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大开发 > 17、创业进行时

东晋大开发 17、创业进行时

作者:天涯过客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11: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洋订购的铁锅早已架在简易灶台上,倒进去的茶油正滋滋的冒着油花。一块已是金黄色的面块在阵阵“兹拉”声中被一双长筷子上下翻动着。

“等会儿,姑奶奶,说不定还不熟呢。”

“我不管,明明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快点,我还要拿它孝敬父亲呢!”

小姑娘直勾勾地盯着锅中的食物,没有丝毫走神。

怎么看她爹都不像是能吃到头一块的。

随着油烟味儿愈发浓厚,丫头已经无法保持往日的形象了,她不等捞起的面块控干净油就往嘴里塞。

往日里的淑女,此时愣是被烫的齿牙咧嘴也不放弃。

至于大叔,当然不会孩子气啦,这会儿只有天知道他在哪儿。

高人,都是要形象的,吃食神马的,诱惑力实在不够看。

其实也没啥好东西,炸油条而已。

呃,看实际成果的话,更准确的说应该叫过油面块。而且原料相当粗粝,让张洋极度怀疑是麦片的玩意儿。

没办法,就是厨艺再好,谁会在能很轻易的买到酵母时去研究怎么用玉米做酵子?张洋记得自己母亲那代人也不是人人都会,何况自己。更麻烦的是,眼下也没有玉米。

酒曲或者蜂蜜倒是同样能用,可在当下的年代聊吃食就是个悲剧。寺院内存储的少量江米甜酒早就被他和自己的小伙伴们霍霍光了,至于酒曲,那玩意儿比盐还贵。

蜂蜜就不用提了,不解释。

面粉的质量问题更是暂时无解,用舂米的工具做出来的面粉怎么都不可能有多精细。

但做人要知足,这年头能有油量大的食物那就是上份,没有谁会计较口味。

对了,从上次盂兰盆节上观察到,好像其他寺庙已经有长明灯了,现在既然有油,也得忽悠这帮和尚及时点上。非常好的广告效应,而且也能为自己以后早晚课的溜号多找点借口不是。

最近慧通师叔似乎又要收紧自己的活动轨迹。自家搭档虽然傻点,不过老坑人家也不合适。

看了看旁边的丫头,张洋再次坚定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就算不大富大贵,也没有让人家跟着挨饿的道理。

商人的地位是低,不过那也得看情况,真以为世家大族就不经商了啊?白手套而已,不难想到的。

猪脚虽然没资格玩白手套,可猪脚也没想往大了玩呀,他仅仅是想要赚取一些自保的资源而已,用不着太大规模的。

也不能大,别忘了张洋所取代的到底是谁还没闹明白呢。

当然,想要干事儿还需要说服一下寺里,而且理由肯定不能用这个。凡尘炼心嘛,未曾入世,又哪里来的出世呢?答案都在抖音上被说烂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人们对茶油的接受度比较高的话,附近的乡民们就能多一笔大进项用来改善生活。

而寺庙在此事中同样可以赚取一大波功德。

张洋为此又把举办盂兰盆节时提到的功德再次进一步发挥一下,比如功德金身。

唔,好像不管是跟佛教相关的新闻,还是影视故事,佛教金身的说法都挺受欢迎的。

也不是全然瞎说,金身的初步概念在释迦摩尼圆寂的时候已经出现。就是好废脑子,他为了达到目的,几乎掏空了自己在看小说时积攒的那点见识。

对了,肯定不能只讲虚的呀。

在和老和尚耍嘴炮的同时,大叔就已经带着自家丫头请寺庙中的和尚们在吃了一顿酣畅淋漓的油泼面。

崩瞅面条简单,那玩意儿在眼下可是妥妥的贵族食品,而且那些贵族们十有**吃的还是片儿汤等原始版。哪会有张洋提供的成熟技术味道好呀。

重油、重盐、强烈的味蕾刺激对于长期嘴里寡淡的人来说,效果比想象的好。

这点别抬扛,清淡小菜在古代只适合大贵族吃,那些家伙整日里无所事事,又基本没有稍大的体能消耗,最重要的是他们平日里不缺大鱼大肉,偶尔换换口味当然好呀。

否则的话,出自寺院和宫廷里的高级素斋也不用那么费事,直接炒个时蔬不就行了?

呵呵,果然什么时候吃人嘴短的话都不算过时,在一片恭维声中,张洋顺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就算真有佛祖也不可能忽视手下人的意见。

老方丈脸上的神色虽然仍很犹豫,可众意难违,他又没啥有力的反对理由,最终也只得同意猪脚历练一下的想法。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除了他自己的新鲜主意,其他的事项完全是人家已经商量好了的结果。是慧通师叔看到张洋最近的表现后,有意让他试试水。

根本不指望他能干成的。

呵呵,就算是顶级的说客也只能因利是导呀,而不是无中生有,更不要说我们的猪脚了。

不过此时张洋正感动着呢。

老方丈是个具有真正虔诚信仰的人呐,他没有同意点长明灯的事情,也没有给寺庙谋取任何好处,反而要求张洋把等量的茶油施舍给附近的乡民,并带他们共同改善生活。

没有趁机谋取声誉哟,令猪脚对于佛门的负面看法减少了不少。

不过慧通师叔之所以有那些奇怪的想法,还是源于猪脚的出挑表现。人家并不瞎,再怎么伪装,成年人的灵魂也要比一个小孩成熟的多呀。

美丽的误会,也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

张洋不知道那些弯弯绕绕,他眼下正考虑着方丈的新任务呢。

附近百姓的生活确实较为清苦,估计也是之前寺庙被拖累的原因之一。

眼下可没有化肥和改良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种子等条件,产量本就惨目忍睹,还要应付没完没了的天灾**,能有好生活才是怪事,可老实说张洋并不想管。

跟三观没关系,他倒霉的时候,也没人管他呀。

也许大人物的胸怀比较宽广,可别忘了,我们猪脚仅仅是底层市井小民。

强使人成圣人一点儿都不符合逻辑。

但是为了少点波折,他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懂得及时妥协不较真,同样是底层小市民的生存智慧。况且也不算浪费,在工业化之前,想办什么事儿,人力怎么都是无法绕过去的坎儿。

某人很会安慰自己。

如果做生意的话,市场肯定是有大的消费市场的。

别以为古人就真的是有地完事足,如果个体家庭完全可以自产自销的话,根本就没有铸造铜钱儿的必要。

而先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市场调研呗。

以前为了生存,张洋几乎在很多方面都被逼成了二把刀的水平,这难不倒他。等等,说二把刀不是调侃哈,真正的专家能有几人,大家很多都是为了生存而糊弄。

但没想到他在这个环节被卡住了。

“方丈让你帮助乡民就是不想让你亲自出面。卖个吃食而已,你和丫头不许去,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做了。别忘了上次的恶霸,他的宅子就在京口。”

慧通师叔如是说道。

京口?想要赚点钱的事情简单了!

京口,也就是以后的镇江,它的大号难民营身份可是几乎贯穿整个南朝的,人数超多的北方流民很多都爱往那跑。流民和穷光蛋可不画等号哈。

实际上,能跑那么远的,就没穷人,或者已经不是穷人了。别忘了,哪怕是后世都不是人人都可以旅游。

另外,后世的人们常会犯的错误就是认为寒门很穷。

但实际上这些流民只是现下没土地,有些坐吃山空而已。人家的寒门认证标准是指地区或县里的土豪或处局级以下官员的家庭出身,跟喝粥都困难的主儿完全两码事。

总之,寒门的前提也必须是得有“门”!这么一说,谁还会怀疑他们的消费能力?

就是自己可能存在的身份障碍以及那个暂时无解的恶霸两个麻烦拦路,他和丫头确实暂时没法去。可这不是问题呀,有谁看到当老板的自己到处跑来跑去的?

张洋本来打算弄的就是类似肯德基的连锁店,他要做的无非就是需要公开点自有知识产权而已。

而且又知道个地名不是,也算收获。

不过也不是一切顺利。

要不出点事儿,生活岂不是太平淡了。大叔在看到两个小人的行动之后表示自己也要挣养老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