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大开发 > 9、论溜号的技巧性

东晋大开发 9、论溜号的技巧性

作者:天涯过客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沙弥非常惋惜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炭烧料理,也不知道是在忏悔杀生,还是忏悔浪费可耻,反正他马上接手了剩下的烹饪,坚决不让张洋再碰了。

也好,乐得清闲。

至于其他的小孩子,他们的心思好像都挺单纯的,一个个乐呵呵的只想着共同出力,根本就没人注意到竟然会有偷懒的家伙,目测至少和尚们的幼教看起来相当成功。

仅凭不自私这一点就可以断定,新团队的素质不低呐。

如此说可不是瞎掰哟,早有好事者做过实验证明,一个团队中最早被淘汰的未必就是能力最差的。毕竟谁也做不到完全理性嘛,有利他性思维很重要的。

而且他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当真不差,野炊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别的不说,对于汇集而来的野菜和野果,张洋还真不认识几种。还有水里的玩意儿,他也仅仅是能捞到河虾和河蚌等不咋需要技巧性的生物。

那些小孩子的表现则令人惊异,他们甚至找到了一支个头夸张的何首乌,也不知道吃起来上火不上火。

但猪脚自己不敢吃,也不敢让别人吃,一帮家伙修行修傻了吧?还真以为志怪故事里的话能信啊,好说歹说才让发现者以及其他人打消把那玩意儿往嘴里塞的念头。

幸好新环境对于孝道的推崇力度很大,提起长辈哪怕最贪吃的家伙都闭嘴了。可这样一来,张洋又给自己增加了工作。唉,也不知道咋糊弄慧通师叔。

自己上次可是答应他不再胡闹的。即使人家知道眼下的事情,可彼此总得有个台阶不是。

更无奈的是,一群小同事人不大,但在此事上真的很认真。在他们眼里既然要孝敬长辈,仅仅一支丑了吧唧的东西实在无法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于是,本来已经要回去的人们再次忙碌了起来。

挤出的果汁放到竹碗里用溪水降温,加芝麻油和豆豉的凉拌笋丝更是集合了几乎所有人的智慧,再加上每一样都要来一点儿的烧烤。没道理不吸引人的,反正猪脚很想偷吃。

至于主食,张洋搞不出酵母,也没地去找酒曲去。就连上次的甜酒酿都被消耗一空,没办法,在众多眼光催促下,他也只能弄出面疙瘩汤来凑合,希望能过关吧。

至于贿赂这种事儿,对于某个三观不正的家伙来说那倒是无师自通的,积香厨的僧人们在过手的时候肯定也不能少了好处。毕竟,出家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

况且还能为此弥补一下上次坑人家的事儿。

事实证明,效果好像很好,一向都对张洋管束极为严格的慧通师叔这一次却破天荒地允许他们趁着热闹下山游玩。这里的“他们”是指张洋和他的搭档两个人。

当然,每一个小沙弥身上都有着各种名头的闲差。

唉,终于躲过了和其他高僧们面对面的局面,谁知道目前用的身体到底属于哪路大神呐,小心无大错。小沙弥则不管那些,这位主儿拉起还在瞎琢磨的家伙就跑。

全然不似平日里的呆傻模样。

也对,对于一般的小孩子来说,此时的山下热热闹闹的,无异于天堂。可不嘛,因为都没经验,在参乎了不少猪脚想象中的要素之后,又咋会少得了商业化气息。

但对于张洋来说下山逛逛也不错,他还攒了一些东西想看看能不能交易点啥呢。

唔,只要认真,小沙弥一样可以有积蓄的。

某个当初老是游走在失业边缘的家伙都能攒下一份小小家当,更不要说他的新职业其实福利不错。这会儿就算没机会碰钱,可以物易物总应该没啥问题。

况且,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很多时候铜钱本来就就是个稀罕物。

更令人期待的是,人们在交易的时候咋可能会不交流上几句呀,而大部分的情报本来就来源于公开信息。说起来真是羡慕可以结伴下山的同行们,他们知道的事情肯定不少。

但说到此处就要提一下,也不知道是老和尚的威望太高,还是当下的人们对于佛教的信仰实在太虔诚,每一个下山的僧人都是收获满满,以至于寺庙的周围提前好几天就有点人满为患。

幸亏就连寺庙与外界通联的道路都被他们拓宽了。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不过人们的热情依旧高涨,山门外进香的游人仕女熙熙攘攘的,也许是都知道稍后会有压轴戏的缘故吧,反而又增加了几许人气。

随着山道上挂满的灯笼被点亮,远远的望去,像是一条充满了繁星的银河,再加上四周各式悦人耳目的装扮,都有了些许曾经见到过的景区特色。

更难得的是,年龄小也没关系,不存在啥走夜路的风险,毕竟四周的虔诚信徒很多。

从山门开始往下的供奉香案几乎一个挨着一个,经过张洋的“招商引资”,那些土财主们互相之间攀比的架势异常明显,搞得山门外一整条路上都是烟雾缭绕,香气弥漫。

对于身处其间的人来说,恍恍惚惚的还真有点仙家意味。

这就对了,修道就要有修道的派头。

有的供桌上还有一种看起来有点怪的长明灯?不知道是啥哈,反正目测跟那种东西挺像的,张洋也叫不出来名字,倒是对于清油的消耗挺大的。

他总算明白为啥碗里没有油水了,别说生产力明显不怎么样,就算是工业时代如此浪费,食用油也得涨价啊。看得他还总想往里扔几块面筋试试。

也就是自家搭档看得太紧,才没有得手。

比较难得是,摆香案的人家并不仅仅是烧香,如果谁的荷包太过于悲剧,在他们那是能领到免费食物的,这场布施同样已经持续好几天了,非常好的习惯呐。

当然,最新吸引人的还是我国特色。

二人走在路上时不时地就与小商贩们擦肩而过,货郎们的水平很高耶,甚至真像脚盆鸡说的那样“发掘出食物本来的精华”了。至少张洋吃着挺满意,更难得是这些人还那么喜欢斋僧……

不过也难怪,毕竟要和免费食物竞争,有胆子来的主儿手艺肯定过得去。

张洋觉得自己眼下从事的职业果然很有前途。

江边的巨大台子已经搭好,负责此事的和尚异常认真,他们为了防止发生意外,甚至还专门在有淤泥的地方垫上干土,就是张洋看着眼前的景象莫名的有些喜感。

很正常,具体可以参考乡村版大戏台被过度装饰之后的画面,就知道啥感觉了。

而能在上边站的不用说都是高僧。

这反差萌……

但他真不是故意的,自己本身就不是有啥艺术细胞的人,结果计划中的构想竟然又被添加了诸多其他元素。

算了,也没关系,反正大家似乎都没啥审美情趣,不然那么夸张的风格也没法过审不是。

而且足够显得喜庆祥和的。

就是好奇怪,那些到处飘的小旗子怎么看怎么像民国时期的国旗,难道袁世凯也是个佛教徒?但张洋不是考据党,人这辈子弄不明白的事情多了,也不差多个一件两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