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大开发 > 5、想知道在哪不容易

东晋大开发 5、想知道在哪不容易

作者:天涯过客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一帮熊孩子的存在,张洋和自家搭档所在的竹楼瞬间变得吵吵嚷嚷了起来。真跟小孩打过交道的人就应该知道,让他们再次安静下来到底有多难。

他比较紧张,自己睡觉的地方离其它竹楼可不远,又显然没啥隔音设施,这要是把成年僧人吸引过来……

“如果想吃美食的话,你们现在就都别说话!明天,明天你们就能吃到想要的吃食。如何?想吃现在就什么都别问,也跟谁都别说,先赶紧去睡觉。否则的话,明天没有任何吃的。”

果然,无论是什么年代,拿好吃的哄小孩都是相当好用的办法,刚才还嗡嗡乱响的一大群人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小孩心思单纯,他们甚至没跟某人要进一步的承诺就作鸟兽散。

唉,匆忙之间,张洋也只能当机立断。至于怎么完成诺言,期待此地的生态环境足够好吧。

反正他的厨艺倒是完全没啥问题。

跟一般的社畜不同,这家伙因为一直穷神附体,却又很馋的缘故,对于怎么鼓捣吃食可谓是真正的高手,如果野外求生之类的节目仅仅是展示怎么填饱肚子的话,那他一定够格参加。

只是都那么长时间了,张洋对于自己到底在哪仍然是一头雾水,当真给同行们丢人。

可确实很难判断呀。

四周的环境非常简单,除了没有现代设备之外几乎可以说是毫无特色,新搭档毕竟也仅仅是个稚龄小沙弥而已,妄想他有太多见识完全是做梦。

推测,还推测个毛啊,作为一个整日里朝不保夕的底层小人物,又不是福尔摩斯,当然不可能仅凭一点点线索就推测出个子丑寅卯来,掐指头装模作样的不是小说就是神棍。

自己根据细节猜?很好,前提是猜得中。这里不是电子游戏或者电视剧,不会出现一个充当背景版的人物突然蹦出来交代各种猪脚应该知道或不应该知道的情节。

穿越者也并不都是天命所归,至少张洋不是,没那么好的运气就一定能找对线索。

就算是正常历史环境也一样搞不定呀。

本来张洋好歹还是学中文的水货一枚,多少知道点年代特征的,但信不信从秦代开始,一直到清朝初年,很多地方看起来都基本没啥区别。

服饰?一位叫沈从文的大佬倒是写过一本研究服饰的著作,可就问一般人谁看?

年号和皇帝名称?来来,除了洪武、嘉靖、万历等明朝明星皇帝的固定年号,以及拍烂了的清宫剧,一般人有谁还知道其它年号或者朝代特征?

而且只有明清两朝皇帝的年号是固定的哟。

另外,就算是明星皇帝,可这年头直呼人家的姓名属于大不敬不说。更悲剧的是,比如汉武帝,那是人家死了之后才叫的谥号。

最多从皇帝姓氏上知道大概在哪个朝代,可能遇到的普通人多半还不知道皇帝姓什么。

从名人推断时间轴?想法不错,问题是真操作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古人的称呼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同样是个谜团,名、字、号、别号,以及雅称等等吧,这还没算因为双方人际关系的远近和互相的地位高低而产生的别的称呼。

说实在的,哪怕真有个历史名人站在面前,一般的穿越众也真不一定能认出来。

举个栗子,铁冠道人是哪位?

张洋就知道自家伙伴的字叫敬祖,但除了平时与对方打招呼方便点,还能分析出啥?

再说,按照正常剧本,也不会说随便一个场景地图里的人物都能跟江湖百晓生有得一拼吧?这在互联网很发达的年代都不一定可以做到。

指望一个很可能只要识字就能算上等人物的社会里有那么高的水平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呢?

地名都没必要提,从古至今改了多少次不说,在互联网兴起和教育普及之前,一般人能知道自身方圆百里内的情况都是人才。更多人眼中的世界恐怕就是一个乡大小。

再有,可不是说一个地名被改了之后就所有人都照章办事了,什么年代都不缺乏个性人物,人家给你来句古称那叫雅事。而且关键是又怎么开口问地名呢?

要尽可能不显露出异常,翻翻志怪小说就能知道周围的神怪传闻有多离谱,在无神论的世界里那叫小说故事,只是注意看前提,无神论的世界。

普及科学信仰的重任就是信息化时代都没搞定,你还能指望遇上个陌生人就是无神论者?

至少从眼下的环境看十分不现实。

等等,跟自家同伴讲故事完全是没辙,除了必须拉关系之外,毕竟再怎么掩饰,身边的人也没道理看不出他的变化,还不如主动把这个漏洞堵上呢。

嗯,说到志怪杂谈,也不是毫无头绪,佛教既然出现了,那如果是正常历史的话,起码应该是西汉汉宣帝之后的时代。

……真是件值得安慰的事儿!

至于从佛经中做进一步判断?

很好的思路,寺院并不禁止僧众们勇猛精进,而且不同年代的佛经也确实有差异,同时张洋阅读繁体字没有障碍。只是这条线索也很快被扔掉了。

往往是每一个字都认识,可就是一句话都读不懂。

古人有时候很讨厌的,大概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高深,不少家伙超级喜欢用典,还什么典故知道的人少用什么,可不是说认字就能读懂。至于佛经,人家喜欢音译……

比如“般若波罗蜜”是啥?

就算读懂了也搞不定呀,普通人没几个读过佛教史的,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哪本佛经写于哪个年代?

不用打香客的主意,信佛和愿意搭理小沙弥可不划等号,再说怎么跟人家搭讪也是个技术活儿。这点很容易就能想到,每逢节假日抢头香的是什么人根本不是秘密。

最后的想法就是出去打听,一般情况下好像也是条路子,毕竟在大多数年代,都应该有市镇和城市的。

但问题就是交通呀。寺院四周的生态环境一定可以让环保主义者感动到落泪,好到了非常适合拍野外恐怖片的地步。

周围林木茂盛,野草蔓延得几乎看不到出山的路径,更麻烦的是,各种小动物好像也挺欢乐的。

反正每到傍晚,自己的搭档都会异常认真地堵好竹楼外边的小院,而且夜间的山中听声音就知道很热闹,高度怀疑人类才是这片土地的稀有动物。

他忽悠那些小沙弥出去刨食儿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仗着人多探索一下周围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