令孜奏称:“倾陛下调发左、右神策军中的弓弩手守潼关,我愿意亲自任都指挥使。”

唐僖宗说:“爱卿忠勇可嘉,但禁军长期不征战,难当大任啊。”田令孜又说:“此前安禄山叛乱时,玄宗爷爷到四川避难。”

宰相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辩论赛,有人说:“过去安禄山只有五万叛军,无法和黄巢的叛军相比。”也有人说:“安禄山叛乱时,哥舒翰率领十五万大军尚不能把守潼关,今黄巢贼众六十万,而潼关的守军又难以与哥舒翰当年的军队相比,不能硬拼。”

由于宦官田令孜的心腹把守东川、西川,驻守成都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就是田令孜的哥哥,有人建议前往两川躲避。

但唐僖宗对这个计策很不高兴,他对田令孜说:“请你为朕调发军队前往潼关拒守。”

唐僖宗亲自来到左神策军军营,临阵鼓励将士出征。在田令孜的引荐下,他召见了左军的马军将军张承范、右军的步军将军王师会、左军兵马使赵珂。

唐僖宗对众人勉励一番,任命田令孜为左、右神策军内外八镇及诸道兵马都指挥制置招讨使,飞龙使杨复恭为副。其实就是以田令孜为总指挥,杨复恭为副总指挥使。

又任命张承范为兵马先锋使兼把截潼关制置使,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赵珂为句当寨栅使。唐僖宗为了保住位子也真是拼了,这三个岗位都是量身定做的,以前没有设置。

这个拼盘队伍还没上路,保卫东路洛阳外围的齐克让就奏报说:“洛阳已失守,臣正退守潼关,这里缺兵少粮,请速救援。”

唐僖宗急忙诏令张承范选出二千八百名神策军中的弓弩手,由张承范带领赶赴潼关救援。此时,神策军也人数不多,田令孜奏请在长安紧急招募几千人补充兵源。

洛阳被攻占十天后,唐僖宗又任命田令孜为汝、洛、晋、绛、同、华等州都统,率领左右神策军出发,向东讨伐黄巢。但此时,黄巢的军队已经攻陷虢州(河南灵宝市),逼近潼关。

张承范出发的夜晚,他率领神策军弓弩手磨磨唧唧的从京师长安出发,但这些神策军士都是长安富家子弟,是通过贿赂而进入禁军,目的不是为打仗,而是为了获得禁军优厚的赏赐和待遇。

这些人平时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快马在街道疾驰,气焰嚣张,但根本没有打过仗,熟练操作兵器都很难。

当唐僖宗登上章信门楼送行时,张承范说:“臣听说黄巢拥兵数十万向西杀来,齐克让的一万多人在潼关外连饭都吃不饱,我今率二千余人前往潼关,没有见到为我们调拨粮饷,希望陛下赶快调集诸道精兵增援。”唐僖宗敷衍他说:“将军先行一步,朕随后调援兵将至。”

十一月二十七日,张承范率军赶到华州。华州刺史裴虔馀因刚调到宣州任职,群龙无首,军民全都逃到华山中,城内空空荡荡。华州粮仓中只剩下千余斛大米,张承范让军士们把这些粮食带上,但其实只够三天的粮食。

潼关位于陕西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潼关设于东汉末年,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往南移数里,唐朝武则天时北迁至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

由于潼关的地位重要,十二月初一,张承范率军赶到潼关,但这里已经没百姓,他们都逃走了。官军在附近搜寻到一百多个村民做苦力,官军紧急作守城的准备。

此时,张承范、齐克让的官军都已断粮,黄巢的前锋已经到达潼关城下,齐克让率军出战,农民军的前锋人数较少,稍微退却,但接着黄巢率大军赶到,声震黄河。

齐克让率官军接战,两军打了几个小时才停战,官军们饿着肚子,最后烧毁营寨,溃散而逃。

潼关旁边有山谷称为“禁坑“,平时禁止行人在谷中往来,溃散的官军逃入禁坑,在灌木丛中踏出一条后撤的道路。

齐克让跑了,但张承范刚到不敢逃走。他一面布置防守,一面派人上表向朝廷告急求救。

他的表文是这样写的:“我率军离开长安已经六天,没有得到一个援兵,也没看见军饷。我到潼关时,草贼已在潼关之外,我带二千余人抗拒六十万敌众。关外的齐克让军队已溃散逃走,我忠心在这里守护潼关,听说陛下要西巡至蜀中,放弃长安将会给唐朝带来灭顶之灾。希望陛下与大臣们紧急派兵来救援潼关,如果潼关能守,我即使战死了也比当年守潼关的哥舒翰忠勇。”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当年守潼关,与安禄山交战,因兵败被下属绑缚交给安禄山,但他这位勇将竟然乞求投降了,最终,他还是被叛军杀死。哥舒翰作为唐朝的一代名将,死得很窝囊。)

第二天,黄巢的军队猛攻潼关,张承范拼死抵抗,关城上官军的弓箭都用完了,仍然用石头往下砸。农民军把关外的壕沟用土填平,直接来到关下,放火烧毁关楼。张承范分出八百军士交给王师会带领,令他守住“禁坑”这个通道,但当王师会率军赶到禁坑时,黄巢的一部分军队已经从这里通过。

到了初三早晨,尚让、林言率军由禁谷迂回到关后,前后夹攻潼关,关上守军全部溃散,王师会也自杀。

张承范换上便服,率领残余军士往长安方向逃跑,路上遇到二千名援兵,得知潼关已失守,就都退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